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94.50 KB
- 2021-05-10 发布
地理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第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科技日报》报道:西部大开发调研组在河西走廊的调研中,发现一处面积约100多平方千米,形状特殊的花岗岩地貌。该处花岗岩岩体表面千疮百孔,形如蜂巢。“蜂巢”组合在一起,如流云翻浪、似百兽飞禽。伟硕岩体已被淘蚀得薄如蛋壳。花岗岩体绵延分布百里,相对高差百米以下。阅读上述材料,据此回答1—3题。
1.造成这种“峰巢”地貌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A.岩浆活动 B.风力沉积 C.风力侵蚀 D.流水侵蚀
2.关于此处花岗岩与沉积岩的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A.花岗岩先形成,沉积岩后形成;然后外力作用进行长期侵蚀
B.沉积岩先形成,花岗岩后形成;然后外力作用进行长期侵蚀
C.沉积岩与花岗岩同时形成;然后外力作用进行长期侵蚀
D.无法判断此处花岗岩与沉积岩形成的先后顺序
3.下列地貌与材料所述的“蜂巢”形成作用相同的是
A.沙丘 B.火山锥 C.冲积扇 D.风蚀蘑菇
4.下列关于内、外力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内力作用的能量主要来自太阳辐射能
B.内力作用的主要表现是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固结成岩等
C.外力作用使地表变得趋于平缓
D.外力作用强度较小,速度缓慢,内力作用激烈而迅速
5.选择坝址是修建水库的关键之一。下图中所示方案中,构造稳定,地基稳定,地基坚实,最适宜建坝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图a为某游客拍摄到的尼亚加拉瀑布景观图;图b为该瀑布成因示意图。读图完成6—7题。
6.根据测量结果,尼亚加拉瀑布每年都会“迁移”1 m左右,它的主要迁移方向是
A.左岸 B.右岸
C.上游 D.下游
7.有利于瀑布发育的地质条件是
①组成河床的岩石上软下硬
②组成河床的岩石下软上硬
③位于断层构造带
④位于向斜构造带
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某实验小组做如下实验:在花岗岩表面淋上25 ℃左右的水,记录其内外温度变化,如图为所测得的岩石内外温度变化曲线图,读图完成8—9题。
8.花岗岩的形成过程是岩浆
A.高温变质 B.侵入冷凝
C.高压成岩 D.喷出冷却
9.该实验模拟的地质作用是
A.风蚀作用 B.水蚀作用 C.溶蚀作用 D.风化作用
沉积地层剖面以及其中的地质构造,就像一本地质历史教科书,记录了地壳发展、演化的一系列事件,是我们了解地壳发展演化的窗口。读图回答10—11题。
10.已知石灰岩、页岩、砂岩分别是深海、浅海、河湖沉积的产物。根据该地层剖面顺序,判断C层所处的海陆环境
A.深海 B.浅海 C.陆地 D.无法判断
11.从E层到G层海平面升降的过程是
A.一直上升 B.一直下降
C.先升后降 D.先降后升
下面的甲、乙两图是同一地区相同比例尺的等高线地形图和地质图。读图完成12—13题。
12.图中河流的流向为
A.自西南向东北 B.自东北向西南
C.自东南向西北 D.自西北向东南
13.该地区属于
A.背斜成山 B.背斜成谷
C.向斜成山 D.向斜成谷
图甲为板块运动示意图,图乙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14—15题。
14.在图甲所示板块边界区域,可能形成的地表形态为
A.东非裂谷 B.海岸山脉
C.大西洋 D.喜马拉雅山脉
15.若图甲中的①处形成变质岩,则图乙中与其岩石类型相对应的是
A.a B.b C.c D.d
冰岛位于大西洋中北部,欧洲西北部。它由沿裂谷溢出的上地幔物质堆积而成。冰岛有“极圈火岛”之称。该岛冬季温和,1月平均气温在0℃左右,夏季气温不高,7月平均气温在10℃。苔原是冰岛主要的地带性植被。结合“冰岛活火山带分布图”,回答16—18题。
16.组成冰岛的岩石主要是
A.玄武岩 B.大理岩 C.页岩 D.石灰岩
17.冰岛的活火山带东西两侧的板块分别是
A.美洲板块和亚欧板块 B.太平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
C.亚欧板块和美洲板块 D.非洲板块和美洲板块
18.该岛冬季较温和的主要原因是
A.地热资源丰富 B.纬度位置较低
C.受极地东风影响 D.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
读某地地质构造示意图,完成19—21题。
19.图中a地所属构造地貌是
A.向斜 B.背斜 C.背斜谷 D.向斜谷
20.图中①②③④处的岩层,形成时间最晚的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21.图中a、b、c、d四地,最可能储藏地下水的是
A. a B. b C. c D. d
右图为某河段示意图,箭头表示河流流向。读图回答22—23。
22.侵蚀作用最活跃的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23. ①②连线处河流断面的剖面是
A. B.
C. D.
我国某河流流域示意图,回答24—25题。
24于Ⅰ、Ⅱ两区域河流地质作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A.Ⅰ区域河流的外力作用主要表现为流水搬运、堆积作用
B.Ⅱ区域河流的外力作用仅有侵蚀作用
C.Ⅰ区域河流流水作用使左岸侵蚀,右岸沉积
D.Ⅱ区域河流下切侵蚀显著,使河谷呈槽形
25关该河流的假设能够成立的是
A.若该河流位于东北地区,则该河流只有一次汛期
B.若该河流位于华北地区,Ⅱ区域的河流易发生凌汛
C.若该河流位于西北地区,则该河的补给以高山冰雪融水为主
D.若该河流位于秦岭-淮河以南,则该河结冰期短
太姥山国家地质公园位于闽浙边界。为太姥山花岗岩球状风化地貌“夫妻峰”景观图。回答第26题。
26.该景观形成所经历的地质过程依次是
A. 固结成岩——风化剥蚀——侵蚀搬运——地壳抬升
B. 地壳抬升——侵蚀搬运——岩浆侵入——风化剥蚀
C. 岩浆侵入——地壳抬升——风化剥蚀——侵蚀搬运
D. 侵蚀搬运——岩浆侵入——地壳抬升——固结成岩
下图是云贵高原形成与发育过程示意图,读图回答27—28题。
27.从上图可以看出,云贵高原的形成发育过程中
A.由内力作用为主导因素 B.由外力作用为主导因素
C.内外力共同作用 D.后期以内力作用为主
28.④中,钟乳石的形成主要是由于
A.风力侵蚀 B.流水侵蚀 C.风化作用 D.流水沉积
自然界中,相邻河系在内外因素的影响下,会有一个河系发展成为主河系。由于分水岭被破坏或迁移造成的河流袭夺,称为主动河流袭夺。图乙是“图甲中方框处的分水岭迁移图”,该处分水岭从Ⅰ经Ⅱ到Ⅲ,分水岭最终被切穿,发生河流袭夺现象。读图完成29—30题。
29.图甲中最终河流流量减少的河段是
A. a B. b C. c D. D
30.图乙中导致分水岭迁移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风化作用 B.风力侵蚀
C.流水侵蚀 D.流水沉积
二.综合题:本题共3小题,共40分。
31.(13分)读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甲)和某地剖面图(图乙),完成下列问题。
(1)图甲中乙是_____,也是构成我国黄山的主体岩石。从地质构造上看,黄山属于 ,与黄山成因相同的还有_____(填字母)(3分)
A.华山 B.喜马拉雅山 C.武夷山 D.太湖平原
(2)图乙中A地貌的成因是__________,它主要分布于我国的__________地区(填方位)。F是流动沙丘,其成因主要是___________作用。(3分)
(3)图乙中C、D、E所代表的三种岩石,年龄由老到新的排列顺序是_____。(2分)
(4)2013年湖南省启动湘西喀斯特地貌申报世界遗产工作。形成喀斯特地貌一般是_____岩,图甲中_____(填数码)可表示该岩石的形成,其经过变质作用后往往形成_____岩。沉积岩特点是_________ , ____________ (5分)
32.(14分)下图为“南半球某区域地貌及地质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地的地质构造是 ,其地貌类型是 ,该地地貌形成的原因是 。 (4分)
(2)乙地河口附近往往形成 地貌,形成该地地貌的外力作用是 。(2分)
(3)甲、丙两种地质构造中,有利于储存石油的是 构造;适合修建隧道的构造是 ,原因有 、 。 (4分)
(4)河流①、②两岸中,位于河流凹岸的是 ,以堆积为主的一岸是 ,适合修建港口码头的一岸是 。 (3分)
(5)形成该区域地质构造的地质作用是 。(1分)
33.(14分)如图是北纬30°附近我国东部某地1949年和2017年的土地利用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B两处河谷形态差别很大,A处呈________,B处呈________。(2分)
(2)C处典型的河流地貌是__________________,简述其形成的过程。(5分)
(3)根据该地区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推测河口三角洲面积的变化并说明原因。(3分)
(4)从图示聚落分布看,试分析该地区聚落沿河、沿海岸分布的原因。(4分)
地理参考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C
B
D
C
D
C
C
B
D
C
D
D
B
B
B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A
C
D
C
D
B
B
A
A
C
C
C
D
A
C
31.(1)岩浆岩 地垒 A (3分)
(2)风力侵蚀 西北 风力沉积 (3分)
(3)EDC (2分)
(4)石灰 ② 大理 层理结构 常含有化石 (5分)
32.(1)背斜 谷地 背斜顶部受张力,岩层破碎,容易被侵蚀成为谷地(4分)
(2)三角洲 流水堆积 (2分)
(3)甲 甲 天然拱形构造,安全稳定;不易积水、渗漏(4分)
(4)① ② ① (3分)
(5)内力作用 (1分)
33.(1)“V”形,槽形。(2分)
(2)冲积扇;(1分)C上游位于山区,地势起伏大,河流流速快,携带了大量泥沙;C处位于出山口,地形变平缓,河流流速减缓,泥沙堆积(4分)
(3)变化:河口三角洲面积扩大;(1分)
2009年与1949年比较林地草地减少,耕地增加,会造成水土流失,加速河流的泥沙淤积;(2分)
(4)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河网密布,有便捷的内河航运和海上运输。(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