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64 MB
- 2021-05-11 发布
第一讲 力与物体的平衡
专题一
内容索引
02
03
04
体系构建 真题感悟
高频
考点 能力
突破
素养提升 微课堂
01
价值
引领 备考
定向
价值引领 备考定向
核
心
要
求
核心价值
本专题包含整个高中物理动力学的全部知识
,
是后面能量、动量和电学知识的基础
,
也是高考考查的重点
,
高考可能会从以下两个层面考查
:
一是通过古代建筑与发明中的力学现象和现代航天事业、探月工程巨大成就提升民族自豪感
;
二是在生活中文明行车、防止交通事故的发生
,
严防高空坠物造成生命、财产的损失
,
提高社会
责任感
学科素养
物理观念方面主要考查运动与相互作用观念
;
科学思维方面主要考查质点、轻杆、轻绳、轻弹簧、活结、死结、斜面、连接体、传送带、板块等模型建构
,
以及相应的科学推理和科学论证素养
;
科学探究、科学态度与责任方面主要通过本专题的实验进行
考查
核
心
要
求
关键
能力
理解能力、模型建构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分析综合能力、信息加工能力、实验探究
能力
必备知识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各种性质力、力的合成与分解、物体的平衡、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运动的合成与分解、平抛运动和圆周运动的规律、万有引力与
航天
试题情境
以生活常识、体育运动、交通运输、卫星的发射与回收、探月工程为背景的动力学
问题
考查方式
单一知识点的考查常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
;
综合考查多个知识点的题目可以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
,
也可以以计算题的形式出现
;
力学实验出自本专题的可能性
较大
考向预测
预计本专题考查的热点有物体的平衡、万有引力与航天、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曲线运动等知识点
,
既可以单独命题也可以与能量观点、动量观点综合
命题
体系构建 真题感悟
【
网络构建
】
【
高考真题
】
1
.
(2020
全国
Ⅲ
卷
)
如图所示
,
悬挂甲物体的细线拴牢在一不可伸长的轻质细绳上
O
点处
;
绳的一端固定在墙上
,
另一端通过光滑定滑轮与物体乙相连。甲、乙两物体质量相等。系统平衡时
,
O
点两侧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分别为
α
和
β
。若
α
=
70
°
,
则
β
等于
(
)
A.45
°
B.55
°
C.60
°
D.70
°
答案
B
解析
本题以细绳为背景
,
意在考查共点力平衡。
O
点受力如图所示
,
甲、乙两物体的质量相等
,
连接物体的绳子的拉力与物体的重力相等
,
所以
F
甲
=F
乙
;
O
点受三个力处于平衡状态
,
拉力
F
与另两个力的合力等大反向
,
所以与墙相连一侧的细绳的延长线是力
F
甲
和力
F
乙
夹角的角平分线
,
根据几何关系知
,
θ
=
β
,2
θ
+
α
=
180°,
解得
β
=
55°,
选项
B
正确。
情境剖析
本题属于基础性题目
,
以
“
定滑轮、细线悬挂重物
”
为素材创设学习探索类情境。
素养能力
本题通过
“
活结与死结
”
模型下物体的平衡状态考查
“
相互作用
”
这一物理观念
,
对考生的理解能力、模型建构能力和逻辑分析能力有一定要求。
2
.
(2020
山东卷
)
如图所示
,
一轻质光滑定滑轮固定在倾斜木板上
,
质量分别为
m
和
2
m
的物块
A
、
B
,
通过不可伸长的轻绳跨过滑轮连接
,
A
、
B
间的接触面和轻绳均与木板平行。
A
与
B
间、
B
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
μ
,
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当木板与水平面的夹角为
45
°
时
,
物块
A
、
B
刚好要滑动
,
则
μ
的值为
(
)
答案
C
解析
物体
A
、
B
刚好要滑动
,
说明两者间为最大静摩擦力
,
B
与木板之间也为最大静摩擦力
,
对
A
有
,
绳子拉力
F
T
=mg
sin
45°
+F
f
BA
=mg
sin
45°
+
μ
mg
cos
45°,
对
B
有
,2
mg
sin
45°
=F
T
+F
f
AB
+F
f
板
B
,
又
F
f
板
B
=
3
μ
mg
cos
45°,
联立得
μ
=
,
选项
A
、
B
、
D
错误
,
选项
C
正确。
情境剖析
本题属于应用性题目
,
以
“
滑轮斜面约束物体
”
为素材创设学习探索类情境。
素养能力
本题通过分析摩擦力和斜面上物体的平衡考查
“
相互作用
”
这一物理观念
,
对考生的理解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和分析综合能力有一定要求。
3
.
(
多选
)(2019
全国
Ⅰ
卷
)
如图
,
一粗糙斜面固定在地面上
,
斜面顶端装有一光滑定滑轮。一细绳跨过滑轮
,
其一端悬挂物块
N
,
另一端与斜面上的物块
M
相连
,
系统处于静止状态。现用水平向左的拉力缓慢拉动
N
,
直至悬挂
N
的细绳与竖直方向成
45
°
。已知
M
始终保持静止
,
则在此过程中
(
)
A.
水平拉力的大小可能保持不变
B.
M
所受细绳的拉力大小一定一直增加
C.
M
所受斜面的摩擦力大小一定一直增加
D.
M
所受斜面的摩擦力大小可能先减小后增加
答案
BD
解析
对物块
N
进行受力分析
,
如图所示。
F=mg
tan
β
,
随着
β
的增大
,
F
增大
,A
错误。
F
T
=
,
随着
β
的增大
,
F
T
增大
,B
正确。由于物块
M
和
N
的质量关系、斜面倾角的大小均未知
,
不能确定物块
M
所受斜面摩擦力的方向
;
当物块
M
所受斜面摩擦力的方向沿斜面向上时
,
F
T
增大
,
物块
M
所受斜面摩擦力可能先减小为
0,
后沿斜面向下增加
,C
错误
,D
正确。
情境剖析
本题属于应用性题目
,
以
“
滑轮、斜面模型
”
为素材创设学习探索类情境。
素养能力
绳子绕过光滑定滑轮属于
“
活结
”
模型
,
考查
“
模型建构、科学推理
”
等科学思维
,
对考生的模型建构能力和分析综合能力有较高要求。
4
.
(
多选
)(2017
全国
Ⅰ
卷
)
如图
,
柔软轻绳
ON
的一端
O
固定
,
其中间某点
M
拴一重物
,
用手拉住绳的另一端
N
,
初始时
,
OM
竖直且
MN
被拉直
,
OM
与
MN
之间的夹角为
α
(
α
>
)
。现将重物向右上方缓慢拉起
,
并保持夹角
α
不变。在
OM
由竖直被拉到水平的过程中
(
)
A.
MN
上的张力逐渐增大
B.
MN
上的张力先增大后减小
C.
OM
上的张力逐渐增大
D.
OM
上的张力先增大后减小
答案
AD
解析
方法
一
:
受力分析如图。设
OM
与竖直方向夹角为
θ
,
M
点绕
O
点做圆周运动
,
沿切线方向
:
F
MN
cos(
α
-
90
°)
=mg
sin
θ
,
沿半径方向
:
F
OM
=F
MN
sin(
α
-
90
°)
+mg
cos
θ
,
方法二
:
利用矢量圆
,
如
图
重力保持不变
,
是矢量圆的一条弦
,
F
OM
与
F
MN
夹角即圆周角保持不变
,
由图知
F
MN
一直增大到最大
,
F
OM
先增大再减小
,
当
OM
与竖直夹角为
θ
=
α
-
90°
时
F
OM
最大。
情境剖析
本题属于创新性题目
,
以常见绳拉物体缓慢运动为素材建构
“
三力中二力方向夹角不变模型
”,
创设学习探索类问题情境。
素养能力
本题通过三力动态平衡问题考查
“
相互作用
”
物理观念
,
对考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分析综合能力有较高要求。解答时应注意各力的大小、方向的变化与否
,
应用正弦定理或矢量圆的方法求解比较简单。
高频
考点 能力
突破
考点一
物体的受力分析及静态平衡
考法
1
整体法与隔离法的应用
(
H
)
规律方法
整体与隔离两大思维方法对比
【典例
1
】
(
2020
山东济宁高三检测
)
如图所示
,
完全相同的两个光滑小球
A
、
B
放在一置于水平桌面上的圆柱形容器中
,
两球的质量均为
m
,
两球心的连线与竖直方向成
30
°
角
,
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答案
A
解题指导
审题
读取题干
获取信息
完全相同的两个光滑小球
两球之间、两球与容器内壁之间均没有摩擦力
球心的连线与竖直方向成
30
°
角
两球间弹力方向与竖直方向成
30
°
角
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
系统整体、每个小球都处于平衡状态
,
都受平衡力
破题
采用整体法、隔离法受力分析
,
注意球与器壁间弹力垂直于器壁
,
两球间弹力沿球心连线。
方法技巧
1
.
求解共点力平衡问题常用的方法
:
先选择研究对象
(
整体法或隔离法
),
然后用力的合成法或正交分解法列出方程
,
根据方程中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分析求解。
2
.
应用整体法时
,
无论研究对象是运动还是静止
,
只要是处于平衡状态
,
就可以看成一个整体。
【
类题演练
】
1
.
(
2020
陕西西安高三第二次模拟
)
小朋友队和大人队拔河比赛
,
小朋友队人数多
,
重心低
,
手握绳的
位置
低
,
A
、
B
两点间绳倾斜
,
其余绳不一定水平
,
此问题可以简化为如图所示的模型。相持阶段两队都静止
,
两队的总质量相等
,
脚与地面的动摩擦因数相同
,
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各队员手紧握绳不滑动
,
绳结实且质量不计。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
相持阶段小朋友队和大人队所受地面的摩擦力大小不等
B.
无论相持还是胜败
,
两队脚与地面的摩擦力大小永远相等
C.
绳上拉力增大时
,
大人队会先败
D.
绳上
A
点对
B
点的拉力
,
其大小一定等于
B
点对
A
点的拉力
答案
D
解析
把两支队伍看成一个整体去处理
,
这样两队之间的绳是否水平就没有影响了
,
相持阶段小朋友队和大人队脚下受静摩擦力且平衡
,
大小相等
,
选项
A
错误
;
当倾斜的绳上拉力增大时
,
大人队对地面的压力增大
,
最大静摩擦力也增大
,
而小朋友队和地面之间的压力变小
,
脚下静摩擦力变为滑动摩擦力后
,
两队摩擦力大小不再相等
,
平衡被打破
,
小朋友队败
,
选项
B
、
C
错误
;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永远相等
,
无论拔河的哪个阶段
,
绳上
A
点对
B
点的拉力
,
其大小一定等于
B
点对
A
点的拉力
,
选项
D
正确。
2
.
(
多选
)(2020
河北衡水高三月考
)
如图所示
,
质量为
m
的木块
A
放在质量为
M
的三角形斜面体
B
上
,
现用大小不相等、方向相反的水平力
F
1
、
F
2
分别推
A
和
B
,
它们均静止不动
,
且
F
1
相关文档
- 【物理】2020届二轮复习专题一 力2021-05-11 14:44:1819页
- 【物理】2018届二轮复习力和运动专2021-05-11 14:29:3712页
- 【物理】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版 2021-05-11 14:16:475页
- 【物理】2020高考二轮总复习专题一2021-05-11 00:28:5817页
- 2020届二轮复习专题一第1讲 力与2021-05-10 19:21:3875页
- 【物理】2018届二轮复习 力与物2021-05-08 22:47:4911页
- 高考物理二轮复习专题一 力与物体2021-05-08 21:47:176页
- 2020届二轮复习专题一力与物体的平2021-05-08 18:50:1361页
- 2020届二轮复习专题一第1讲力与物2021-05-08 12:34:2951页
- 2018届二轮复习第1讲力与物体的平2021-05-07 19:48:163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