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60.50 KB
- 2021-05-08 发布
专题 04 地球的自转运动及其地理意义(练)
【自主梳理夯实基础】——课前填写落实温故知新
一、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地球的自转 地球的公转
示意图
运动轴心
及轨道
轨道为赤道;绕地轴旋转,地轴北端始终
指向 附近,并与公转轨道
面成 夹角
轨道为黄道,是一个近似正圆的椭圆轨道;
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地球位置有
点(1 月初)和 点(7 月初)
之分
方向
自西向东;在北极上空看是 时针,
在南极上空看是 时针
自西向东;在北极上空看是逆时针,在南极
上空看是顺时针
周期 1 恒星日;23 时 56 分 4 秒 1 恒星年;365 日 6 时 9 分 10 秒
速
]
度
角 速
度
除南北极外,大约为 15°/
小时
南北极点
既无角速
度,也无
线速度
平 均 角 速 度 为
1°/天
在 近 日 点 时 速 度
较 ,在远日点时
速度较
线 速
度
自赤道向南北两极
平均线速度为 30
千米/秒
【答案】北极星 66°34′ 近日 远日
逆 顺 递减 快 慢
【注意提示】
图示法掌握地球自转速度和公转速度的规律
(1)地球自转的速度
【注意】
①极点的角速度和线速度均为 0。
②纬度相同的两点,自转的速度相同。
③60°纬线上的线速度是赤道上线速度的一半。
(2)地球公转的速度
从地球北极上空看公转方向
【注意提示】 近、远日点与冬、夏至日的区别:①时间上的区别:近日点为 1 月初,冬至日为 12 月 22 日
左右;远日点为 7 月初,夏至日为 6 月 22 日。②在公转轨道上的区别:近日点的位置较冬至日靠东,远日
点位置较夏至日靠东。
二、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1.昼夜交替(如图)
(1)昼夜半球
图中甲处所在半球为夜半球,为 。
图中乙处所在半球为昼半球,为 。
(2)昼夜界线:AB 线为 。
(3)交替周期:1 个 。
【注意提示】昼夜产生和昼夜交替产生原因不相同,地球不透明,不发光产生昼夜,地球不停的自转产生
昼夜交替现象。
【答案】黑夜 白昼 晨线 太阳日
2.产生时差(如上图)
(1)原因: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如图,同纬度的甲、乙相比, 相对位置偏东, 时刻较早。
(2)地方时
判断:图中甲、乙、丙中,甲、丙位于同一条经线上,地方时 。
计算:图中甲与丁经度相隔 ,地方时相差 小时,按“东加西减”原则计算,若丁地地方时
为 6 时,则甲地为 时。
(3)时区与区时
①时区:全球划分为 个时区,每时区跨经度 15°。
②区时:每个时区 的地方时即为该时区的标准时。
(4)特别的计时方法——各国各自执行的计时方法
①东部时区的区时——充分利用太阳照明。
②半区时——与中央经线相差 的经线的地方时。
③北京时间—— 的区时,即 的地方时。
【答案】乙地 乙地
相同 60° 4 2
24 中央经线
7.5° 东八区 120°E
3.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方向发生偏转
(1)偏转原因:地球自转产生 。
(2)偏转规律
北半球:向 偏转(图中 C 处向南运动的物体向 偏)
沿赤道:
南半球:向 偏转(图中 D 处向北运动的物体向 偏)
【答案】 地转偏向力 右 西 不偏转 左 西
【拓展发散思维练习】——问题思考发散学生思维
【思考题】
1.毛泽东的诗句“ 坐地日行八万里”中的“地”是指何处?一艘在大海上行驶的帆船,船上何处的线
速度最大?
2.晨昏线有什么特征?它是怎样运动的?
3.如果在长江口南北两岸选一处建一个河港,你认为建在哪里比较合理,为什么?
【参考答案】
1.赤道上,赤道长约 4 万千米。桅杆顶端。帆船在海上航行,可以看作船体围绕地心做圆周运动,而
运动半径最大的是桅杆顶端。
2.晨昏线(圈)平面经过地心并且与太阳光线垂直,它在地表上有南北两个端点,这两点的位置随着地
球的运动而变化,会在极点和极圈之间往返移动。二至日时,晨昏圈与极圈相切;二分日时,晨昏圈与经
线圈重合,即经过地球的南北极点。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晨昏线不断自东向西移动。
3.建在南岸比较合理。因为南岸为右岸,受地转偏向力影响,泥沙不易淤积。而北岸位于左岸,泥沙
易淤积,不宜建港。
【典题探究变式练习】——课堂讲解针对提高训练
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到福建省某无人海岛进行野外考察活动。图甲为该岛等高线地形图,图乙为某同
学拍摄的照片 ,据此完成 1-2 题。
1.站在图中四地观测该岛,观测面积最大和最小的地点分别是
A. ①② B. ①③ C. ④③ D. ④②
2.图乙是某同学在②处拍摄的太阳照片,拍摄的北京时间最不可能是
A. 5:30 B. 6:30 C. 17:30 D. 18:30
【答案】1、B 2、C
考点:该题考查等高线图,地图基本知识,日出、日落时间与方向。
读“某日晨线图”,a、c 为晨线的顶点,b 点为晨线的中点,晨线在地球上为西北—东南走向,b 点的
经度为 50°E。据此回答 3-4 题。
3.根据图中信息,判断此时有关各地时间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国际标准时间是 2 时 40 分 B.a 点地方时是 12 时
C.b 点地方时是 14 时 D.c 点地方时是 0 时
4.假设一自然运动的物体从 a 点过 b 点到 c 点,其运动过程中的方向偏转表现是( )
A.向东—向西—向东 B.向西—向东—向西
C.向右—不偏转—向左 D.向左—不偏转—向右
【答案】3.A 4.C
5.若图中 80°线恰好为两天分界线,图中箭头表示洋流流向。则北京时间是 ( )。
A.2:40 B.13:20 C.16:40 D.1:20
【答案】 A
读经纬网示意图,有一架飞机于当地时间下午 1 点,以与地球自转相等的角速度从甲地向乙地飞行,3
小时 20 分钟之后,正好看到乙地的日落。据此回答 6~7 题。
6.甲、乙两地的经度差是( )
A.40° B.50° C.35° D.45°
7.该飞机上的乘客当天经历的昼长是( )
A.11 时 40 分 B.12 时 20 分 C.12 时 D.8 时 40 分
【答案】6.B 7.C
下图中 O 点为北极点,弧 EF 是昏线,OG 是某一日期界线,∠HOG=45°,回答 8~9 题。
8.图中另一条日期界线是( )
A.135°W B.135°E C.45°W D.45°E
9.此时完全处于夜半球的大洲是( )
A. 非洲 B.大洋洲 C.南美洲 D.欧洲
【答案】8.D 9.A
某学生收集了当地(甲)与姐姐留学所在地(乙)的全年每一天的昼长资料,并绘成图(下图)。读图
完成 10~11 题。
10. 已知甲、乙两地纬度相差 20°,则甲、乙两地有可能分别是
A. 埃及开罗、法国巴黎 B. 南非班德、印度孟买
C. 泰国曼谷、中国北京 D. 中国上海、俄罗斯莫斯科
11. 若同收看到伦敦电视直播节目,甲地区时 21 时、乙地区时 22 时,由此可得知甲地
A. 与乙地经度相差 30° B. 比乙地日出时间早
C. 位于乙地的东南方向 D. 位于乙地的西南方向
【答案】10.C 11.D
可知甲在乙的西南方向。A 选项中两地经度相差应该是 0°——30°之间;由于两地纬度不同,晨昏线倾斜
方向不同,日出日落先后时间有变化。
考点:该题考查昼夜长短变化;地方时;读图能力等。
读北极上空俯视的局部地图,阴影部分表示夜,空白部分表示昼;判断 12-13 题。
甲
180°
12.太阳直射点的经度是
A.135°E B.146.25°W C.146.25°E D.123.75°E
13.图中,甲地的地方时是
A.18 时 B.20 时 15 分 C.17 时 45 分 D.6 时
【答案】12、C 13、B
考点:地球运动的自转意义
下图中 a 为晨昏线,c 为经线,b 为 c 线上地球自转线速度最大的点。读图回答 14~15 题。
14.当 a、c 两线重叠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北京和海口昼夜等长 B.北极圈及其以北有极昼现象
C.b 地正午太阳高度角达一年中最小值 D.此时地球位于公转轨道的近日点附近
15.下面四幅图中,能正确表示 b 地水平运动物体方向的是 ( )。
【解析】 第 14 题,晨昏线与经线重合出现在春秋二分日,此时全球各地昼夜等长。第 15 题,赤道上无
地转偏向力,物体无偏转现象,运动方向保持初始运动方向。
【答案】 14.A 15.C
16.右图为西半球侧视图,若西半球和夜半球完全吻合,完成下列问题。(16 分)
(1)此时晨昏圈的位置是________________,其中________________ 是晨
线,________________是昏线。
(2)将该图利用下图转换为昼夜各半的侧视图,标注经度。
(3)B 点的经度是____________,并在新画的图上标出其位置。
(4)此时,图中 A 点的地方时是____________时,C 点的昼长是____________小时,北京时间是
____________。
(5)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__________________;若此时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则北半球正处于
________季。
【答案】 (1)20°W 和 160°E 组成的经线圈 20°W 160°E
(2)见下图。
(3)110°W 见上图。
(4)18 12 15 时 20 分 (5)(0°,70°E) 秋
(2015 届江西上高二中高三上第一次月考地理)17.读两幅图,回答下列问题。(24 分)
材料一:我国第 30 次南极科考队于 2013 年 11 月 7 日从上海启程,到达南极大陆后于 2014 年 2 月 8 日
建成了中国在南极的第四个科考站“泰山站” (东经 76°58′,南纬 73°51′),并于当地时间 8 点正
式开站运行。经过 160 天的高压工作, “雪龙”号首次完成环南极航行考察,总航程 3.2 万海里。
材料二:我国先后于 1985 年、1989 年和 2009 年建立了长城站、中山站和昆仑站三个考察站。长城站位
于南极半岛附近的乔治王岛上(62°13′ S,58°58′ W),中山站位于印度洋沿岸(69°22′24″ S,76°22
′40″E),昆仑站位于冰穹(A)附近(80°25′S,77°7′E)。
(1)泰山站距昆仑站约_______千米,若一架直升机从长城站按最短距离飞往中山站,说明其沿途的飞行
方向____________.(4 分)
(2)7 月 1 日,地球位置最靠近左图中________位置附近,此时全球昼夜分布大致与右图中的________(填
字母)图相符合。(4 分)
(3)地球位于图③ 位置时,晨线正好与 100°E 重合,________经线正好与昏线重合。此时,北京(116
°E)的地方时为________。(4 分)
(4)当地球位于图②附近时,地中海沿岸地区受________影响;此时,在北印度洋自西向东航行的轮船遇
到的情况是________(填选项字母)(4 分)
A、顺风顺水 B、逆风逆水 C、顺风逆水 D、逆风顺水
(5)南极地区气温最高时期,地球位于________位置附近,亚欧大陆受________气压控制。(4 分)
(6)当地球位于图①处时,极点正午太阳高度角为________,之后,太阳直射点正向________(南、北)
半球移动。(4 分)
【答案】
(1)715 千米(710~730 千米算正确);先向东南后向东北
(2)④ C
(3)80°W 7:04
(4)西风 B
(5)② 高
(6)0° 北
【解析】
试题分析:
考点:经纬网,太阳直射点移动,晨昏线,地方时相关计算。
(2015 届浙江淳安中学高三上返校考试地理试卷)18.图甲为北京时间 9 点整的昼夜分布图,阴影部分表示黑
夜,读图甲完成下列各题。(16 分)
(1)图中所示 A 地经度为_______________。(4 分)
(2)若某地的地方时为 11 点 40 分,且该地正午太阳高度为 66.5°,一年内没有太阳直射现象。那么该地
的地理坐标可能是_______、________。(4 分)
(3)在昼夜平分的纬线上属东半球范围的那一段中,且为昼半球的部分所跨经度为( )(2 分)
A.小于 90° B.大于 90° C.等于 90° D.180°
(4)假设一飞机从美国某航空母舰(60°W,40N)起飞,每小时 1110 千米的速度向北匀速飞行,计划沿
经线绕地球一周,因故在杭州笕桥军用机场(29.8°N)降落,飞机飞行了_______小时。(取整数)(2 分)
(5)若图乙是图甲所示日期的极地投影图。请在图乙上画出夜半球的范围(用斜线表示)。(4 分)
【答案】(1)105°W (2)160°E、47°N(3)A (4)11 (5)
考点:经度计算;地理坐标计算;东西半球划分。
相关文档
- 2018届高考地理第一轮专题复习课件2021-05-08 14:14:1652页
- 高考地理大题题型与答题模式含答案2021-05-08 14:14:1620页
-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训练2021-05-08 13:57:1350页
- 2019届 二轮复习 解密02 地球的2021-05-08 13:29:2220页
- 高考地理第一轮考点知识复习342021-05-08 13:25:3910页
- 2020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后限时作2021-05-08 13:21:006页
- 高考地理第4单元中国地理概况第3课2021-05-08 13:11:516页
- 2021高考地理精准大一轮复习新高考2021-05-08 13:08:1713页
- 2019届高考地理一轮专题导学案:地球2021-05-08 13:07:365页
- 高考地理模拟试题62021-05-08 12:50:32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