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7 MB
- 2021-05-11 发布
季延中学 2016 秋高二上期中考试地理科试卷
(考试时间:90 分钟 满分:100 分)
命题者:
一、单项选择题:(共 30 题,每小题 1.5 分,共 45 分。)
1.下列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行为是( )
A.为增进友谊经常互寄明信片 B.为讲究卫生经常使用一次性木筷
C.为方便购物广泛使用塑料袋 D .为拒绝餐饮浪费践行“光盘行动”
2.早期渔猎时代人类改造环境的能力微弱,环境对人类的制约作用较强。此时期处于人地关系思想
演变的( )
A.原始文明时代 B.农业文明时代
C.工业文明时代 D.环境文明时代
3.下列关于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是不变的
B.会随着社会、经济、技术等因素的变化而改变
C.“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是对长江中下游平原转型阶段的描述
D.现在,长江中下游平原仍是全国最重要的“粮仓”
4.北京时间 9 月 10 日下午 14 时,关岛以西的热带低压已经加强为今年第 14 号台风“莫兰蒂”。
天气网全程播报莫兰蒂台风最新路径,以及未来走势图,获取卫星云图运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A.RS B.GPS C.GIS D.WPS
在未来的农业生产中,依托于地理信息技术,农民首先可定期获得农田长势的影像资料,再经过系
统分析,最后把杀虫剂、化肥施用到最需要的农田,从而减少污染、提高产量。依据下图文资料,
回答下列问题。
5.这一过程中,依次使用的技术是 ( )
A.GPS—RS—GIS B.RS—GPS—GIS C.GIS—RS—GPS D.RS—GIS—GPS
6.“土地利用信息数据库”在数字城市规划中不能用于( )
A.分析应急避难场所数量 B.确定市区停车场的规模
C.决策公交线路合理布局 D.统计城市流动人口数量
读“我国从内蒙古到新疆自然景观变化示意图”,回答 7~9。
7.图示范围自然景观的变化,体现了陆地自然带( )。
A.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B.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
C.垂直地域分异 D.非地带性地域分异
8.引起自然景观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由东向西降水减少 B.由东向西降水增多
C.由东向西气温升高 D.由东向西海拔增加
9.从地理环境整体性分析,下列地理现象中与我国西北内陆景观不相符的是( )。
A.气候干旱 ,沙漠广布 B.植被稀少,土壤贫瘠
C.绿洲农业多分布于盆地中部 D.风蚀、风积地貌广泛分布
土地荒漠化是指风沙侵蚀和水土流失的发展,最终导致土地生产力长期丧失,形成如同荒漠般的景
观。图 3—2—3 是我国内陆某地区图,读图完成 10~11 题。
10.形成图中地区荒漠化最主要的自然原因是( )。
A.位于内陆,气候干旱 B.地球变暖,气候异常
C.地球运动,地形上升 D.过度开发,水土流失
11.20 世纪 50 年代以来,该地区荒漠化加剧的主要原因是( )。
A.农业灌溉 B.人口压力和人类活动不当
C.矿产资源开发 D.气候异常
在 GIS 和遥感技术支持下,有关部门对 1973 年至 2005 年新疆塔里木河干流区土地利用变化过程进
行了定量分析。读图 3—2—4,完成 12~14 题。
12.20 世纪 70 年代以来,该地区在农业发展过程出现了河流下游断流加剧现象,最主要原因是
( )。
A.过度樵采 B.过度放牧 C.过度开垦 D.水资源利用不当
13.民谣说:“一年开草场,二年打点粮,三年五年变沙梁。”下列行为或现象容易导致土地荒漠化
及沙尘暴频发的是( )。
①以粮为纲,大力垦荒 ②积极退耕,还林还草
③增加人口,加快发展 ④引水灌溉,挖掘土地潜力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4.为了实现生态的可持续发展,该地区的农业发展方向应是( )。
A.大力发展瓜果、花卉等创汇农业 B.加大科技投入,发展优质长绒棉和彩色棉
C.扩大草原面积,大力发展畜牧业 D.推广节水农业,促进生态环境良性发展
材料一 山西省作为中国的“鲁尔区”,是我国最大的煤炭基地,其煤炭产量、调出量和出口量均居
全国首位。近年来,随着山西省经济的发展,交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
材料二 山西省工业增加值结构图
材料三 山西省煤炭资源综合利用图
15.山西省正在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下列产业的发展方向科学合理的是( )
A.煤炭工业全部向气化、液化、电化产品方向发展
B.冶金工业向不锈钢系列制品与铝制品系列方向发展
C.建材工业向精细化方向发展
D.化学工业向轻型、薄型方向发展
16.有关山西省工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加工工业一直呈下降趋势 B.原料工业一直呈上升趋势
C.采掘业逐渐取代加工工业占据主导地位 D.冶金、化学、建材等部门属于加工工业
17.山西省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急需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为此,正在建设引黄入晋工程,其中最
大的水利工程是( )
A.小浪底 B.万家寨 C.三门峡 D.龙羊峡
读热带雨林与水循环示意简图,完成下列问题。
1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示主要反映的是雨林平衡碳元素的功能
B.图示主要反映的是雨林在水循环中的作用
C.甲、乙、丙三环节构成了海陆间循环
D.甲、乙、丙三环节表示的水汽量是相等的
19.图中乙环节使热带雨林成为( )
A.“地球之肺” B.“地球之肾”
C .“地球天然空调” D.“地球天然加湿器”
20.热带雨林生态系统区别于其他生态系统的优势表现在( )
①光合作用强烈 ②生物循环旺盛 ③雨林群落的生产力高 ④土壤肥力高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下图是低、中、高三个不同纬度的自然带(生态系统)物质流动示意图。图中圆圈的大小表示所储
存养分百分比的多少,箭头的粗细表示物质养分流的大小。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21.对土壤、生物量、枯枝落叶在生态系统所储存养分的比重大小,最主要的影响因素( )
A.气候条件 B.土壤条件 C.生物条件 D.地质条件
22.图中所示三个自然带纬度由低到高排列的是( )
A.①②③ B.②①③ C.③①② D.③②①
23.下列热带雨林开发方式中,不利于热带雨林保护的是( )
A.雨林观光 B.选择性采伐与更新造林相结合
C.生态旅游 D.发达国家保护本国资源与采伐亚马孙雨林相结合
图是田纳西河流域的综合开发与治理示意图,读图回答 24~25 题。
24.田纳西河流域综合开发和治理的核心是( )
A.旅游 B.防洪 C.发电 D.梯级开发
25.田纳西河流域综合开发和治理的意义是( )
①限制了工业迅速发展 ②改善了生态环境 ③促进了第三产业发展 ④根治了洪灾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下图为某流域图和 b 地降水量与气温变化图,a、b、c 三地的海拔分别是 2599 米、22 米、5 米。读
图,完成下列问题。
26.关于该流域及其开发方向的组合正确的是 ( )
A.a 地大力发展种植业 B.b 地以保护植被为主
C.c 地以水能开发为主 D.c 地大力发展航运业
27.大坝的建设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可能有( )
A.河口三角洲侵蚀加剧 B.下游旱灾频率加大
C.下游河道淤积加剧 D.河口三角洲面积扩大
图表示东北地区年降水量和平均气温的分布。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28.图中 A、B、C 三地所在的土地类型依次是( )
A.草地、林地 、耕地
B.耕地、草地、林地
C.林地、耕地、草地
D.草地、耕地、林地
29.导致甲地年平均气温线弯曲的因素是( )
A.冬季风 B.地势
C.天气 D.纬度
30.图中 D 地沼泽地广布的自然因素是( )
①气温低,蒸发弱 ②有凌汛现象 ③地势低平 ④河
网稠密 ⑤夏秋雨多 ⑥地下有永久冻土
A.①③④⑤ B.①③④⑥
C.①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⑥
二、综合题:(55 分)
31.下面是某校地理兴趣小组利用模拟土坡设计的简便易行的实验,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2 分) 实验一:在
模拟土坡上,堆放 5~10 厘米厚且粗细不均的砂土,再在坡面上方浇注水流。
实验二:用玻璃制成箱体(留一风口),在风口附近堆放大小不均的砂粒,用电动吹风机从风口处向
里吹风。
(1)写出实验一观察到的现象:(4 分)
(2)实验二中风力不同所吹扬起的砂粒有何不同?当停止吹风
时,沉积物分布有何规律? (4 分)
(3)这两个实验证明了自然界的何种现象?该现象在自然界的不断发展将导致的环境问题是什么? (4
分)
32.图 3-2-10 是我国的西北地区荒漠化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1 分)
(1)说明导致西北地区成为我国生态环境最为脆弱地区的主要因素。(6 分)
(2)说出防治土地沙漠化的主要措施。(5 分)
33.下图是西欧人与巴西人的争论图,读图回答问题。(12 分)
(1)20 世纪五六十年代,巴西政府开始实施亚马孙开发计划,造成亚马孙雨林的大面积破坏,简
述造成亚马孙雨林破坏的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6 分)
(2)从开发、保护等角度,谈谈你对雨林前景的看法并说明理由。(6 分)
34.图 3—3—7 为黄河流域示意图,读右图回答下列问题。(12 分)
(1)黄河上游地区重点开发的能源资源
是 ,(1 分)其形成的主要
原因是
。(2 分)
(2)为了加快黄河中游地区煤炭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地方政府提出了下
列两套方案。你认为哪套方案的经济效益更高? (1 分)要保证煤炭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区域可持续
发展,还应注意采取哪些措施? (4 分)
(3)作为煤炭输出地的晋、陕、内蒙古面临哪些环境问题?应采取什么有效措施?(5 分)
35.下图是美国田纳西河流域图,读图回答问题。(8 分)
(1)田纳西河水主要靠大气降水补给,该河水量的季节变化特点是(2 分)
(2)分析田纳西河不利于航运的条件(2 分)
(3)说出田纳西河流域开发和管理产生了哪些效益。(4 分)
季延中学 2016 秋高二上期中地理科试卷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 1.5 分,共 45 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
0
1
1
1
2
1
3
1
4
1
5
1
6
1
7
1
8
1
9
2
0
答案 D A B A D D B A C A B C D D B D B B D A
题号 2
1
2
2
2
3
2
4
2
5
2
6
2
7
2
8
2
9
3
0
3
1
3
2
3
3
3
4
3
5
3
6
3
7
3
8
3
9
4
0
答案 C C D D B D A D B D
二、综合题:(55 分)
31. (1)如沿某条线方向浇注水流,会形成小沟谷,并不断加深。(2 分)如在整个坡面上随意浇注,
则会沟壑纵横,坡面破碎. (2 分)
(2)风力越大,吹扬起的沙粒越大。当停止吹风时,颗粒大的先沉积,距离风口近;(2 分)颗粒
小的后沉积,距离风口远。(2 分)
(3)流水和风力的侵蚀、沉积作用。(2 分)水土流失、风蚀荒漠化。(2 分)
32.(1)气候干旱,地表水贫乏,物理风化和风力作用显著,形成大片戈壁和沙漠;气候干早,植被
稀少,土壤发育差,平地多疏松的砂质沉积物,加上每年冬春干早季节大风日数多,为风沙活动创
造了有利条件。(5 分)
(2)构筑防护体系(植树种草,封沙育草,设置沙障工程);合理利用水资源;调节农、林、牧之间的
关系(退耕还林,退耕还草);采取措施,多途径解决农牧区能源问题(营造薪炭林, 兴建沼气池,
推广省柴灶);控制人口增长。(5 分)(以上任答四点得 5 分。其他言之有理的答案,酌情给分)
33.(1)根本原因:人口增长和贫困导致的发展需求。(2 分)直接原因:过度的迁移农业;商业性
伐木;采矿、修路、城镇建设;开辟大型农牧场等。(4 分)
(2)看法一:保护(1 分) 理由:调节气候;稳定大气成分;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繁衍物种;能
促进全球水循环;调节全球水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等等。(5 分)(雨林的全球效益角度,任意答
对一点得 1 分) 看法二:开发(1 分) 理由:能增加收入;提高生活水平;使地方财政增收;
促进地方经济发展;(5 分)(从经济社会发展角度,任意答对一点得 1 分) 看法三:保护性开发
(1 分) 理由:综合上述看法、理由,言之有理酌情给分。(5 分)
34.(1)水能(1 分) 河流落差大,径流量较大(2 分)
(2)方案② (1 分) 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延长产业链;加大科技投入,提高煤炭资源的
综合利用水平,实行清洁生产;改善交通运输条件;防治污染,美好环境,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
业(4 分)
(3)问题:煤炭开采造成地表植被破坏,水土流失;造成地面塌陷,引发地质灾害;煤炭加工和
运输过程,易造成大气污染和水污染 (3 分)
措施:矿区存放表土,随时分片回填,土地复垦和植树种草;在生产环节中加强对污染物排放的治
理等。(2 分)
35.(1)田纳西河水量冬春较多,夏秋相对较少(2 分)
(2)由于地形起伏大,河流落差大;由于气候影响,降水量的季节变化,水量很不稳定(2 分)
⑶防洪;发电;航运;旅游;养殖;调节局部气候;提高水质;土地利用;生态保护;经济效益;
社会效益;生态效益。(4 分)(任意答对 4 点得满分,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相关文档
- 2021年高二地理教师工作计划书2021-05-11 10:54:071页
- 2016-2017 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试2021-05-11 02:43:3811页
- 2017-2018年度上学期潭下中学期中2021-05-10 20:00:1713页
- 高二地理地球部分学案新人教版2021-05-10 17:08:236页
- 2016—2017 学年度下学期第一次阶2021-05-10 16:17:469页
- 2016——2017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2021-05-10 13:48:2211页
- 江苏省常熟市2019-2020高二地理下2021-05-10 12:31:0112页
- 2020-2021学年高二地理湘教版必修2021-05-10 11:18:3027页
- 地理计划总结之高二地理期中考试试2021-05-08 22:54:053页
- 山东省潍坊一中高二地理上学期期中2021-05-08 22:41:33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