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31.50 KB
- 2021-05-10 发布
2020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千方百题集训三十七 区域资源开发
1、 根据有效风能密度和有效风速全年累计小时数,我国风能资源分布分为风能丰富区、较丰富区、可利用区和贫乏区。下图为我国部分区域四类风能资源分布示意图。
完成1~2题。
1.关于四地风能资源分布及原因的叙述,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①风能贫乏区;盛行中纬西风,地形闭塞
B.②风能较丰富区;盛行西南季风,地形平坦
C.③风能可利用区;盛行东南季风,地形闭塞
D.④风能丰富区;邻近冷气团源地,地形平坦
2.下列四地风能资源丰富程度与④地最接近的是( )
A.雅鲁藏布江谷地
B.东南沿海地区
C.黄土高原
D.四川盆地
2、 页岩气是从页岩层中开采出来的天然气。页岩气与常规天然气储层气藏不同,它往往分布在盆地内厚度较大、分布广的页岩源岩地层中。页岩气开采主要使用水力压裂法,即将化学物质和大量水、泥沙的混合物,用高压注入地下井,压裂附近的岩石构造,进而收集天然气。下图为页岩气埋藏构造及开采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与常规天然气相比,页岩气( )
A.受页岩油挤压,埋藏更深
B.埋藏深,开采难度大
C.埋藏于断裂带,岩层裂隙发育更高
D.分布于向斜槽部,有自生自储条件
2.对页岩气大规模开采和使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保持地表形态,导致地面沉降
B.投资大,耗水量多
C.导致地下水污染,地下水循环更活跃
D.减少对石油的依赖,改善大气环境质量
3、 读内蒙古自治区“煤变油”工艺流程示意图。
回答1-3题。
1.我国在内蒙古自治区启动“煤变油”工程,其主要布局理由是( )
A.区域内石油资源十分短缺
B.区域内煤炭资源十分丰富
C.区域内科技力量强大
D.区域内输油管道密集
2.从图示信息看,内蒙古自治区“煤变油”工程实施的主要制约因素是( )
A.工艺流程复杂
B.环境污染严重
C.水资源短缺
D.消费市场狭小
3.在我国推广应用“煤变油”技术的意义在于( )
A.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B.降低煤炭的开采成本
C.增加能源生产总量
D.降低石油对外依赖程度
4、下图是我国中西部某地产业链结构图,完成1~2题。
1.促使该地产业链成型的主导因素是( )
A.市场 B.劳动力 C.原料 D.交通
2.近年来,该地煤炭输出比重降低而电力输出比重提升,其带来的积极影响有( )
A.发展新兴产业,优化产业结构 B.降低运输成本,缓解交通压力
C.降低大气污染,改善生态环境 D.实现产业升级,减轻用工数量
5、 陕西榆林市是我国国家级能源化工基地,经济结构以重化工业为主。
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榆林市成为我国国家级能源化工基地的优势条件有( )
①煤、气、盐资源丰富
②水陆交通便利
③市场广阔
④科技力量雄厚
⑤国家政策支持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⑤
D.②④⑤
2.榆林市发展重化工业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可能有( )
①改变地表形态,减缓水土流失
②加剧大气污染,雾霾天气增多
③增加能源输出,消除贫困现象
④完善基础设施,促进城市发展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6、1998年山西省有1800余家小型焦化企业,因污染严重等原因,该省逐步将其关停。至2014年已形成4个千万吨级和14个500万吨级焦化园区。如图示意1994年和2014年山西省焦化厂布局的变化。据此完成1〜3题。
1.山西省发展焦化产业的主要优势是( )
A.原料丰富 B.市场广阔 C.交通便利 D.政策支持
2.与1994年相比,2014年山西省焦化产业( )
A.企业规模大,数量多 B.运输过程中,大气污染减少
C.技术水平高,能耗大 D.生产过程中,废弃物排放多
3.山西省焦化产业对减少环境污染可采取的措施有( )
A.采用铁路专线进行封闭运输 B.延长产业链,增加经济附加值
C.将焦化产业搬迁至焦煤产地 D.关停焦化厂,杜绝废弃物排放
7、浅层地热能是埋藏于地下一定深度的地热能资源,以地下水为栽体,其能量主要来源于太阳辐射与地球梯度增温。浅层地热能可用地温梯度(每百米增加温度)来表示,一般情況下埋藏越深温度越高。下图为我国某区域地温梯度等值图,读图完成1〜3题。
1.该区域浅层地热能( )
A.集中分布在断层线两侧
B.受地形起伏影响最大
C.离县城越远浅层地热能越低
D.绿港浅层地热能最高
2.目前该区域浅层地热能资源未能大规模开发利用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
A.市场需求不足
B.资源不可再生
C.基础设施薄弱
D.埋藏深,开采难
3.如果采用传统方式大规模开采浅层地热能,可能主要导致( )
A.地下水位下降
B.开采区地表水污染
C.全球气候变暖
D.地下水水质变好
8、 由于对煤炭资源大规模、高强度的开发,东北、山西等地的煤炭资源型城市虽为国家工业化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能源和资源支撑,但也付出了沉重的资源、环境、生命和后续发展能力的代价。下图为资源型城市生命周期与资源产业生命周期图。
据此回答1-2题。
1.资源型城市最佳的产业结构调整时间段为( )
A.①~②
B.③~④
C.④~⑤
D.⑤~⑥
2.下列措施中,不适合我国煤炭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过程中产业结构调整选择的是( )
A.将煤炭产业的重心由开采转为深加工,延长开采周期
B.增加科技投入,改造传统工业,提高产业竞争力
C.大力扶植机械制造业和生物制药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D.利用区位和市场优势,重点发展食品加工业,削弱第三产业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及解析:
答案:1.D; 2.B
2答案及解析:
答案:1.BD; 2.BD
3答案及解析:
答案:1.B; 2.C; 3.D
解析:1.内蒙古自治区煤炭资源十分丰富,启动“煤变油”工程可以充分发挥其资源优势。
2.从“煤变油”工艺图可以看出,该工艺需要大量的水,而本区位于干旱半干旱地区,水资源短缺。
3.“煤变油”后,二氧化碳排放量不会减少,对煤炭的开采成本和能源生产总量没有影响,但可增加石油产量,降低对外来石油的依赖程度。
4答案及解析:
答案:1.D; 2.B
解析:1.本题组考查工业区位因素、能源资源的开发。影响产业的主导因素就是其决定因素,从图中可以看到.煤炭开采居于中心位置.是整个产北链的核心;箭头指向表明有了煤炭开采业,才有了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所以其主导因素是原料;市场、劳动力、交通是影响该产业的重要因素.但不是主导因素。
2.电力输出比重提高.要求把煤炭转化为电力.电力工业仍然是传统工业,会加重当地污染,不利于优化产业结构.不能实现产业升级,只是延长了产业链,故排除A、C、D;煤炭运量大、运输成本高,输电可以大大减少运输费用.同时缓解交通运输的压力,故B正确
5答案及解析:
答案:1.C; 2.D
解析:1.图中显示榆林不靠近河流,水路交通不便,②错误。该地处于陕西北部.科技较落后,④错误。
2.发展重化工业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从而完善基础设施。但重化工业属于严重污染的产业.会加剧当地大气污染。
6答案及解析:
答案:1.A; 2.B; 3.A
解析:1.本题主要考査工业布局的主要区位因素。
从图中可以看出煤是焦化厂的原料,山西省是我国煤炭资源最丰富的省区,因此其发展焦化产业的主要优势是原料丰富,A项正确。
2.本题主要考査工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结合两幅图可以看出,焦化厂的企业规模变大,但数量减少,A项错误;从图中运输方式看,焦化厂的产品运输由1994年的公路运输,转为2014年的铁路运输,运输过程中的大气污染会减少,B项正确;图中无法显示技术水平的高低,C项错误;由材料和图可知当地关停了部分小型焦化企业,因此生产过程中的废弃物排放不会增多,D项错误。
3.本题主要考査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中的可持续利用措施。采用铁路专线封闭运输会减少运输过程中对环境的污染,A项正确;延长产业链,能增加经济附加值,但并不能减少污染排放,B项错误;由图可知该省焦化产业的发展趋势是将煤运送到焦化厂,将焦化厂搬迁至焦煤产地不利于其发展,且不符合现实,C项错误;关停焦化厂和杜绝废弃物的排放不现实,D项错误.
7答案及解析:
答案:1.D; 2.C; 3.A
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等值线的分布特点。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区域浅层地热能中西部多,东部少,并不是从断层线向两侧递减,故A项错误;绿港地区地温梯度值在6.5〜6.7之间,地热能最丰富,故D项正确;图中浅层地热能并不以县城为中心向外递减分布,故C项错误;由图中经纬度信息可知,该区域为华北平原,地形起伏对地热能影响小.故B项错误。
2.本题主要考查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浅层地热能资源主要来自于太阳能与地球梯度增温.属于可再生资源.故B项错误;埋藏深度相对较浅,故D项错误;该区域经济发达.能源市场需求量较大.故A项错误;由于该区域浅层地热能主要分布在广大的乡村地区,缺少配套设施.从而导致未能被大规模开发利用.故C项正确。
3.本题主要考査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浅层地热能以水为载体,用传统方式大规模开采会大量抽取地下水,因此可能会导致地下水位下降,故A项正确;地下热水对地表水无污染.故B项错误;开采浅层地热能可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减缓气候变暖,故C项错误;会对地下水会产生一定污染,故D项错误.
8答案及解析:
答案:1.C; 2.D
相关文档
- 2020版高考新创新一轮复习地理:课时2021-05-09 00:04:005页
- 高考一轮复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专2021-05-08 21:49:047页
- 2019届高三一轮复习地理:阶段复习课2021-05-08 20:35:5926页
- 【鲁教版】2019届高考一轮复习地理2021-05-08 17:39:5759页
- 高考一轮复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专2021-05-08 16:42:315页
- 高考第一轮复习地理工业地域类型2021-05-08 14:26:306页
- 【人教版】2019届一轮复习地理课件2021-05-07 16:13:1240页
- 2020版高考新创新一轮复习地理:课时2021-05-06 16:02:395页
- 2020届鲁教版一轮复习地理新优选大2021-05-06 12:05:317页
- 2020版高考新创新一轮复习地理:课时2021-05-06 11:46:03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