- 88.00 KB
- 2021-05-08 发布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1
专题能力训练三 收入与分配
一、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
1.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引导土地经营权规范有序流转,创新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方式。
引导农民以土地经营权入股合作社和龙头企业。土地经营权流转要尊重农民的意愿,不得硬
性下指标、强制推动。这些政策将有利于( )
①完善承包经营,壮大非公有制经济实力 ②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 ③从制
度层面上维护农民对土地的所有权 ④激发农村土地要素活力,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 C
解析引导土地经营权规范流转,有利于巩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①错误。引导土地经营权规
范流转,从制度层面上维护农民对土地的收益权,③错误。引导土地经营权规范流转,有利于
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激发农村土地要素活力,故②④正确。
2.数据显示,国资委下属的央企负责人平均年薪在65万至70万元,尤其是金融企业高管薪酬
畸高,与普通员工薪酬存在鸿沟。消除“鸿沟”应做到( )
A.国民收入分配适当向个人倾斜
B.加强政府监管,规范收入分配秩序
C.增加企业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
D.坚持按劳分配原则,实行同工同酬
答案 B
解析本题考查实现社会公平。材料重点强调了央企负责人与普通员工在薪酬上的巨大差距,
因此要消除这个鸿沟需要规范收入分配秩序,B 项正确;A、C、D 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
3.《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强
调,要鼓励各类企业通过股权、期权、分红等激励方式,调动科研人员创新积极性。实施股权
激励方式( )
A.是我国分配制度的重大变革
B.是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体现
C.是我国按劳分配制度的完善与发展
D.保障了科研人员在企业发展中的主体地位
答案 B
解析本题是对我国分配制度的考查。在股权激励机制下实行的分配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中
的按技术要素分配,不是按劳分配,也不属于分配制度的改革,排除 A、C 两项,选 B 项;劳动者
在企业发展中处于主体地位,科技人员只是劳动者的一部分,D 项说法错误。
4.国务院发布《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改革机关事业单位
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破除养老保险“双轨制”,逐步建立资金来源多渠道、保障方式多层
次、管理服务社会化的养老保险体系。这一决定体现了( )
①劳动报酬比重的不断提高 ②初次分配能提高效率 ③社会保障制度的日趋完善 ④再
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 B
解析国家改革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有利于促进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实现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2
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故③④正确,②错误。养老保险制度的完善不等于劳动报酬比重的提高,
①不选。
5.2016 年《政府工作报告》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中,提出了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
发展同步。这种目标的提出有利于( )
①扩大消费需求,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②落实分配政策,调动各种生产要素积极性
③促进社会公平,形成公正合理的分配格局 ④健全社会保障,缩小城乡的收入分配差距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 B
解析本题考查对社会公平的理解能力。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
同步,有利于扩大内需,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①③符合题意。②④与题意无关。
6.下图为宏观经济周期四个不同阶段的表现情况。在通常情况下,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A—B 阶段消费需求量下降,企业营利降低
B.B—C 阶段失业率增大,适宜减少财政支出
C.C—D 阶段适宜增发国债,减少货币供给量
D.D—E 阶段需扩大财政赤字,降低贷款利率
答案 A
解析本题综合考查多个知识点,此类题目主要考查逻辑思维,需找好正确的因果关系。萧条
期不应减少财政支出,排除B项;复苏期不应减少货币供给量,排除C项;繁荣期不应扩大财政
赤字,降低贷款利率,排除 D 项。
7.稳增长是 2017 年我国经济发展的中心任务,从财政角度看,政府可采取的措施有( )
①适当降低存款准备金率 ②鼓励社会资本发展养老产业 ③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支
出 ④降低制造业增值税税率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 D
解析适当降低存款准备金率的措施属于货币政策,①不符合题意;鼓励社会资本发展养老产
业不属于财政角度,②不符合题意;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支出,有利于刺激投资需求,带
动就业,促进经济增长,③符合题意;降低制造业增值税税率,有利于减轻企业负担,促进经济
增长,④符合题意。
8.所谓“挤进效应”是指政府采用扩张性财政政策时,能够诱导民间消费和投资的增加,从
而带动产出总量或就业总量增加的效应。下列能够产生“挤进效应”的举措有( )
①国家增发国债,加大财政补贴 ②降低税率,提高征税起征点 ③国家增发纸币,加快货币
流通 ④降低利率,降低居民储蓄率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 A
解析①②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增发国债,加大财政补贴,降低税率,提高征税起征点都是积
极的财政政策,故入选。③④观点与题意不符,题中涉及的是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增发纸币,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3
加快货币流通,降低利率,降低居民储蓄率都是货币政策,故排除。
9.(2017 天津红桥模拟)在世界经济增长动能不足的情况下,2017 年,我国继续实施积极的财
政政策,通过适度扩大财政赤字促进经济发展。该政策的传导路径是( )
①政府投资增加,形成新需求 ②生活消费需求增加,内需扩大 ③劳动者收入增加,购买力
提高 ④企业生产规模扩大,就业增加
A.财政赤字增加→①→④→③→②
B.财政赤字增加→①→②→③→④
C.财政赤字增加→③→④→②→①
D.财政赤字增加→②→④→③→①
答案 A
10.国务院常务会议强调,要以更大力度推进科技体制机制改革,推广中关村试点政策,进一
步激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国家实施的下列政策及其对科技创新的影响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
①下调服务中小型科技企业的银行存款准备金率——降低融资成本 ②下调中小型科技企
业的银行贷款利息率——减轻科技企业负担 ③科技人员的股权奖励可分期缴纳个人所得
税——增加工资收入 ④完善我国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体系——激发企业自主创新的动力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 D
解析下调中小型科技企业的银行贷款利息率能降低科技企业融资成本,②正确。完善我国知
识产权保护制度体系,能激发企业自主创新的动力,④正确。下调服务中小型科技企业的银行
存款准备金率,只是让相关银行可用于贷款的资金增多,并不能直接降低相关企业的融资成
本,①不选。科技人员分期缴纳个人所得税并不代表他们的实际工资收入增加,故③不选。
二、非选择题(共 30 分)
11.深化国有企业负责人薪酬制度改革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强调,深化国有企业负责人薪酬制
度改革,建立起符合国有企业负责人特点的薪酬制度,对于进一步健全国有企业薪酬分配的
激励和约束机制,形成企业负责人与职工之间的合理分配关系,合理调节不同企业负责人之
间的薪酬差距,增强企业发展活力,形成合理有序收入分配格局,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专
家解读提出,形成合理的收入差距,要通过政策的、市场的手段来逐步引导和调节,建立与企
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薪酬分配新机制,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结合材料,从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的角度,说明国家深化国有企业负责人薪酬制度改革的必
要性。(15 分)
答案①收入分配公平,要求收入分配相对平等,即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不能过大,
要保证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收入分配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本内容,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
内在要求,是实现共同富裕的体现。②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实现收入分配公平,有利
于维护劳动者权益,激发劳动者发展生产、提高经济效率的积极性。③深化国有企业负责人
薪酬制度改革符合我国的收入分配政策,有助于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促进
社会公平正义,实现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12.(2017 黑龙江大庆模拟)阅读材料,完成要求。
材料 扶贫必扶智,摆脱贫困需要智慧,培养智慧,教育是根本。调查显示,部分偏远农村教育
投入略显不足,且发展不均衡,有很多家长为了获取优质教育资源,不得不在城镇学校旁边租
房陪读,因“学”致贫;农村学校师资力量薄弱,受待遇差距、生活条件艰苦等因素制约,优秀
教师纷纷向城市进军;家长对职业教育的认识存在误区,认为读职校没出息,都是“打工仔”;
私立学校逐渐增多,一方面有助于缓解教育资源紧张的现状,另一方面却加重了学生家庭的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4
负担。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扶贫必扶智”的依据,并说明国家在扶智方面应如何作
为。(15 分)
答案(1)依据:人是生产力中的决定性的因素,在生产力中起主导作用。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坚持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努力提高人的素质。
(2)国家的作为:①加大财政对农村教育的投入,大力发展农村教育和职业教育,促进教
育公平,提升农民素质。②完善分配政策,规范分配秩序,保障农村及艰苦地区教师的收入待
遇,提高农村教师的获得感,保障农村教育的优质师资队伍。③加大“扶贫必扶智”宣传教育,
引导农民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通过就业促进脱贫。④鼓励、规范和引导社会资本发展民办
教育,充分发挥社会资本的活力。
相关文档
- 2020高考政治二轮复习专题限时集训2021-05-08 20:37:4610页
- 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A版高考政治新2021-05-08 20:35:318页
- 2019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人教版必修2021-05-08 20:33:136页
- 2020届高考政治二轮复习主观题精选2021-05-08 20:27:2714页
- 2021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一单元公民2021-05-08 20:18:2968页
- 2019届高考政治二轮复习通用版专题2021-05-08 20:17:0576页
- 2020届高考政治二轮复习选择题综合2021-05-08 20:14:347页
- 2019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模拟高考人2021-05-08 20:12:1711页
- 2018届高考政治二轮复习人教版选修2021-05-08 20:05:4467页
- 2019届高考政治一轮总复习人教版必2021-05-08 20:03:03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