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25 MB
- 2021-05-11 发布
高考热点题型特训
【
高考规律
】
热点事件、现象的成因、影响、应对措施及背后的地理规律、原理运用;热点地区自然、人文地理特征分析。
【
重点突破
】
【
知能整合
】
【
热点分析
】
1.
长效热点问题整合分析:
科学探究
南北极科考、嫦娥探月、火星探测、宇宙开发等
工程建设
我国重要工程建设的分析及与国外类似工程的对比分析等
生态问题
区域面临的主要生态问题及成因、危害、应对措施等
人文地理
我国的三农问题、人口问题、西部大开发、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中部产业转移、东部沿海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粮食安全,能源安全等
2.
世界热点区域整合分析:
一带一路
沿线区
如非洲、西亚、东南亚、西欧、巴基斯坦、俄罗斯等,这些地区或是位置重要,或是资源分布,或是领土争端,或是民族、宗教矛盾尖锐
生态脆弱区
亚马孙热带雨林、非洲与中亚草原
(
荒漠化
)
;国内的东北林草交错区,北方农牧交错区,西北荒漠绿洲交界区,南方红壤丘陵山地区,西南石漠化区,青藏高原侵蚀
(
水力、风力
)
区
区域合作区
主要有欧盟、亚太经合组织、中国
-
东盟自由贸易区、北美自由贸易区、上海合作组织等
事件发生区
主要有奥运会、世界杯足球赛等重大比赛举办地,自然与文化遗产分布区,极地探险、海洋科考地,卫星、探测器发射地的自然地理特征
【
高考对策
】
热点只是为地理命题提供了一个命题的背景或指向,对地理原理规律的考查是命题的出发点。因此要形成对热点的正确认识:不要刻意去追逐热点事件本身,特别是与地理原理关系不强的热点,不要过多关注;密切关注热点发生的区域,在复习时对热点区域“高看一眼”;最后的解题方法仍然是地理核心素养的体现,仍然是地理原理的回归。
【
新题预测
】
1.
一带一路、合作共赢、国际视野
下图中甲港口所在国家是海运大国,海运业是该国经济的支柱型产业之一。据此完成
1
、
2
题。
1.
甲港口号称该国所在大洲的“南大门”,得益于
(
)
A.
经济腹地广阔
B.
港阔水深避风
C.
地理位置优越
D.
地形平坦开阔
2.
我国商品运达该港口,最近的海上航线需经
(
)
A.
麦哲伦海峡
B.
霍尔木兹海峡
C.
马六甲海峡
D.
直布罗陀海峡
【
解析
】
1
选
C
,
2
选
C
。第
1
题,结合经纬度可以判断甲港口位于希腊,南面临地中海,可以通过苏伊士运河连接印度洋;东面临爱琴海,可以通过土耳其海峡连接黑海,因此优越的地理位置被称为欧洲的“南大门”。第
2
题,我国商品运达该港口,最近的海上航线需经太平洋经马六甲海峡进入印度洋。霍尔木兹海峡是波斯湾的出口,麦哲伦海峡位于南美洲南端,直布罗陀海峡沟通地中海与大西洋。
新加坡是世界上数一数二的航运中心、物流中心和金融中心。但自
2010
年起,新加坡的世界第一大港位置被上海替代。新加坡政府意识到,光凭总部经济、贸易、物流和金融业不能够支撑长远的发展,未来新加坡将重点发展网络安全、医疗诊断、语音和语言、薄膜和添加层制造等产业。据此完成
3
~
5
题。
3.
新加坡成为世界航运中心、物流中心和金融中心的主要条件是
(
)
A.
自然资源丰富
B.
制造业发达
C.
科技水平高
D.
地理位置优越
4.
新加坡的世界第一大港位置被上海替代,是因为上海
(
)
A.
港口水深江阔
B.
背靠中国巨大的市场
C.
城市人口规模大
D.
改善投资环境
5.
新加坡重点发展网络安全、医疗诊断、语音和语言、薄膜和添加层制造等产业需要创造的条件是
(
)
A.
提高研究能力
B.
拓展国际市场
C.
建设自由贸易区
D.
改善投资环境
【
解析
】
3
选
D
,
4
选
B
,
5
选
A
。第
3
题,新加坡位于马
六甲海峡的咽喉之地,是世界重要航道的必经之地,
优越的地理位置使其成为世界航运、物流和金融中
心。第
4
题,经济腹地是港口的主要区位条件,上海
背靠中国巨大的市场,拥有广阔的经济腹地,故货物
集散量较大,从而成为世界第一大港。第
5
题,网络
安全、医疗诊断、语音和语言、薄膜和添加层等产业
属于高新技术产业,因此需要加大科技投入,提高创
新研究能力。
6.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吉布提位于非洲东北亚丁湾西岸。
4
月至
10
月为热季,平均气温
37℃
,最高气温达
45℃
以上。
11
月至翌年
3
月为凉季,气温通常在
23℃
到
30℃
之间,
平均气温
27℃
。雨量稀少,年平均降雨量为
150
毫
米。阿萨尔湖位于的阿法尔洼地里
(-155.14
米
)
,水
体主要靠海水经地下裂缝补给,它是世界上最咸的水
体,含盐浓度是
34.8%
,比死海还高。吉布提人口
876 200
人,国土面积
23 200
平方千米,海岸线全长
372
千米。吉布提主要有湖盐和地热资源,还有少量
未开发的铁矿、铜矿、冰洲石、石膏等。
材料二 亚吉铁路
(
埃塞俄比亚
—
吉布提
)
连接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和吉布提首都吉布提市,全长
752.7
千米,设计时速
120
千米。这是继坦赞铁路之后,中国在非洲修建的又一条跨国铁路,被誉为“新时期的坦赞铁路”。下左图为亚吉铁路位置示意图。
(1)
分析吉布提气温特征的形成原因。
(2)
简要说明阿萨尔湖成为世界上最咸水体的原因。
(3)
有专家认为,吉布提将成为非洲“新加坡”,试分析吉布提经济发展的有利和不利条件。
(4)
说明亚吉铁路建成的地理意义。
【
解析
】
第
(1)
题,吉布提位于非洲东北亚丁湾西岸,
平均气温
37℃
,最高气温达
45℃
以上,其气温高的原
因,可以从太阳直射点、昼长等方面回答。第
(2)
题,阿萨尔湖位于的阿法尔洼地里,地势低洼,无外
流出口,盐分不断累积,水体主要靠海水经地下裂缝
补给,成为世界上最咸水体。第
(3)
题,从图中可以
看出,吉布提扼守红海
-
印度洋要冲,地理位置优
越,但国土面积狭小,矿产资源贫乏,制约了工业的
发展;国内人口少,市场需求小;自然条件差;经济
技术落后。第
(4)
题,亚吉铁路建成的地理意义,可
以从提高运输效率、促进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加强国
家间交流与联系、助推“一带一路”倡议实施等方面
回答。
答案:
(1)
纬度低,全年气温高;
4
月至
10
月,太阳直射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大,白昼长,受来自内陆的偏南风影响,气温高;
11
月至翌年
3
月,太阳直射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小,白昼短,受偏北风影响,气温较低。
(2)
全年高温,降水稀少,蒸发旺盛:河流稀少,淡水汇入量极少;海水补给,盐度高;地势低洼,无外流出口,盐分不断累积。
(3)
有利条件:扼守红海
-
印度洋要冲,地理位置优越;亚吉铁路的修建实现了海陆联运,拓宽了吉布提的服务范围。
不利条件:国土面积狭小,可用于发展农业的土地资源有限;矿产资源贫乏,制约了工业的发展;国内人口少,市场需求小;自然条件差;经济技术落后。
(4)
东非地区增加了一条出海通道,提高了运输效率,促进区域社会经济发展,
(
对外联系更加便捷
)
;有利于加强东非国家与亚洲、欧洲国家的经济、技术、文化的交流与联系;加深了中国与非洲国家的友谊,助推了
“
一带一路
”
倡议的实施。
2.
传统文化、文化自信、家国情怀
相对于修筑堤防、改迁河道等耗资巨大的主动防洪工程,在人力、资金相对不足的古代,珠江三角洲西部的高要地区有
30
多个村落利用当地有利的自然条件进行被动防洪,形成独特有趣的八卦形态。图
1
示意高要地区八卦村落分布区,图
2
遥感图片示意某“八卦村”的道路和排水系统。据此完成
1
~
3
题。
1.
与北岸相比,南岸的村落多呈八卦形态主要是因为这里
(
)
A.
水源丰富
B.
水灾多发
C.
水运便利
D.
耕地充足
2.
根据“八卦村”排水系统的形态可以推断
(
)
A.
池塘位于村中心方便蓄水
B.
道路都与排水系统并行方便行走
C.
村落选址在近似圆形的小山岗上
D.
村落选址在近似圆形的小盆地里
3.
近
20
年来,高要地区许多“八卦村”的形态逐渐瓦解,可能是由于该地区
(
)
A.
年降水量减少
B.
台风登陆减少
C.
防灾意识增强
D.
堤防趋于完备
【
解析
】
1
选
B
,
2
选
C
,
3
选
D
。第
1
题,材料显示,八
卦村的建设主要是利用当地有利的自然条件进行被动
防洪,图中河流南岸低洼地较多,因此南岸的村落多
呈八卦形态主要是因为这里水灾多发。第
2
题,“八
卦村”的布局主要是排水,因此中间地势相对较高,
即村落选址在近似圆形的小山岗上,而不是选择小盆
地或把池塘建在村中心。第
3
题,“八卦村”是古代
被动防洪的产物,而随着现代基础设施的建设,堤防
趋于完备,主动防洪设施齐全,故许多“八卦村”的
形态逐渐瓦解。
在位于珠江河口的广州市中心南越国宫署遗址约
0.15
平方千米的范围内,发掘有历代古井
600
多口。其中最深的一口南越古井,深达
143
米,井口比现在的地面低了
4
米,开发成景点后,插入了四根沿着井壁伸入到水中连接抽水机的水管。古井井壁大多用砖石砌成,井壁外用纯净的山冈土夯打结实,井底放置凿有圆孔的石板,石板下铺有厚约
8
厘米的细沙。请回答
4
~
6
题。
4.
与内地相比,广州古代重视挖井的主要原因还包括
(
)
A.
珠江水常带苦咸味
B.
地表水缺乏
C.
地下水使用方便
D.
挖井技术成熟
5.
左图中的水管的作用是
(
)
A.
抽取井水利用
B.
抽水防止井水外溢
C.
作为观赏功能
D.
注水防止井水干涸
6.
有关古井的叙述合理的是
(
)
A.
井壁外用纯净的山冈土夯打结实主要是防止井水渗出
B.
井壁用砖石砌成主要是为了方便攀爬
C.
井底石板上的圆孔主要是为了减轻井底压力
D.
井底石板下面细沙的作用是过滤污染
【
解析
】
4
选
A
,
5
选
B
,
6
选
D
。第
4
题,广州位于亚热
带季风气候区,降水充足,河流径流量大,所以不缺
乏地表水;另外地下水使用没有地表水使用方便;题
干的关键词在于“与内地相比”,广州在珠江河口附
近,临近海洋,因为珠江水清河深,海里的咸水很容
易侵入珠江,所以导致珠江水常带苦咸味。第
5
题,
该井被开发为旅游景点,为保证其观赏性,不会为了
利用而加入水管;由于“井口比现在的地面低了
4
米”,
而广州降水丰富,地下水充足,再加上地表径流向水
井低洼处汇聚,有可能导致井水过多而外溢;水管是
现代增加的设备,并不具备观赏功能;由材料可知四
根水管“连接抽水机”,注水防止井水干涸错误。第
6
题,井壁外利用山冈土夯打结实的目的主要是确保
水井的牢固;为了方便攀爬,不需要整个井壁都用砖
石砌成;井底石板上的圆孔主要是为了让地下水冒出
来;地下水穿过细沙后里面的一些污染物可以得到过
滤,水质相对较好。
7.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景德镇市生产的瓷器风格独特、精美绝伦;其中艺术瓷器价格昂贵,倍受市场青睐,但生产过程废品率高。景德镇制瓷业起源于汉代,明清时期以高岭土为原料烧制瓷器,瓷窑曾达
3 000
多座,生产规模达到鼎盛,同时也造成当地生态环境恶化。
20
世纪
90
年代,该市高岭土已接近枯竭,但对艺术瓷器的生产影响较小。
(1)
分析明清时期景德镇瓷窑未分布在高岭土矿区附近的主要原因。
(2)
明清时期景德镇穴窑烧瓷给当地自然环境带来一定的影响。请列举两类环境问题,并说明其形成原因。
(3)
分析景德镇高岭土枯竭对其艺术瓷器生产影响较小的原因。
【
解析
】
第
(1)
题,高岭土是制造陶瓷的原料,但瓷
窑未分布在原料地,主要原因可从两个角度分析,一
是分析原料地不适合发展的条件,二是结合瓷器易碎
的特点,分析即使在原料地生产,运输也不便利。第
(2)
题,穴窑烧瓷带来的环境问题,主要从生态破坏
和环境污染两个角度分析,生态破坏主要是烧瓷过程
中植被破坏引发水土流失,环境污染主要是烧瓷过程
中产生的大气污染或固体废弃物污染。第
(3)
题,高
岭土枯竭故当地原料缺乏,需要从外地供应,但即使
从外地供应对艺术瓷器生产影响也较小,一方面说明
原料成本比重相对较小,加上运费不影响生产地的分
布,二是说明运输较为便利。图中有铁路经过,从图
示右下角小图中可以看出,江西省除景德镇外,还有
其他的高岭土产区。
答案:
(1)
河流经低山丘陵区,流速较快,不便于运输易碎的瓷器,但对高岭土运输影响不大;高岭土矿区地形崎岖,不利于瓷器规模化生产。
(2)
大气污染。穴窑烧瓷产生大量粉尘和废气,由于山区地形闭塞,污染物不易扩散,造成大气污染严重。
(
或答:固体废弃物污染。烧瓷过程废品率高,产生大量瓷器碎片,占用土地。
)
水土流失。由于穴窑烧瓷的迅速发展,燃料需求激增,致使大量森林被砍伐,当地降水集中且多暴雨,加剧水土流失。
(3)
艺术瓷器价格昂贵,原料成本比重小,对技术要求高。景德镇制瓷历史悠久,技术精湛;位于铁路沿线,便于从其他地区输入高岭土。
8.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廊桥又称风雨桥,是在桥上加盖廊屋的特殊桥梁。闽浙山区迄今留存不少古廊桥。当地采伐后的木材,需经一段时间的自然晾干才能用作建桥木料。清乾隆年间建于图中甲处的古廊桥,建成不久即毁于山洪。数年后,在图中乙处重建并保留至今。下图示意闽浙山区某地地形及廊桥景观。
(1)
依据当地自然条件,说明廊桥设有廊屋的作用。
(2)
分析甲处古廊桥当年被山洪冲毁的自然原因。
(3)
乙处重建古廊桥采用“夏伐秋晾”的安排。从自然条件角度分析其合理性。
(4)
当地建造古廊桥多采用木制构件,而少采用较为坚硬且防腐性能更好的石料,分析其原因。
【
解析
】
第
(1)
题,廊屋即在桥上加盖,故其作用主
要从两方面分析,一是廊屋对桥梁的保护作用,二是
廊屋对过桥的行人的遮风、避雨、遮阳等作用。第
(2)
题,结合图中甲处信息,甲位于河流拐弯处,受冲击
力大,同时甲地附近有冲沟,遇强降雨会诱发地质灾
害冲毁桥梁。同时材料中提到桥梁毁于山洪,可推断
强降水影响。第
(3)
题,图中显示伐木区与桥梁修建
区较远,因此考虑运输条件,“夏伐”即利用河流的
水运条件运输;“秋晾”主要考虑秋天适合晾晒的条
件。第
(4)
题,一是考虑建桥的原料来源,二是对比
石头与木材在运输、施工过程中的难度。
答案:
(1)
当地太阳辐射强,冬暖夏热,降水丰富,空气湿度大,建桥木料易变形、腐烂,因此廊屋可防水、防潮和防晒,保护桥梁;加廊屋可以为行人遮阳、挡风、避雨。
(2)
该地当年受连续强降水影响,引发特大洪水;甲处河道弯曲且由宽变窄,致使河流流速加快,水位暴涨,对桥造成强大冲击;丙冲沟的地势陡峻,遇强降水引发大量携带泥沙、石块、树木等杂物的洪流摧毁桥梁。
(3)
夏伐:夏季降水丰富,河水水位高,流速快,便于采伐区的木料顺河漂流至桥址。
秋晾:秋季降水较少,天气干燥,利于木料晾干。
(4)
当地森林资源丰富,建桥的原料丰富;相对于石材,木料更轻便,不仅便于运输,且易于加工,建造成本低。
3.
工业文明、工业机器人、美国再工业化之路
目前,工业机器人广泛应用于焊接、刷漆、组装、产品检测等生产环节。
2015
年中国政府公布“中国制造
2025”
计划,提出加快工业机器人在制造业领城中的应用。
2016
年我国某知名家电企业收购了德国某机器人公司。据此完成
1
~
3
题。
1.
工业机器人目前广泛应用于
(
)
A.
建筑设计
B.
汽车生产
C.
桥梁建设
D.
矿山开采
2.
我国政府加快工业机器人应用的原因有
(
)
①
劳动力性别比失衡 ②人口老龄化加剧
③劳动力工资上涨 ④人口素质提高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
我国某知名家电企业的主要目的是
(
)
A.
增强品牌影响
B.
加强家电研发
C.
扩展国际市场
D.
实现转型升级
【
解析
】
1
选
B
,
2
选
D
,
3
选
D
。第
1
题,从材料中可知,工业机器人广泛应用于焊接、刷漆、组装、产品检测等生产环节,故最可能应用于汽车制造工业。第
2
题,我国随着老龄化加剧和劳动力工资的上涨,劳动力逐渐出现不足,同时随着人口素质的提高,操作工业机器人的能力提高,工业机器人的应用与性别无关系。第
3
题,收购德国工业机器人公司可从中学习先进的技术,从而实现自身的转型升级。
阿迪达斯是德国著名运动用品制造商,
1980
年开始关注中国体育用品市场,后逐渐将其生产线转入中国东莞、中山等城市,到
2006
年,阿迪达斯在中国建立了世界范围内产能最大的生产流水线。然而,
2012
年左右,印度尼西亚开始超越中国成为了阿迪达斯全球产能最大的制造国家。
2017
年,阿迪公司更是宣布重回德国开设智能机器人制造运动鞋工厂。据此完成
4
~
6
题。
4. 1980
年阿迪达斯开始关注中国体育用品市场的形式最可能是
(
)
A.
进行品牌推广
B.
建立仓储中心
C.
建设生产中心
D.
设立研发中心
5.
促使阿迪达斯代工厂从中国向印度尼西亚转移的主要原因是印度尼西亚
(
)
A.
市场更加广阔
B.
劳动力更加廉价
C.
交通更加便捷
D.
科技更加先进
6.
与印度尼西亚生产线相比,德国智能机器人生产的优势有
(
)
①
生产周期缩短 ②原料浪费减少
③员工监管不便 ④工资占比大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
解析
】
4
选
A
,
5
选
B
,
6
选
A
。第
4
题,
1980
年阿迪达
斯开始关注中国体育用品市场,其形式主要是进行产
品推广和少量销售,生产中心是其后期才建立的。第
5
题,体育用品加工制造业为劳动密集型产业,工厂
选址的主要考虑因素是劳动力价格。第
6
题,德国智
能机器人生产工厂是技术导向型工业,印度尼西亚生
产线属于劳动力导向型,其中前者员工少,管理方
便,技术研发占比大,后者员工多,管理不便,工资
占比大。
4.
新区和经济带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
京津冀城市群
(
包括北京、天津、河北主要城市
)
和长三角城市群
(
包括上海、江苏、浙江主要城市
)
为我国两大城市群。下面图甲为两大城市群面积及经济密度比
(
数据来源:
《
中国统计年鉴
》2013)
,图乙为上海及北京常住外来人口来源地对比
(2010
年统计数据
)
。读图完成
1
、
2
题。
1.
与“长三角”城市群经济密度相比,京津冀城市群经济密度低的原因可能是
(
)
A.
矿产资源贫乏
B.
科技水平低
C.
区域面积较大
D.
核心城市经济中心地位下降
2.
根据图乙可推断京津冀发展过程中
(
)
A.
北京对城市群内部人口吸引力较上海小
B.
城市群内部经济发展不平衡
C.
城市间产业分工合理
D.
存在生态与雾霾危机
【
解析
】
1
选
C
,
2
选
B
。第
1
题,京津冀矿产资源丰富;北京是我国首都,科技水平高;京津冀区域面积远大于长三角;核心城市经济中心地位都比较强。第
2
题,北京对城市群内部河北人口吸引力较上海对江苏大;河北省很多人口向北京流动,说明城市群内部经济发展不平衡;根据图中信息难以推断城市间产业分工合理和存在生态与雾霾危机。
京煤集团长沟峪煤矿位于北京西南方向,距离北京城区
40
千米。
2013
年在煤炭市场萎靡的情况下,长沟峪的煤仍然大量出口。
2016
年
3
月
15
日,这座在北京有着
50
多年历史的煤矿正式关停,它其实还能再挖
30
年,可采储量还有
329
万吨。据此完成
3
、
4
题。
3.2013
年,长沟峪的煤仍然大量出口的主要原因是
(
)
A.
邻近市场
B.
运输便利
C.
价格低廉
D.
煤质优良
4.
促使长沟峪煤矿关停的主要原因是
(
)
A.
产业结构调整
B.
原材料枯竭
C.
市场需求减小
D.
企业竞争加剧
【
解析
】
3
选
D
,
4
选
A
。第
3
题,材料可知,煤炭市场萎靡,故邻近市场不是其大量出口的主要原因,导致其大量出口的主要原因是长沟峪煤矿具备其他煤矿不具备的条件,即独特性,据此可判断为煤质优良。第
4
题,长沟峪煤矿还能再挖
30
年,因此原材料并未枯竭,主要原因是距离北京城区较近,为疏散北京的城市功能,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
2017
年
4
月
1
日,国务院决定设立雄安新区。雄安新区将逐步构建水城共融生态新区、创新驱动发展引领区、区域协调发展示范区。下图为雄安新区位置示意图。读图回答
5
~
7
题。
5.
雄安新区的建设,对北京的影响是
(
)
A.
降低北京的交通地位
B.
减少北京的首都功能
C.
减少北京的服务种类
D.
提高北京的服务等级
6.
与保定城区相比,在雄县、容城、安新
3
县规划建设雄安新区的优势条件是
(
)
A.
交通便利
B.
开发程度低
C.
基础设施完善
D.
农业发达
7.
雄安新区的建设,可以
(
)
A.
促进高新产业的空间集聚
B.
促进高新产业的技术创新
C.
提高资源承载能力
D.
加大京津冀之间的竞争
【
解析
】
5
选
C
,
6
选
B
,
7
选
A
。第
5
题,雄安新区的建设主要是分散北京的非首都功能,使北京的部分服务种类减少,并不降低北京的交通地位,也不会提高北京的服务等级。第
6
题,保定为大城市,而雄县、容城、安新为县城,开发程度低,土地等建设成本低,且利于整体规划和布局。第
7
题,雄安新区的建设,环境优美,因此会促进高新产业的空间集聚。高新产业的技术创新需要依靠科技水平的提高。
5.
大众创业、共享单车、城市问题
共享单车是指企业与政府合作,在校园、地铁站点、公交站点、居民区、商业区、公共服务区等提供自行车单车共享服务,是共享经济的一种新形态。某高校学生小明、小亮针对所在城市共享单车的使用情况,进行了社会实践调查。下图为在调查过程中他们制作的城市一天中共享单车在不同区域的停车数量统计图。据此读图,完成
1
~
3
题。
1.
图中甲、乙曲线所代表的分布地,分别为城市中的
(
)
A.
工业区和居住区
B.
居住区和商业区
C.
商业区和仓储区
D.
市政区和园林区
2.
在调查中他们发现一些小学周边共享单车停车数量极少,出现此现象的主导因素可能是
(
)
A.
车型外观与车体重量
B.
用车费用与投放数量
C.
学校管理与驾车技术
D.
道路格局与交通限制
3.
共享单车主要为解决“最后一公里”的交通难题及倡导低碳出行,但目前出现了找车难、乱停乱放、随意破坏等问题。以下措施利于上述问题解决的是
(
)
①
加大宣传力度,提高使用人群认识
②增加单车投放量,提高其使用费用
③提高单车质量,增强操作技术难度
④利用
GIS
技术,合理分配单车数量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
解析
】
1
选
B
,
2
选
C
,
3
选
D
。第
1
题,甲地夜间自行
车停车数量较多,白天停车数量较少,可判断为居住
区。乙地夜间自行车停车数量较少,白天停车数量较
多,可判断为商业区。第
2
题,由于国家对骑自行车
的年龄有限制,加上小学生驾车技术、经验不足,因
此骑单车的数量较少,因此停车数量极少。而车型外
观与车体重量、用车费用、道路格局等与学校无关。
第
3
题,增加单车投放量,提高其使用费用,对于乱
停乱放、随意破坏等问题无影响,故②错误;增强操
作技术难度不利于人们骑车,同时危险性增加,故③
错误。加大宣传力度,提高使用人群保护意识,和减
少乱停乱放,减少随意破坏,故①正确;利用
GIS
技
术,合理分配单车数量,使不同区域分配更合理,利
于人们出行,④正确。
菁蓉镇距离成都市中心约
30
千米,曾经是传统产业工人的宿舍园区,随着产业布局的调整,有
100
多万平方米的宿舍楼和配套设施闲置。
2015
年年初,成都市启动“创业天府”计划,吸引当地创业者前来安营扎寨。截至目前,该镇聚集了近
900
个创业项目的万余名创客,一座充满生机活力的创客小镇初具雏形,结合菁蓉镇地理位置图,完成
4
~
6
题。
4.
菁蓉镇曾经的产业类型为
(
)
A.
资源密集型
B.
劳动密集型
C.
资金密集型
D.
原料密集型
5.
菁蓉镇转变为创客小镇主要依托于
(
)
A.
地理位置
B.
高等院校
C.
产业基础
D.
便利交通
6.2015
年年初,成都市“创业天府”计划中,最有利于启动创客创业的举措是
(
)
A.
建立高等院校
B.
美化当地环境
C.
建立创新机制
D.
引进海外人才
【
解析
】
4
选
B
,
5
选
B
,
6
选
C
。第
4
题,结合“传统产
业工人的宿舍园区”“
100
多万平方米的宿舍楼和配
套设施闲置”说明该镇劳动力丰富,故产业类型以劳
动密集型为主。第
5
题,创客小镇主要是侧重于科技
创新、产业升级,图中可以看出菁蓉镇周边地区高等
院校较多,可以为创客小镇提供充足的人才和科技。
第
6
题,抓住关键词“启动”,优美的环境、高等院
校、人才等都是其基础条件,而政府创新机制的建立
却是其启动的举措。
亚健康群体的高比例和社会老龄化的发展趋势,使得中国社会在城市化推进过程中的住宅需求呈现多元化,养生地产已经被列为了住宅产业的稀缺产品。受此感染,许多城市试图打造中国的“养老小镇”。据此回答
7
、
8
题。
7.
养老小镇兴起的主要原因是
(
)
A.
我国的老龄化日趋严重,城市养老条件差
B.
独生子女养活不了老人
C.
经济发展水平高,老人们喜欢安静
D.
老龄化与城市病问题交织产生的需求
8.
下列有关养老小镇的建设不正确的是
(
)
A.
在远离城市的山区,生态环境好、不受外界影响的地方建设养老小镇
B.
可在小镇上为老年人提供再就业机会,体现其社会价值
C.
可依托自然景观,打造旅游、养生于一体的养老小镇
D.
养老小镇要注重健康保健需求方面的设计和配置
【
解析
】
7
选
D
,
8
选
A
。第
7
题,材料中提示“亚健康群体的高比例和社会老龄化的发展趋势”,身体亚健康是典型的城市病之一,因此
D
项正确。第
8
题,由于老年人需要医疗卫生等配套服务,并且还要考虑子女探视距离等条件,因此不能将养老小镇放在远离城市的山区。
6.
人口问题
经济、人口增长是困扰我国当前发展的两大问题。下表是我国浙江省
2000
~
2015
年人口统计表,据此完成
1
~
3
题。
2000
年
2010
年
2015
年
常住人口
(
万
)
4 677
5 443
5 539
户籍人口
(
万
)
4 501
4 748
4 883
1. 2000
~
2010
年浙江省经济与人口之间的关系是
(
)
A.
人口增长快,就业压力大
B.
劳动密集型企业集聚,吸引外来劳工
C.
产业结构调整,人口外迁
D.
经济增长缓慢,外来劳动力拉力减少
2. 2010
~
2015
年浙江省人口增长的状况是
(
)
A.
机械增长率
<0
B.
机械增长率
>
自然增长率
C
自然增长率
<0
D.
机械增长率
=
自然增长率
3.
形成
2010
~
2015
年浙江省人口增长状况的最主要原因是
(
)
A.
产业转移,外来劳工大幅减少
B.
环境污染严重,本省人口外迁
C.
我国二孩政策出台,人口出生率大增
D.
城市化发展快城市人口出生率偏低
【
解析
】
1
选
B
,
2
选
A
,
3
选
A
。第
1
题,
2000
~
2010
年
浙江省常住人口增加了
766
万,而户籍人口增加
247
万,说明外来人口增加明显,主要是劳动密集型企业
集聚,吸引大量外来劳工所致。第
2
题,
2010
~
2015
年浙江省常住人口增加
96
万,而户籍人口增加
135
万,说明出现人口外迁,机械增长率小于
0
,人口自
然增长率大于机械增长率。第
3
题,
2010
~
2015
年浙
江省外来人口明显减少,主要原因是产业向外转移,
导致对劳动力的需求量减少。
7.
农业、粮食问题
“第六产业”是指不仅种植农作物
(
第一产业
)
,
而且从事农产品加工
(
第二产业
)
与销售农产品
(
第三
产业
)
,以获得更多的增值价值,同时将第一、二、
三产业相加正好等于六,故名“第六产业”。在成都
温江区万春一个叫“土豆传奇”的基地,每亩每年的
综合产值近
10
万元。他们在农业发展中坚持一、二、
三产业整合发展,形成了集紫色马铃薯种植、副食品
加工、游客体验和农家乐等于一体的现代化生产基
地。据此完成
1
、
2
题。
1.
发展“第六产业”能显著
(
)
①
扩大农产品出口 ②提高机械化水平
③增加就业机会 ④提升产品附加值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
土豆传奇”的成功对我国现代化农业发展的启示是
(
)
A.
大力发展信息化农业
B.
促进农业向多元化发展
C.
提高农产品的销售价格
D.
发展集约型的生态农业
【
解析
】
1
选
D
,
2
选
B
。第
1
题,结合“第六产业”的概念,在农业发展的基础上,发展农产品深加工及销售,因此延长了产业链,促进了经济发展,增加了就业。但对于农产品的出口和机械化水平则没有显著的影响。第
2
题,“土豆传奇”形成了集紫色马铃薯种植、副食品加工、游客体验和农家乐等于一体的现代化生产基地,因此主要体现了农业的多元化发展。
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乌江镇位于黑河中游,盛产“乌江贡米”。乌江
贡米种植始于唐代,生长周期长,品质优良。
20
世纪
80
年代,乌江镇引进外地高产品种,传统的乌江贡米
种植面积逐年萎缩。
2000
年,黑河开始实行分水制
(
每年将上游来水的
60%
分给下游
)
,此后,张掖市大
力推进节水农业,发展种子繁育农业。
2013
年被农业
部认定为国家级杂交玉米种子生产基地。由于制种玉
米面积产值逐年上扬,水稻种植面积逐年缩减,“乌
江贡米”几近销声匿迹。
2016
年,乌江镇建起“乌江
贡米”标准化栽培示范基地,恢复“乌江贡米”生产。
(1)
说明“乌江贡米”几近销声匿迹的原因。
(2)
分析张掖能够建成国家级优质玉米种子生产基地的自然原因。
(3)
请在下列两个问题中,选择其中一个问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个问题计分。
问题①:分析乌江镇恢复“乌江贡米”生产的原因。
问题②:为栽培示范基地种植“乌江贡米”提出合理化建议。
【
解析
】
第
(1)
题,“几近销声匿迹”说明种植的很
少。为什么不再种植?主要从三个角度分析,一是材
料信息“引进外地高产品种”,说明“乌江贡米”自
身单产低
——
经济效益差。二是“分水制”
——
发展
节水农业
——
水稻耗水多
——
种植面积减少。三是
“制种玉米面积产值逐年上扬”说明农业结构调整,
改种玉米。第
(2)
题,成为优质玉米种子生产基地主
要抓住两点进行分析,一是“种子优质”
——
品质
好、无污染、虫害少,结合气候、水源等进行分析。
二是“生产基地”说明适宜种植的面积广,产量大,
结合地形进行分析。第
(3)
题,恢复“乌江贡米”生
产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品质好
-
品牌效应
-
高端市
场需求量大
-
经济效益高,二是对传统的保护。合理
化的建议可从科技和机械化投入、良种改良、生态绿
色节水农业发展等角度说明。
答案:
(1)“
乌江贡米”单产较低,经济效益较差;外地引进的高产大米经济效益较好;分水制导致张掖农业用水减少,制约水稻种植
(
水稻种植成本上升
)
,种植面积减少;张掖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2)
张掖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光照强,昼夜温差大,
玉米品质优良;并且干燥气候有利于晾晒和储存。张
掖地区气候干旱,冬季寒冷,病虫害少。有祁连山的
冰雪融水灌溉,水质洁净;位于山麓冲积扇,地形平
坦开阔,土壤肥沃,制种产量大;张掖被沙漠和高山
围绕,
(
北边是内蒙古的巴丹吉林沙漠和腾格里沙
漠,南面是祁连山
)
形成了天然的隔离区,使玉米制
种较少受到有害生物和有害花粉的侵袭;夏季气温日
较差大,日低温较低,不利于害虫生存与繁殖。
(3)
问题①:乌江贡米品质好;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提高,优质大米的市场需求增加;种植乌江贡米有助于利用品牌效应,拓展高端市场;保护乌江大米传统品种和传统品牌。
问题②:提高科技投入,在保护传统品种的同时,改良培育新品种;发展节水生产方式,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发展绿色种植,保证产品品质;提高机械化生产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