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4.66 KB
- 2021-05-11 发布
1
第一章 有理数
1.1 正数和负数
教学目标:
1、了解正数与负数是从实际需要中产生的。
2、能正确判断一个数是正数还是负数,明确 0 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3、会用正、负数表示实际问题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重点:正、负数的概念
重点:负数的概念、正确区分两种不同意义的量。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问题 1:为了表示物体的个数和事物的顺序,产生了 1,2,3,4……这些数,我们把
它们叫做什么数?
学生:自然数
问题 2:为了表示“没有”,我们又引入了一个什么数?
学生:0(0 也是自然数)
问题 3:当测量和计算的结果不是整数时,又引进了什么数?
学生:分数(小数)
问题 4:某市某一天的最高温度是零上 5℃,最低温度是零下 5℃,要表示这两
个温度,都记作 5℃,我们就不能把它们区别清楚,那么应该要怎么表示呢?
要清楚的表示这两个量,我们以前的数就不够用了。为了表示这些量,我们需要
引入一种新数,这就是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正数和负数。
二、合作交流,探索新知
1、相反意义的量
问题:在日常生活中,常会遇到这样一些量:①气温有零上 7℃和零下 7℃;②
汽车向东行驶 2.5 千米和向西行驶 1.5 千米;③收入 200 元和支出 100 元;④高
于海平面 8844m 和低于海平面 150m。
学生讨论:上面例子出现的各对量,虽然内容不同,但有一个共同点,这个共同
点是什么?
教师归纳:都是具有相反意义的量。零上和零下、向东和向西、收入和支出、高
2
于和低于都是具有相反意义的量。而“相反意义的量”应该包括两方面:一是意
义相反;二是在具有相反意义的基础上要有量值。
2、正数和负数
教师:如何来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呢?我们现在来解决问题 4 提出的问题。
结论:零下 5℃用-5℃来表示,零上 5℃用 5℃来表示。
为了用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我们把其中一种意义的量。如零上、向东、收
入和高于等规定为正的,而把与它相反的量规定为负的。正的用小学学过的数(0
除外)表示,负的用小学学过的数(0 除外)在前面加上“-”(读作负)号来
表示。根据需要,有时在正数前面也加上“+”(读作正)号。
注意:①数 0 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0 不仅仅表示没有,也可以表示一个确
定的量,如温度计中的 0℃不是没有表示没有温度,它通常表示水结成冰时的温
度。②正数、负数的“+”“-”的符号是表示量的性质相反,这种符号叫做性质
符号。
三、巩固知识
1、课本练习 1,2,3,4
2、课本 P4 例
归纳:在同一个问题中,分别用正数与负数表示的量具有相反的意义。
四、总结
①什么是具有相反意义的量?②什么是正数,什么是负数?③引入负数后,0 的
意义是什么?
五、布置作业
相关文档
-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2 正数和负数 2021-05-10 20:57:113页
- 数学冀教版七年级上册教案1-1正数2021-05-10 20:56:113页
- 冀教七上正数和负数学案2021-04-25 19:57:553页
-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全册)1.2021-04-23 01:18:03117页
- 2020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 1.1正数2021-04-19 18:29:242页
- 初一数学上册同步讲解练习 正数和2021-04-17 22:44:2812页
-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1.1正2021-04-16 16:52:3422页
- 小学数学5年级教案:第3讲 正数和负2021-04-16 14:22:455页
- 2014年秋七年级(人教版)数学导学案:1_2021-04-16 11:41:372页
- 2014年秋七年级(人教版)数学导学案:1_2021-04-16 02:46:55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