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81 MB
- 2021-04-13 发布
教学目标:
1、掌握读法,有感情的朗读诗文。
2、熟读诗歌,品味诗歌语言。
3、结合诗意,体味作者忧国忧民的
思想感情。
杜甫,字 ,自号
,唐代伟大的
主义诗人。其诗反映
社会动乱和人民疾苦,被称为
“ ”。诗风“ ”,
语言精炼传神,对后世诗人影
响极大,他被誉为“ ”。
著有 。
杜 甫
少陵野老
子美
现实
诗史 沉郁顿挫
诗圣
时代背景:
唐代中期杜甫经历了“安史之
乱”这场民族灾难。他丢了官,坐
过牢,冒死出逃,无以谋生,不远
千里,举家流亡到成都,在浣溪江
暂时落定。即使要盖一间简陋的草
屋,也是求亲告友、费劲周折。安
顿的日子没过多久,一阵突如其来
的狂风又把这临时的居所给毁了。
面对无情的凄风苦雨,杜甫全家度
过了一个难堪的不眠之夜,乃作此
歌。
预习检测:
挂罥( ) 沉塘坳( )
俄顷( ) 布衾( )
庇( ) 突兀( )
juàn ào
qǐng qīn
bì wù
茅
屋
为
秋
风
所
破
歌
杜
甫
歌行体:
•歌行,古代诗歌的一种。汉魏以
下的乐府诗,题名为“歌”或
“行”的颇多,二者虽名称不同,
其实并无严格区别。后遂有“歌
行”一体。其音节、格律一般比
较自由,富于变化。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
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风雨不动/安如山!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读诗韵
描诗境
齐读《茅屋为秋风
所破歌》,想象你
面前出现了怎样的
画面?
说诗意
问:作者笔下的
秋风具有怎样的
特点?试简要分
析。
说诗意
讨论:
面对群童抱茅,
作者发出了“叹息”,
发挥你的联想说说诗
人为何叹息?
说诗意
小组讨论:
自由赏析,畅
所欲言。看看第三
节你最喜欢哪句诗
或者哪个词,说说
为什么?
说诗意
问:面对重重不幸,诗人
在漫漫长夜无法入眠,他
在想些什么?
问:由此可见,杜甫具有
怎样的情怀?
朗读点拨:
1.抑扬顿挫(语调高低、语气强弱、语速快慢)。
2.前三节基本降调,但降中逐层递进,语速宜缓。
3.第四节语调上升(表达发自肺腑的祈盼,忧国
忧民的博大胸襟)。
悟诗志
——诵读溢情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
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风雨不动/安如山!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读诗韵
作业
1.背诵全文。
2.用楷书默写诗文第四节。
相关文档
- 小学四年级作文教学课件我爱我家2021-04-13 23:45:3718页
- 六年级数学上册圆的周长教学课件2021-04-13 23:45:0533页
- 部编人教版语文 小学四年级下册教2021-04-13 23:39:4214页
- 统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课堂教学课2021-04-13 23:35:2732页
- 八年级上语文课件小石潭记 (2)_鲁2021-04-13 23:34:5130页
- 七年级下语文课件故宫博物院 (2)_2021-04-13 23:29:3511页
- 初中语文多媒体教学课件:1散步(人教2021-04-13 23:28:5819页
-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课件-2整理和复2021-04-13 23:28:2310页
- 人教版PEP小学五年级下册英语教学2021-04-13 23:24:3311页
-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课件-☆摆一摆,2021-04-13 23:23:062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