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4 MB
- 2021-02-26 发布
“说”是古代一种文体,
可以记事,也可以议论,都
是为了说明一个道理。
说 爱莲
宋代著名哲学家。
字茂叔,道州营道人。
晚年在庐山莲花峰下建
濂溪书堂讲学,世称“
濂溪先生”。
他是宋代理学的创始人,对宋明的哲学
思想有很大影响。著有《周元公集》。
读一读
蕃 淤 濯 涟 亵 噫 鲜
fán yū zhuó lián xiè yī xiǎn
水陆草木之
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盛
爱牡丹。
水上、地上
各种草木的花,
可爱的很多。晋
朝的陶渊明只爱
菊。自唐朝以来
,世上的人们很
喜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
而不染,濯清涟而
不妖,中通外直,
不蔓不枝,香远益
清,亭亭净植,可
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
我唯独喜爱莲从淤泥
里长出来却不受污染
, 在清水里洗涤却
不显得妖艳; 茎梗中间
贯通,不牵牵连连,
不枝枝节节;香气远播,
越发清香; 笔挺洁净
地站在那里,只能在
远处观赏却不能贴近
去玩弄它啊。
予谓菊,
花之隐逸者也;
牡丹,花之富贵
者也;莲,花之
君子者也。
我认
为,菊,
是花中的
隐士;牡
丹 ,是花中的富
贵人;莲,是花
中的君子。
噫!菊之爱,
陶后鲜有闻。莲
之爱,同予者何
人?牡丹之爱,
宜乎众矣。
唉!喜爱菊花的,
陶渊明以后就很少
听到了。 喜爱莲花的
,像我一样,还有
什么人呢? 喜爱
牡丹的人,当然很
多了。
问题一:作者爱莲花什么呢?
•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
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
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
玩焉。
问题二:具体地说说作者写莲的
哪些美好形象?
结合上面两幅图说说莲的美好形象
美好形象一:
出淤泥而不染
一
生长环境:
濯清涟而不妖
高洁
质朴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二
体态香气:
香远益清
正直
芳香
美好形象二:
美好形象三:
亭亭净植,可远观
而不可亵玩
三
风度:
清高
陶渊明为何爱菊?
世人为何爱牡丹?
隐
逸
者
富
贵
者
正面衬托
反
面
衬
托
君
子
不消极避世
能洁身自好
陶渊明爱菊
世人爱牡丹
予独爱莲
(鲜)
(众)
(无)
隐逸者
富贵者
君子
托物 言志
(正衬)
(反衬)
(突出)
赞美
惋惜
十分
鄙视
情有
独钟
以
花
喻
人
本文将花的形象比拟为人的品
质,以莲的形象比拟不慕名利、洁
身自好的生活态度,以爱莲之情来
表达自己对这种生活态度的赞赏和
追慕,表达自己对追名逐利、趋炎
附势的恶浊世风的鄙弃。
作业
同步练习册上的相关练习
相关文档
- 七年级上语文课件_《建筑艺术的美2021-02-27 08:59:4341页
- 七年级上语文课件22寓言四则_人教2021-02-26 21:58:3914页
- 七年级上语文课件演示文稿14_鲁教2021-02-26 21:34:0320页
- 七年级上语文课件福楼拜家的星期天2021-02-26 21:26:4517页
- 七年级上语文课件下棋 (3)_鲁教版2021-02-26 21:16:2013页
- 七年级上语文课件杜甫诗三首 望岳 2021-02-26 21:01:2316页
- 七年级上语文课件4古代诗歌四首_人2021-02-26 20:17:3013页
- 七年级上语文课件社戏 (5)_鲁教版2021-02-26 19:50:5930页
- 七年级上语文课件邓稼先 (1)_鲁教2021-02-26 19:46:393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