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67.00 KB
- 2021-05-10 发布
石嘴山市第三中学 2019-2020 第一学期高一期中物理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
1. 小行星撞击地球的可能性尽管很小,但是人类不能掉以轻心.那么科学家在研究小行星
撞击地球的时候( )
A. 地球和小行星都可以看做质点
B. 地球可以看做质点,小行星不能看做质点
C. 小行星可以看做质点,地球不能看做质点
D. 地球和小行星都不可以看做质点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当物体的形状、大小对所研究的问题没有影响时,我们就可以把它看成质点,根
据把物体看成质点的条件来判断即可.
解:在研究小行星撞击地球时,要研究两者碰撞的位置及碰撞所产生的后果,此时两者的体
积和大小均不能忽略,都不能看成质点,故 D 正确.
故选:D
【点评】考查学生对质点这个概念的理解,关键是知道物体能看成质点时的条件,看物体的
大小体积对所研究的问题是否产生影响,物体的大小体积能否忽略.
2.红军在长征时,遇到的环境十分恶劣。在过草地时,有的地方看上去是草,而下面能就是
淤泥,一不小心就会陷入到淤泥中,这是因为( )
A. 红军给地面的压力大于地面给红军的支持力
B. 地面给红军的支持力大与红军给地面的压力
C. 地面给红军的支持力小于红军受的重力
D. 地面给红军的支持力等于红军受的重力
【答案】C
【解析】
AB、红军对地面的压力与地面对红军的支持力是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故 AB 错误;
CD、军陷入淤泥中,是因为红军受重力和支持力作用,重力大于支持力,产生向下的加速
度,故 C 正确,D 错误;
故选 C
【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红军陷入淤泥中,是
因为红军受重力和支持力,重力大于支持力。
3.如下图所示,其中甲图为叠放在一起的 A、B 两物体(mA>mB),紧贴着竖直粗糙墙面由
静止开始下落;乙图为 A、B、C 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丙图为倾斜细线悬挂下的均匀直
杆静止在地面上;丁图为
A、B 一起水平向右匀速运动.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 甲图中 B 物体受重力、压力和摩擦力
B. 乙图中 A 对 B 有弹力,且弹力方向水平向右
C. 丙图中杆与地面之间有摩擦力,且杆受到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右
D. 丁图中 B 受到水平向向左的摩擦力
【答案】C
【解析】
【详解】甲图中 B 物体与竖直墙面之间无弹力,则无摩擦力,B 与 A 之间无弹力,则 B 只
受重力作用,选项 A 错误;对 B 受力分析可知,AB 间没有相对挤压,故 AB 间没有弹力,
故 B 错误;丙图中由于上端的细线倾斜,则细线的拉力有水平向左的分量,则杆与地面之
间有摩擦力,且杆受到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右,选项 C 正确;丁图中 A、B 一起水平向右
匀速运动,则 B 不受摩擦力作用,选项 D 错误;故选 C.
4.一个质点做方向不变的直线运动,加速度的方向始终与速度方向相同,但加速度的大小逐
渐减小直至为零,则在此过程中( )
A. 速度逐渐减小,当加速度减小为零时,速度达最小值
B. 速度逐渐增加,当加速度减小为零时,速度达最大值
C. 速度逐渐减小,当加速度减小为零时,位移达最小值
D. 位移逐渐增大,当加速度减小为零后,位移将不再增大
【答案】B
。
【解析】
【详解】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所以质点做加速运动,所以质点的位移增大,加速
度的大小逐渐减小,说明质点的速度增加越来越慢,当加速度为零时,质点的速度最大,质
点将做匀速直线运动,位移继续增大,故 B 正确。
5.如图所示,质量为 1kg 的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从 开始以初速度 沿
水平地面向右滑行,同时受到一个水平向左的恒力 的作用,g 取 ,向右为
正方向,该物体受到的摩擦力 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是 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
A. B.
C. D.
【答案】C
【解析】
【详解】从 t=0 开始以初速度 v0 沿水平地面向右做匀减速运动,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为
f=μmg=0.3×1×10N=3N,方向向左,为负值。当物体的速度减到零时,物体所受的最大静摩
擦力为 fm=μmg=3N,则 F<fm,所以物体不能被拉动而处于静止状态,受到静摩擦力作用,
其大小为 f=F=1N,方向向右,为正值,根据数学知识得知,C 图象正确.
故选 C.
【点睛】对于摩擦力,要根据物体的受力情况分析物体的状态,判断物体受到的是静摩擦力
还是滑动摩擦力,滑动摩擦力可以根据公式求解,而静摩擦力由平衡条件求解.
6.如图所示,在两块相同的竖直木板之间,有质量均为 m 的 4 块相同的砖,用两个大小均为
F 的水平力压木板,使砖块静止不动,则第 2 块砖对第 3 块砖的摩擦力大小是( )
0.3µ = 0t = 0v
1F N= 210 /m s
fF ( )(
)
A. 0 B. mg C. mg D. 2mg
【答案】A
【解析】
【详解】先对 4 块木板整体受力分析,受重力 4mg 和两侧墙壁对木块向上的静摩擦力 2f,
根据平衡条件,有: 2f=4mg;解得:f=2mg,即墙壁对木板的静摩擦力为 2mg;再对木板
3、4 整体分析,受重力 2mg,墙壁对其向上的静摩擦力,大小为 f=2mg,设 2 对 3、4 的静
摩擦力为 f′,向上,根据平衡条件,有: f′ f=2mg,故 f′=2mg-f=0。故 A 正确,BCD 错
误。
7.汽车从甲地由静止出发,沿直线运动到丙地,乙地是甲、丙两地的中点.汽车从甲地匀加
速运动到乙地,经过乙地速度为 60 km/h;接着又从乙地匀加速运动到丙地,到丙地时速度
为 120 km/h,求汽车从甲地到达丙地的平均速度 ( )
A. 45 km/h B. 50 km/h C. 40 km/h D. 43 km/h
【答案】A
【解析】
【详解】设甲丙两地距离为 2L,汽车通过甲乙两地的时间分别为 t1 和 t2,则有:汽车从甲
运动到乙的过程中做匀加速运动故其平均速度为
所用时间为
同理汽车从乙运动到丙的过程中做匀加速运动故其平均速度
汽车所用时间
所以汽车从甲至丙的平均速度
1
2
1
60 km / h 30km / h2v = =
1
1
Lt
v
=
2
60 120 km / h 90km / h2v
+= =
2
2
Lt
v
=
故 A 正确。
8.如图所示,两光滑斜面在 B 处连接,小球从 A 处由静止释放,经过 B、C 两点时速度大小分别
为 3m/s 和 4m/s,AB=BC 设小球经过 B 点前后速度大小不变,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小球在 AB,BC 段的加速度大小之比为 4:3
B. 小球由 A 运动到 C 的过程中平均速率为 2.0m/s
C. 小球在 AB,BC 段的运动时间之比为 7:4
D. 小球由 B 运动到 C 的过程中平均速度大小为 3.5m/s
【答案】D
【解析】
【详解】A.对 AB 段,根据速度位移公式得
对 BC 段,根据速度位移公式得
代入数据解得:
a1:a2=9:7
故 A 错误;
B.A 到 C 过程中的平均速率为
故 B 错误;
C.根据平均速度的推论知,AB 段的时间
1 2
1 2
2 2 45km / hL Lv L Lt t
v v
= = =+ +
2
1 2
B
AB
va x
=
2 2
2 2
C B
BC
v va x
−=
2 2.1m / s
2 2
B B C
xv x x
v v v
= =
+ +
BC 段运动的时间
代入数据解得
t1:t2=7:3
故 C 错误;
D.小球从 B 运动到 C 过程中平均速度大小为
故 D 正确。
9.在不计空气阻力的情况下,某物体以 30m/s 的初速度从地面竖直上抛,则(g 取 10m/s2)( )
A. 前 4s 内物体的位移大小为 50m
B. 前 4s 内物体的平均速度大小为 10m/s
C. 第 2s 末到第 4 s 末物体的平均速度为 5m/s
D. 第 2s 内和第 4 s 内物体的速度改变量不相同
【答案】B
【解析】
【详解】AB.竖直上抛运动是初速度向上,加速度向下的匀变速直线运动,而对于匀变速
直线运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该段时间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故前 4s 内的平均速
度等于第 2s 末的瞬时速度,故
根据平均速度公式,前 4s 位移为
故 A 错误,B 正确;
C.对于匀变速直线运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该段时间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故第
2s 末到第 4s 末物体的平均速度等于第 3s 末的瞬时速度,根据速度时间公式,有
1
2
B
xt v
=
2
2
B C
xt v v
= +
3.5m / s2
B Cv vv
+= =
4 2 0 (30 10 2)m / s 10m / sv v v gt= = − = − × =
4 4 4 10 4m 40mx v t= = × =
24 3 0 (30 10 3)m / s 0m / sv v v gt= = − = − × =
故 C 正确;
D.加速度为 g,向下,故第 2s 内和第 4s 内物体的速度改变量为:
△v=g•△t=10×1=10m/s
即第 2s 内和第 4 s 内物体的速度改变量相同,故 D 错误。
10.某同学绘出了一个沿直线运动的物体的加速度 a、速度 v、位移 x 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下
图所示,若该物体在 t=0 时刻,初速度均为零,则下列图象中表示该物体沿单一方向运动
的图象是( ).
A. B.
C. D.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位移--图象的斜率等于速度,可知图象的斜率周期性变化,说明物体的速度
大小和方向作周期性变化,物体做的往复运动,故 A 错误;在 内速度为正值,向正方
向运动,在 内速度为负值,向负方向运动,运动方向发生改变,故 B 错误;在
内加速度为正值,物体向正方向做匀加速运动,在 内加速度为负值,物体沿正方向匀
减速运动, 末速度为零,接着周而复始,故物体速度的方向不变,故 C 正确;在
内,物体向正方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内加速度反向,大小不变,向正方向做匀减直
线运动 末速度为零, 内向负方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运动的方向发生变化,故 D
错误。
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名师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速度时间图线和位移时间图线的物理意义,以及知道它们
的区别,并且能很好运用.对于 图象,要知道图象的“面积”表示速度的变化量。
11.一个物体从某一高度做自由落体运动,已知它最后 1 s 内的位移恰为它第 2 s 内位移的 3
倍,(已知物体运动的时间大于 2 秒,g 取 10 m/s2)则它开始下落时距地面的高度为( )
A. 115 m B. 120 m C. 125 m D. 130 m
0 2s−
2 4s− 0 1s−
1 2s−
2t s= 0 1s−
1 3s−
2s, 2 3s−
a t−
【答案】C
【解析】
【详解】初速度为 0 的匀变速直线运动,从开始运动在连续相等时间内的位移比为 1:3:
5:7:9…,.
最后 1 秒内的位移恰为它第 2 秒内位移的 3 倍,知运行的时间为 5s.
第一秒内的位移为: 。故 C 正确,ABD 错误.
12.如图所示,完全相同的三个木块并排固定在水平面上,一子弹以速度 v 水平射入,若子弹在
木块中做匀减速运动,且穿过第三块木块后速度恰好为零则子弹依次射入每块木块时的速度
比和穿过每块木块所用的时间比正确的是( )
A. : : :2:1
B. : : : :
C. : : : :
D. : : : :1
【答案】D
【解析】
【详解】子弹匀减速穿过三木块,末速度为零,我们假设子弹从右向左作初速度为零的匀加
速直线运动。
AB.由速度位移公式可得,子弹穿过 321 速度分别为
所以 : : := :1,故 AB 错误;
CD.子弹依次穿过 321 三木块所用时间之比
的
2 21 10 5 m 122
1 5m2h gt = × × ==
1v 2v 3 3v =
1v 2v 3 1v = 2 3
1t 2t 3 1t = 2 3
1t 2t 3 ( 3 2)t = − ( 2 1)−
3 2v ad=
2 2 2v a d= ×
1 2 3v a d= ×
1v 2v 3v 3 2
: : : :
得:子弹依次穿过 123 三木块所用时间之比
: : = : :1
故 C 错误,D 正确。
13.物体自 O 点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A、B、C、D 是轨迹上的四点,测得
AB=2m,BC=3m,CD=4m 且物体通过 AB、BC、CD 所用时间相等,则 OA 间的距离为( )
A. 1m B. 0.5m C. 9/8m D. 2m
【答案】C
【解析】
【详解】设物体通过 AB、BC、CD 所用时间分别为 T,则 B 点的速度
根据 得
则
则
A. 1m,与结论不相符,选项 A 错误;
B. 0.5m,与结论不相符,选项 B 错误;
C. 9/8m,与结论相符,选项 C 正确;
D. 2m 与结论不相符,选项 D 错误。
14.将固定在水平地面上的斜面分为四等份,如图所示,AB=BC=CD=DE,在斜面的底端 A
点有一个小滑块以初速度 v0 沿斜面向上运动,刚好能到达斜面顶端 E 点。则小滑块向上运
动经过 D 点时速度大小是
3t 2t 1 1t = ( 2 1)− ( 3 2)−
1t 2t 3t ( 3 2)− ( 2 1)−
5
2 2
AC
B
xv T T
= =
2x aT∆ =
2 2
1xa T T
∆= =
5 1 3
2 2A Bv v aT T T T
= − = − =
2 2
2
9
94 m22 8
A
OA
v Tx a
T
= = =
A. B. C. D.
【答案】D
【解析】
【分析】
根据题中“在斜面的底端 A 点有一个小滑块以初速度 v0 沿斜面向上运动,刚好能到达斜面
顶端 E 点”可知,本题考察匀减速直线运动。根据匀减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应用逆向思维
法、速度位移公式等知识分析求解。
【 详 解 】 将 末 速 度 为 零 的 匀 减 速 直 线 运 动 看 作 初 速 度 为 零 的 匀 加 速 直 线 运 动 , 则
、 ,又 ,解得: 。故 D 项正确,ABC
三项错误。
二、多项选择题
15.一起重机通过一绳子将货物向上吊起的过程中 忽略绳子的重力、空气阻力 ,以下说法
正确的是( )
A. 当货物匀速上升时,绳子对货物的拉力与货物对绳子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
B. 无论货物怎么上升,绳子对货物的拉力与货物对绳子的拉力,大小总是相等
C. 无论货物怎么上升,绳子对货物的拉力总大于货物的重力
D. 若绳子质量不能忽略且货物匀速上升时,绳子对货物的拉力总等于货物的重力
【答案】BD
【解析】
【详解】A.绳子对货物的拉力与货物对绳子的拉力是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故 A 错误;
B.无论货物怎么上升,绳子对货物的拉力与货物对绳子的拉力是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
总是相等,故 B 正确;
C.如果匀速上升时,绳子对货物的拉力等于货物的重力,故 C 错误;
D.若绳子质量不能忽略且货物匀速上升时,根据平衡条件得绳子对货物的拉力等于货物的
重力,故 D 正确。
0v
5
0v
4
0v
3
0v
2
2
0 0 2 EAv ax− = 2 0 2D EDv ax− = 4EA EDx x= 0
1
2Dv v=
( )
16.如图所示,四个完全相同的弹簧都处于水平位置,它们的右端受到大小皆为 的拉力作
用,而左端的情况各不相同:①中弹簧的左端固定在墙上;②中弹簧的左端受大小也为
的拉力作用;③中弹簧的左端拴一小物块,物块在光滑的桌面上滑动;④中弹簧的左端拴一
小物块,物块在有摩擦的桌面上滑动,若认为弹簧的质量都为零,以 、 、 、 依次表
示四个弹簧的伸长量,则有( )
A. l1=l2 B. l2=2l2 C. l3=l4 D. l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