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7.21 KB
- 2021-05-10 发布
诗两首
学习目标:
1、 熟读并背诵,把握诗歌的内在旋律与和谐节奏。
2、 把握诗歌的意象,领会其象征意义。
3、把握诗歌的主题。提高阅读和鉴赏诗歌的能力。
4、体味诗歌抒发的恋土深情和思乡愁绪,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情感。
学习重难点:
1、把握诗歌的主题。提高阅读和鉴赏诗歌的能力。
2、体味诗歌抒发的恋土深情和思乡愁绪,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情感。
学习方法:
1、诵读法 通过感情诵读,把握诗歌的内在旋律与和谐节奏,认真体味诗歌蕴含的深沉情感。
2、探究欣赏法 如对诗歌意象和主题的解读。
3、比较阅读法 如将余光中与席慕蓉同类题材(抒写乡愁)诗歌进行比较。
学习过程:
一、预习·导学
1、简介艾青、余光中。
2、朗读诗歌,用“/”标出节奏,用“·”标出重音,有感情朗读诗歌。
例: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3、这两首诗歌各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如何表现的呢?
二、课堂·研讨
《我爱这土地》
1、诗人为何不用“珠圆玉润”之类的词而用“嘶哑”形容鸟儿唱的歌喉?从中你可体会到什么?
2、鸟儿歌唱的内容中,“土地”“河流”“风”“黎明”有哪些深刻的含义。结合时代特征,说说它们有哪些象征意蕴?
3、诗句“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有何深意?
1、 诗歌的第二节与第一节有着怎样的联系?把第二节去掉,诗歌主题的表达将会受到怎样的影响?
《乡愁》
1、“乡愁”本是一种抽象的情感,但在《乡愁》诗里,它转化成了具体可感的东西,作者是如何实现这一转化的?
2、诗人所抒写的“乡愁”是怎样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加深、升华的?
3、这四种对象前表修饰、限制的形容词和数量词有什么特点?它们共同突出了这四样东西的什么特征?在诗中有什么表达效果?
4、诗歌的第四节对诗意的拓展有怎样的重要作用?
三、拓展·延伸
比较阅读。
台湾当代女诗人席慕蓉的《乡愁》(详见课本P5)也是抒写乡愁的,说说它与课文在表达上各有什么特点。
相关文档
- 语文(心得)之老课新上:觅一条走向课程2021-05-10 23:21:1312页
- 高中语文必修3知识点总结2021-05-10 23:20:589页
- 四年级下语文一课一练一课一练--42021-05-10 23:20:335页
- 人教版(2016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2021-05-10 23:20:242页
-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8《2021-05-10 23:19:286页
- 人教版数学小学三年级下册导学案-2021-05-10 23:19:273页
- 语文计划总结之三年级语文下册期末2021-05-10 23:18:306页
- 【语文】江西省宜春市宜丰县二中202021-05-10 23:18:0912页
-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作文(课堂教学2021-05-10 23:17:5331页
- 语文必修一第二单元测试题2021-05-10 23:16:56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