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3.00 KB
- 2021-05-11 发布
教学案
科目: 语文 主备人: 备课日期:
课 题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第 课时
计划上课日期
教学目标
1.明确高考考纲要求、命题特点,探究总结解题技巧。
2.提高阅读能力和搜集、筛选信息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有效地提高现代文的阅读质量。
教学流程内容板书
关键点拨
加工润色
示例解析
大运河保护迫在眉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
长达一千多公里的京杭大运河,与绵延的万里长城,作为举世闻名的古代中国人创造的伟大工程,都是华夏民族的历史丰碑和永远的骄傲。长城早已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跻身于《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而大运河的文物保护问题至今尚未得到应有的重视。
大运河在广开海运之前是我国古代的一条重要交通命脉,开凿运河是为了最大限度地进行沟通交流。大运河在开凿过程中利用了春秋时代吴王夫差开通的邗沟,在隋炀帝时最终完成,唐宋繁盛一时,元代截住夺取直,明清屡加疏通。在漫长的历史时期,大运河一直是一条南粮北运、商旅交运、水利灌溉的生命线。
大运河涉及黄河与长江这两个古代文化、文明的核心地区,连接着燕文化、齐鲁文化、吴越文化等中国历史上重要的文化区域,其沿岸是古代中国人口集中、文化遗址密集的地区。各个时代,大运河贯穿之地都留下了丰富的文化古迹,被誉为“古代文化长廊”,其文物价值与意义非同寻常。不仅如此,大运河在开凿的长度、年代上还创下了傲视环宇的纪录,特别是沿岸几十座城市有着独特的人文景观和民俗风韵,保存了极其特色的内河文化。
但是,作为华夏先民智慧与创造力结晶的大运河,今未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没有一部专门的法律法规无偏见肯定和保障它的历史地位。
大运河的保护现状的确令人忧虑。除千百年来河堤决口、泥沙淤塞、水量匮乏等自然因素外,更有乱开支渠、截住流用水、管理不善等人为因素。由于不少河段利用了天然湖泊和自然河流,很多人认识不到大运河也是文化遗产或文物古迹而出于局部利益考虑随意改拆遗存的现象时有发生,分省分段的管理体制也使大运河的保护无法形成综合性的全盘规划。
大运河虽然历尽沧桑,却衰而未亡,江南河段仍然泽被今人;已开工的南水北调工程也涉及到大运河的保护、管理和利用。因此,亟需通过文物调查与文化保护研究。提交完整的大运河总体调研与保护报告。
作为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载体和人类历史上伟大的水利工程之一,大运河及其沿岸相关古迹不仅应在南水北调工程中得到有效保护,而且也应作为一个整体来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1.从原文看,下列关于大运河保护迫在眉睫原因的说明,错误的一项是
A.河堤决口,泥沙淤塞,河段缺水,大运河已经是衰败不堪。
B.乱开支渠,截流用水,管理不善,大运河的保护现状令人忧虑。
C.出于局部利益的考虑,大运河沿岸的文物古迹常被随意改拆。
D.分省分段的管理,使大运河的总体调研与保护报告无法提交。
2、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大运河实际上下连结中国古代几个重要文化区域的桥梁和纽带
B.从开凿时间和规模上看,大运河是世界同类工程所无法企及的。
C.部分河段借用湖泊和河流,影响到大运河的文化遗产地。
D.大运河的文物价值不能超过今没有得到专门的法律法无偏见的肯定和保护。
【教师点拨】
解题方法:围绕“问题”找答案
第一步:划读原文——找问题,找思路
1.仔细阅读原文,依次可划出如下关键词和关键句:
⑴大运河保护迫在眉睫——位置在文章的题目中,“大运河”表明文章即将陈述的主体,“保护迫在眉睫”意则表明“题目”可能就是文章所要围绕的“
主问题”。
⑵大运河的文物保护问题至今尚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关键句,位置在文章第1段结尾。点明保护的重要性。
⑶在漫长的历史时期,大运河一直是一条南粮北运、商旅交运、水利灌溉的生命线。——点明大运河在历史上的作用。
⑷各个时代,大运河贯穿之地都留下了丰富的文化古迹,被誉为“古代文化长廊”,其文物价值与意义非同寻常。——点明大运河的文物价值。
⑸不仅如此……特别是,——进一步点明其文化内涵。
⑹但是,作为华夏先民智慧与创造力结晶的大运河,至今未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没有一部专门的法律法规肯定和保障它的历史地位。
——承上启下的段落,表示转折,要陈述新的问题。
⑺大运河的保护现状确实令人忧虑。
——段落的开头,总括段意。
⑻除千百年来……更有……——列举具体表现。
文章结尾——发出号召,保护大运河。
2.找思路:通过以上阅读,可以基本上判定本文的主要思路是:主要问题是谈“大运河保护”,中间分说部分主要是一说过去,二说现在,最后提出号召。属典型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归结问题”的结构形式。
第二步:对读题目——找区位,找差别,找错因,找答案。
1.从原文看,下列关于大运河保护迫在眉睫原因的说明,错误的一项是
A.河堤决口,泥沙淤塞,河段缺水,大运河已经是衰败不堪。
B.乱开支渠,截流用水,管理不善,大运河的保护现状令人忧虑。
C.出于局部利益的考虑,大运河沿岸的文物古迹常被随意改拆。
D.分省分段的管理,致使大运河的总体调研与保护报告无法提交。
【答案】D(ABC符合文意。A、B原文中“除千百年来河堤决口、泥沙淤塞、水量匮乏等自然原因外,更有乱开支渠、截流用水、管理不善等人为因素”,C原文中“很多人认识不到大运河也是文化遗产或文物而出于局部利益考虑随意改拆遗存的现象时有发生”, D项,原文中无此意思,强加因果)
2.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大运河实际上下连结中国古代几个重要文化区域的桥梁和纽带。
B.从开凿时间和规模上看,大运河是世界同类工程所无法企及的。
C.部分河段借用湖泊和河流,影响到大运河的文化遗产地。
D.大运河的文物价值没有得到重视,也没有专门的法律法规的肯定和保护。
【答案】C(原文的信息为“由于不少河段利用了天然湖泊和自然河流,很多人认识不到大运河也是文化遗产或文物古迹而出于局部利益考虑随意改拆遗存的现象时有发生,分省分段的管理体制也使大运河的保护无法形成综合性的全盘规划”)
作业
布置
教学
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