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22.21 KB
- 2021-05-10 发布
学习目标:
1、熟读成诵,培养文言语感。
2、精确翻译文句,理解文章主旨。
3、理解文中深刻的人生理念和父对子的殷殷期望。
背景简介:
《诫子书》是诸葛亮54岁临终前写
给8岁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书。其
对后代的教育问题十分重视。《诫
子书》中关于道德、修养、教育方
法的至理名言,影响着近两千年来
诸葛家后裔的持续发展,激励着我
国有志青年积极进取。
诫子书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
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
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
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
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
何及!
1.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君子的品行,是依靠内心安静来修
养身心的,是依靠俭朴来培养品德
的。
2.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不看轻世俗的名利,就不能表明心志。
不做到身心宁静,就不能达到远大的
目标。
3、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
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学习必须静下心来,专心致志 ,增
长才干必须刻苦学习,不努力学习
就不能增长才干,没有志向就不能
在学习上有所成就。
4、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
治性。
放纵和懈怠就不能振奋精神,轻薄
浮躁就不能修养性情,使人品德节
操高尚。
5、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
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年龄随时间飞驰而去,意志随时光流逝
而消沉,最后就像衰老的树叶般一片片
凋落,这样的人对社会没有一点用处,
大多不能够融入社会,也不能继承前辈
的事业,晚年守着贫穷的小屋,悲伤叹
息,知道要悔过、改过,却怎么也来不
及了!
知内容,理思路:
1、本文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劝诫孩
子的?
从学习和做人两个方面进行了论
述。
无论做人还是学习,作者都强
调一个“静”字,修身要静,学习
要静,获得成功也取决于静,把失
败归结于“躁”字。
据文意,谈理解:
2、结合文章,说说成学成才应该从
哪些方面入手?
据文意,谈理解:
一要静心向学,二要修身立志,三
要珍惜时间。这就是“夫学须静也,
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
以成学”的完整意义。这就是诸葛
亮的治学之道。
3、诸葛亮写这封信的用意是什么?
主旨是劝勉儿子勤学立志,生活节俭,
修身养性,以此来培养自己的品德。
修身养性要从淡泊宁静中下功夫,最
忌懒惰急躁。
据文意,谈理解:
课堂小结:
《诫子书》的作者以父亲的身份
告诫儿子读书修身,静心养德。
既有慈父的殷殷期待,更有圣贤
的谆谆教诲,感人肺腑。
知文意,我表达:
请你用下面的句式说一段话,
“我从文中 句话,
明白了 ( )的道理。
诵文章,强印象:
静以修身,( )。
非淡泊无以明志,( )。
学须静也,( )。
非学无以广才,( )。
淫慢则不能励精,( )。
俭以养德
非宁静无以致远
才须学也
非志无以成学
险躁则不能治性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 );
非澹泊无以明志,( )。
夫学须静也,( ),非学无以
广才,( )。淫慢则不能励
精,( )。年与时驰,
( ),遂成枯落,多不接世,
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诵文章,强印象:
诸葛亮作为智慧的化身,道德的楷
模,家喻户晓,他的很多故事广为
流传。请同学们课外收集有关他的
故事、名言、成语。
布置作业:
相关文档
- 北师大版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课2021-05-10 18:07:165页
- 部编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课件-(课2021-05-10 18:06:5817页
- 2020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28枣核2021-05-10 18:03:5635页
-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课件2021-05-10 18:02:3833页
-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1课《蟋蟀2021-05-10 17:59:5842页
-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十单元20以2021-05-10 17:59:469页
- 西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教学课件-2021-05-10 17:58:2928页
-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期中测试2021-05-10 17:57:237页
- 2020版中考道德与法治一练通第二部2021-05-10 17:54:0931页
- 2019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四章三角形2021-05-10 17:53:01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