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4.73 KB
- 2021-05-06 发布
临床医学检验技师初级【师】临床免疫学及检验【沉
淀反应】-试卷 1
(总分:98 分,做题时间:90 分钟)
一、 A1 型题(总题数:31,score:62 分)
1.单向免疫扩散试验,Mancini 曲线适用于处理
【score:2 分】
【A】小分子抗原与短时间(<24 小时)扩散的结果
【B】大分子抗原与短时间(<24 小时)扩散的结果
【C】小分子抗原与长时间(>48 小时)扩散的结果
【D】大分子抗原与长时间(>48 小时)扩散的结
果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E】所有单向免疫扩散试验的结果处理
本题思路:单向免疫拆散试验,Mancini 曲线适用于
大分子抗原和长时间扩散(>48 小时)的结果处理。
2.下列关于方阵滴定法,叙述错误的是
【score:2 分】
【A】又称棋盘滴定法
【B】常用来测定抗原抗体反应最适比例的方法
【C】受抗原抗体比例的直接影响
【D】是一种液体内沉淀试验
【E】可测大肠埃希菌浓度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
案】
本题思路:方阵滴定法又称棋盘滴定法,抗原抗体溶
液在电解质环境结合形成絮状沉淀,是一种液体内沉
淀试验,反应受抗原抗体比例的直接影响,常用来测
定抗原抗体反应最适比例的方法。大肠埃希菌属于颗
粒性抗原,发生的是凝集反应。
3.下列关于抗原抗体反应的钩状效应,叙述错误的是
【score:2 分】
【A】抗原过量,形成的免疫复合物分子小,而且
会发生解离
【B】抗体过量,形成的免疫复合物分子小,而且
会发生解离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C】抗原抗体比例是浊度形成的关键因素
【D】可使反应浊度下降
【E】光散射减少
本题思路:钩状效应是免疫比浊测定中重要的影响因
素,是指抗原抗体反应时抗原过量,形成的免疫复合
物分子小,而且会发生解离使反应浊度下降,光散射
减少。
4.沉淀反应中最主要的影响因素
【score:2 分】
【A】溶液的 pH
【B】溶液的离子浓度
【C】抗体的质量
【D】抗原抗体的比例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E】温度
本题思路:沉淀反应只有在抗原抗体比例合适的时候
才能发生。
5.抗原抗体反应最适 pH 为
【score:2 分】
【A】3.5~4.5
【B】3.5~5.5
【C】5.5~7.5
【D】6.5~8.5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E】7.5~9.5
本题思路:抗原抗体反应最适 pH 为 6.5—8.5,超
过此值不易形成免疫复合物,甚至引起解离。
6.有关沉淀反应第一阶段的说法正确的是
【score:2 分】
【A】几十分钟到数小时才能完成
【B】出现肉眼可见的可溶性小复合物
【C】出现沉淀线或沉淀环
【D】抗原抗体发生非特异性结合
【E】可用散射免疫比浊法测定反应结果 【此项
为本题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沉淀反应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抗原抗
体发生特异性结合,几秒到几十秒即可完成,出现可
溶性小复合物,肉眼不可见;第二阶段为形成可见的
免疫复合物,约需几十分钟到数小时才能完成,如沉
淀线、沉淀环。
7.免疫沉淀法目前应用最广、定量比较准确的主要是
下列哪种方法
【score:2 分】
【A】免疫比浊法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B】絮状沉淀试验
【C】单向扩散试验
【D】双向扩散试验
【E】棋盘滴定法
本题思路:免疫比浊法的校正衄线比较稳定,并可进
行抗原过量的检测。
8.双向琼脂扩散试验中,若抗原抗体含量相同,但抗
原的分子量比抗体大,则沉淀线应为
【score:2 分】
【A】靠近抗原孔,且弧线弯向抗原侧
【B】靠近抗原孔,且弧线弯向抗体侧
【C】靠近抗体孔,且弧线弯向抗原侧
【D】靠近抗体孔,且弧线弯向抗体侧
【E】居于抗原孔和抗体孔中间,且弧线弯向抗原
侧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沉淀反应中,沉淀线靠近抗原孔,提示抗
体含量大;靠近抗体孔,提示抗原含量多。抗原抗体
在琼脂之内扩散速度受分子量的影响,分子量小的扩
散快。由于速度慢者扩散圈小,局部浓度大,形成的
沉淀线弯向分子量大的一方。
9.沉淀反应的原理是
【score:2 分】
【A】可溶性抗原与相应抗体在特定条件下特异性
结合所出现的沉淀现象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B】颗粒性抗原与相应抗体在特定条件下特异性
结合所出现的沉淀现象
【C】可溶性抗原与相应抗体在特定条件下特异性
结合所出现的混浊现象
【D】可溶性抗原与相应抗体在特定条件下特异性
结合所出现的凝集现象
【E】颗粒性抗原与相应抗体在特定条件下特异性
结合所出现的凝集现象
本题思路:沉淀反应是可溶性抗原与相应抗体结合出
现的沉淀现象。
10.下列关于免疫浊度测定的说法错误的是
【score:2 分】
【A】可进行液体中微量抗原、抗体及小分子半抗
原定量检测
【B】浊度形成的关键因素是抗原抗体的比例
【C】基本原理是在反应体系中保持抗原过
量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如反应体系中抗原过量则造成测定的准确性
降低
【E】当反应液中抗体过量时,随着抗原的增加,
反应符合海德堡曲线理论
本题思路:抗原抗体的比例是浊度形成的关键因素,
当抗原和抗体的比例适当时,两者全部结合,既无过
剩的抗原,也无过剩的抗体。当抗原过量时,形成的
免疫复合物分子小,而且会发生再解离,使浊度反而
下降,光散射亦减少,这就是高剂量钩状效应。当反
应液中抗体过量时,免疫复合物的形成随着抗原递增
而增加,至抗原、抗体最适比例处达最高峰,这就是
经典的海德堡曲线理论。因此,免疫比浊法的基本原
理就是在反应体系中保持抗体过量,如形成抗原过量
则造成测定的准确性降低。
11.下列关于单向扩散试验检测时的注意点,错误的
是
【score:2 分】
【A】抗血清必须特异性强
【B】每次测定都必须做标准曲线
【C】应用单克隆抗体测量多态性抗原时,测定值
偏高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用多克隆抗体测量单克隆病时,测定值偏高
【E】每次测定时必须用质控血清做质控
本题思路:单向扩散试验检测时的注意点:①抗血清
必须特异性强、效价高、亲和力强、在良好的条件下
保存。②每次测定都必须做标准曲线。③每次测定时
必须用质控血清做质控。④注意双环现象(出现了两
种抗原性相同成分)。⑤应用单克隆抗体测量多态性
抗原时,测定值偏低,用多克隆抗体测量单克隆病
时,测定值偏高。
12.实验:在琼脂板上相距 5 mm 打双排孔,A 排加入
粗提纯人血清 IgG,B 排加入兔抗入血清抗体,放入
湿盒内,置 37℃温育 48 小时后,A 排和 B 排之间可
见多条沉淀线。此免疫学方法为
【score:2 分】
【A】单向扩散试验
【B】双向扩散试验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C】絮状沉淀试验
【D】凝胶凝集试验
【E】双向凝集试验
本题思路:双向扩散试验是抗原抗体在琼脂内各自向
对方扩散,在最适当的比例初形成抗原抗体沉淀线,
再根据沉淀线的位置、形状及比对关系,对抗原或抗
体作出定性分析。
13.对流免疫电泳中,IgG 抗体的不同亚型有不同的
表现,其中向负极移动的是
【score:2 分】
【A】IgG1 和 IgG2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B】IgG3 和 IgG4
【C】IgGl 和 IgG3
【D】IgG2 和 IgG4
【E】IgG5 和 IgG6
本题思路:对流免疫电泳中,IgG 抗体的 4 个亚型有
不同的表现,IgG1 和 IgG2 移向负极,IgG3 和 IgG4
移向正极。
14.免疫比浊测定法要求的抗体具有以下特点,但不
包括
【score:2 分】
【A】特异性强
【B】效价高
【C】亲和力强
【D】R 型抗体
【E】H 型抗体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根据抗血清来源的动物种类不同,分为 R
型抗体和 H 型抗体。R 型抗体是指以家兔为代表的小
型动物被注射抗原免疫后制备的抗血清。这类抗血清
的特点是亲和力较强,抗原抗体结合后不易发生解
离,H 型抗体是以马为代表的大型动物被注射抗原免
疫后制备的抗血清,这类抗血清的亲和力弱,抗原抗
体结合后极易解离。
15.单向免疫扩散是将
【score:2 分】
【A】抗体混合琼脂板内,然后打孔加入抗原,再
进行电泳
【B】抗原混入琼脂板内,然后打孔加入抗体
【C】抗原与抗体均不混入琼脂板内,而是在一定
位置打孔后,分别加入
【D】抗体混入琼脂板内,然后打孔加入抗
原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E】抗原混入琼脂板内,然后打孔加入抗体,再
进行电泳
本题思路:单向扩散试验,向琼脂内混入抗体,待测
抗原从局部向琼脂内自由扩散,如抗原和相应抗体结
合,则形成沉淀环。
16.与免疫浊度法测定密切相关的因素不包括
【score:2 分】
【A】抗原抗体的比例
【B】抗体的质量
【C】抗原抗体反应的溶液
【D】增浊剂的使用
【E】反应的温度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免疫比浊测定的影响因素是:抗原抗体的
比例,抗体的质量,抗原抗体反应的溶液,增浊剂的
使用。
17.下列关于免疫浊度法的优点不正确的是
【score:2 分】
【A】稳定性好
【B】敏感度高(达 ng/L)
【C】精确度高(CV<5%)
【D】简便快速,易于自动化
【E】不适于大批量标本的检测 【此项为本题正
确答案】
本题思路:免疫浊度法最大的优点是稳定性好,敏感
度高(达 ng/L),精确度高(CV<5%),简便快速,
易于自动化,无放射性核素污染,适合于大批量标本
的检测,为此已在免疫分析中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8.免疫透射比浊分析应用正确的是
【score:2 分】
【A】只能用于载脂蛋白、免疫球蛋白的测定
【B】脂血可造成假性降低
【C】因抗原抗体反应较快,临床应用时一般无须
加促凝剂
【D】反应液中抗体量有时过剩有时不足
【E】抗原或抗体量大大过剩时,可出现可溶性复
合物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当抗原或抗体过量时,形成的复合物分子
小,而且会发生再解离,使浊度反而下降,这就是高
剂量钩状效应。
19.对流免疫电泳的沉淀线出现在抗原和抗体之间且
靠近抗原孔可说明
【score:2 分】
【A】抗原强阳性
【B】抗原弱阳性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C】抗原阴性
【D】抗体弱阳性
【E】以上都不对
本题思路:对流免疫电泳是指在适宜缓冲液和电场条
件下,抗原和相应抗体在琼脂凝胶中,由于电泳和电
渗作用,抗原向正极移动,抗体向负极移动。将抗原
放负极端,抗体放正极端,则抗原抗体相向移动,在
两孔之间相遇,在比例合适时形成沉淀线。若沉淀线
靠近抗原孔,说明抗原移动慢,阳性较弱。
20.对流免疫电泳是
【score:2 分】
【A】双向免疫扩散与电泳相结合的定向加速的免
疫扩散技术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B】单向免疫扩散与电泳帽结合的定向加速的免
疫扩散技术
【C】免疫扩散与电泳相结合的定向加速的免疫扩
散技术
【D】免疫沉淀技术与电泳相结合的定向加速的免
疫扩散技术
【E】以上都不对
本题思路:将抗原和抗体在琼脂凝胶孔中电泳,带负
电荷的抗原向正极运动,带正电荷的抗体向负极运
动,二者在琼脂凝胶中相互作用而形成沉淀线。
21.火箭免疫电泳作为抗原定量只能测定到的浓度为
【score:2 分】
【A】pg/ml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B】ng/ml
【C】mg/ml
【D】μg/ml
【E】g/ml
本题思路:火箭免疫电泳作为抗原定量只能测定到
pg/ml 以上的含量。
22.免疫电泳技术的实质是
【score:2 分】
【A】在直流电场作用下的凝胶扩散试验
【B】在交流电场作用下的凝胶扩散试验
【C】在直流电场作用下的双扩散试验
【D】在交流电场作用下的双扩散试验
【E】在直流电场作用下的沉淀试验 【此项为本
题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免疫电泳技术中采用的是可溶性抗原,故
该技术属于免疫反应中的沉淀反应。
23.免疫自显影技术的灵敏度可达
【score:2 分】
【A】pg/ml
【B】ng/ml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C】mg/ml
【D】μg/ml
【E】g/ml
本题思路:火箭免疫电泳如加入微量 125 I 标记的
标…准抗原做放射自显影,灵敏度可高达 ng/ml。
24.琼脂糖作为电泳载体的优点,除外
【score:2 分】
【A】琼脂糖杂质少
【B】在加热后的缓冲液中易融,常温时很快凝固
【C】色泽透明、质地均匀
【D】不会产生电渗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E】以上都不对
本题思路:其特点是提高了敏感性及反应速度,并可
将带电性不同的组分区分开。
25.免疫印迹试验由蛋白质电泳、转运以及酶免疫测
定三部分组成,电泳介质通常是
【score:2 分】
【A】琼脂糖
【B】醋纤膜
【C】PAGE
【D】SDS-PAGE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E】琼脂
本题思路:免疫印迹试验时蛋白质电泳的过程如下:
抗原等蛋白样品经 SDS 处理后带负电,在聚丙烯酰胺
凝胶(具分子筛作用)电泳时从阴极向阳极移动,分子
量小者,移动速度快。
26.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score:2 分】
【A】免疫电泳是区带电泳和免疫单向扩散相结合
的一种免疫化学技术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B】免疫固定电泳是区带电泳与免疫沉淀反应相
结合的技术
【C】对流免疫电泳是将双向扩散试验与电泳相结
合的定向加速的免疫扩散技术
【D】火箭免疫电泳是将单向扩散试验与电泳相结
合的免疫扩散技术
【E】免疫电泳技术的实质是在直流电场作用下的
凝胶扩散试验
本题思路:免疫电泳的原理是区带电泳和免疫双扩散
相结合的一种免疫化学技术。
27.免疫固定电泳是
【score:2 分】
【A】区带电泳加免疫双扩散技术
【B】定向加速度的免疫双扩散技术
【C】区带电泳加沉淀反应的结合试验 【此项为
本题正确答案】
【D】单向电泳扩散加免疫沉淀试验
【E】以上都不对
本题思路:免疫固定电泳是一种用于分析样品中特异
性抗原的技术。即将蛋白质混合物在固相载体上进行
区带电泳,再与特异性抗体反应,从而检出与抗体结
合的相应抗原。
28.免疫电泳的优点不包括
【score:2 分】
【A】加快了沉淀反应的速度
【B】电场规定了抗原抗体的扩散方向,使其集
中,提高了灵敏度
【C】具有抗原抗体反应的高度特异性
【D】可将某些蛋白组分根据分子量的不同而将其
分开,再分别与抗体反应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E】具有电泳技术的高分辨率和快速、微量等特
性
本题思路:免疫电泳可以将某些蛋白组分根据所带电
荷的不同分开,再分别与抗体反应。
29.多发性骨髓瘤的诊断常用的电泳方式为
【score:2 分】
【A】火箭免疫电泳
【B】免疫固定电泳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C】区带电泳
【D】免疫电泳
【E】对流免疫电泳
本题思路: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血清中常见异常的 M 蛋
白,免疫固定电泳是区带电泳与免疫沉淀反应结合的
技术,最常用于 M 蛋白的鉴定。
30.影响免疫电泳技术的因素不包括
【score:2 分】
【A】电场强度
【B】抗原抗体性质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C】离子强度
【D】电渗
【E】溶液 pH
本题思路:影响免疫电泳技术的因素有:电场强度,
溶液 pH,离子强度,电渗等。
31.关于免疫电泳技术的基本原理,说法正确的是
【score:2 分】
【A】抗原及抗体在一定条件下离解成为带正电或
负电的电子,在电场中向同相电荷的电极移动
【B】电流会阻碍抗原、抗体的运行速度,延长两
者结合的时间
【C】应将凝胶扩散置于交流电场中
【D】电子所带净电荷量越多、颗粒越小,泳动速
度越慢
【E】当多种带电荷的物质电泳时,抗原决定簇不
同的成分可得以区分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免疫电泳技术实质上是在直流电场作用下
的凝胶扩散试验。它的原理是将凝胶扩散置于直流电
场中,在一定条件下,抗原及抗体离解成为带正电或
负电的电子,在电场中向异相电荷的电极移动,所带
净电荷量越多,颗粒越小,泳动速度越快,反之则
慢。由于电流加速了抗原、抗体的运行速度,缩短了
两者结合的时间,加快了沉淀现象的产生。当有多种
带电荷的物质电泳时,由于净电荷不同,而区分成不
同区带,使抗原决定簇不同的成分得以区分。
二、 A2 型题(总题数:1,score:2 分)
32.先将蛋白质在凝胶中电泳,分成肉眼不可见的若
干区带,电泳停止后,延电泳方向挖一与之平行的抗
体槽,加入相应抗血清,置室温 37℃做双向扩散,
经 18—24 小时,已分离成区带的各种抗原成分与抗
体槽中相应抗体在两者比例适合处形成弧形沉淀线。
本实验采用的是
【score:2 分】
【A】免疫电泳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B】免疫固定电泳
【C】蛋白电泳
【D】火箭电泳
【E】对流免疫电泳
本题思路:免疫电泳技术是区带电泳与免疫双扩散相
结合的一种免疫分析技术。
三、 A3 型题(总题数:1,score:4 分)
患者,男性,62 岁。骨折入院。血红蛋白 63 g/L,
血清蛋白电泳呈现 M 蛋白带,X 线检查显示骨质疏
松,有溶骨性改变。【score:4 分】
(1).为明确诊断,该患者进行的实验室检查是
【score:2 分】
【A】EUSA
【B】免疫扩散试验
【C】对流免疫电泳
【D】免疫固定电泳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E】免疫比浊试验
本题思路:目前免疫固定电泳鉴定血清中 M 蛋白已列
入临床实验室的常规检测工作。
(2).该患者最可能的临床诊断为【score:2 分】
【A】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
【B】多发性骨髓瘤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C】淀粉样变性
【D】冷球蛋白血症
【E】一过性的单克隆丙种球蛋白病
本题思路: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血清在免疫固定电泳
后,可观察到异常的 M 蛋白沉淀弧。
四、 B1 型题(总题数:1,score:8 分)
A.琼脂糖 B.琼脂糖珠 4BC.聚乙二醇 D.硫酸铵
E.聚丙烯酰胺【score:8 分】
(1).制备亲和层析柱应选择【score:2 分】
【A】
【B】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C】
【D】
【E】
本题思路:
(2).增加沉淀反应的浊度应选择【score:2 分】
【A】
【B】
【C】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
【E】
本题思路:
(3).双向免疫扩散试验应选择【score:2 分】
【A】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B】
【C】
【D】
【E】
本题思路:
(4).抗体的纯度鉴定应选择上述哪项作为凝胶电泳支
持物【score:2 分】
【A】
【B】
【C】
【D】
【E】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制备亲和层析柱选择琼脂糖珠 4B;聚乙
二醇是增浊剂;琼脂糖是双向免疫扩散试验中常用的
支持物;常用 SDS 一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进行抗体纯
度的鉴定。
五、 B1 型题(总题数:1,score:10 分)
A.单向扩散法 B.双向扩散试验 C.对流免疫电泳
D.免疫电泳 E.火箭免疫电泳【score:10 分】
(1).待测抗原从局部向含有抗体的凝胶内自由扩散,
抗原抗体特异性结合,二者在比例适当处出现白色沉
淀环,沉淀环的大小与抗原的浓度成正相关
【score:2 分】
【A】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B】
【C】
【D】
【E】
本题思路:单向扩散试验,向琼脂内混入抗体,待测
抗原从局部向琼脂内自由扩散,如抗原和相应抗体结
合,则形成沉淀环。
(2).实质上是将双向免疫扩散与电泳相结合,在直流
电场中加速定向扩散的双向免疫扩散技术【score:2
分】
【A】
【B】
【C】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
【E】
本题思路:对流免疫电泳的原理是将双向扩散试验与
电泳相结合的定向加速的免疫扩散技术。通电后,在
pH 8.4 缓冲液中带负电荷的蛋白质抗原流向阳极抗
体侧,而抗体借电渗作用流向阴极侧,在两者之间或
抗体侧形成沉淀线。
(3).将抗原和抗体溶液分别加在同一凝胶板的不同孔
内,让两者在凝胶中向四周扩散,彼此在相遇处特异
性结合,形成白色沉淀【score:2 分】
【A】
【B】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C】
【D】
【E】
本题思路:在琼脂内抗原和抗体各自向对方扩散,在
最恰当的比例处形成抗原抗体沉淀线,根据沉淀线的
位置、形状以及对比关系,可对抗原或抗体作出定性
分析的为双向扩散试验。
(4).将区带电泳和双向免疫扩散相结合的免疫化学分
析技术【score:2 分】
【A】
【B】
【C】
【D】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E】
本题思路:免疫电泳是区带电泳和免疫双扩散相结合
的一种免疫化学技术。
(5).实质上是将单向免疫扩散与电泳相结合,在直流
电场中加速定向扩散的单向免疫扩散技术【score:2
分】
【A】
【B】
【C】
【D】
【E】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火箭免疫电泳的原理是将单向扩散试验与
电泳相结合的免疫扩散技术。
六、 B1 型题(总题数:2,score:12 分)
A.透射免疫比浊法 B.速率散射免疫比浊法 C.免疫
胶乳比浊法 D.终点散射比浊法 E.固定时间散射比
浊法【score:6 分】
(1).通过检测光被吸收、衍射、反射和折射后光线减
弱的变化,定量抗原抗体复合物的方法是【score:2
分】
【A】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B】
【C】
【D】
【E】
本题思路:
(2).在一定时间内抗原抗体结合过程中,测定二者结
合的最大反应速度,通过检测光折射和衍射而形成的
散射光强度来定量抗原抗体复合物的方法是
【score:2 分】
【A】
【B】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C】
【D】
【E】
本题思路:
(3).可对小分子免疫复合物进行微量测定,提高免疫
浊度测定的灵敏度的是【score:2 分】
【A】
【B】
【C】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
【E】
本题思路:透射免疫比浊法通过检测光被吸收、衍
射、反射和折射后光线减弱的变化,定量抗原抗体复
合物;散射免疫比浊法通过检测光折射和衍射而形成
的散射光强度来定量抗原抗体复合物,根据抗原抗体
反应的时间和反应结合的动力学,又可分为终点散射
比浊法、固定时间散射比浊法和速率散射比浊法;免
疫胶乳比浊法是以胶乳作为载体对小分子免疫复合物
进行微量测定,进一步提高免疫浊度测定的灵敏度。
A.免疫电泳 B.免疫固定电泳 C.蛋白电泳 D.火箭
电泳 E.对流免疫电泳【score:6 分】
(1).最大的优势是分辨率强,敏感性高,操作周期
短,结果易于分析的是【score:2 分】
【A】
【B】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C】
【D】
【E】
本题思路:
(2).加入少量放射性元素标记后成为免疫自显影技术
的是【score:2 分】
【A】
【B】
【C】
【D】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E】
本题思路:
(3).特殊的 IgG 抗体部分亚型移向不同的电极的是
【score:2 分】
【A】
【B】
【C】
【D】
【E】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免疫固定电泳最大的优势是分辨率强,敏
感性高,操作周期短,结果易于分析;火箭电泳中加
入少量放射性元素标记的抗原后成为免疫自显影技
术;对流免疫电泳中,IgG 抗体的 4 个亚型有不同的
表现,IgG1 和 IgG2 移向负极,IgG3 和 IgG4 移向正
极。
相关文档
- 医学考试-中级口腔主治医师口腔正2021-05-06 13:21:0039页
- 【医学考试】主管护师-802021-05-06 13:14:4122页
- 【医学考试】内科主治医师心血管内2021-05-06 13:10:3317页
- 医学考试-心理治疗学心理治疗流派2021-05-06 13:01:2539页
- 医学考试-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一)2021-05-06 12:58:5670页
- 【医学考试】放射医学主管技师专业2021-05-06 12:57:2922页
- 医学考试-中级主管中药师基础知识-2021-05-06 12:52:4722页
- 医学考试-全科医学主治医师基础知2021-05-06 12:52:4157页
- 【医学考试】病理学中级(师)基础知识2021-05-06 12:35:1515页
- 医学考试-循环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2021-05-06 12:30:244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