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4 MB
- 2021-04-12 发布
- 1 -
高一物理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考试时间 90 分钟,满分 100 分。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座号等填写在答题卡指定位置。
3。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
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请按
照题号在答题卡上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 8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24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
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伽利略的研究方法对于科学研究具有重大的启蒙作用,至今仍具有重要意义。下列哪个是
伽利略探究物体下落规律的过程( )
A. 猜想—问题—合理外推—数学推理—实验验证—得出结论
B. 问题—猜想—实验验证—数学推理—合理外推—得出结论
C. 问题—猜想—数学推理—实验验证—合理外推—得出结论
D. 猜想—问题—合理外推—实验验证—数学推理—得出结论
【答案】C
【解析】
【详解】首先由问题提出猜想,然后数学推理,再进行实验验证,去掉次要因素进行合理外
推,最后得出结论。
故选 C。
2. 某同学乘坐出租车回家,自己乘坐的出租车在路边停住,看到车外相邻并排同向行驶的另
一出租车时,感觉自己在后退。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该同学选择的参考系是自己乘坐的出租车
B. 另一出租车在向前行驶
C. 若出租车行驶时速度计示数为 30 km/h,这是出租车的平均速度
D. 若出租车计价器显示行驶了 5km,这 5km 一定是出租车运动过程的位移大小
【答案】B
【解析】
【详解】AB.自己乘坐的出租车在路边停住,看到车外相邻并排同向行驶的另一出租车时,
- 2 -
感觉自己在后退。表面选择的参考系是另一出租车,并且另一出租车在向前行驶。A 错误,B
正确;
C.出租车行驶时速度计示数为 30 km/h,这是出租车的瞬时速度大小,C 错误;
D.出租车计价器显示行驶了 5km,这 5km 是出租车运动的路程,只有当出租车做单方向直
线运动时才表示位移大小,D 错误。
故选 B。
3. 如图所示,“五米三向折返跑”是一项测试人体身体素质的运动。测试时,受试者听到口令
起跑,测试员同时开始计时,受试者从起点 A 全力跑向 5m 处的 B 点,用手触摸折返线处后
折返返回 A 点,然后依次到 C 点、D 点最终返回 A 点,所用时间即为“五米三向折返跑”的成
绩。现测得某受试者成绩为 7.50s,该受试者在测试的全程中平均速率、平均速度的大小分别
为( )
A. 2m/s;0 B. 4m/s;0 C. 2m/s;4m/s D. 4m/s;4m/s
【答案】B
【解析】
【详解】路程等于运动轨迹的长度,所以受试者的路程为
5 2 3m=30ms
其平均速率为
30 m/s 4m/s7.50
sv t
在此过程中,由于位移 0x ,则平均速度也为零。
故选 B。
4. 滑雪场游玩中,小明从雪坡的顶端由静止开始匀加速直线下滑,途中依次经过 a、b、c 三
个标志点,已知 ab=4m,bc=8m,通过 ab 和 bc 所用时间均为 2s,则他通过 b、c 两个标志点
的瞬时速度大小分别为( )
A. 2m/s; 3m/s
B. 3m/s; 4m/s
- 3 -
C. 3m/s; 5m/s
D. 4m/s; 6m/s
【答案】C
【解析】
【详解】小明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故有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可得,通过 b 标志点的瞬时速度
大小为
4 8 m/s=3m/s2 2 2b
ab bcv T
由逐差公式 2x aT 可得,小明运动的加速度为
2 2
2 2
8 4 m/s 1m/s2
bc aba T
则由速度公式可得,通过 c 标志点的瞬时速度大小为
3 1 2m/s=5m/sc bv v aT
故选 C。
5. 蹦床是一项运动员利用从蹦床反弹中表现杂技技巧的竞技运动,如图所示,是一运动员从
蹦床上跳起后的 v-t 图像,已知 t2=2t1,关于该运动员的运动,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在 0~ t1 阶段上升,t1~ t2 阶段下降
B. 速度大小先变大后变小
C. 从图像中可以看出,是选择的向下为正方向
D. 在 t1 时刻回到蹦床上
【答案】A
【解析】
【详解】A.由图像可知,在0~ t1 阶段上升,t1~ t2 阶段下降,选项 A 正确;
B.速度先向上减小,后向下变大,选项 B 错误;
C.从图像中可以看出,是选择的向上为正方向,选项 C 错误;
D.在 t1 时刻到达最高点,在 t2 时刻回到蹦床上,选项 D 错误。
- 4 -
故选 A。
6. 物体做方向不变的直线运动,若以该运动方向为正方向,且在任意连续相等位移内速度变
化量 v 相等,关于物体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若 v =0,做匀速运动
B. 若 v ﹤0,做匀减速运动
C. 若 v ﹤0,做加速度逐渐变大的减速运动
D. 若 v ﹥0,做加速度逐渐变小的加速运动
【答案】A
【解析】
【详解】A. v =0 说明物体运动的速度大小没有发生改变,则物体做匀速运动,故 A 正确;
BC. v ﹤0 说明,物体运动的速度在逐渐减小,通过任意相等位移所用时间 t 将逐渐增大,
由加速度
va t
可知,加速度逐渐减小,物体做加速度逐渐减小的减速运动,故 BC 错误;
D. v ﹥0 说明物体运动的速度逐渐增加,通过任意相等位移所用时间 t 将逐渐减小,由加
速度
va t
可知,加速度逐渐增大,物体做加速度逐渐增大的加速运动,故 D 错误。
故选 A。
7.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 47 条规定:机动车行经人行横道时,应当减速行驶,
遇行人正在通过人行横道,应当停车让行;机动车行经没有交通信号的道路时,遇行人横过
道路,应当避让。即停车“礼让行人”。一辆以 8m/s 匀速行驶的汽车,司机看到车前 12m 处
有行人待通行,若司机的反应时间为 0.4s,刹车的加速度大小为 4m/s2,则( )
A. 司机反应时间内汽车行驶了 2.88m
B. 该车刹车过程中行驶了 9.6m
C. 从司机看到行人到汽车停下,共用时 2s
D. 从司机看到行人到汽车停下,汽车共运动 11.2m
【答案】D
【解析】
【详解】在反应时间内,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匀速运动的公式得
1 0 1 3.2ms v t
刹车后,刹车时间及前进的距离为
- 5 -
2
0 0
2 22s 8m2
v vt sa a
,
从司机看到行人到汽车停下,汽车共运动的时间及距离为
1 2 1 22.4s 11.2mt t t s s s ,
故选 D。
8. 如图所示,甲同学手拿 50cm 长的竖直直尺顶端,乙同学把手放在直尺 0 刻度线位置做抓尺
的准备。某时刻甲同学松开直尺,直尺保持竖直下落,乙同学看到后立即用手抓直尺,手抓
住直尺位置的刻度值为 30cm;重复以上实验,丙同学手抓住直尺位置的刻度值为 20cm。从乙、
丙同学看到甲同学松开直尺,到抓住直尺所用时间叫“反应时间”,取重力加速度 g=10m/s2。则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乙同学的“反应时间”比丙小
B. 乙同学抓住直尺之前的瞬间,直尺的速度为 4m/s
C. 若将尺子上原来的长度值改为对应的“反应时间”值,则“反应时间”刻度是均匀的
D. 若某同学的“反应时间”大于 0.4s,则用该直尺和上述方法将不能测量他的“反应时间”
【答案】D
【解析】
【详解】A.直尺下降高度 h,根据 21
2h gt ,得 2ht g
,所以下落高度最大的下落时间长,
即乙同学的“反应时间”比丙的长,故 A 错误;
B.由 2 2v gh 可知,乙同学抓住直尺之前的瞬间,直尺的速度为
2 2 10 0.3m/s 6m/sv gh ,故 B 错误;
C.由 2ht g
可知,下落时间 t 与高度 h 不是线性关系,即若将尺子上原来的长度值改为对应
的“反应时间”值,则“反应时间”刻度是不均匀的,故 C 错误;
- 6 -
D.若某同学的“反应时间”为 0.4s,则下落高度为 21 10 0.4 m 80cm2h ,大于该直尺的
长度,所以将不能测量他的“反应时间”,故 D 正确。
故选 D。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16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
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 4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2 分,有选错
的得 0 分。
9. 甲、乙两物体在光滑水平面上相碰,碰撞时间不计,碰后两物体仍在原直线上运动,位移
-时间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碰后甲反向运动
B. 碰后甲速度变小
C. 碰后乙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D. 0-6s 内乙的位移大小是 16m
【答案】AB
【解析】
【详解】A. x t 图像斜率的正负表示速度方向,由图可知,碰后甲反向运动,故 A 正确;
B. x t 图像斜率表示速度,由图可知,碰后甲的速度变小,故 B 正确;
C. x t 图像斜率表示速度,由图可知,碰后乙的图线斜率不变,即做匀速直线运动,故 C
错误;
D.0-6s 内乙的位移大小是
(16 8)m 8mx
故 D 错误。
故选 AB。
10. 如图所示;为六种小车在沿直线同向行驶进行测试时的 0—100km/h 加速时间或 40km/h—0
的制动时间(大约值),下列说法正确的( )
- 7 -
车号 初速度/(km•h-1) 末速度/(km•h-1) 所用时间/s
1 0 100 5.0
2 0 100 7.0
3 0 100 10.0
4 40 0 1.5
5 40 0 2.0
6 40 0 2.5
A. 速度变化最快的是 4 号车
B. 3 号车与 4 号车的速度变化量的方向相同
C. 六种车的速度变化量与加速度的方向均相同
D. 2 号车的末速度方向与加速度方向相同
【答案】AD
【解析】
【详解】A.由 0tv vva t t
可知,速度变化最快的是 4 号车,故 A 正确;
BC.由速度变化量为 0tv v v 可知,3 号车的速度变化量为 3 100m/sv ,4 号车的速度
变化量为 4 40m/sv ,速度变化量为矢量,因此两车的速度变化量方向相反,故 BC 错误;
D.2 号车做加速运动,故加速度方向与末速度方向相同,故 D 正确。
故选 AD。
11. 甲、乙两物体从同一位置沿同一直线运动,其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
是( )
- 8 -
A. 2s 后甲做匀速运动
B. 4s 末两物体相遇
C. 6s 末两物体相距 5m
D. 两物体在加速运动时,其加速度相等
【答案】AC
【解析】
【详解】A.速度—时间图象中,水平直线表明速度不变,所以由图象可知,2s 后甲做匀速运
动,故 A 正确;
B.由速度—时间图象可知,0~4s 内甲的速度一直大于乙的速度,出发点相同,则 4s 末两物
体不可能相遇,故 B 错误;
C.由图象面积关系可知,6s 末两物体相距为 1 (1 4) 2m 5m2x ,故 C 正确;
D.速度—时间图象斜率表示加速度,则由图象斜率可知两物体在加速运动时,其加速度不相
等,故 D 错误。
故选 AC。
12. 如图所示、小球位于竖直空心管的最上端 h 处,管的内径大于小球直径。小球由静止释放,
下落∆t 后(此时小球未到管的最上端)由静止释放空心管,小球穿过管的时间为 t,下列说法
正确的是( )
A. 减小∆t,t 变小
B. 减小∆t,t 变大
C. ∆t 不变,增大 h,t 变大
D. ∆t 不变,增大 h,t 不变
【答案】BD
【解析】
- 9 -
【分析】
本题主要考察物体在自由落体运动中的追及相遇问题。
【详解】在∆t 内小球的末速度和位移为
x 球 1= 1
2 g∆t2,v 球 1= g∆t
由于此时小球未到管的最上端,设经过 t0 小球到达管的最上端有
h - 1
2 g∆t2 = g∆tt0 + 1
2 gt02 - 1
2 gt02
解出
2
0
1 Δ2
Δ
h g t
t g t
则此时管的速度和小球的速度分别为
v 管 =
21 Δ2
Δ
h g t
t
,v 球 2= g∆t +
21 Δ2
Δ
h g t
t
当小球穿过杆时有
2 2
2 2
1 1Δ Δ1 12 2Δ Δ 2 Δ 2
h g t h g t
g t t gt t gt Lt t
g∆tt = L
AB.根据上式可看出减小∆t,t 变大,A 错误、B 正确;
CD.根据上式可看出 t 与 h 无关,C 错误、D 正确。
故选 BD。
【点睛】抓住相对运动的位移是解题的关键。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 6 小题,共 60 分。
13. 电磁打点计时器是一种使用交变电源的常用计时仪器,如图所示。当接通电源后,振针每
隔一定时间打一次点,把纸带和运动物体连在一起,纸带上就会留下一系列点痕,我们就可
以通过点痕之间的距离来判断物体的运动规律。
(1)图中,___________处是永久磁铁,____________处是复写纸(用图中符号表示);
- 10 -
(2)最适合电磁打点计时器的工作电压为____________;
A.6V B.20V C.110V D.220V
(3)当交流电源的频率是 20Hz 时,纸带上相邻两点间的时间间隔为______________s。
【答案】 (1). g
(2). d (3). A (4). 0.05
【解析】
【详解】(1)[1][2]如图可知
(2)[3]最适合电磁打点计时器的电压为 6V;
(3)[4]若交流电源的频率是 20Hz,则纸带上相邻两点间的时间间隔为
1 1 0.05s20T f
14. 学习小组在探究物体“自由下落时的运动规律”这一实验时,分别用 A、B 两个不同的重物
进行了多次实验,得到了一些纸带,分别选取一条适合的纸带,通过测量纸带上点痕之间距
离并计算出打点时的速度,描绘出了 A、B 两物体对应的 v-t 图像,如图所示。已知电源的频
率为 50H。
- 11 -
(1)为保证所描绘出的 v-t 图像过坐标原点,在选取纸带时,应当选用纸带上第 1、2 两点间距
离约为____mm 的纸带;
(2)两物体的运动最接近自由落体运动的是___________(填“A”或“B”),其下落过程中的加速
度为____________m/s2;
(3)由图像可得,0.3s 内两纸带运动的距离之差为__________cm。(以上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
字)
【答案】 (1). 2.0 (2). A (3). 9.7 (4). 3.0
【解析】
【详解】(1)[1]为使图象过原点,要使第 1 个点为运动初始点,则
2 2
12
1 1 10 0.02 m=2.0mm2 2h gT
(2)[2][3]由 —v t 图象的斜率求出 A、B 的加速度,分别与 g 比较
2 22.9 m/s 9.7m/s0.3Aa
2 22.7 m/s 9.0m/s0.3Ba
Aa 更接近 9.8m/s2,因此最接近自由落体运动的是 A 物体。
(3)[4]由 —v t 图象的面积表示位移可知,0.3s 内两纸带运动的距离之差为
1 10.3 2.9 0.3 2.7m 3.0cm2 2A Bx x x
15. 驾照考试中有一项是“定点停车”,即考试道路旁边竖立标志杆,学员需将车辆定点停在标
志杆处。当车以 54km/h 的速度沿平直路面匀速驶向标志杆,在车头与标志杆的距离为 25m 时,
学员立即采取制动措施,让车辆做匀减速直线运动,车头恰好停在标志杆处,不计学员的反
应时间。当汽车采取制动措施后,求:
(1)加速度;
(2)2s 末的速度。
- 12 -
【答案】(1) 24.5m/s ,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反;(2) 6m/s ,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同
【解析】
【详解】(1)设汽车前进方向为正方向,汽车制动时加速为 a,则初速度为
0 54km/h=15m/sv
末速度为
0tv
有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有
2 2
0 2tv v ax
解得
24.5m/sa
即制动后汽车加速度大小为 24.5m/s ,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反。
(2)汽车采取制动后 2s 时的速度为 v,则有
0v v at
解得
6m/sv ,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同
16. 如图甲所示为临朐沂山风景区内一滑道,全长一千多米,全部采用大理石打磨建造,依山
势蜿蜒而下。滑道中某段倾斜直道如图乙所示。为了计算该段滑道的长度,某同学让一小滑
块从该滑道顶端由静止滑下,加速度 a=2m/s2,已知在到达滑道底端前最后 1s 滑块滑过的距离
为该滑道长度的 13
49
。求:
(1)该滑道的长度;
(2)滑块到达该滑道最低端时的速度。
【答案】(1)49m;(2)14m/s ,方向沿滑道向下
- 13 -
【解析】
【详解】(1)设运动时间为 t,滑道的长度为 L,则由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规律得
21 1 13( 1)2 2 49at a t L
21= 2L at
解得
1 7st , 2
7 s<1s13t (舍)
故
2
1
1 49m2L at
(2)滑块到达该滑道最低端时的速度为
1 14m/sv at ,方向沿斜面向下
17. 在很多游乐场中,都有一种叫“跳楼机”的大型游戏机,如图所示。跳楼机能把乘客带入
一定高度后,从静止开始下落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达到最大运行速度后,立刻在减速装置作
用下做勾减速直线运动,到距离地面 h=1m 处速度刚好减为零,加速度大小都设定为一般人能
较长时间承受的值。某同学在参加这一娱乐活动时,用手握住手机平放着,打开加速度传感
器,在下落过程中用智能手机显示加速度情况,该同学截屏保存,根据显示的数据得知加速
度在加速段数值为 a1=9.5m/s2,在减速段数值为 a2=28.5 m/s2,根据项目介绍可知整个游戏机
开始下落时距离地面高度为 H =58m。求:
(1)下落过程中的最大速度;
(2)下落过程中经历的时间:
(3)下落过程中第 2~4s 内通过的距离。
【答案】(1)28.5m/s;(2)4s;(3)52.25m
【解析】
- 14 -
【详解】(1)设下落达到的最大速度为 v,
加速下落的高度
2
1
12
vx a
减速下落过程的位移
2
2
22
vx a
下落总高度
1 2 57mx x x H h
代入数据解得
v=28.5m/s
(2)下落的总时间为
1 2
1 2
28.5 28.5 3 1 4s9.5 28.5
v vt t t a a
(3)求下落的 2~4s 内通过的路程可通过先求第一秒内通过的距离来求,第一秒内通过的距离为
2 2
3 1
1 1 9.5 1 4.75m2 2x a t
则下落的 2~4s 内通过的路程为
4 3 57 4.75 52.25mx x x
18. 足球运动最早起源于我国古代的一种球类游戏“蹴鞠”,后来经过阿拉伯人传到欧洲,发展
成现代足球。某国际标准足球场长 120m、宽 80m,如图所示。一次训练中,攻方前锋 1、2
和守方后卫队员在场中位置如图所示,前锋 1 控球。某时刻前锋 1 将足球踢出,足球在草地
以 v1=15m/s 的初速度沿偏离中线37 的方向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 a1=2m/s2;前锋
2 看到球被踢出后经过 t0(反应时间)后沿图中虚线从静止开始向对方球门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加速度大小为 a2=4m/s2,他能达到的最大速度为 v2=8m/s,前锋 2 恰好能截获足球。
(1)求前锋 2 截获足球时足球的速度大小;
(2)求前锋 2 的反应时间 t0;
(3)前锋 2 接球后与球一起以 5m/s 的速度沿虚线匀速冲向对方球门,同时处于边线的守方后卫
从静止开始沿平行于中线的方向先做匀加速运动,达到最大速度 10m/s 后继续匀速向前堵截前
- 15 -
锋 2。守方后卫要想截停足球,加速阶段的加速度至少多大?
【答案】(1)5m/s;(2)0.25s;(3) 25m/s
【解析】
【详解】(1)前锋 2 截获足球时,足球恰好运动到虚线处,此过程中足球运动的位移为
40 40 m 50mcos37 0.8x
由速度位移公式可得
2 2
2 1 12v v a x
即
2 2
2 1 12 15 2 2 50m/s 5m/sv v a x
(2)前锋 2 截获足球时运动的位移为
' sin37 50 0.6m 30mx x
前锋 2 匀加速的时间为
2
1
2
2svt a
加速过程中的位移为
2
1 1
8 2m 8m2 2
vx t
匀速的位移为
2 (30 8)m=22mx
匀速的时间为
' 22 s=2.75s8t
足球被踢出到虚线所用的时间为
- 16 -
1 2
1
15 5 s 5s2
v vt a
则前锋 2 的反应时间
'
0 1 0.25st t t t
(3)后卫截停足球时,前锋 2 和足球运动的距离为
(60 30 5)m 25ms
所用时间为
2
25 s=5s5t
设后卫的加速度为 3a ,足球场的宽为 L,则有
max max max
max 2
3 3
( )2 2
v v vL v ta a
解得
2
3 s5m/a
相关文档
- 湖北省武汉市华中师大第一附中20192021-04-12 21:24:0218页
- 【地理】湖南省株洲市攸县三中20192021-04-12 21:17:5615页
- 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县第一中学2019-22021-04-12 21:17:4814页
- 【化学】江苏省宿迁市北大附属宿迁2021-04-12 21:15:5113页
- 2019-2020学年辽宁省实验中学高一2021-04-12 21:12:2310页
- 2018-2019学年江苏省阜宁中学高一2021-04-12 20:58:179页
- 河北省衡水市十三中2020-2021学年2021-04-12 20:44:5615页
- 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木垒县第一中学2021-04-12 20:42:2023页
- 【政治】贵州省安顺市平坝第一高级2021-04-12 20:42:108页
- 【数学】河北省石家庄市正定中学202021-04-12 20:42:06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