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8 MB
- 2021-05-10 发布
第
30
讲 机械振动
-
2
-
-
3
-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考点四
实验
简谐运动、简谐运动的回复力和能量
核心
知识整合
1
.
简谐运动的定义
:
质点的位移随时间按照
规律变化的振动。
2
.
简谐运动的表达式
:x=
,
其中
表示振幅
,
表示角速度
,
表示初相位。
3
.
简谐运动所受的回复力
:
(1)
公式
:F=
。
(2)
方向
:
总是指向
。
(3)
来源
:
属于
力
,
可以是某一个力
,
也可是几个力
的
______
或
某个力的
。
正弦
函数
Asin (
ω
t+
φ
)
A
ω
φ
-
kx
平衡位置
效果
合力
分力
-
4
-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考点四
实验
位移
平衡位置
最大
零
零
最大
周期性
-
5
-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考点四
实验
(3)
对称性特征
:
如图所示
,
振子经过关于平衡位置
O
对称的两点
P
、
P'(OP=OP')
时
,
速度的大小、动能、势能
,
相对于平衡位置的位移大小
。
振子由
P
到
O
所用时间
由
O
到
P'
所用时间
,
即
t
PO
t
OP'
。
5
.
简谐运动中
和
相互转化
,
总的机械能保持不变。简谐运动的最大能量等于物体运动过程中的最大动能
,
也等于物体运动过程中的最大势能。
相等
相等
等于
=
势能
动能
-
6
-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考点四
实验
关键能力提升
命题点一
简谐运动定义
【例
1
】
下列振动中是简谐运动的是
(
)
A.
手拍乒乓球的运动
B.
思考中的人来回走动
C.
轻质弹簧的下端悬挂一个钢球
,
上端固定组成的振动系统
D.
从高处下落到光滑水泥地面上的小钢球的运动
答案
解析
解析
关闭
手拍乒乓球的运动和思考中的人来回走动没有规律
,
不是简谐运动
,
故
A
、
B
错误
;
轻质弹簧的下端悬挂一个钢球
,
上端固定组成的振动系统
,
钢球以受力平衡处为平衡位置上下做简谐运动
,C
正确
;
从高处下落到光滑水泥地面上的小钢球的运动过程为自由落体
,
不是简谐运动
,
故
D
错误
;
故选
C
。
答案
解析
关闭
C
-
7
-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考点四
实验
命题点二
简谐运动的回复力
【例
2
】
弹簧振子做简谐运动时
,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振子通过平衡位置时
,
回复力一定为零
B.
振子速度增大时
,
加速度也在增大
C.
当振子的位移增大时
,
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
D.
当振子的位移减小时
,
振子的动能也减小
答案
解析
解析
关闭
答案
解析
关闭
-
8
-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考点四
实验
【例
3
】
关于简谐运动
,
公式
F=-kx
中的
k
和
x,
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k
是弹簧的劲度系数
,x
是弹簧的长度
B.k
是回复力与位移的比例系数
,x
是做简谐运动的物体离开平衡位置的位移
C.
对于弹簧振子系统
,k
是劲度系数
,
它表征了弹簧的性质
D.
根据
F=-kx,
可以认为
k
与
F
成正比
答案
解析
解析
关闭
k
是回复力与位移的比例系数
,x
是做简谐运动的物体离开平衡位置的位移
,
故
A
错误
,B
正确
;
只有水平方向的弹簧振子系统
,k
是劲度系数
,
在斜面上的弹簧振子
,
则
k
不为劲度系数
,
故
C
错误
;
对确定的简谐运动
,k
为定值
,
故
D
错误。
点睛 回复力是做简谐运动的物体所受到的指向平衡位置的合力
,
方向总是指向平衡位置
;
回复力公式
F=-kx
中的
k
是比例系数
,x
为位移
;
回复力是变力。
答案
解析
关闭
B
-
9
-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考点四
实验
【例
4
】
如图为一弹簧振子
,O
为平衡位置
,
振子在
B
、
C
之间做简谐运动
,
设向右为正方向
,
则振子
(
)
A.
由
C
向
O
运动时
,
位移为正值
,
速度为正值
,
加速度为正值
B.
由
O
向
B
运动时
,
位移为正值
,
速度为正值
,
加速度为负值
C.
由
B
向
O
运动时
,
位移为负值
,
速度为正值
,
加速度为正值
D.
由
O
向
C
运动时
,
位移为负值
,
速度为负值
,
加速度为负值
思路点拨
因回复力总是指向平衡位置
,
故回复力和加速度在图象上总是指向
t
轴。
答案
解析
解析
关闭
由
C
向
O
运动时
,
位移为负值
,
速度为正值
,A
错误
;
由
O
向
B
运动时
,
速度为正值
,
位移为正值
,
回复力为负值
,
加速度为负值
,B
正确
;
由
B
向
O
运动时
,
位移为正值
,
速度、加速度为负值
,C
错误
;
由
O
向
C
运动时
,
位移为负值
,
速度为负值
,
加速度为正值
,D
错误。
答案
解析
关闭
B
-
10
-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考点四
实验
命题点三
简谐运动的能量
【例
5
】
如图所示
,
劲度系数为
k
的竖直轻弹簧下面挂一个质量为
m
的物体
,
物体在竖直方向做简谐运动
,
当物体振动到最高点时
,
弹簧正好为原长。则物体在振动过程中
(
)
易错警示
本题为竖直方向的弹簧振子
,
重力势能、动能和弹性势能三者间相互转化
,
机械能总量保持不变。本题关键是要根据小球和弹簧系统机械能守恒列式分析
,
特别要注意小球机械能不守恒。
答案
解析
解析
关闭
答案
解析
关闭
-
11
-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考点四
实验
简谐运动的图象
核心知识整合
1
.
意义
:
振动图象表示了振动物体的
的规律。
2
.
形状
:
从平衡位置开始计时
,
函数表达式为
x=
,
图象如图甲所示。从最大位移处开始计时
,
函数表达式为
x=
,
图象如图乙所示。
位移随时间
变化
Asin
ω
t
Acos
ω
t
-
12
-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考点四
实验
关键能力提升
命题点一
简谐运动的图象
【例
6
】
某弹簧振子沿
x
轴的简谐运动图象如图所示
,
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
A.t=1 s
时
,
振子的速度为零
,
加速度为负的最大值
B.t=2 s
时
,
振子的速度为负
,
加速度为正的最大值
C.t=3 s
时
,
振子的速度为负的最大值
,
加速度为零
D.t=4 s
时
,
振子的速度为正
,
加速度为负的最大值
答案
答案
关闭
A
-
13
-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考点四
实验
【例
7
】
(
多选
)
图甲是利用沙摆演示简谐运动的装置
,
当盛沙的漏斗下面的薄木板被水平匀速拉出时
,
做简谐运动的漏斗漏出的沙在板上显示出图乙所示的曲线。已知木板水平速度为
0.20 m/s,
图乙所示一段木板的长度为
0.60 m,g
取
π
2
,
则
(
)
A.
沙摆的周期大约为
1.5 s
B.
沙摆的摆长大约为
0.30 m
C.
图乙可表示沙摆的振动图象
D.
图乙可表示沙摆的波动图象
答案
解析
解析
关闭
答案
解析
关闭
-
14
-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考点四
实验
方法技巧
简谐运动图象表示了振动物体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
可直观地读取振幅
A
、周期
T
以及各时刻的位移
x,
判定各时刻的回复力、加速度方向
,
判定某段时间内位移、回复力、加速度、速度、动能、势能的变化情况等。振动图象不是质点的运动轨迹。
振动图象中展示的信息
(1)
由图象可以看出质点振动的振幅、周期。
(2)
可以确定某时刻质点离开平衡位置的位移。
(3)
可以确定各时刻质点的振动方向。
(4)
可以确定某时刻质点的回复力、加速度和速度的方向。
(5)
比较不同时刻质点的速度、加速度的大小。
-
15
-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考点四
实验
命题点二
简谐运动方程
【例
8
】
(
多选
)
物体
A
做简谐运动的振动方程是
x
A
=3sin 100t m,
物体
B
做简谐运动的振动方程是
x
B
=5sin 100t m
。比较
A
、
B
的运动
(
)
A.
振幅是矢量
,A
的振幅是
6 m,B
的振幅是
10 m
B.
周期是标量
,A
、
B
周期相等
,
都为
100 s
C.A
振动的频率
f
A
等于
B
振动的频率
f
B
D.A
、
B
的周期都为
6.28×10
-2
s
答案
解析
解析
关闭
答案
解析
关闭
-
16
-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考点四
实验
方法技巧
应用简谐运动的表达式
x=Asin(
ω
t+
φ
)
解决简谐运动问题
-
17
-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考点四
实验
单摆模型
核心知识整合
1
.
定义
:
如果细线的质量与小球相比可以忽略
,
球的直径与线的长度相比也可以忽略
,
这样的装置就叫单摆模型。
单摆的回复力
:F=
,
当偏角很小时
,
单摆做
运动。
-mgsin
θ
简
谐
-
18
-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考点四
实验
2
.
单摆的周期
:T=
。单摆的周期
与
________
及
无关。
应用
:
只要测出单摆的摆长
l
和周期
T,
就可以根据
T=
,
求出当地的重力加速度。
振幅
摆球
质量
-
19
-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考点四
实验
关键能力提升
命题点一
单摆周期公式
【例
9
】
一小球挂于
O
点
,
细线长为
L,O
点正下方
处有一铁钉。将小球拉至
A
处无初速释放
,
摆角很小
,
这个摆的周期是
(
)
答案
解析
解析
关闭
答案
解析
关闭
-
20
-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考点四
实验
命题点二
单摆能量
【例
10
】
(
多选
)
摆球质量相等的甲、乙两单摆悬挂点高度相同
,
其振动图象如图所示。选悬挂点所在水平面为重力势能的参考面
,
由图可知
(
)
A.
甲、乙两单摆的摆长之比是
4
∶
9
B.t
a
时刻甲、乙两单摆的摆角相等
C.t
b
时刻甲、乙两单摆的重力势能差最大
D.t
c
时刻甲、乙两单摆的速率相等
答案
解析
解析
关闭
由题图可知甲、乙两单摆周期之比为
2
∶
3,
根据单摆周期公式
,
摆长之比是
4
∶
9,A
正确
;t
a
时刻两单摆位移相等
,
但由于摆长不同
,
所以两单摆的摆角不等
,B
错误
;t
b
时刻甲、乙两单摆的重力势能差最大
,C
正确
;t
c
时刻两单摆都处于平衡位置
,
速率最大
,
但由于最大重力势能不同
,
故它们的速率不等
,D
错误。
答案
解析
关闭
AC
-
21
-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考点四
实验
【例
11
】
做简谐振动的单摆摆长不变
,
若摆球质量减小为原来的
,
摆球经过平衡位置时速度增大为原来的
2
倍
,
则单摆振动的
(
)
A.
频率、振幅都不变
B.
频率、振幅都改变
C.
频率不变、振幅改变
D.
频率改变、振幅不变
思路点拨
单摆运动过程中
,
是重力势能和动能相互转化的过程
,
从最高点到最低点的过程机械能守恒
,mgh= mv
2
,h
和单摆振幅正相关。
答案
解析
解析
关闭
答案
解析
关闭
-
22
-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考点四
实验
受迫振动与共振
核心知识整合
1
.
受迫振动
(1)
概念
:
振动系统在
作用下的振动。
(2)
特点
:
受迫振动的频率等于
的频率
,
跟系统的固有频率
。
2
.
共振
(1)
现象
:
当驱动力的频率等于系统的
时
,
受迫振动的振幅最大。
(2)
条件
:
驱动力的频率等于
。
(3)
特征
:
共振时振幅
。
-
23
-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考点四
实验
3
.
自由振动、受迫振动和共振的关系
比较
-
24
-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考点四
实验
关键能力提升
命题点一
受迫振动
【例
12
】
如图所示的装置
,
弹簧振子的固有频率是
4 Hz
。现匀速转动把手
,
给弹簧振子以周期性的驱动力
,
测得弹簧振子振动达到稳定时的频率为
1 Hz,
则把手转动的频率为
(
)
A.1 Hz B.3 Hz
C.4 Hz D.5 Hz
答案
解析
解析
关闭
稳定时
,
受迫振动的频率与驱动力的频率相等。
答案
解析
关闭
A
-
25
-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考点四
实验
命题点二
共振
【例
13
】
一个单摆在地面上做受迫振动
,
其共振曲线
(
振幅
A
与驱动力频率
f
的关系
)
如图所示
,
则
(
)
A.
此单摆的固有周期约为
0.5 s
B.
此单摆的摆长约为
1 m
C.
若摆长增大
,
单摆的固有频率增大
D.
若摆长增大
,
共振曲线的峰将向右移动
答案
解析
解析
关闭
答案
解析
关闭
-
26
-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考点四
实验
【例
14
】
(
多选
)(2018
浙江诸暨牌头中学期中
)
有甲、乙、丙三个质量相同的单摆
,
它们的固有频率分别为
f
、
4f
、
5f,
都在频率
4f
的同一驱动力作用下做受迫振动
,
比较这三个单摆
(
)
A.
它们的振幅相同
B.
乙的振幅最大
C.
它们的振动频率都是
4f
D.
甲、乙、丙的振动频率分别为
f
、
4f
、
5f
方法技巧
做受迫振动的系统的机械能不守恒
,
系统不断从外界进行能量补充
,
驱动力频率与固有频率越接近
,
振幅
A
越大
;
当
f
驱
=f
固
时
,
振幅
A
最大
,
发生共振
,
振幅的最大值与驱动力有关。
答案
解析
解析
关闭
受迫振动的频率等于驱动力的频率
,
当系统的固有频率等于驱动力的频率时
,
系统达到共振
,
振幅达到最大。则它们的振动频率都是
4f,
且乙的振幅最大
,
所以
BC
正确
,AD
错误。故选
BC
。
答案
解析
关闭
BC
-
27
-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考点四
实验
思路点拨
对共振现象的理解
1
.
共振曲线
:
如图所示
,
横坐标为驱动力频率
f,
纵坐标为振幅
A
。它直观地反映了驱动力频率对某固有频率为
f
0
的振动系统受迫振动振幅的影响
,
由图可知
,f
与
f
0
越接近
,
振幅
A
越大
;
当
f=f
0
时
,
振幅
A
最大
。
2
.
受迫振动中系统能量的转化
:
做受迫振动的系统的机械能不守恒
,
系统与外界时刻进行能量交换。
-
28
-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考点四
实验
探究单摆周期与摆长的关系
核心知识整合
1
.
实验装置图
2
.
实验目的
探究单摆的周期与摆长的关系。
-
29
-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考点四
实验
3
.
实验
原理
-
30
-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考点四
实验
4
.
实验器材
带有铁夹的铁架台、中心有小孔的金属小球、不易伸长的细线
(
约
1 m)
、停表、毫米刻度尺和游标卡尺。
5
.
实验步骤
(1)
让细线的一端穿过金属小球的小孔
,
然后打一个比小孔大一些的线结
,
做成单摆。
(2)
把细线的上端用铁夹固定在铁架台上
,
把铁架台放在实验桌边
,
使铁夹伸到桌面以外
,
让摆球自然下垂
,
在单摆平衡位置处作上标记
,
如实验装置图所示。
(3)
用毫米刻度尺量出摆线长度
l',
用游标卡尺测出摆球的直径
,
即得出金属小球半径
r,
计算出摆长
l=
。
l'+
r
-
31
-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考点四
实验
-
32
-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考点四
实验
4
π
2
k
-
33
-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考点四
实验
7
.
注意事项
(1)
构成单摆的条件
:
细线的质量要小、弹性要小
,
选用体积小、密度大的小球
,
摆角不超过
5°
。
(2)
要使摆球在同一竖直面内摆动
,
不能形成圆锥摆
,
方法是将摆球拉到一定位置后由静止释放。
(3)
测周期的方法
:
①
要从摆球过平衡位置时开始计时。因为此处速度大、计时误差小
,
而最高点速度小、计时误差大。
②
要测多次全振动的时间来计算周期。如在摆球过平衡位置时开始计时
,
且在数
“
零
”
的同时按下停表
,
以后每当摆球从同一方向通过平衡位置时计数
1
次。
-
34
-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考点四
实验
(4)
本实验可以采用图象法来处理数据。即用纵轴表示摆长
l,
用横轴表示
T
2
,
将实验所得数据在坐标平面上标出
,
应该得到一条倾斜直线
,
直线的斜率
。这是在众多的实验中经常采用的科学处理数据的重要办法。
8
.
误差分析
(1)
系统误差的主要来源
:
悬点不固定
,
球、线不符合要求
,
振动是圆锥摆而不是在同一竖直平面内的振动等。
(2)
偶然误差主要来自时间的测量
,
因此
,
要从摆球通过平衡位置时开始计时
,
不能多计或漏计振动次数。
-
35
-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考点四
实验
关键能力提升
命题点
实验原理与操作
【例
15
】
(
实验误差分析与测量
)(1)
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①
(
多选
)
组装单摆时
,
应在下列器材中选用
(
填选项前的字母
)
。
A
.
长度为
1 m
左右的细线
B.
长度为
30 cm
左右的细线
C.
直径为
1.8 cm
的塑料球
D.
直径为
1.8 cm
的铁球
②
测出悬点
O
到小球球心的距离
(
摆长
)L
及单摆完成
n
次全振动所用的时间
t,
则重力加速度
g=
(
用
L
、
n
、
t
表示
)
。
-
36
-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考点四
实验
(2)
实验中
,
有人用游标为
10
分度
(
测量值可准确到
0.1 mm)
的卡尺测量小球的直径。某次测量的示数如图乙所示
,
读出小球直径
d
的值为
mm
。在实验中需要用停表测出单摆振动
n
次所需要的时间。在一次实验中
,
他用停表记下了单摆振动
50
次的时间如图丙所示
,
由图可读出时间为
s
。
-
37
-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考点四
实验
-
38
-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考点四
实验
【例
16
】
(1)
某同学在做
“
探究单摆周期与摆长的关系
”
的实验中
,
分别用两种仪器来测量摆球直径
,
操作如图
1
所示
,
得到摆球的直径为
d=19.12 mm,
此测量数据是选用了仪器
(
选填
“
甲
”
或
“
乙
”)
测量得到的。
(2)
该同学先用刻度尺测得摆线的长度
,
再采用上题中的方法测得摆球直径
,
他通过改变摆长
,
进行多次实验后以摆长
L
为横坐标
,T
2
为纵坐标
,
作出
T
2
-L
图线
,
若该同学在计算摆长时加的是小球直径
,
则所画图线是图
2
中
(
选填
“A”“B”
或
“C”)
。
答案
:
(1)
乙
(
2)C
-
39
-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考点四
实验
-
40
-
1
2
3
4
5
1
.(
多选
)
水平弹簧振子做简谐运动
,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振子在平衡位置时
,
动能最大
,
势能最小
B.
振子在最大位移处
,
势能最大
,
动能最小
C.
振子在向平衡位置运动时
,
由于振子振幅减小
,
故总机械能减小
D.
在任意时刻
,
动能与势能之和保持不变
答案
解析
解析
关闭
做简谐运动的弹簧振子
,
靠近平衡位置时
,
做变加速运动
,
速度增大
,
离开平衡位置时
,
做变减速运动
,
速度减小
,
所以振子通过平衡位置时
,
速度最大
,
则动能最大
,
此时弹性势能最小
,
故
A
正确
;
振子在最大位移处
,
弹性势能最大
,
速度为零
,
动能为零
,
故
B
正确
;
振子和弹簧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
,
振子在向平衡位置运动时
,
弹簧的弹性势能减小
,
则振子机械能增大
,
故
C
错误
;
振子和弹簧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
,
振子动能与势能之和不变
,
故
D
正确。
答案
解析
关闭
ABD
-
41
-
1
2
3
4
5
2
.(2018
浙江台州书生中学月考
)
对做简谐运动的物体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每次通过同一位置时
,
其速度不一定相同
,
但加速度一定相同
B.
通过平衡位置时
,
速度为零
,
加速度最大
C.
每次通过平衡位置时
,
加速度相同
,
速度也一定相同
D.
若位移为负值
,
则速度一定为正值
,
加速度也一定为正值
答案
解析
解析
关闭
答案
解析
关闭
-
42
-
1
2
3
4
5
3
.
如图甲所示
,
一弹簧振子在
A
、
B
间做简谐运动
,O
为平衡位置。如图乙所示是振子做简谐运动的位移
—
时间图象。下面四个图象中
,
能正确反映振子加速度变化情况的是
(
)
答案
解析
解析
关闭
答案
解析
关闭
-
43
-
1
2
3
4
5
4
.
某一物体在某行星表面所受重力是在地球表面时的
16
倍
,
在地球上走得很准的摆钟搬到该行星上
,
分针走一圈所用时间实际是
(
)
A.15 min B.30 min C.3 h D.4 h
答案
解析
解析
关闭
答案
解析
关闭
-
44
-
1
2
3
4
5
-
45
-
1
2
3
4
5
(1)
用游标卡尺测量小钢球直径
,
示数如图乙所示
,
读数为
mm
。
(2)
以下是实验过程中的一些做法
,
其中正确的有
。
A.
摆线要选择细些的、伸缩性小些的
,
并且适当长一些
B.
摆球尽量选择质量大些、体积小些的
C.
为了使摆的周期大一些
,
以方便测量
,
开始时拉开摆球
,
使摆线偏离平衡位置较大的角度
D.
改变摆长
,
多测几组数据
,
并将测得的摆长和周期分别取平均值
,
然后代入原理式中计算出重力加速度
g
-
46
-
1
2
3
4
5
(3)
小明同学根据实验数据
,
利用计算机拟合得到的方程为
: T
2
=4.04l+0.05
.
由此可以得出当地重力加速度为
g=
(
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
。从方程中可知
T
2
与
l
没有成正比关系
,
其原因可能是
。
A.
开始计时时
,
小球可能在最高点
B.
小球摆动过程中
,
可能摆角太大
C.
计算摆长时
,
可能加了小球的直径
D.
计算摆长时
,
可能忘了加小球半径
答案
:
(1)18.8
(2)AB
(3)9.76
D
解析
:
(1)
游标卡尺的读数方法是先读出主尺上的刻度
,
大小
:18 mm,
再看游标尺上的哪一刻度与固定的刻度对齐
:
第
8
刻度与上方刻度对齐
,
读数
:0.1×8=0.8 mm,
总读数
:L=18+0.8=18.8 mm;
-
47
-
1
2
3
4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