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92.00 KB
- 2021-04-16 发布
每周一讲 第四讲
主题十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1.历时十四年的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正义战争。右图是一幅关于抗日战争的漫画。对漫画表达的主题,理解最准确的是( )
A.日本侵略势力付出了沉重代价 B.中国经济实力强于日本
C.中国抗战是正义的反侵略战争D.全民族抗战是抗战胜利的重要保证
2.[2019西工大附中六模]以下在歌词中出现的变化,最有可能发生在哪次会议召开后( )
A. 中共一大 B.遵义会议 C.中共七大 D.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3. 下图是抗日战争时期的一幅漫画。符合其主题的是( )
(注:1942年12月日本挑起太平洋战争)
①日本企图从海上封锁中国 ②抗日战争开始进入相持阶段 ③中国抗战牵制了日军主要兵力 ④侵略扩张使日本陷入战争泥潭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4.1943年,中美、中英签订了《关于取消美国在华领事裁判权及处理有关问题之条约与换文》和《中英关于取消英国在华治外法权及其有关特权条约与换文》,英美两国表示要放弃过去不平等条约给予的特权。上述材料表明( )
A.近代列强强迫中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被废止
B.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东方战场的序幕拉开
C.美英为国民革命运动提供了支持和援助
D.抗日战争使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5.下图是一组题为《抗战之变化》的漫画。在此,作者意在揭示
A.抗战路线的调整 B.民族意识的觉醒
C.国际形势的好转 D.中日矛盾的尖锐
8.材料一 日本人的战争给中国的傲慢和自满以毁灭性的打击。这个大帝国在受轻视的、配备以现代战争武器的邻国面前显得十分无能。……19世纪后半叶中国所经受的屈辱和灾难使传统的以自我为中心的清王朝进行了痛苦的自我反省和重新组织。……尽管19世纪后半叶中国的确发生了变化,但它的变化速度却远远落后于对西方做出反应的其他国家。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中国的政治形势从此开始了一个新阶段,这就是实行抗战的阶段。……今天争取抗战胜利的中心关键,是在使国民党发动的抗战发展为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战。……今天的抗战,中间包含着极大的危险性。这主要是由于国民党还不愿意发动全国人民参加战争。相反的,他们把抗战看成只是政府的事。
——《中央关于目前形势与党的任务的决定》1937年8月25日
材料三 “如不解决中日关系,就不可能有日本的稳定。第三,日本的安全保障……对日本来说,不仅依靠日美安保条约,还要与中国结成友好关系。如中日美形成等边三角形关系的话,远东的和平就能实现。日本与中国建立正常国家关系,比在亚洲建立NATO(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更能成为强有力的安全保障。”
——(日)毛里和子《中日关系:从战后走向新时代》
(1)如何理解材料一中“日本人的战争给中国的傲慢和自满以毁灭性的打击”?联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19世纪后半叶中国发生的变化。
(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此时中国的政治形势。指出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各自的抗战理念。
(3)材料三中“日本与中国建立正常国家关系”开始于何时?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日本与中国建立正常国家关系”的背景及影响。
每周一讲 第五讲
主题十一 经济和社会生活和解放战争
2.[2019爱知中学二模]下图是我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发展趋势示意图,图中横坐标表示其阶段特征。其中影响1、2、3、4阶段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变化的共同因素是( )
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
A.自然经济解体 B.列强的侵略
C.清朝政策的转变 D.资产阶级革命
D.民主平等观念逐步深入人心
2.右图是刊载于1934年12月20日《申报》的国货香烟广告。下列表述错误的有( )
①它可直接用于研究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②画面内容说明西方文化已广为大众接受 ③由于日本全面侵华,传媒宣传实业救国 ④此时国共对峙,红军正在进行战略转移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下图为中国近代两个时期的工业资本统计示意图。从中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①民族企业发展得益于经济政策调整 ②民族企业和外商企业相互促进 ③民族企业的增速超过外商企业 ④外商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占主导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2.近代以来,台湾与大陆的关系经历了分离→统一→分离的过程,这一过程与下列哪些历史事件直接相关( )
①《马关条约》的签订 ②辛亥革命的成功 ③抗日战争的胜利 ④国民党政权在大陆的覆灭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蒋介石宣称“我们有空军、有海军,而且有重武器和特种兵”“如果能配合得法,运用灵活……就一定能速战速决,把奸匪消灭。”国民党参谋总长陈诚宣称,六个月就可以解决共产党问题。6月底,一颗颗炮弹飞向中原解放区,内战全面爆发。
材料三
在1946年重新爆发内战的背后,是国民党执著地相信他们的优势兵力,以及共产党准确地估计到了国民党的实际点。……1949年的结局表明,不是苏联的援助比美国多(事实恰恰相反),问题在于中共能够动员和利用革命的潜力,国民党却办不到。
1949年4月23日,解放军占领南京,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政府覆灭了。
(1)依据材料一、二、三,分析指出国民党发动全面内战信心十足的原因。
(2)国民党在军事上的优势未能转变为战场上的胜利,最主要的“实际弱点”是什么?
(3)“1949年的结局”的出现不是偶然的。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共产党方面的原因。
相关文档
- 2020年中考语文 备考 记叙文阅读2021-04-16 16:36:1623页
- 2017-2018学年内蒙古巴彦淖尔市第2021-04-16 16:36:0720页
- 【历史】新疆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第2021-04-16 16:35:5816页
- 2018-2019学年四川省雅安中学高二2021-04-16 16:35:2210页
- 河北省2020年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2021-04-16 16:35:1518页
- 黑龙江省绥化市青冈县第一中学20192021-04-16 16:35:048页
- 2012日照市中考数学试题及答案word2021-04-16 16:34:5911页
- 广西2020版高考历史复习考点规范练2021-04-16 16:34:483页
- 2018-2019学年吉林省辽源市田家炳2021-04-16 16:34:3210页
- 中考英语外研版复习中考真题或模拟2021-04-16 16:34:282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