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54.50 KB
- 2021-05-11 发布
2019北京北大附中高一(上)9月月考
物 理
一、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
1.下列问题中,物体可以被看作质点的是(物体下方加了横线)
A. 研究小蜜蜂的翅膀的振动姿态
B. 研究从北京开往上海的火车的运动时间
C. 研究地球的公转
D. 观看芭蕾舞演员的表演
【答案】C
【解析】
【详解】A.研究小蜜蜂翅膀的振动姿态时,蜜蜂翅膀的大小不能忽略不计,不能看做质点,A错误;
B.研究从北京开往上海的火车的运动时间,在火车进站和出站时,火车的长度不能忽略不计,不能看做质点,所以此时不能看成质点,B错误;
C.研究地球的公转时,地球的大小和形状可以忽略;故可以看作质点,C正确;
D.演员身体上各个点运动情况不同,不能用一个点代替运动员,D错误.
2.如图所示,飞行员跳伞后飞机上的其他飞行员(甲)和地面上的人(乙)观察跳伞飞行员的运动后,引发了对跳伞飞行员运动状况的争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甲、乙两人的说法中必有一个是错误的
B. 参考系的选择只能是相对于地面静止的物体
C. 研究物体运动时不一定要选择参考系
D. 他们的争论是由于选择的参考系不同而引起的
【答案】D
【解析】
【详解】甲、乙两人的说法分别是以飞机和地面作为参考系研究运动的.说法都是正确的.他们的争论是由于选择的参考系不同而引起的,故A错误,D正确;参考系的选择可以是任意的,一般情况下我们选择相对于地面静止的物体为参考系,故B错误;研究物体运动时一定要选择参考系,否则物体的运动性质无法确定,故C错误.所以D正确,ABC错误.
3. 下列情形中的物体可以看做质点的是( )
A. 研究郭晶晶在跳水比赛中的动作时
B. 一枚硬币用力上抛,猜测它落地时是正面朝上还是反面朝上
C. 研究邢慧娜在万米长跑中运动的快慢时
D. 研究足球运动员踢出的“香蕉球”的旋转运动特点时
【答案】C
【解析】
【详解】A.研究郭晶晶在跳水比赛中的动作时,形状和大小不能忽略,不能看成质点.故A错误.
B.一枚硬币用力上抛,猜测它落地时是正面朝上还是反面朝上,硬币的大小和形状不能忽略,不能看成质点.故B错误.
C.研究邢慧娜在万米长跑中运动的快慢时,运动员的形状和大小能忽略,可以看成质点.故C正确.
D.研究足球运动员踢出的“香蕉球”的旋转运动特点时,足球的大小和形状不能忽略,不能看成质点.故D错误.
4.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把物体运动的路程与运动时间的比值定义为物体运动的平均速率某同学假日乘汽车到宿迁观光,在公路上两次看到路牌和手表如图所示,则该同学乘坐的汽车在该段时间内行驶的平均速率为
A. B. C. D.
【答案】A
【解析】
【详解】ABCD.由图可知该过程运动时间为:
路程:
所以平均速率为:
故选项A正确,BCD错误.
5.为提高百米赛跑运动员的成绩,教练员分析了运动员跑百米全程的录像带,测得:运动员在前7s跑了49m,7s末到7.1s末跑了0.92m,共用10s.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运动员在百米全过程的平均速度是7m/s
B. 运动员在前7s的平均速度是10m/s
C. 运动员在7s末的瞬时速度约为9.2m/s
D. 根据本题已知条件,无法判断运动员在7.1s末瞬时速度
【答案】C
【解析】
【详解】A.全程平均速度:
m/s
A错误;
B. 前7 s的平均速度度:
m/s
B错误;
CD.7 s~7.1 s内的平均速度:
m/s
因时间变化只有0.1 s,故此平均速度可视为7 s末的瞬时速度,C正确,D错误.
6. 下列关于匀速直线运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速度大小不变的运动一定是匀速直线运动
B. 物体在每分钟内平均速度相等的运动一定是匀速直线运动
C. 物体在每分钟内通过的位移相等的运动一定是匀速直线运动
D. 物体的即时速度不变的运动一定是匀速直线运动
【答案】D
【解析】
【详解】A.匀速直线运动是指物体的速度大小和方向都保持不变的运动,所以只有大小不变是不能叫做匀速直线运动的,A错误
BC.物体在每分钟内的平均速度相等,在每分钟内的位移相等不一定是做的匀速直线运动,BC错误
D.物体的瞬时速度不变即物体做的一定时匀速直线运动,因为瞬时速度是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D正确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加速度5大于加速度-6
B. 物体的速度大小不变,则加速度一定为零
C. 物体的速度为零,则加速度必为零
D. 物体的速度变化率越大,则加速度越大
【答案】D
【解析】
【详解】A.加速度的大小是指其绝对值,则知加速度5m/s2小于加速度-6m/s2,A错误
B.物体速度大小不变,则其加速度不一定为零,比如:匀速圆周运动,B错误;
C. 速度为零,加速度不一定为零.比如竖直上抛到最高点时,速度为零,而加速度却为g.C错误.
D.加速度是表示物体速度变化的快慢,物体的速度变化率大,加速度必然大, D正确.
8.以下几个情况中,物体做加速运动的是
A. B.
C. D.
【答案】AC
【解析】
【详解】A.v0>0,a>0,速度和加速度的方向相同,所以物体是做加速运动, A正确;
B. v0>0,a<0,速度和加速度的方向相反,所以物体是做减速运动,B错误;
C. v0<0,a<0,速度和加速度的方向相同,所以物体是做加速运动,C正确;
D. v0<0,a>0,速度和加速度的方向相反,所以物体是做减速运动,D错误.
9.一个质点做方向不变的直线运动,加速度的方向始终与速度的方向相同,但加速度大小逐渐减小为零,则在此过程中
A. 速度逐渐减小,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速度达到最小值
B. 速度逐渐增大,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速度达到最大值
C. 位移逐渐增大,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位移将继续增大
D. 位移逐渐减小,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位移达到最小值
【答案】BC
【解析】
【详解】加速度方向始终与速度方向相同,故物体做加速运动,加速度减小说明物体速度增加得变慢了,当加速度减小至0时物体速度达到最大,并以此速度做匀速运动.所以物体的速度先增加后不变,速度方向不变,故位移始终增加.
A.A项与上述分析结论不相符,故A错误;
B.B项与上述分析结论相符,故B正确;
C.C项与上述分析结论相符,故C正确;
D.D项与上述分析结论不相符,故D错误.
10.质量为m的小球沿水平向东以速度v与竖直木板发生碰撞,作用时间为t,以的速度向西反弹回来,在这段作用时间内小球的加速度大小和方向为
A. 向东 B. 向东
C. 向西 D. 向西
【答案】D
【解析】
【详解】设向东为正方向,根据加速度定义式有:
所以加速度的大小为,负号表加速度的方向向西.
ABC.由上分析可知加速度的大小为,方向向西,ABC错误;
D.由上分析可知加速度的大小为,方向向西,D正确.
二、多选题(每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符合题意的项均多于一个,每小题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错选的不得分)
11. 关于质点及其位移和路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位移是矢量,位移的方向即质点运动的方向
B. 不论物体的体积多大,都有可能看成质点
C. 只有低速运动的物体才可看成质点,高速运动的物体不可看作质点
D. 物体通过的路程不等,位移也一定不相等
【答案】B
【解析】
【详解】A.位移是矢量,是从初位置指向末位置有向线段,不一定与质点运动方向相同.故A错误.
B.能不能看成质点关键看物体的形状、大小对所研究的问题有没有影响,当没有影响时即可看成质点.故B正确.
C.能不能看成质点关键看物体的形状、大小对所研究的问题有没有影响,与速度无关,故C错误.
D.只要物体的初末位置相同,位移就相等,运动路径可以不同.故D错误.
12.在下面所说的物体运动情况中,可能出现的是 ( )
A. 物体在某时刻运动速度很大,而加速度很小
B. 物体在某时刻运动速度很小,而加速度很大
C. 运动的物体在某时刻速度为零,而其加速度不为零
D. 作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加速度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同,当物体加速度减小时,它的速度也减小
【答案】ABC
【解析】
【详解】物体在某时刻运动速度很大,而加速度很小是可能的,比如在高空匀速飞行的飞机,速度很大,而加速度很小,故A正确;物体在某一时刻运动速度很小,而加速度很大,例如火箭点火的瞬间,故B正确;物体在某一时刻速度为零,而其加速度不为零,例如竖直上抛到最高点,故C正确;作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加速度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同,当物体加速度减小时,它的速度也增大的,故D错误.
13.一枚火箭由地面竖直向上发射,其v﹣t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 )
A. 0~t1时间内火箭的加速度小于t1~t2时间内火箭的加速
B. 在0~t2时间内火箭上升,t2~t3在时间内火箭下落
C. t3时刻火箭离地面最远
D. t3时刻火箭回到地面
【答案】AC
【解析】
【详解】A.速度时间图像中图线的斜率表示加速度的大小,由此可知0~t1时间内火箭的加速度小于t1~t2时间内火箭的加速度,故A正确;
B.速度时间图像中横轴以上速度为正,横轴以下速度为负,火箭在0~t2时间内速度为正值,火箭向上运动,t2~t3在时间内速度依然为正,火箭向上运动.故B错误;
CD.由以上分析可知火箭在整个运动过程中速度方向一直向上,所以在t3时刻火箭离地面最远,C对;同理D错;
14.一个质点做方向不变的直线运动,加速度的方向始终与速度的方向相同,但加速度大小逐渐减小为零,则在此过程中
A. 速度逐渐减小,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速度达到最小值
B. 速度逐渐增大,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速度达到最大值
C 位移逐渐增大,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位移将继续增大
D. 位移逐渐减小,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位移达到最小值
【答案】BC
【解析】
【详解】
加速度方向始终与速度方向相同,故物体做加速运动,加速度减小说明物体速度增加得变慢了,当加速度减小至0时物体速度达到最大,并以此速度做匀速运动.所以物体的速度先增加后不变,速度方向不变,故位移始终增加.
A.A项与上述分析结论不相符,故A错误;
B.B项与上述分析结论相符,故B正确;
C.C项与上述分析结论相符,故C正确;
D.D项与上述分析结论不相符,故D错误.
三.填空
15.在研究小车做匀变速运动的加速度的实验中,实验装置如下:
(1)实验中不需要的器材是________(用代号表示).
①电火花计时器、②刻度尺、③秒表、④带滑轮长木板、⑤小车、⑥纸带、⑦天平.
(2)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出点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
A.电磁打点计时器使用6V的直流电源
B.电火花打点计时器使用220V的交流电源
C.点痕记录了物体运动的时间
D.点痕记录了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位移
【答案】 (1). ③⑦ (2). BCD
【解析】
【详解】[1]在本实验中不需要测量小车或砝码的质量因此不需要天平,电火花打点计时器使用的是220V交流电源,同时打点计时器记录了小车运动时间,因此不需要秒表.故不需要的器材为③⑦.
[2]AB.电磁打点计时器使用的是4-6V交流电源,而电火花打点计时器使用220V的交流电源,故A错误,B正确.
C.打点计时器每隔一定的时间打下一个点,因而点迹记录了物体运动的时间,故C正确;
D.同时也记录了物体在不同时刻的位置和某段时间内的位移,故D正确;
16.某同学在测定小车做匀变速运动的加速度的实验中,他实验时将打点计时器接到频率为
50 Hz的交流电源上,得到一条纸带,打出的部分计数点如图所示(每相邻两个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图中未画出).x1=3.59 cm,x2=4.41 cm,x3=5.19 cm,x4=5.97 cm,x5=6.78 cm,x6=7.64 cm.则打点计时器在打计数点1时小车的速度v1=____m/s,打点计时器在打计数点5时小车的速度v5=____m/s,小车的加速度a=____m/s2(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答案】 (1). 040 (2). 0.72 (3). 0.80
【解析】
【详解】[1]两点的时间间隔为T=0.1s,根据匀变速直线的推论: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有打点计时器在打1点时小车的速度为:
;
[2]同理可得
.
[3]由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判别式结合由逐差法可以得:
17.一体以大小为2m/s的初速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2s后速度大小变为8m/s,则该物体的加速度大小可能为________.
【答案】3m/s2 5m/s2
【解析】
【详解】已知初速度v0=2m/s,末速度v=8m/s或-8m/s,时间t=2s,设物体的加速度为a,由速度-时间关系式有:
分别代入不同的末速度得:a=3m/s2 或 a=-5m/s2 ,加速度的大小取绝对值,则该物体的加速度大小可能为3m/s2 ,5m/s2.
18.使用电火花打点计时器来分析物体运动情况的实验中,有如下基本步骤:
A.把电火花打点计时器固定在桌子上
B.安好纸带
C.松开纸带让物体带着纸带运动
D.接通220V交流电源
E.按下脉冲输出开关,进行打点
这些步骤正确的排列顺序为____________.
【答案】ABDEC
【解析】
【分析】
在具体进行实验操作时,一般本着先安装器材、再进行实验、最后实验完毕整理器材的步骤进行的,因此熟练打点计时器的应用步骤,即可正确解答.
【详解】实验步骤要遵循先安装器材后进行实验的原则进行,注意实验中为了使打点稳定后再进行实验,同时为了提高纸带的利用率,尽量将纸带上打满点,要先接通电源后释放纸带.要符合事物发展规律,故正确的操作步骤为:ABDEC.
【点睛】对于基本实验仪器,要会正确使用,了解其工作原理,为将来具体实验打好基础,对于实验装置和工作原理,我们不仅从理论上学习它,还要从实践上去了解它,自己动手去做做.
19.在做“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的实验时,如图所示是某次实验的纸带,舍去前面比较密集的点,从0点开始,每5个连续点取1个计数点,标以1、2、3……那么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0.1 s,各计数点与0计数点之间的距离依次为x1=3 cm、x2=7.5 cm、x3=13.5 cm,则物体通过1计数点的速度v1=______m/s,通过2计数点的速度v2=______m/s,运动的加速度为________m/s2.
【答案】 (1). 0.375 (2). 0.525 (3). 1.50
【解析】
【详解】[1]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0.10s,物体通过1计数点的速度利用平均速度可得:
[2]通过2计数点的速度:
,
[3]运动的加速度为利用逐差法可得,
四.计算题
20.跳伞运动员做低空跳伞表演,他离开飞机后先做自由落体运动,当自由下落180m的距离时,打开降落伞,伞张开后运动员就以14m/s的加速度做匀减速运动,到达地面时速度为4m/s,问:(g取10m/s2)
(1)运动员打开降落伞时的瞬时速度是多少?
(2)离开飞机后经过多长时间到达地面?
【答案】(1) 60m/s(2) 10s
【解析】
【详解】(1)运动员打开伞前做自由落体运动,根据
得运动员打开伞时所用的时间:
t1=6s
所以运动员打开降落伞时的瞬时速度是:
v1=gt=10×6=60m/s
(2)打开伞后运动到达地面的时间为:
s
离开飞机时到达地面的所用的总时间为:
=10s
21.电车从车站匀加速起动时,有一自行车以υ=5m/s的速度匀速从电车旁超出,过10s后电车追上自行车.求:
(1)电车的加速度;
(2)电车追上自行车之前,电车与自行车相距最远时的距离.
【答案】(1)a=1m/s2 (2)
【解析】
【详解】(1)在电车启动后10s,电车追上自行车,即在10s末电车和自行车通过的位移相等.
电车所通过的位移:
x=at2
自行车所通过的位移:
x′=vt
由两车通过的位移相等x= x′,代入数据可求得:
a=1.2m/s2
(2)在电车追上自行车之前,两车的距离与时间的关系有:
△X=x′-x=vt-at2
代入数据得:
△X=6t-×1.2t2
由数学知识可知,两车的最大距离为
.
22.一列火车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一人站在第一节车厢的前端观察,第一节车厢通过他历时t1=2s,全部车厢通过他历时t=6s,设各节车厢长度相等,不计车厢间距离.试问:
(1)这列火车共有几节车厢?
(2)最后一节车厢通过他需多少时间?
【答案】(1) 9节(2) (6-4)s
【解析】
【详解】(1)设每节车厢长度为s,火车共有n节车厢.则有:
解得:
节
(2)设前8节车厢通过它需要的时间为,则:
解得:
s
最后一节通过它的时间: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