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29.50 KB
- 2021-05-11 发布
第5单元 无产阶级革命家
[主题时空线索串联]
[主题发展历程纵览]
一、中外无产阶级革命家
主要贡献
影响
马克思与恩格斯
①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学说。②建立无产阶级国际组织:第一国际、第二国际。③积极投身革命实践。④著有《资本论》,提出剩余价值学说
①为无产阶级革命提供科学理论指导。②推动了社会主义运动的开展
列宁
①创建布尔什维克党。②领导十月革命。③建立巩固苏维埃政权。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发展马克思主义,使社会主义从理论变为现实
毛泽东
①开创中国革命新路。②领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③建立新中国。④确立社会主义制度和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
正确指导了中国革命和建设道路
邓小平
①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②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③领导改革开放,创立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④提出“一国两制”的构想
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二、邓小平理论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是一脉相承的统一的科学体系
邓小平理论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都是对社会发展规律和社会主义历史进程的认识成果。虽然它们创立于不同的历史时期,形成于不同的时代,所要解决的问题不同,但从本质上来看,它们是一脉相承的,是统一的科学体系。具体表现在:
- 2 -
1.基本立场一致
无论是马克思、恩格斯,还是列宁、毛泽东,都是把关心群众切身利益,满足人民实际需要视为自己的历史使命,邓小平理论也鲜明地体现了这一点。邓小平正是站在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这一基本立场上,果断决策,把全党工作重点由以阶级斗争为中心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上来。
2.思想基础一致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精髓,也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邓小平在关键时刻做出的每一项重大决策,都坚持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这一革命精髓;以及与科学精神相统一的思想路线。这条正确的思想路线,是贯穿邓小平理论的一条红线。
3.基本原则一致
马克思、恩格斯从分析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中发现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客观规律,找到了实现社会主义的阶级力量和革命途径,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科学。列宁、毛泽东则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学说。邓小平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科学地概括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阐明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与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辩证关系。由此我们不难看出,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在坚持社会主义原则上是一致的。
4.对根本任务的认识一致
马克思主义认为,革命就是解放生产力,生产力的高度发展,是实现共产主义的物质前提。邓小平也一贯强调,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我们要建设的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不断发展社会生产力的社会主义;我们确定的基本路线,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路线。
总之,在当代中国,坚持邓小平理论,就是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高举邓小平理论的旗帜,就是高举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旗帜。
- 2 -
相关文档
- 高中化学人教版选修三(学业分层测评2021-05-11 10:37:418页
- 2020版新教材高中化学第3章简单的2021-05-11 10:36:5743页
- 高中毕业生自我鉴定300字【三篇】2021-05-11 10:36:053页
- 高中英语外研版必修2测试:Unit2 Sec2021-05-11 10:34:357页
- 高中人教a版数学必修4:第14课时 平2021-05-11 10:34:355页
- 2020_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数学第六2021-05-11 10:32:478页
- 2020年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课下提2021-05-11 10:30:368页
- 高中数学必修2教案:4_1_1圆的标准方2021-05-11 10:29:315页
- 2019-2020学年新培优同步人教版高2021-05-11 10:29:0011页
- 2019-2020学年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22021-05-11 10:27:011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