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51.50 KB
- 2021-05-11 发布
2018-2019学年山西省吕梁育星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生物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
1.实验法是研究生物学问题常用的方法,包括:①得出结论 ②分析与讨论实验结果③观察现象④设计方案及实施 ⑤提出问题 ⑥做出假设,一般的研究步骤是( )
A.⑤⑥④③②① B.⑤⑥④③①②
C.③⑤⑥④②① D.③⑤⑥②④①
2.在一个成熟的植物细胞中,其原生质层的结构组成是( )
A.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
B.细胞膜、液泡膜和两者之间的细胞质
C. 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D. 细胞壁、细胞膜、液泡膜
3.要使红细胞破裂,以便观察寄生在红细胞中的微生物,应将红细胞放置在( )
A.0.3g/mL的蔗糖溶液中
B.9%的盐水中
C.0.9%的盐水中
D.蒸馏水中
4. 在处理污水时,人们设计出一种膜结构,有选择地将有毒重金属离子阻挡在膜的一侧,以降低有毒重金属离子对水的污染,这是试图模拟生物膜的( )
A.选择透过性功能 B.流动性功能
C.主动运输功能 D.选择性功能
5.下列各项不可以通过质壁分离实验加以证明的是( )
A.细胞液浓度大小的测定
B.原生质层比细胞壁伸缩性大
C.成熟的植物细胞能进行渗透吸水
D.成熟植物细胞的死活
6..小明连续嗑带盐的瓜子两小时后,口腔和唇有一种干涩的感觉,分析原因不正确的是( )
A.口腔和唇的粘膜细胞内溶液浓度小于细胞外溶液浓度
B.口腔和唇的粘膜细胞发生渗透失水现象
C.口腔和唇的黏膜细胞发生质壁分离
D.瓜子中盐使细胞外溶液浓度加大
7.红苋菜细胞的液泡中含有紫红色的花青素。将红苋菜的叶片切成小块后放入水中,水的颜色无明显变化。若进行加热,随着水温的升高,水的颜色逐渐变红,其原因是( )
A.细胞壁在加温时受到破坏
B.水温升高,花青素的溶解度加大
C.加温后使细胞膜和液泡膜失去了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
D.加温后使花青素分子的活性加大而容易透过细胞膜
8.下表表示某一洋葱表皮细胞置于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发生变化的实验记录,该实验的主要目的是
蔗糖溶液浓度/g.mL-1
细胞变化
0.30
发生质壁分离
0.25
无明显变化
0.20
有胀大的趋势
A.证明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B.测定细胞液浓度约为0.25g/mL
C.验证原生质层具有选择透过性 D.证实细胞是有生命的
9.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具有一定的流动性,下列实例中能反映该特点的是
①高尔基体形成的小泡与细胞膜融合 ②吞噬细胞吞噬病菌
③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对Na+、K+的吸收 ④核糖体中合成的蛋白质进入细胞核
⑤变形虫能伸出伪足
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⑤
10.人体红细胞的渗透压与X浓度的食盐水相当;浸在Y浓度食盐水中的红细胞破裂;浸在Z浓度食盐水中的细胞皱缩。则这三种食盐水的浓度大小依次是 ( )
A.z>x>y B.y>x>z C.z>y>x D. x>y>z
11.人体组织细胞从组织液中吸收甘油的量主要取决于( )
A.组织液中甘油的浓度
B.细胞膜上甘油载体的数量
C.细胞的供能
D.细胞膜上磷脂分子的种类
12. 如图是胡萝卜在不同的含氧情况下从硝酸钾溶液中吸收K+和NO3-的曲线.影响a、b两点和b、c两点吸收量不同的因素分别是( )
A. 载体蛋白数量、能量
B. 能量、载体蛋白数量
C. 载体蛋白数量、离子浓度
D. 能量、离子浓度
13. 线粒体DNA上的基因所表达的酶与线粒体功能有关.若线粒体DNA受损伤,则下列细胞的功能受影响最大的是( )
A. 红细胞吸收葡萄糖
B. 小肠上皮细胞吸收水
C. 神经细胞吸收K+
D. 肺泡细胞吸收氧气
14. 如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跨(穿)膜运输的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是被转运分子的浓度转运速率( )
A. 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 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 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 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响
15.在测定胃蛋白酶活性时,将溶液pH由10降到2的过程中,胃蛋白酶的活性将( )
A. 先升后降 B.没有变化 C. 不断上升 D.先降后升
16.关于活化能,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是反应物分子由常态变为活跃态所需的能量
B.加热、加压通常能使反应物分子获得足够的活化能
C.无机催化剂使反应物分子获得的活化能的总量更多而加快反应速度
D.酶能降低反应物分子发生反应的活化能而使反应更容易进行
17.把酶放在0℃和100℃的温度条件下处理后,酶都不表现催化活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经过0℃处理的酶活性能够恢复
B.经过100℃处理的酶活性能够恢复
C.经过0℃处理的酶空间结构遭到破坏
D.经过100℃处理的酶被水解成了氨基酸
18.在下图所示的实验中,属于自变量的是( )
A.试管中的过氧化氢溶液的量
B.过氧化氢分解的速率
C.产生气泡量
D.催化剂
19. 将乳清蛋白、淀粉、胃蛋白酶、唾液淀粉酶
和适量水混合装入一个容器内,调整 pH 至 2.0 ,保存于 37℃ 的水浴锅中,过一段时间后,容器内剩余的物质是 ( )
A. 唾液淀粉酶、麦芽糖、胃蛋白酶、多肽、水
B. 唾液淀粉酶、淀粉、胃蛋白酶、水
C. 唾液淀粉酶、胃蛋白酶、多肽、水
D. 淀粉、胃蛋白酶、多肽、水
20.如果ATP脱去了两个高能磷酸基,该物质就是组成RNA的基本单位之一,称为( )
A.腺嘌呤 B.三磷酸腺苷 C.腺嘌呤核糖核苷酸 D. 腺嘌呤脱氧核苷酸
21.下列有关ATP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ATP与ADP相互转化物质和能量的变化是可逆 ②AT
P的能量主要储存在腺苷和磷酸基团之间的化学键中 ③ATP的水解实际上是指ATP分子中高能磷酸键的水解 ④ATP是在细胞代谢的直接供能物质 ⑤ATP只能在线粒体中生成 ⑥ATP是细胞内流通的能量“通货”
A.③④⑤③④⑤ B.③⑤⑥ C.③④⑥ D.①②④
22.在有氧呼吸过程中,葡萄糖被分解为丙酮酸发生在细胞的( )
A.核糖体里 B.线粒体里 C.细胞质基质 D.内质网
23.在有氧呼吸过程中进入细胞的氧将( )
①与氢结合生成水 ②与碳结合生成二氧化碳 ③在线粒体中被消耗 ④在线粒体和细胞质基质中被消耗
A. ①④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24.植物种子萌发时,如果长时间缺氧,就会引起烂芽,主要是由于( )
A.乳酸中毒 B.供量不足 C.二氧化碳中毒 D.酒精中毒
25.能够促使唾液淀粉酶水解的酶是( )
A.淀粉酶 B.麦芽糖酶 C.脂肪酶 D.蛋白酶
26.贮藏水果和粮食时,充加二氧化碳或抽掉空气,能延长贮藏时间,主要是由于( )
A.促进无氧呼吸 B.促进有氧呼吸
C.抑制无氧呼吸 D.抑制有氧呼吸
27.在有氧呼吸的过程中,水分子参与反应的过程和生成水分子的过程分别在( )
A.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
B.第二阶段和第三阶段
C.第一阶段和第三阶段
D.第三阶段和第二阶段
28.下列各项应用中,不是利用细胞呼吸原理的是( )
A.手指受伤时,选择透气的消毒纱布包扎 B.稻田定期排水
C.定期给植物浇水 D.利用葡萄、粮食和酵母菌制酒
29. 对检验酵母菌细胞呼吸产物的描述正确的是( )
①二氧化碳可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②二氧化碳可使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变绿再变蓝
③乙醇在碱性条件下能与灰绿色的重铬酸钾溶液反应变成橙色
④乙醇在酸性条件下能与橙色的重铬酸钾溶液反应变成灰绿色.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30. 葡萄糖是细胞进行有氧呼吸最常利用的物质.将一只实验小鼠放入含有放射性气体18O的容器内,18O进入细胞后,最先出现的放射性化合物是( )
A. 二氧化碳 B. 丙酮酸 C. 乳酸 D. 水
二、 填空题(共40分)
1.(11分)右图所示是物质的跨膜运输过程,据图回答:
(1)在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中[ ]
构成了细胞膜的基本支架,在物质跨膜运输充当载体的是[ ] 。
(2)细胞膜从功能上来说,他是一层 膜,
用荧光标记细胞膜融合的实验表明 。
(3)在a~e的五种过程中,代表主动运输的是 。
(4)K+、葡萄糖、CO2进入红细胞的方式分别是: 、 、 。(填编号)
(5)图中的 (上、下)方是细胞膜的外表面。
2.(10分) 成熟的植物细胞具有中央大液泡,可与外界溶液构成渗透系统进行渗透吸水或渗透失水.下图甲表示渗透装置吸水示意图,图乙表示图甲中液面上升的高度与时间的关系,图丙表示成熟植物细胞在某外界溶液中的一种状态(此时细胞有活性).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由图甲漏斗液面上升可知,实验初始时c两侧浓度大小是a___ b.由图乙可知漏斗中溶液吸水速率在 ,最终液面不再上升,当液面不再上升时,c两侧浓度大小是a___ b.
(2)图丙中相当于图甲中c结构的是___(填序号),结构②中充满的液体是___.此时细胞液的浓度与外界溶液的浓度大小关系是___.
A.细胞液>外界溶液 B.细胞液<外界溶液 C.细胞液=外界溶液 D.都有可能
(3)把一个已经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浸入清水当中,发现细胞液泡体积增大,说明细胞在渗透吸水,细胞能否无限吸水? ,原因是 .
(4)把一个已经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浸入低浓度的蔗糖溶液中,发现细胞液泡体积也在增大.当液泡体积不再增大时,细胞液浓度是否一定和外界溶液浓度相等? .
3.(7分)以下是有关酶的两个实验,根据表格内容分析回答:
表1
操作步骤
操作方法
试管A
试管B
试管C
1
加淀粉溶液
2ml
2ml
2ml
2
加淀粉酶溶液
lml
lml
lml
3
温度处理
60℃
100℃
O℃
4
加碘液
2滴
2滴
2滴
(1)表1所示为探究 的实验。
(2)该实验的正确步骤为 (用表中操作步骤中的序号表示)。
表2
操作步骤
操作方法
试管A
试管B
1
加淀粉溶液
2ml
2
加蔗糖溶液
2ml
3
加斐林试剂甲
2ml
2ml
4
加斐林试剂乙
数滴
数滴
5
加淀粉酶溶液
lml
lml
(3) 表2所示为探究 的实验。
(4)请修正操作方法步骤中的错误:① ②
③
(5)该实验结果能否用碘液检测? 。
4.(12分)下图是有氧呼吸过程的图解。请根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中①②③所代表的物质分别是 、 、 。
(2)依次写出图中④、⑤、⑥所代表的能量多少(少量或大量) 、 、 。
(3)在酵母细胞内,如果氧气供应不足,其产物是 ,反应的场所是 ,该反应式 。
(4)如果氧气供应充足,酵母菌细胞内C6H12O6的分解的反应式为 。
BDACD CCACB ADDAD ABCCC
1.(1) 样方法 (1分)
②物种数迅速增多,并逐渐达到最多后保持稳定
③
n1+n2+n3
3S0
(2)光 垂直
任写一个正确、合理答案给分:
①垂直结构:动植物的分层,不同层次上生物的种类和种群密度等
②水平结构:水平方向上不同地段的群落物种组成和种群密度等
2. (1)B (2)自我调节 出生率和死亡率
(3)b点以下或a点左右
3. (1)受到食物、空间等的限制
(2)增加
(3)使老鼠生存的环境阻力增加,从根本上控制老鼠的种群数量
引入害虫天敌
引入害虫的寄生物(答案合理即可)
4. (1)12
(2) 鸭、肉食性鱼、青蛙、蛇、鹰、人
(3)鸭、肉食性鱼、蛇、青蛙、鹰、人
(4)捕食;竞争
(5)增加
(6)鸭、肉食性鱼、蛇、鹰
(7)食物链和食物网;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5.
(1)同一种群既有种内互助,又有种内斗争,但无论怎样对种群的生存都是有利的(2)捕食和种内斗争(3)种内互助 捕食(4)种内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