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94 MB
- 2021-05-11 发布
第四章 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必 修 二
第二讲 工业地域的形成及其类型
(
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
)
1
考点突破
2
图表精析
3
课堂达标
考 点 突 破
知 识 梳 理
一、工业集聚与工业地域
考点一 工业集聚与工业分散
点拨:
工业集聚的利弊
(1)
利
二、工业分散与工业地域联系
分散类型
原因
实例
目的
地域联系方式
老工业区
过度饱和
地价、工资上涨、资源短缺、污染严重
不少企业由美国东北部向
__________
迁移
利用廉价土地、劳动力、原材料占领市场,寻求最优区位
现代化的
__________
方式、现代化
__________
和手段
电子工业
产品
________________
且价格昂贵,适宜空运
硅谷企业在东南亚、墨西哥设分厂
跨国公司
产品结构复杂、零部件种类
_______
;现代工业的标准化生产和运输技术的新发展
福特汽车、波音飞机的全球化生产网络
西部、南部
轻、薄、短、小
繁多
交通运输
通信技术
核 心 研 析
1
.工业集聚与工业分散的联系:工业联系导致工业集聚,工业集聚形成工业地域。工业分散是工业过度集聚产生的现象,其结果又形成了新的工业地域。其关系具体图解如下:
2.
工业集聚和工业分散的对比
原因
优点
缺点
工业集聚
运输量大的核心厂与协作厂之间存在投入
——
产出的联系;共用基础设施或劳动力资源
减少运费和能耗,降低成本;加强企业间的信息交流与技术协作;共用基础设施,节约建设投资
环境污染严重,能源资源供应紧张
工业分散
工业企业过度饱和,地价、工资上涨,资源紧张,污染严重;产品轻、薄、短、小且价格昂贵;产品的零部件种类繁多
利用廉价土地、原材料,占领市场,寻求最优区位,利于环境保护
增加运输成本,难以发挥规模集聚效应
特别提示:
三个角度分析工业分散
(1)
两大目的
工业分散有助于缓解老工业区用地、用水紧张状况,减轻环境污染;有利于充分利用各地的区位优势,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2)
区位选择规律
不同企业不同时期区位选择目的不同,应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常见的规律如下:
(3)
分散规律
工业分散时一般会把处于低附加值的生产环节进行转移,而把产品设计、研发、品牌等高附加值的生产环节保留在本地区。对产业转入地应不断加大科技投入,增加产品竞争力,加大品牌力度。
工业区位选择
目的
选择在发展中国家或落后地区
最可能是该地劳动力资源丰富、廉价,市场广阔
选择人口众多的大城市或发达地区
最可能是该地市场广阔
选择在发达地区
可能是该地科技发达、资金充足
〔
针对训练
1
〕
A
[
解析
]
企业集聚可以加强企业间的信息交流和技术协作,具有生产联系的企业集聚在一起,可以加强生产协作、降低推广费用等,从而节省市场营销成本。造纸、油墨和制版企业属于市场导向型企业,其考虑的因素主要是市场,对原料的依赖程度较低。德国经济发达,工人的工资水平较高,海德堡劳动力成本较高。设备成本与企业集聚关系不大。
(2)
海德堡印刷机在国际市场长期保持竞争优势,主要依赖于
(
)
A
.产量大
B
.价格低
C
.款式新
D
.质量优
[
解析
]
由材料信息可知,产业集聚、挑剔的国内客户以及人力成本高等因素的综合作用,不断刺激海德堡印刷机技术革新。由于技术革新,产品不断更新换代,质量更优,印刷机能够在国际市场长期保持竞争优势。
D
知 识 梳 理
考点二 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
传统工业区
新工业区
1.
代表性地区
德国
____________
,英国中部工业区,
__________________
,中国辽中南工业区,俄罗斯的欧洲部分等
意大利
______________
地区、德国南部地区、美国
“
________
”
、日本
“
硅岛
”
、英国苏格兰中部地区、印度的班加罗尔等
2.
特点
以
______________
为核心,工业分布高度集中
以
________
企业为主,工业呈分散分布
3.
代表性工业部门
_________
、钢铁、
_________
、机械、
__________
等
轻工业和
____________
鲁尔工业区
美国东北部工业区
东北部和中部
硅谷
大型工业企业
中小型
煤炭
化工
纺织
高技术工业
点拨:
新工业区有多种类型,其中两种形式最典型,一是新发展起来的,以中小型企业为主的工业地域,如意大利东北部和中部地区;二是以高新技术为龙头发展起来的新工业区。因而高新技术工业区只是新工业区的一种。
核 心 研 析
1
.
传统工业区的形成、衰落与整治
2
.
两种新工业区的异同点
新工业区主导产业有的属于传统工业部门,有的属于新兴工业部门,因其工业部门的差异,工业区的特点和优势区位也不同。如下表所示:
典型类型
美国
“
硅谷
”
意大利新工业区
共同点
①
形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②
交通便利;
③
出现在没有传统工业基础的乡村地区;
④
中小型企业为主
不同点
生产结构
高技术产品
轻工业产品
生产特点
增长速度快、产品更新换代周期短、研究开发费用高
生产过程分散或家庭承包,资本集中程度低
分布特点
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等周围环境优美的地方
分散在小城镇甚至农村
劳动力技术条件
从业人员具有高水平的知识和技能
廉价劳动力
政府因素
军事订货
政府的大力支持
3
.高新技术工业区形成的一般条件
条件
原因
美国
“
硅谷
”
的体现
地理位置
优越的地理位置,便于产品的运输和及时获取市场信息
位于美国旧金山东南部,背靠太平洋海岸山脉,面临旧金山湾,地理位置优越
环境
优美安静的环境,宜人的气候,使人心情舒畅,有利于产品的技术创新
地中海气候,温暖湿润,环境优美
科技
发达的科技,众多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为高科技产品的开发提供了智力支持
集聚了大量的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知识和技术的密集程度居美国首位
交通
临近航空港和便捷的高速公路运输,有利于新产品迅速占领国际市场
临近旧金山的航空港,高速公路贯穿全境,交通便捷
政策
政府的大力支持,能为高科技产业的发展提供优惠的政策和完善的基础设施
美国国防部一直维持着对
“
硅谷
”
电子产品稳定的订货量
4
.
鲁尔区、意大利工业区、美国
“
硅谷
”
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1)
鲁尔区对我国传统工业区
(
如辽中南
)
的借鉴: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改造传统的工业部门,促进经济结构多元化;压缩耗能多、耗水多的工业,保证轻、重工业平衡发展;进一步发挥铁路运输优势,大力发展综合运输体系,保障便利的交通,发展科技教育事业,推动知识经济的发展;消除污染,美化环境。
(2)
意大利新工业区对我国乡镇企业发展的启示:发展劳动密集型的轻工业,以中小型企业集聚的工业小区为发展模式,企业之间专业分工、团结合作,形成规模效益。
(3)
美国
“
硅谷
”
对我国高新技术工业的启示:选择环境优美、知识水平高、交通便捷的地区发展高新工业区,要注意加大科技投入,不断创新,不断更新产品。
5
.
我国东北老工业基地与鲁尔工业区发展条件的异同
【
规律技巧
】
分析某地工业发展条件的方法
某地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一般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加以分析:地理位置、资源条件、农业基础
(
农业可以为工业提供粮食、副食品、原料等
)
、交通条件、市场条件、劳动力条件、技术条件、历史条件、政策条件九个大的方面。也可从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和特殊区位三方面来分析。
(1)
自然条件
①
能源资源丰富
(
如煤炭、油气、水能等
)
;
②
矿产资源丰富
(
如铁矿、有色金属等
)
;
③
水资源丰富
(
如临河流、湖泊
)
。
(2)
社会经济条件
①
市场广阔
(
如人口密集、城市众多
)
;
②
交通便利
(
如邻铁路、河流;沿海、高速公路;近航空港等
)
;
③
劳动力
(
如人口密集
——
劳动力丰富廉价,有高等院校
——
劳动力素质高
)
。
(3)
特殊区位
①工业基础
(
如老工业基地
)
;
②农业基础
(
如邻商品粮、棉基地,乳畜业发达等
)
。
注意:
①
在分析工业基地工业发展条件时,不需要把每个方面都分析到,要抓住当地特色,前面提供的只是分析角度。
②
分析时应从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两个大的方面去分析。
③
工业区发展条件评价答题模板
分析角度
评价用语
自然条件
原料
接近原料产地,原料充足
燃料
接近燃料地
(
如煤矿、水电站等
)
,能源充足
水源
靠近水源
(
如河流、湖泊、水库
)
,水资源丰富
土地
土地平坦开阔,利于建厂
分析角度
评价用语
经济条件
市场
接近市场
(
如人口密集、市场广阔
)
交通
交通
(
如铁路、公路、水运、航空
)
便利
技术
靠近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有人才和技术优势
劳动力
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廉价
产业基础
靠近商品粮基地或农业产区,农业基础好;工业基础好
社会条件
国家政策
有国家政策的扶持和鼓励
工业惯性
搬迁费用高
社会协作
设施完善,协作能力强
环境条件
大气污染
盛行风下风向、季风风向垂直的郊外、最小风频上风向
水污染
远离河流上游和水源地
固体废弃物污染
远离农田和居民区
〔
针对训练
2
〕
(1)
说明
20
世纪
90
年代山西省焦化企业规模小、数量多的存在条件。
(2)
分析
20
世纪
90
年代山西省焦化产业生产过程中污染严重的原因。
(3)
指出
20
世纪
90
年代山西省焦化产业运输过程中存在的污染问题。
(4)
推测山西省建立大型焦化产业园区后,在生产过程和运输过程中,对减少环境污染可采取的措施。
[
答案
]
(1)
焦煤分布广泛,煤矿众多。小企业投资少
(
技术门槛低
)
,临近煤矿,运输费用较低。我国钢铁工业规模大,对冶金焦需求量大
(
市场需求大
)
。增加当地就业,有经济效益,地方政府有积极性。
(2)
企业规模小、数量众多,技术水平低,设备落后,
(
生产过程中
)
能耗大,废弃物排放量大,污染点多面大。
(3)
企业分散,单厂原料和产品的量较少,采用公路运输,在运输过程中,所用汽车
(
卡车
)
数量多,尾气排放量大,原料和产品装卸、运输过程中存在煤炭散落、煤粉飘浮等问题。
(4)
生产过程:
(
由于规模大,实力强
)
可以采用清洁技术和设备,
(
减少能耗,提高资源利用率
)
;可以采用控制排放或回收再利用等技术和设备,
(
减少废弃物排放量,降低废弃物对环境的危害
)
。
运输过程:
(
由于生产集中
)
可以修建铁路专用线,采用封闭运输。
[
解析
]
第
(1)
题,可从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一是影响工业的具体区位条件,可从原料和市场两个角度分析;二是工业对区域发展的有利影响,如工业可以促进就业,带来经济效益等。第
(2)
题,从
20
世纪
90
年代山西煤炭工业的特点入手,分析其生产过程中污染严重的原因。材料反映出
20
世纪
90
年代山西煤炭工业的特点为企业规模小、数量多,围绕该角度分析污染严重的原因即可。第
(3)
题,结合
20
世纪
90
年代山西煤炭工业的特点分析其煤炭运输特点,进而分析运输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第
(4)
题,本问为措施类设问,可从两个角度组织答案:一是分析解决该类问题的共性措施;二是针对具体问题找具体措施。
图 表 精 析
1
.
读图流程
区域工业图的判读
2
.
典型图示
区域工业图是考查工业的主要载体,主要考查工业区位、工业地域形成、传统工业区和新工业区的分布、特点、评价及可持续发展。
(1)
获取信息
本图为北美五大湖地区主要工业城市分布图,读图可以得到如下信息:❶经纬度位置,❷资源分布,❸能源分布,❹交通线,❺水源,❻市场。
(2)
信息解读
(1)
定位置:从图中读出工业区所处的经纬度位置、海陆轮廓及相关地理事物,可判读工业区的位置。
(2)
找资源:结合图例,找出工业区发展的矿产资源、能源资源、水资源等,这是发展工业的基础。
(3)
看交通:交通运输便利与否对工业区发展非常重要,因为原料、产品的运输必须依赖便利的交通,要结合图例、图中信息
(
如图中的公路、铁路信息
)
找出利于发展工业的主要交通运输方式。
(4)
寻市场:依据当地经济状况或对外交通,确定工业区的市场,市场一般包括当地市场、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
3
.
调动知识
区域工业图的判读角度
(1)
确定工业区的类型
根据工业区的位置和相关地理事物,判断工业区是传统工业区还是新工业区。
(2)
分析工业区位因素
传统工业区可借鉴鲁尔区的区位,自然方面主要是土地、水源、原料、燃料等;社会经济方面主要是市场、劳动力、科技、交通、信息等。新工业区主要侧重环境、科技、交通、政策等方面。
(3)
工业部门的确定:可结合区域特征、工业类型确定,传统工业区的主要工业部门有煤炭、钢铁、机械、化工、纺织等,新工业区主要是微电子或在传统工业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工业小区。
(4)
区域问题与对策:结合熟知的工业区,如鲁尔区、意大利新工业区、美国
“
硅谷
”
等具体案例,找出区域工业区发展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提出具体可行的措施。
〔
针对训练
3
〕
二战后的匹兹堡钢铁工业由于受市场和环境等因素影响,逐渐从辉煌陷入困境。为振兴经济,匹兹堡开始实施
“
复兴计划
”
(
如图乙
)
。
(1)
据图说出两城市地理位置的相似性。
(2)
依据图文信息,简述两城市发展钢铁业的相同区位条件。
(3)
读图乙,概括武汉在发展过程中可从匹兹堡借鉴的成功经验。
[
答案
]
(1)
中纬度;大陆内部;河流沿岸或河流交汇处
(
铁路沿线或铁路交会处
)
。
(2)
邻近铁路线和河流,交通便利;邻近河流,水源充足;地处制造业发达的工业区,市场需求量大
(
接近消费市场
)
;位于人口密集区,劳动力充足。
(3)
大力发展科技
(
提供人才与技术支持
)
;调整产业结构
(
发展高技术工业和第三产业;实现产业结构升级,增强经济效益
)
;政府提供支持
(
实现工人再就业;提供就业机会
)
;治理大气污染,改造城市环境。
[
解析
]
本题考查了传统工业区分布特点,形成的区位条件、治理改造的措施。第
(1)
题,两地都位于中纬度,处于大陆内部的河流沿岸或河流交汇处,分布在铁路沿线或铁路交会处。第
(2)
题,匹兹堡、武汉两城市都邻近铁路线和河流,交通便利。邻近河流,水源充足。地处制造业发达的工业区,市场需求量大,接近消费市场。位于人口密集区,劳动力充足,有利于钢铁工业发展。第
(3)
题,根据图乙中的匹兹堡实施的
“
复兴计划
”
,武汉应大力发展科技,调整产业结构,发展高技术工业和第三产业,实现产业结构升级,增强经济效益。利用政府提供的支持,实现工人再就业,提供就业机会,治理大气污染,改造城市环境。
相关文档
- 2020版高考新创新一轮复习地理:第二2021-05-11 11:16:0316页
- 2019届高中新创新一轮复习地理:第32021-05-11 00:50:0769页
- 2019届高三一轮复习地理:阶段复习课2021-05-10 22:29:1034页
- 【人教版】2019届一轮复习地理课件2021-05-10 18:26:3047页
- 2020版高考新创新一轮复习地理:课时2021-05-09 00:04:005页
- 高考一轮复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专2021-05-08 21:49:047页
- 2019届高三一轮复习地理:阶段复习课2021-05-08 20:35:5926页
- 【鲁教版】2019届高考一轮复习地理2021-05-08 17:39:5759页
- 高考一轮复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专2021-05-08 16:42:315页
- 高考第一轮复习地理工业地域类型2021-05-08 14:26:30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