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86.00 KB
- 2021-05-11 发布
2
个高考重点
知识点
核心内容
区域存在的重要生态环境问题的判断分析
结合区域分布图及相关的人类活动统计图表,综合考查区域出现的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成因及防治措施
区域重要生态功能区的开发利用与保护
结合区域分布图,从区域环境变化的角度,多选取湿地,森林等重要生态功能区的实例,考查对重要生态功能区的开发利用与保护措施
1
个高考热点
热点
考情预测
荒漠化的成因与防治
我国荒漠化问题比较严重,随着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入实施,如何更好地处理经济发展与荒漠化防治的关系已是西部大开发中的一个重要议题,今后将是高考考查热点
地理术语
第
1
讲
耕地退化、草地退化、林地退化、土地沙漠化、石质荒漠化、次生盐碱化、干旱、生态环境的脆弱性、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开垦、生物措施、工程措施。
第
2
讲
调节气候、稳定大气成分、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繁衍物种、维护生物多样性、净化空气、美化环境、吸烟除尘、防风固沙。
答题语言
第
1
讲
1.
荒漠化是指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及一些半湿润地区的土地退化,是气候变异等自然因素与人类过度的经济活动相互作用的产物,主要表现为耕地退化、草地退化、林地退化而引起的土地沙漠化、石质荒漠化和次生盐碱化。
2.
干旱是西北地区最为显著的自然特征,并由此形成了以草原、荒漠为主的景观特色。
3.
干旱的气候条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本区生态环境的脆弱性。气候异常可以使脆弱的生态环境失衡,是导致荒漠化的主要自然因素。
4.
形成荒漠化的人为因素,一方面来自于人口激增对生态环境的压力,另一方面是由于人类活动不当,对土地资源、水资源的过度使用和不合理利用。
5.
荒漠化的防治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预防潜在荒漠化的威胁,二是扭转正在发展中的荒漠化土地的退化,三是恢复荒漠化土地的生产力。
6.
合理利用水资源;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体系;调节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采取综合措施,多途径解决农牧区的能源问题;控制人口增长。
第
2
讲
1.
热带雨林主要分布在赤道南北两侧,但在大陆向风地带可以伸展到南北纬
15°
~
25°
。东南亚地区、非洲刚果河流域和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是热带雨林的三大集中分布区。
2.
热带雨林对于调节全球气候、维护全球生态平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具有促进全球水循环、调节全球水平衡的作用。
3.
在亚马孙地区,破坏雨林的人类活动主要包括过度的焚耕开垦、大规模的农场和牧场开发、商业性木材采伐,以及采矿、水利和公路建设。
4.
在开发的同时又能保护雨林环境不被破坏,在保护雨林的同时又能促进当地经济的不断发展。而在当前背景下,面对雨林正在遭受毁灭性破坏的严峻形式,应该把保护放在第一位。
相关文档
- 2018届福建省罗源一中人教版高中地2021-05-10 20:38:3021页
- 2018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第二部2021-05-10 18:05:3074页
- 2018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第二部2021-05-10 16:19:4260页
- 2018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自然地2021-04-29 02:32:3115页
- 2018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青藏地2021-04-29 00:37:1634页
- 2018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专题强2021-04-28 19:30:4758页
- 2018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气候类2021-04-28 10:44:4539页
- 2018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第四部2021-04-25 21:18:2179页
- 2018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第四部2021-04-24 02:22:0387页
- 2018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专题强2021-04-21 00:38:303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