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00 KB
- 2021-05-10 发布
南郑中学高二第一学期第三次政治测试卷
时间 60分钟 满分 100分
一、单选题(共60分,15小题,每题4分)
1.人们的消费受相关商品价格变动的影响,如果A商品和B商品的关系如下表,则B商品中①②的需求量变化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生产者、经营者应对这种变化最有效的措施是________
A. 增加减少调节生产 B. 减少减少提高劳动生产率
C. 增加增加提高诚信意识 D. 减少增加改善经营管理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价格变动的影响。A选项观点与题干不符,互为替代品,一种商品价格下跌,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减少,而不是增加,排除。B选项观点符合题干,互为替代品价格与需求是正比关系,需求减少,互补商品是反比关系,需求减少,经营者的应对措施就是要提高生产率,降低价格,提高需求,入选。C选项观点与题干不符,互为替代品,一种商品价格下跌,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减少,而不是增加,排除。D选项观点与题干不符,互补商品价格与需求反比关系,B商品需求会减少,而不是增加,排除。故本题选B。
【点睛】价格变动对经济生活的影响
1.价格变动对消费的影响
价格上升时人们会减少购买,价格下降时人们会增加购买。
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的需求弹性小,对高档耐用品需求弹性大。
在两种替代商品中此商品价格变动与彼商品的需求变化成正比,在两种互补商品中此商品的价格变动与彼商品的需求变化成反比。
2.价格变动对生产的影响
价格变动调节产量。某种商品价格上升,获利增加,扩大生产规模,增加产量,价格下降,获利减少,缩小生产规模,减少产量。
价格变动调节生产要素的投入。为了降低生产成本,哪种生产要素的价格下降就会增加它的使用量,哪种生产要素的价格上升就会减少使用量。
2.随着海外购物消费的普及,消费者的品味和购买需求正在发生变化。未来跨境电商平台的竞争将主要集中在服务和货源上,尤其对平台服务的要求更高,商品多元化成为必然,这反映出( )
①生产为消费提供对象,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
②消费是生产的动力,对生产的调整升级起着导向作用
③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会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
④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提高劳动力质量
A. ①④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②③:随着海外购物消费的普及,消费者的品味和购买需求正在发生变化。未来跨境电商平台的竞争将主要集中在服务和货源上,尤其对平台服务的要求更高,商品多元化成为必然,这反映出消费是生产的动力,对生产的调整升级起着导向作用,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会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②③符合题意。
①④:生产决定消费和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提高劳动力质量在材料中未反映,排除①④。
故本题选C。
3.假定某国的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处在图8中的X点,如果实行扩张总需求的政策,一般来说,该点短期内可能趋向
A. X1 B. X2 C. X3 D. X4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国家宏观调控。C:此题考查的是“实行扩张总需求的政策”的影响。某国的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处在图中的X点, “实行扩张总需求的政策”,意味着增加市场上的货币供应量,短期内可能的趋向是提高通货膨胀率、同时降低失业率,C正确。
AB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ABD排除。
故本题选C。
4. 财政部决定2009年8月17日至8月31日发行2009年凭证式(四期)国债。本期国债发行总额400亿元,其中1年期200亿元,票面年利率2.60%;3年期200亿元,票面年利率3.73%。本期国债受到市民追捧,原因可能是:
A. 国债相对于股票收益高,风险小 B. 国债相对于股票风险小,收益稳定
C. 国债相对于存款储蓄风险大,收益稳定 D. 投资国债可以规避风险
【答案】B
【解析】
【详解】股票相对于股票来说,风险小,因此收益也要低,A错误。国债相对于股票来说,风险小,由于国债的发行主体是国家,所以它具有最高的信用度,收益稳定,B正确。国债相对于存款储蓄来说,收益更高,C错误。规避风险的投资是投资保险,而不是投资国债,D错误。故本题选B。
5. “中国制造”在国际市场上素以“价廉物美”著称。但现在,低价给贸易保护主义以口实,国外反倾销已成为我国商品出口的最大障碍。对此,我国企业除了要积极应对,利用规则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外,还应该( )
①提高商品价格,反对贸易保护主义
②创造国际品牌,树立良好国际形象
③降低成本,加强管理,增强竞争力
④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提高商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④ D. ②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面对贸易摩擦、贸易保护主义,我国要加快转变对外贸易发展方式,推动对外贸易朝着优化结构、拓展深度、提高效益方向转变,形成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出口竞争新优势,促进对外贸易转型升级,故②④符合题意。①中“提高商品价格”
与题意不符。③与题意无关。故本题选C。
6.某市市委决定将“民生净福利”作为评价政府工作的指标。这一举措体现了( )
A. 中国共产党依法执政
B. 民主执政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本方式
C. 中国共产党坚持民主集中制
D. 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
【答案】D
【解析】
【详解】D:某市市委决定将“民生净福利”作为评价政府工作的指标,这一举措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D符合题意。
A:材料体现的是中国共产党民主执政,而未体现依法执政,排除A。
B:依法执政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本方式,B说法错误。
C:中国共产党坚持民主集中制在材料中未体现,排除C。
故本题选D。
7.2017年,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走过了63年的历程,日益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和无比的优越性。这一制度
①以人民代表大会为基石
②决定了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
③保证了国家机关协调高效运转
④保障了人民在国家机关直接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
A. ①②③ B. ①③ C. ②③④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以人民代表大会为基石,保证了国家机关协调高效运转。①③正确;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由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决定,②说法错误,排除;我国人民是通过人大代表间接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④说法错误,排除;故本题选B。
8. 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第六版《现代汉语词典》新增“洋插队、新能源、电子污染、北漂、贪腐”等词语3000个,真实记录了当代的社会生活。这表明
①人们在社会生活中享用文化
②文化是经济、政治的反映
③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
④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第六版《现代汉语词典》新增“洋插队、新能源、电子污染、北漂、贪腐”等词语3000个,真实记录了当代的社会生活,体现文化是经济、政治的反映,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故题肢②③。题肢①④与题干主旨不符,故排除。故本题选C。
【点睛】正确理解文化的特点。
(1)从文化的实质来看,文化是一种精神现象。文化具有意识形态文化和非意识形态文化之分。
(2)从文化与人类社会的关系来看,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特有的现象,由人所创造、为人所特有。纯粹“自然”的东西不能称为文化。
(3)从文化与人类个体的关系来看,文化是人的一种素养。个人所具有的文化素养,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特别是通过参与文化活动、接受文化知识教育而逐步培养出来的。
(4)从物质载体与精神文化的关系来看,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一个时代的文化产品,往往是这个时代社会发展轨迹的反映。
9.一些西方发达国家凭借强大的综合国力、先进的科技手段和发达的文化传播手段,传播其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对发展中国家的民族传统文化造成了严重的冲击。对此认识正确的( )
A. 既要开展不同文化间的交流,更要继承和发扬我国民族传统文化
B. 对外开放的同时,还要坚决抵御国外敌对势力对我国的侵略
C. 世界正在走向一体化,文化间渗透和交流是不可阻挡的趋势
D. 西方价值观的传播,不利于实现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答案】B
【解析】
【详解】B:一些西方发达国家推行文化霸权主义,这启示我国在坚持对外开放同时,还要保护和发展本民族文化,坚决抵御国外敌对势力对我国的侵略,B符合题意。
A:应是继承和发扬我国民族优秀传统文化,A错误且不符合题意。
C:文化间的渗透属于文化霸权主义,C说法错误。
D:“西方价值观的传播,不利于实现世界的和平与发展”的说法太绝对, D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B。
10.《墨子•所染》中说:“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五入必而已则为五色矣。故染不可不慎也。”下列句子与此句包含的文化生活道理相同的是:
A. 石可破也,不可夺其坚;丹可磨也,不可夺其赤 B.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
C. 以自身自强,则名配尧舜 D. 见贤则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答案】D
【解析】
【详解】“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说明文化氛围影响人思想和行动。“石可破也,不可夺其坚;丹可磨也,不可夺其赤”这句话以石坚丹赤为喻,说明具有高洁品质的人是不会因外界压力而改变操守的,这不是强调文化氛围对人的影响,A项不选;“合抱之木,生于毫末”没有强调文化氛围对人的影响,B项不选;“以自身自强,则名配尧舜”强调的是加强自身素质的重要性,没有强调文化氛围的作用,C项不选;“见贤则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强调了文化氛围对人的影响,D项正确。故本题答案应为D。
11.下列说法能够证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一脉相承”的是( )
①由甲骨文演变而来的汉字是世界上生命最长的文字
②我国各民族文化异彩纷呈共同熔铸了灿烂的中华文化
③发源于黄河、长江流域的中华文明历经沧桑至今仍存
④我国古代科技注重实际运用,具有实用性、整体性的特点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①③:汉字与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一脉相承的见证。“由甲骨文演变而来的汉字是世界上生命最长的文字”,“发源于黄河、长江流域的中华文明历经沧桑至今仍存”能够证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一脉相承”;①③符合题意。
②④:“我国各民族文化异彩纷呈共同熔铸了灿烂的中华文化”,“我国古代科技注重实际运用,具有实用性、整体性的特点”体现了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特点。②④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B。
12.
“只要我们有根,纵然没有一片叶子遮身,仍旧是一株顶天立地的树。就让我们调整那立姿,在风雪里站得更稳,坚忍地度过这凛冽寒冬。是的,只要我们有根,明春来时,我们又会枝繁叶茂,宛如新生。”台湾诗人的这首《只要我们有根》表明( )
①中华文化独树一帜、独领风骚 ②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其基本特征
③奋斗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④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之魂
A. ①③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②
【答案】C
【解析】
【详解】②④:“只要我们有根,明春来时,我们又会枝繁叶茂,宛如新生。”台湾诗人的这首《只要我们有根》表明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其基本特征,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之魂,②④符合题意。
①:中华文化的独特性在这首诗中未体现,排除①。
③: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③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C。
13. 比较新旧“二十四孝”内容,可以看出
①对“孝”文化既要继承又要发展
②对“孝”文化既要克服又要保留
③传统习俗影响着人们的精神生活
④传统思想要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面对传统“孝”文化,既要继承又要发展,既要克服又要保留,故 ①②符合题意;通过新旧“二十四孝”的比较,我们可以看出,传统思想要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故 ④
符合题意;材料没有体现传统习俗影响人们的精神生活,故③不符合题意。故选C。
14.电影《 我和我的祖国》 于2019年9月30日在全国上映。电影通过在自己岗位上默默奉献的平凡人物传达了浓厚的爱国主义情感,激励着人们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奋斗,这是因为( )
A. 优秀文化植根于伟大的时代精神
B. 优秀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C. 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影响人们
D. 文化借助传统媒体影响深远持久
【答案】C
【解析】
【详解】C:《我和我的祖国》这部电影通过在自己岗位上默默奉献的平凡人物传达了浓厚的爱国主义情感,激励着人们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奋斗,这是因为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C符合题意。
A:优秀文化植根于社会实践, A说法错误。
B: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B错误。
D:文化借助传统媒体影响深远持久不是设问的原因,排除D。
故本题选C。
【点睛】文化作为一种社会精神力量,在人们改造世界的活动中能转化为物质力量,对个人、民族及国家历史都会产生深刻的影响。①对国家而言,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②对民族而言,只有物质上和精神上都富有,才能自尊、自信、自强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③对个人而言,优秀文化塑造人,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15. “我最亲爱的孩子啊,母亲不能用千言万语来教育你,就用实行教育你……”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打开尘封的英雄家书,依然能读到民族和硝烟和苦难,读到英雄对家人的思念与牵挂,读到英雄慷慨殉国的悲壮和毅然。英雄家书:
赵一曼烈士家书
①激发了人们的爱国情感,是一种巨大的物质力量
②蕴含着深厚的家国情怀,能滋养人们的精神世界
③凝聚着不屈的民族精神,反映了民族的价值追求
④根源于多元化的大众文化,反应了人们的文化需求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英雄家书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而不是物质力量,①说法错误;英雄家书蕴含着深厚的家国情怀,能滋养人们的精神世界;蕴含着深厚的家国情怀,能滋养人们的精神世界。②③正确且适合题意;英雄家书凝聚着不屈的名族精神应根源于抗日战争的实践,而不是根源于大众文化,④说法错误;故本题选C。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16.我市猪肉价格变化如下图所示:
影响我市猪肉价格持续上涨的直接因素是什么?猪肉价格上涨对我国农业生产和城乡低收入群众的生活带来哪些影响?
【答案】直接因素:供求影响价格。猪肉供不应求,价格上涨。
影响: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保护农民生产积极性,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猪肉是生活必需品,猪肉价格上涨,会增加城乡低收入群众的猪肉消费支出,加重他们的生活负担,不利于生活水平的提高。
【解析】
【分析】
本题以我市猪肉价格变化图示为背景材料,从经济生活角度设题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本题难度一般。
【详解】本题要求考生回答影响我市猪肉价格持续上涨的直接因素是什么,并回答猪肉价格上涨对我国农业生产和城乡低收入群众的生活带来哪些影响。
本题有两问:一是回答影响我市猪肉价格持续上涨的直接因素是什么,考生可从供求影响价格角度分析说明猪肉供不应求,价格上涨。
二是回答猪肉价格上涨对我国农业生产和城乡低收入群众的生活带来哪些影响。
考生可从价格变动调节生产规模角度分析猪肉价格上涨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保护农民生产积极性,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
从价格变动对生活消费的影响角度分析猪肉是生活必需品,猪肉价格上涨,会增加城乡低收入群众的猪肉消费支出,加重他们的生活负担,不利于生活水平的提高。
【点睛】材料分析题的解题步骤:
第一步,审设问,注意知识范围的限定和题型,根据设问要求,检索知识库,找到需要运用的一般理论;
第二步,以知识要点(特别是概念)为线索,按图索骥,在试题材料中寻找与理论要点相对应的有效信息;
第三步,把知识要点与对应的具体信息结合起来,对知识要点进行阐释。
第四步,表述答案:知识要点+材料分析。
17.随着人口的急剧增长,人类社会面临着三种主要因素的制约,即经济增长、资源以及环境。人们将发现我们面临的是相互制约的三重困境(如图),人类必须从这种三重困境结构中去寻找出路。
请从政府职能角度说明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如何才能走出三重困境。
【答案】①政府要履行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搞好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以节约资源、保护环境。②政府要履行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职能,政府要行使组织和发展教育、科技等事业,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③政府要履行生态文明建设的职能,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解析】
【详解】本题以随着人口的急剧增长,人类社会面临着三种主要因素的制约,即经济增长、资源以及环境的制约为背景材料,考查考生对政治生活的相关知识的理解与运用能力。
本题要求考生请从政府职能的角度,说明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如何才能走出三重困境。考生要组织好本题答案需要对设问要进行仔细分析,然后从政府的职能的角度依次展开。考生可以从政府通过履行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履行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职能、履行生态文明建设的职能三个角度说明走出三重困境即可。
18.“我的事业在中国,我的成就在中国,我的归宿在中国”,这就是著名科学家钱学森的情怀。钱学森的成就不仅仅在核物理方面,而是涉及多个领域。他曾提出著名的沙草产业理论,该理论的实质是换一种思维来看待沙漠。他认为,沙漠也是宝,占中国25%土地面积的沙漠里至少蕴藏着上万亿的产值,应该重点发展多用光、少用水的高效农业,推动沙草产业发展,让沙漠变成绿洲。
从文化生活角度,回答钱学森身上体现了什么精神,并谈谈弘扬和培育这种精神的重要性。
【答案】①钱学森的情怀体现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弘扬和培育爱国主义精神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发展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③爱国主义是民族精神的核心。民族精神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弘扬和培育爱国主义精神有利于提高我国的国际竞争力。
【解析】
【分析】
本题以钱学森的情怀为背景材料,从文化生活角度设题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描述和阐释事物、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本题难度一般。
【详解】本题要求考生从文化生活角度,回答钱学森身上体现了什么精神,并谈谈弘扬和培育这种精神的重要性。
本题的知识范围是从文化生活角度,本题有两问:一是回答钱学森身上体现了什么精神,属于体现类主观题。具体解答本问考生可根据材料中的钱学森的情怀,即“我的事业在中国,我的成就在中国,我的归宿在中国”这一有效信息,从钱学森的情怀体现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二是谈谈弘扬和培育这种精神的重要性,属于原因、意义类主观题。
具体解答本题考生可从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角度分析说明弘扬和培育爱国主义精神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发展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从爱国主义是民族精神的核心角度分析说明弘扬和培育爱国主义精神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点睛】原因、意义类试题一般设问以“为什么说”,“为什么要”、“分析......原因......的依据是什么......的意义是什么”等形式呈现,旨在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和从材料中获取和解读关键信息的能力。这种题型要指出教材中的理论原因,还要分析其现实意义,有的还要回答不这么做的危害。另外要注意高考政治的时政性。考生要审好题,明确设问中的主体和知识范围,然后结合材料一一回答。此类试题回答要注意以下几步:审设问定范围、想理论调知识、读材料找关键、组织语言写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