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11.00 KB
- 2021-05-10 发布
www.ks5u.com
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在我国古代,“社稷”是国家的代称。其中,“社”指土地之神,“稷”指主管五谷之神。关于国家的这种理解,反映了我国古代( )
A.非常重视祭祀 B.农业与土地的密切关系
C.以农业为立国之本 D.小农经济的突出特点
2.“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寒窑虽破能避风雨,夫妻恩爱苦也甜。”这是黄梅戏《天仙配》中的一段唱词,它反映了我国古代经济的特点是( )
A.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结合 B.商品经济发达
C.自耕农经济脆弱 D.农家生活自然祥和
3.我国古代的一些著作中有许多关于农业的叙述,如《荀子·王制》“凡农之道,厚(候)之为宝”。《农书·粪田之宜》“用粪犹用药也”。《吕氏春秋·上农》“时至而作,竭时而止”。《齐民要术》“麦黄种麻,麻黄种麦”。以上四则材料均反映了( )
A.中国古代农业根据节气来安排农业生产
B.中国古代农业精耕细作的特点
C.中国古代农业发展尊重自然规律
D.中国古代农业注重因地制宜
4.中国古代官营手工业素称发达,有些行业在世界上一直保持领先地位,这些领先世界的行业有( )
A.冶金、制瓷、丝织 B.棉纺、造船、制瓷
C.冶金、制糖、造船 D.棉纺、丝织、制盐
5.2007年12月,宋代沉船“南海一号”的打捞吸引了全球的目光。考古工作者已经从沉船上整理出大量珍贵的文物。以下文物不可能从该船发现的是( )
A.青瓷盘 B.珐琅彩 C.白瓷碗 D.铜钱
6.“大街小巷叫卖食品杂物的小贩吟叫百端,大小商店铺席连绵不断,夜市直至三更尽,五更又开晓市。”这一现象最早出现于( )
A.汉朝长安 B.唐朝洛阳 C.北宋开封 D.元朝大都
7.“交子”被认为是世界最早使用的纸币,它最早出现在我国的( )
A.汉朝 B.唐朝 C.宋朝 D.明朝
8.东汉学者班固在《西都赋》中描绘长安“街衢洞达,闾阎且千。九市开场,货别隧分”。这里的“九市”是指( )
A.自然形成的民间集市 B.政府管理的正规市场
C.定时一聚的庙会夜市 D.多个繁华的商业市镇
9.马克垚的《世界文明史》曾述:“至宋代,国家对商人的政策也有了明显的变化,许多立法保护商人的合法经营和合法收入,商人的子弟品行才能出众的可以参加科举考试……”对此理解有误的是( )
A.商人的地位有了明显提高 B.政府保护商人的利益
C.国家彻底放弃重农抑商的政策 D.说明当时商品经济相当发达
10.在新航路开辟的过程中,穿越过太平洋的是( )
A.迪亚士 B.达·伽马 C.哥伦布 D.麦哲伦
11、新航路开辟后,许多新的商品如美洲的烟草、可可和中国的茶叶等出现在欧洲市场上,香料等传统商品的交易量更是成倍上升。这表明( )
A.新航路的开辟引起了“价格革命” B.新航路的开辟引起了“商业革命”
C.新航路的开辟引起了“商业危机” D.新航路的开辟引起了“贸易革命”
12.以下各项,哪些属于两次工业革命带来的影响( )
①加速了城市化进程 ②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增长 ③导致世界市场逐步形成 ④改变了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 ⑤带来了环境污染问题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⑤
13. 17世纪时,被称为“海上马车夫”的是( )
A. 葡萄牙 B. 西班牙 C. 荷兰 D. 英国
14.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于下列哪项发明的出现( )
A. 珍妮纺纱机 B. 蒸汽机 C. 电灯 D. 汽车
15.观察下图,你认为导致这一时期英国就业人口比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B.殖民扩张的影响
C.工业革命的影响 D.“新经济”的影响
16.17世纪的世界历史以“血与火的征服与掠夺”为主要内容,主要殖民国家之间展开了一场世界版的“三国演义”。它们是( )
A.葡、西、荷 B.英、西、荷 C.英、法、荷 D.英、法、俄
17.
第二次工业革命促使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生重大变化。这种变化是指( )
A.财富日益集中在少数资本家手中
B.生产和资本高度集中,产生了垄断组织
C.
资本家加强了对生产价格和市场的控制
D.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
19.慈禧太后一直被认为是晚清封建顽固派的最高代表,可她却支持洋务运动。这是因为洋务派“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主张有利于( )
A.废除封建制度 B.维护清朝统治 C.推行君主立宪 D.促进民主共和
20.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张謇创办的南通大生纱厂等企业发展很快。但到20世纪20年代中期,张謇的企业就开始每况愈下。这是因为( )
A.辛亥革命没有推动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B.帝国主义侵略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C.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D.中国人民抵制日货,提倡国货运动的影响
21.上海的发昌机器厂、广东南海的继昌隆缫丝厂、天津的贻来牟机器磨坊等中国第一批近代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产生于( )
A.19世纪四五十年代 B.19世纪六七十年代
C.19世纪末20世纪初 D.20世纪二三十年代
22.上海轮船招商局是洋务派创办的规模最大的民用企业,它创立之初只有轮船3艘,后来发展到30多艘,经营国内运输,发展海外业务,打破了外国轮船公司在中国的垄断地位。由此可直接推断出洋务运动( )
A.瓦解了封建自然经济 B.开启了向西方学习的历程
C.刺激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D.部分抵制了外国的经济侵略
23.李鸿章说:“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这表明他主张( )
A.创办近代军事工业 B.创办近代民用工业
C.学习西方先进思想 D.学习西方自然科学
24.1927~1936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迎来了十年发展机遇期,这主要得益于( )
A.没有战乱 B.列强的支持 C.政府的鼓励政策 D.技术的先进
25. 抗日战争时期,沦陷区的民族工业遭到毁灭性的打击,其主要原因是( )
A.日本帝国主义的掠夺 B.国民政府战时强化对经济的全面统制
C.美国商品像潮水般涌入中国市场 D.官僚资本迅速膨胀,压制民族企业的发展
第Ⅱ卷 (非选择题 50分)
二、材料解析题
2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原始社会,由于生产力所限,人们只能集体进行劳动,由氏族首领分配劳动成果,土地也就由每个氏族公社和种族部落共同占有共同使用,这便是人类最早的土地制度。
——金昌农业网
材料二 “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为私百亩,同养公田,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孟子》
材料三 “至秦则不然,用商鞅之法,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买卖。富者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故贫者常衣牛马之衣,而食犬彘之食。”——《汉书·食货志》
(1)根据材料一分析为什么在原始社会土地属于氏族公社所有?( 4分 )
(2)材料二反映的主要是哪一种土地制度?(4分)
(3)材料三中“富者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的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有哪些?(6分)
三、简答题
27.概述洋务运动的背景、内容及其结果。(18分)
四、探究题
28.19世纪后期,英国有钱人以坐轮船游览伦敦的泰晤士河为时尚。河中有许多巨大的蒸汽轮船,正喷发出呛人的浓烟。岸边工厂排放的污水,已经使河水变得浑浊不堪。结合所学知识发表自己对工业革命的感想和见解。(18 分)
参考答案:
1-5CABAB 6-10CCBCD 11-15BACAC 16-20CB缺BB 21-25BDACA
26.【答案】(1)生产力有限(或答生产力水平低下)。
(2)奴隶社会的井田制(或答土地国有制)。
(3)封建土地私有制建立;地主依靠政治和经济特权,大量兼并农民土地造成社会两极分化。
27.概述洋务运动的背景、内容及结果。
【答案】背景:内忧外患。内容: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创办了一批近代民用工业;筹划海防,创办了北洋、南洋、福建三支海军;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结果:甲午中日战争中北洋水师全军覆没,宣告洋务运动失败。
28.【答案】一方面,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推动了经济的发展,加速了城市化的进程,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巩固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另一方面,工业革命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所以发展经济应与环境保护同步进行,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