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3 MB
- 2021-05-10 发布
2018-2019 学年福建省罗源第一中学高一 3 月月考地理试题
一、单选题(25 小题,共 50 分)
人口状况对一个地区的社会和经济发展有重要影响。下图为上海市人口机械增长率与自
然增长率变化图。读图,完成 1-3 题。
1.图示上海市人口增长率最高的年份是( )
A.2003 年 B.2008 年 C.2010 年 D.2012 年
2.图中反映上海市人口总量的变动态势是( )
A.基本稳定 B.逐年增加 C.先增后减 D.整体趋减
3.“所有夫妇,无论城乡、区域、民族,都可以生育两个孩子”的人口新政给上海社
会经济发展带来的长远影响可能是( )
①增加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压力 ②导致人口增长率大幅度上升
③缓解劳动人口比重减少趋势 ④改善男女性别比例失衡状况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下图是 1980 年至 2030 年我国劳动人口的增长变化(含预测)。读图完成 4-5 题。
4.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我国劳动人口一直维
持低增长甚至向负增长转变的原因是( )
A.劳动年龄人口的死亡率升高
B.老年人口数量大幅增长
C.出生率长期处于较低的水平
D.少年儿童人口数量大幅增长
5.2015-2025 年我国劳动人口数量的变化将直接造成( )
A.老龄人口增加 B.人才外流严重 C.企业用工成本上升 D.人口总数减少
候鸟老人”是指季节性居住在某个城市,随季节变化而迁移的老人。近年来“候鸟老人”
的数量越来越大。据此回答 6-7 题。
6.我国“候鸟老人”的主要迁移省区是( )
A.黑龙江、海南 B.上海、福建 C.新疆、湖南 D.西藏、云南
7.形成“候鸟老人”现象的主要因素是( )
A.经济水平 B.气候条件 C.养老制度 D.婚姻家庭
“春节空城”是随着春节的到来,外来务工人员集体回家过年导致某些城市人去城空的现
象,是我国传统年节文化的特有现象,也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历史产物。下图是大
数据中心发布的 2017 年春节“空城指数”,据此回答 8-9 题。
8.形成“春节空城”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
A.传统年节文化影响力增大 B.城市分布不均衡
C.地域经济发展不平衡 D.人口分布不平衡
9.上海的外来务工者最可能来自( )。
A.北京 B.广东 C.西藏 D.安徽
左图为示意人口容量值与要素之间的关系,横轴表示各制约因素的影响程度,右图为“木
桶短板示意图”读图完成 10-12 题。
10.对图中相关原理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为人口合理容量 B.乙为环境人口容量
C.人口容量与资源、科技等呈正相关 D.人口容量与消费水平呈正相关
11.有关环境人口容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环境人口容量不具有相对确定性
B.环境人口容量是一个地区的环境和资源所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
C.环境人口容量就是指环境承载力
D.环境人口容量就是人口合理容量
12.下列影响我国不同省区人口合理容量的因素中相当于木桶短板的是( )
A.四川—水力资源 B.新疆—水资源
C.黑龙江—矿产资源 D.内蒙古—气候资源
右图中曲线①②③表示某发达国家大城市人口密度、地租水平和气温的变化示意图,纵
坐标的箭头方向表示数值越来越大,读图回答 13~14 题。
13.表示该城市地租水平、人口密度和气温变化的分
别是( )
A.①②③ B.②③①
C.①③② D.③②①
14.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
A.①曲线的变化是由人口密度影响的
B.②曲线的起伏是距市中心距离远近的结果
C.③曲线的起伏主要是由交通通达性决定的
D.甲乙丙丁可能分别为商业用地、住宅用地、
甲 乙 丙 丁
商业用地、工业用地
读某城市规划图和各类土地利用付租能力随距离递减示意图,完成 15--16 题。
、
15.按城市功能区划分,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①对应 A 区为住宅区 B.②对应 B 区为商业区
C.③对应 C 区为住宅区 D.③对应 C 区为工业区
16.近年来,d 地出现了高级住宅群,主要原因是 d 地( )。
A.位于城区外缘,环境质量高 B.远离中心城区,地价便宜
C.地势开阔,便于建立住宅区 D.位于河流附近,取水方便
2018 年 8 月 25 日 7 时 52 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以“一箭
双星”方式成功发射第三十五、三十六颗北斗导航卫星.据此回答 17 题。
17.远在埃及开罗(东二区)的留学生观看飞船发射直播,应在当地时间( )
A. 2018 年 8 月 25 日 13 时 52 分前 B. 2018 年 8 月 25 日 1 时 52 分前
C. 2018 年 8 月 24 日 21 时 52 分前 D. 2018 年 8 月 25 日 17 时 52 分前
地膜覆盖是一种现代农业生产技术,进行地膜覆盖栽培一般都能获得早熟增产的效果其
效应表现在增温、保温、保水、保持养分、增加光效和防除病虫害等几个方面。结合大气受
热过程图(甲)及华北某地地膜覆盖景观图(乙),完成 18-19 题。
18.我国华北地区在春播时进行地膜覆盖,可有效地提高地温,保障了农作物的正常发芽生
长,其主要原理是( )
A.减弱了② B.增强了① C.增强了③ D.增强了④
19.山东胶东的一些果农夏季在苹果树下覆盖地膜,其主要的作用是( )
A.减弱地面辐射,保持地温 B.反射太阳辐射,降低地温
C.吸收太阳辐射,增加地温 D.反射太阳辐射,增加光效
读下面甲、乙两图,完成 20-21 题。
20.此时,台北的风向是( )
A.西南风 B.东南风
C.偏东风 D.偏北风
21.若 A 天气系统向西移动经过福州,乙图中最能反映福州气压变化过程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植生滞留槽(图)又称“雨水花园”,主要作用可以滞留大量雨水。读图回答 22-23 题。
22.“植生滞留槽”对水循环的影响是( )
①下渗增多 ②地下径流增多
③水汽输送减少 ④地表水下渗减少
A.①② B. ③④
C.①④ D. ②③
23. 关于“植生滞留槽”作用叙述正确的是
( )
A.城市热岛效应加强
B.解决城市居民饮用水问题
C.缓解城市内涝问题
D.城市地面沉降速度加快
下图为亚欧大陆东部“某流域地质构造与地貌、河流、植被示意图”。读图完成 24-25 题。
24.关于图中所示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湖泊对丙河段流量起到调节作用 B.①③是背斜构造
C.该地区为温带海洋性气候 D.该地区岩层以沉积岩为主
25.图中甲、乙、丙、丁四处可能形成的地貌与下面 I、II、III 、Ⅳ四幅图配对正确的是
( )
A.甲一 II B.乙一 III C.丙一 I D.丁一Ⅳ
二、综合题(4 小题,共 50 分)
26、读理想大陆气候分布、世界部分地区气候分布图,完成各题。(共 12 分)
(1)根据图中气压带风带的位置,左图所示是 (季节)。终年受甲气压带控制形成的
气候类型是 ,其特点是 。(4 分)
(2)④处的气候类型是 ,成因是 (3
分)
(3)下图四种气候资料符合⑥气候的是________(2 分)
甲 乙 丙 丁
(4)描述从④→⑤沿途自然带的变化 、 ,其符
合 的地域分异规律。(3 分)
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3 分)
材料一:图一为“某国四个不同时期人口增长模式示意图”。
材料二: 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计算,2010 年我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达到 74.83
岁。读我国人口年龄结构图、平均预期寿命比较表(单位:岁)。
年份 2000 年 2010 年
全国 71.40 74.83
图一
图二
男性 69.63 72.38
女性 73.33 77.37
(1)读图一,按照世界人口增长模式演变的一般规律,该国人口增长模式的演变顺序为
④→ → →③,与我国目前人口增长最接近的是 时期(选填①②③④)。
(3 分)
(2)我国人口增长模式是 ,其特征是: , 和 。
(4 分)
(3)结合材料二,据图表推断我国现阶段的人口问题,并分析产生的原因。(3 分)
(4)针对我国现阶段的人口问题,提出 3 个合适的解决措施。(3 分)
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1 分)
材料一:叙利亚原来是一个中等收入国家,现在石油正面临枯竭的境况,2011 年战争
以来,失业率在逐步增高。
材料二:2015 年 9 月,联合国发布数据称,欧洲将迎来“战后最大难民潮”,源源不断
的难民主要来自叙利亚、利比亚等战争、局势动荡地区。据了解,此次难民潮有大批难民选
择前往德国。德国的经济发达,当前人口出生率和失业率都很低,政府和民众对难民持欢迎
态度。
材料三:近年来在我国中西部小城镇和农村出现“留守小孩”、“留守家庭”等现象。
(1)叙利亚大量难民外迁的主导因素是 (1 分)
(2)分析大量叙利亚难民选择到德国避难的原因。(3 分)
、 、
。
(3)分析大量难民涌入将会对德国带来的影响。(4 分)
(4)分析我国“留守小孩”、“留守家庭”的产生的原因,以及对当地造成的不利影响。(3 分)
29. A 图为“某城镇略图”, B 图是该城市某小区平面图,读图完成下列各小题。(14 分)
A 图 B 图
(1)请评价该城市在甲处建设化学工业(大气和水污染严重)的合理性。(3 分)
。
(2)①、②、③代表三种城市功能区,其中_________区占地面积最大,________区不断向
外移动(填代号)。其中地价最高的是 (填代号),理由: 、
。(5 分)
(3)现拟在乙丙丁戊四地中选一处建设一个高档小区,最佳选址是________,试简述其理
由 (4 分)
(3)说出居民小区中荷花池的生态功能。(2 分)
、 。
罗源一中 2018-2019 年度第二学期 3 月月考高一地理答案
一、选择题(25 题,每题 2 分,共 50 分)
1-10 BBBCC ABCDC 11-20BBBDD ABCDD 21-25AACDD
二、综合题(共 50 分)
26.(12 分)
(1)(4 分)夏季 热带沙漠气候 全年炎热干燥
(2)(3 分)地中海气候 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冬季受西风带的影响(或受
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
(3)(2 分)丁
(4)(3 分)依次是: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由赤道到两极
27.(13 分)
(1)(3 分)① ② ③
(2)(4 分)现代型 低出生率 低死亡率 低自然增长率
(3)(3 分)问题:人口老龄化;原因:计划生育政策的长期实施,出生率不断下降;
人口寿命的延长。
(4)(3 分)调整我国人口结构(全面放开“二胎政策”);实行弹性退休制度(延迟退休年
龄);完善社会养老保障体系。
28. (11 分)
(1)(1 分)社会因素(战争)
(2)(3 分,答对三点满分)宽松的难民政策(政府和民众对难民持欢迎态度)(必答);
经济发达,能提供较好的救助(社会福利保障程度高);就业机会多;社会稳定,人身较安
全。
(3)(4 分,各答对两点满分)
有利:提供大量廉价劳动力;促进商品流通和经济发展;促进第三产业发展;
不利:加重社会(公共设施)负担;影响社会安定(增加城市管理难度)。
(4)(3 分)大量民工和家庭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或经商引起的。
不利:造成了人才外流;劳动力不足;土地撂荒等。
28. (14 分)
(1)(3 分答对三点满分)位于城区河流下游,对城区河流污染小;位于盛行风下风向,
对城区大气污染小;靠近铁路、公路,交通便利;靠近河流,水源充足;位于城市的外缘,
地价低。
(2)(5 分)① ③ ② 地处市中心,交通通达度好,(人流量大,为中心商
务区)
(3)(4 分)乙 位于盛行风向的上风向;靠近河流上游,环境较好;远离工业区,污
染小;靠近文教区,文化生活资源丰富。
(4)(3 分,答对三点满分)(减小温差,)减轻城市热岛效应;增加空气湿度,调节局部
气候;吸烟滞尘,净化空气;美化环境;增加地下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