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80.50 KB
- 2021-05-11 发布
地理试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
第I卷(共60分)
一.单项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图示意某国部分地区的地形(a)和人口密度(b)。读图,完成1~2题。
1.M、N、P、Q四地中,降水量最多的是
A.M地 B.N地 C.P地 D.Q地
2.影响L地人口稀少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地形 B.纬度位置 C.洋流 D.距海远近
右图所示为世界某国局部示意图,据图回答3—5题。
3.该国的地势特点是
A.西高东低 B.中间低,四周高
C. 东南高西北低 D. 北高南低
4.该国的气候类型不可能是:
A 地中海气候 B.温带季风气候
C.温带海洋性气候 D. 温带大陆性气候
5.影响城市②形成与发展的主要因素不包括
A. 矿物能源丰富,工业发达 B. 地形平坦,农业发达
C. 气候温和湿润,水资源丰富 D. 位于河流附近,航运便利
我国科技人员在横断山脉的某峡谷地区进行了山地水土流失研究,得出下表数据。据此回答6-7题。
年份
降雨量
(mm)
地表覆盖
非林地
人工林地
径流量
(m3/s)
土壤侵蚀量
(t/km2a)
径流量
(m3/s)
土壤侵蚀量
(t/km2a)
1992
475.4
4.5
160.5
1.0
0.2
1990
611.4
9.9
264.6
1.9
6.6
1993
815.9
10.1
272.6
2.4
0.5
1991
884.8
11.1
299.2
2.8
4.9
6.根据表格数据可知:( )
A.降雨量相同时,人工林地的径流量大于非林地
B.降雨量相同时,人工林地的土壤侵蚀量大于非林地
C.径流量与降雨量具有反比例的关系 D.径流量与降雨量具有正相关的关系
7.图表资料反映了森林具有的功能是:( )
A.防风固沙,保护农田 B.调节气候,美化环境
C.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D.保护海岸,抵御台风
下图是我国某喀斯特地区小流域石漠化材料图。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8-10题。
8.该区域可能位于我国()
A.安徽省 B.陕西省
C.贵州省 D.吉林省
9.从图中可以推测石漠化最为严重的地区主要分布在()
A.35°~40°的西南坡
B.15°~20°的南坡
C.10°~20°的北坡
D.大于40°的东南坡
10.石漠化严重地区可采取的措施有()
①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绿色产业
②加大科技投入,促进生态又快又好地发展
③加大环保型能源基地建设,减少人为活动对植被的破坏
④控制人口增长,鼓励人口大规模外迁,以减轻人口对环境的压力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读右图,回答11-12题。
11.图示堤坝的主要作用是( )
A.拦沙蓄水 B.发电灌溉
C.防洪抗旱 D.调节气候
12.在区域整治的过程中,下列各地形部位采取的措施,正确的是( )
A.甲——封坡育林育草,含蓄径流 B.乙——平整土地,建设基本农田
C.丙——修建梯田,发展林果基地 D.丁——疏浚河道,排沙泄洪
2019年1月1日是中国—东盟自贸区的9岁生日。9年来双边贸易增长迅速,双方投资合作也在提速。读中国—东盟自贸区局部图,回答1312~14题。
13.图中①~④代表的四个城市,气候方面的相同点是()
A.气候类型一样 B.全年皆高温
C.全年盛行风向一致 D.降水量季节分配一致
14.从目前看,中国—东盟自贸区与欧盟相比,最具有潜力的是()
A.技术优势 B.资本优势 C.市场优势 D.人才优势
读右图,回答15—16题。
15.一般情况下,河流R( )
A.只有春汛 B.只有夏汛
C.只有秋汛 D.春季和夏秋季各有一个汛期
16.与太湖平原、珠江三角洲等地区相比,
图示平原地区作为商品粮生产基地的优势是( )
A.单位面积产量高 B.人均耕地面积大
C.交通发达 D.水热条件好
下图为企业迁移与盈利空间变化示意图,SRC表示空间收入曲线,SCC和SCC′表示不同时期的空间成本曲线。读图完成17~19题。
17.关于图中信息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企业的空间成本是相对稳定的 B.SCC表示企业晚期的空间成本曲线
C.企业的空间成本曲线为SCC′时,盈利空间界限为M1′至M2′
D.P点一直是企业的最大盈利点
18.该图反映的现象是 ()
A.产业升级 B.产业结构调整 C.企业的全球化 D.产业转移
19.下列分别对应图中推力和拉力的是 ()
①劳动力成本上升②优惠的税收政策③环境污染严重 ④市场广阔
A.④① B.①④ C.②③ D.①③
下图为某电子产品生命周期模型图。读图完成20~21题。
20.根据图示信息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第一阶段,丙国国内对该产品需求小而全部供出口
B.进入第二阶段后,丙国该产品的技术水平落后于乙国
C.甲国该产品的出口量今后也不会出现减小趋势
D.该产品在不同国家的生命周期反映了各国技术水平的差异
21.产品的生命周期理论能够解释产业转移现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产业转移路径是甲国→乙国→丙国 B.该产业向着矿产资源丰富地区转移
C.该产业转移反映了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D.该产业的转移主要反映的是资本转移
2010年9月27日,“穿越号”盾构机历经720个日夜、4
250米的掘进,顺利到达黄河南岸。至此,全长19.3千米的中线穿黄上下两条隧洞全线贯通,这是穿越黄河重大施工节点的攻克。读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路线图,回答22~24题。
22.穿黄隧道工程建设中遇到的困难包括 ()
①建设资金短缺 ②工程设备缺乏
③隧道较长 ④地质条件复杂
A.③④ B.①② C.①③ D.①④
23.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劣势有 ()
①调水量受季节限制,冬季水量小②需开挖新河道,增加了工程量③污染严重,水质差④穿越黄河要建穿黄隧道 ⑤工程建设加重受水区的环境恶化
A.③④⑤ B.①②④ C.①②⑤ D.①③④
24.下列关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大量调水会加大汉江下游的防洪压力 B.能缓解地下水水位大幅下降引起的盐碱化问题
C.有利于解除海河流域洪涝的威胁 D.促进北方缺水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
读甲、乙两区域图,回答25~26题。
25.甲、乙两地农业生产的主要优势自然因素分别是 ()。
A.机械化水平高;光照强,气温日较差大
B.地广人稀;人口稠密,劳动力多
C.地势平坦;热量充足
D.土壤肥沃;光照强,气温日较差大
26.随着市场对绿色食品的青睐,淮河沿岸地区某村民组在本村稻田里,采用“稻鸭共作”新型稻田种养模式,水稻和鸭子实现双丰收。下列有关“稻鸭共作”生产的说法正确的是 ( )
①形成良性的农业生态系统②生产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
③是一种绿色环保农业类型④可以在全国大城市郊区推广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湖效应指的是冷空气遇到大面积未结冰的水面(通常是湖泊)从中得到水蒸气和热能,然后在湖泊迎风岸形成雨、雪、雾等现象。图a为“美国五大湖区年平均降雪量(1971~2000年)的空间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27-30题。
27.图b为五大湖区东岸附近一年中气温与水温变化示意图。由大湖效应产生降雪的主要时期是()
A.① B.② C.③ D.④
28.与大湖效应产生的降雪过程原理类似的天气系统是()
A.气旋 B.冷锋 C.暖锋 D.反气旋
29.以下关于北美气候叙述,正确的是()
A.北美三面濒临海洋,气候湿润,海洋性显著
B.北美的降水,由西部沿海向东逐渐增多
C.西部山脉阻挡大西洋水汽进入大陆,降水稀少
D.中部平原贯通南北,冷暖气流畅通无阻,冬冷夏热温差大
30.以下叙述符合北美五大湖特征的是()
A.五大湖都是咸水湖
B.地处温带沙漠气候区,为当地居民提供了丰富的水源
C.成因与冰川作用有关,是冰蚀湖
D.分布于西部沿海地区
第Ⅱ卷(共40分)
注意事项:
第Ⅱ卷共包括31、32、33、34四道题,考生把答案直接写在答题卷上相应的位置
二.综合题(共4小题,40分)
31.读欧洲西部图回答下列问题。(9分)
(1)简述该地主要的地势特征,并说明判断的理由。(2分)
(2)简述该区域1月0°C等温线走向的特点及成因。(4分)
(3)图中A地的主要农业地域类型是 。(1分)简要分析该地区农业生产的不利自然条件。(2分)
32.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
(1)描述科特迪瓦的地理位置特征。(4分)
(2)分析布瓦凯市的降水特点及其原因。(4分)
(3)分析布瓦凯市缺水的主要自然原因,并提出解决该市缺水问题的工程措施。(4分)
3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
材料一 对接日韩产业转移,山东半岛制造业基地呼之欲出。山东省与日本一衣带水,和韩国隔海相望,是中国距离这两个国家最近的省份,具有经贸往来的地缘优势。在中国加入WTO、制造业全球基地初露端倪的大背景下,作为国内经济发展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山东半岛制造业基地建设及其与日、韩产业转移的对接,就成为更加迫切的现实。最近,山东省提出了“积极承接日韩产业转移,打造半岛制造业基地”的口号,使山东由“经济大省”变为“经济强省”。
材料二
材料三
(1)产业转移对日本经济的不利影响有哪些?(至少答出三点)(3分)
(2)山东成为日、韩产业转移基地的优势在哪里?(4分)(至少答四点)
(3)产业转移对山东的发展有何意义?(3分)
34.(9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几内亚位于西非西岸,西临大西洋。图Ⅰ为几内亚地理位置图。几内亚国内矿产资源丰富,其中铝土矿资源储量约240亿吨,占世界储量的1/3,含铝品位高达58%-62%,大部分不用深挖开采。几内亚铝土开采业十分兴旺,铝土产量居世界第二位,大部分通过国内最大的深水海港科纳克里港出口。康康是几内亚东部地区的经济中心和国家公路网中心,也是通向内陆铁路的终点。图Ⅱ为康康气候资料图。
(1)描述康康降水量的时间分布特点,并说明原因。(4分)
(2)分析几内亚铝土开采业兴旺的优势条件。(5分)
地理答案
一.选择题
1-5:AACBA 6-10:DCCBA 11-15:ACBCD
16-20:BCDBD 21-25:CABDD 26-30:BDCDC
二.综合题
31. (9分)
(1)地势南高北低(1分) 河流大多自南向北流(1分)(也可以根据等高线的数值进行判断)
(2)北段主要呈南北走向(1分),主要受海陆位置和暖流的影响(1分);南段主要呈东西走向(1分),主要受太阳辐射的影响(1分)
(3)乳畜业(1分)
不利条件:光照不足,夏季气温不高,不利于粮食作物的生长。(2分)
32. (12分)
(1)地处低纬;濒临海洋;位于西非。(4分)
(2) 降水多,降水季节变化大。(2分)7月(5~9月)降水多,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1月(10月~次年4月)降水少,受东北信风带控制。(2分)
(3)自然原因:地势较高,附近河流不能自流到城市内;(1分)气温较高;降水季节变化大。(1分)解决措施:跨流域调水;兴修水库。(2分)
33. (10分)
(1)失业率升高,市场萎缩,经济下滑(3分)
(2)(任答4项即可得满分)(4分)
①地理位置优越,靠近日、韩;②工业基础好,而且工业联系较为紧密;③有丰富廉价的劳动力;④市场广阔;⑤土地廉价;⑥内部交易成本低等。
(3)有利于山东工业的发展;加速山东工业化进程;有利于山东工业结构的调整;有利于利用山东充分利用有利条件发展工业;带动山东地区其他产业的发展;有利于山东整体经济水平的提高。(3分)
34.(9分)
(1)特点:降水量时间分布不均,分为明显的干、湿两季(1分)。5—10月为湿季,降水多,其中8、9月最多;11月至次年4月为干季,降水稀少(1分)原因:湿季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盛行上升气流,降水多(1分);干季受东北信风带控制,降水稀少(1分)。
(2)铝土矿储量大,品位高,埋藏浅,利于开采且开采价值高(1分);濒临大西洋,靠近欧洲、北美市场,地理位置优越(1分);多海港,且有铁路从矿区直达海港,交通便利(1分);铝土矿消费市场广阔(1分);国家政策支持(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