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9.00 KB
- 2021-02-26 发布
利用动能定理分析多过程问题
一、考点突破:
考点
考纲要求
题型
说明
利用动能定理分析多过程问题
1. 掌握多过程问题的分析思路;
2. 会根据过程特点灵活选择解题规律。
选择题
计算题
高考重点,每年必考,主要考查综合分析能力,即动力学方法和能量守恒的方法,通过动能定理灵活解决多过程问题。
二、重难点提示:
重点:掌握多过程问题的分析思路。
难点:根据过程特点灵活选择解题规律。
一、 多过程问题的分析步骤:
1. 根据运动分析和力做功分析确定解题的切入点;
2. 确定解题过程,明确对应的物理情景,即全程还是分段;
3. 确定选定过程的初末态的速度,及过程各力做功情况(恒力、变力、功的正负、是否存在关联速度等);
4. 列出动能定理的方程求解。
【重要提示】动能定理中出现相对运动问题时:功所涉及的位移均为对地位移。
二、 多过程问题的题型组合分类
1. 串联式
这种问题涉及的几个过程是先后出现的,一般涉及一个物体的运动。解题的方法是按时间先后顺序将整个过程拆成几个子过程,然后对每个子过程运用规律列式求解。
2. 并列式
这种问题涉及的几个过程是同时出现的,一般涉及多个物体的运动。解决的关键是从空间上将复杂过程拆分成几个子过程,然后对各子过程运用规律列式求解。
3. 复合式
这种问题在时间和空间上均存在多个过程,一定会涉及多个物体的运动。解题时要从时间和空间上将涉及的几个子过程一一拆分出来,然后运用规律列式求解。
4. 循环式
这种问题的特点是几个过程不停地往返循环出现。解决的方法有两种:一是过程分段法;二是过程整体法。
4
例题1 如图所示,倾角为37°的粗糙斜面AB底端与半径R=0.4 m的光滑半圆轨道BC平滑相连,O点为轨道圆心,BC为圆轨道直径且处于竖直方向,A、C两点等高。质量m=1 kg的滑块从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恰能滑到与O点等高的D点,g取10 m/s2,sin 37°=0.6,cos 37°=0.8。
(1)求滑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
(2)若使滑块能到达C点,求滑块从A点沿斜面滑下时的初速度v0的最小值;
(3)若滑块离开C点的速度大小为4m/s,求滑块从C点飞出至落到斜面上所经历的时间t。
思路分析:(1)滑块从A点到D点的过程中,根据动能定理有
mg(2R-R)-μmgcos 37°·=0-0
解得:μ=tan 37°=0.375;
(2)若使滑块能到达C点,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mg+FN=
由FN≥0得vC≥=2 m/s
滑块从A点到C点的过程中,根据动能定理有-μmgcos 37°·=mv-mv
则v0=m/s,故v0的最小值为2m/s;
(3)滑块离开C点后做平抛运动,有x=vC′t,y=gt2
由几何知识得tan 37°=,整理得:5t2+3t-0.8=0,解得t=0.2 s(t=-0.8 s舍去)。
答案:(1)0.375 (2)2m/s (3)0.2 s
例题2 一轻质细绳一端系一质量为m=kg的小球A,另一端挂在光滑水平轴O上,O到小球的距离为L=0.1 m,小球跟水平面接触,但无相互作用,在球的两侧等距离处分别固定一个光滑的斜面和一个挡板,如图所示,水平距离s为2 m,动摩擦因数为0.25。现有一小滑块B,质量也为m,从斜面上滑下,与小球碰撞时交换速度,与挡板碰撞不损失机械能。若不计空气阻力,并将滑块和小球都视为质点,g取10 m/s2,试问:
4
(1)若滑块B从斜面某一高度h处滑下与小球第一次碰撞后,使小球恰好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求此高度h;
(2)若滑块B从h′=5 m处滑下,求滑块B与小球第一次碰后瞬间绳子对小球的拉力;
(3)若滑块B从h′=5 m处滑下与小球碰撞后,小球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求小球做完整圆周运动的次数n。
思路分析:(1)碰后,小球恰能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设运动到最高点的速度为v0,此时仅由重力充当向心力,则有mg=m,解得v0=1 m/s
在滑块从h处运动到小球到达最高点的过程中,由动能定理
mg(h-2L)-μmg=mv
解得h=0.5 m;
(2)若滑块从h′=5 m处下滑到将要与小球碰撞时速度为v1,则有mgh′-μmg=mv,滑块与小球碰后的瞬间,滑块静止,小球以v1的速度开始做圆周运动,绳的拉力FT和重力的合力充当向心力,则有FT-mg=
解得FT=48 N;
(3)滑块和小球第一次碰撞后,每在水平面上经过路程s后就会再次碰撞,则+1≥n
解得n≤10,故小球最多做10次完整的圆周运动。
答案:(1)0.5 m (2)48 N (3)10
【方法提炼】
1. 运用动能定理解决问题时,选择合适的研究过程能使问题得以简化。当物体的运动过程包含几个运动性质不同的子过程时,可以选择一个、几个或全部子过程作为研究过程。
2. 当选择全部子过程作为研究过程,涉及重力、大小恒定的阻力或摩擦力做功时,要注意运用它们的功能特点:
(1)重力的功取决于物体的初、末位置,与路径无关;
(2)大小恒定的阻力或摩擦力的功等于力的大小与路程的乘积。
满分训练:如图甲所示,在倾角为30°的足够长的光滑斜面AB的A处连接一粗糙水平面OA,OA长为4 m。有一质量为m的滑块,从O处由静止开始受一水平向右的力F作用。F只在水平面上按图乙所示的规律变化。滑块与OA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5,g取10 m/s2
4
,试求:
(1)滑块运动到A处的速度大小;
(2)不计滑块在A处的速率变化,滑块冲上斜面AB的长度是多少?
思路分析:(1)由题图乙知,在前2 m内,F1=2mg,做正功;在第3 m内,F2=-0.5mg,做负功;在第4 m内,F3=0,滑动摩擦力Ff=-μmg=-0.25mg,始终做负功,对于滑块在OA上运动的全过程,由动能定理得:
F1x1+F2x2+Ffx=mv-0
即2mg×2-0.5mg×1-0.25mg×4=mv
解得vA=5m/s;
(2)对于滑块冲上斜面的过程,由动能定理得
-mgLsin 30°=0-mv,解得:L=5 m
所以滑块冲上AB的长度L=5 m。
答案:(1)5m/s (2)5 m
4
相关文档
- 2020高中数学 第2章 平面解析几何2021-02-27 09:11:404页
- 高中物理 第1章 静电场 第1节 静电2021-02-27 09:11:273页
- 高中英语选修七Unit5 Travelling a2021-02-27 09:11:223页
- 河北省邢台市高中物理 第三章 磁场2021-02-27 09:11:174页
- 高中数学必修1教案:第五章(第6课时)平2021-02-27 09:11:164页
- 2020版高中生物 第四章 人体免疫系2021-02-27 09:11:124页
- 2020高中数学第2课时 补集及综合应2021-02-27 09:11:125页
- 云南省昆明一中2020届高中新课标高2021-02-27 09:11:0921页
- 高中数学人教A版必修一教学训练(教2021-02-27 09:11:093页
- 2020有关高中青年教师教育教学工作2021-02-27 09:11:09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