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87.00 KB
- 2021-05-10 发布
www.ks5u.com
[主题时空线索串联]
[自我校对]
A.欧共体
B.不结盟运动
C.苏联解体
D.和平共处五项
E.万隆
F.中美关系
[主题发展历程纵览]
1.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发展变化
阶段
二战后至20世纪50年代中期
20世纪50年代后期至90年代初
20世纪90年代初至今
世界格局
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两极格局下,表现出多极化趋势
两极格局崩溃,多极化趋势加强;暂时表现为“一超多强”
主要表现
苏联解体,“冷战”
- 2 -
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北约组织;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经互会、华约组织
欧洲共同体的形成、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中国振兴以及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结束。美国、欧盟、日本成鼎立之势;俄罗斯走出低谷;中国国际地位提高
认识
①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的冲突是两极格局形成的主要原因
②世界多极化趋势的根源在于世界经济力量结构的多极化发展趋势
③新的国际格局的形成需要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但多极化不可逆转
④多极化既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
2.二战后中美关系发展的阶段特征及形成原因
(1)第一阶段(“二战”结束到20世纪60年代末)
①阶段特征:中美关系处于对抗状态。
②主要原因:美国推行反共、反社会主义和反人民民主国家的全球霸权政策。在此期间,支持蒋介石发动反共反人民的内战,侵略朝鲜、入侵台湾海峡、侵略越南等,把侵略矛头指向中国。
(2)第二阶段(20世纪七八十年代)
①阶段特征:中美关系缓和,结束对抗,两国关系走向正常化。
②主要原因:a.美国国内严重的经济危机、侵越失败,在美苏争霸中相互削弱并处于劣势,迫使美国调整战略和对华关系。b.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和国际地位的逐步提高,成为不可忽视的力量。c.美国霸权政策遭到世界各国人民的反对,中国得到世界人民特别是第三世界国家人民的支持。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
(3)第三阶段(20世纪90年代以来)
①阶段特征:中美关系时而紧张,时而缓和。
②主要原因:美国“和平演变”在东欧、苏联得逞,使之加紧对中国的“和平演变”,不断制造矛盾和摩擦,这是由其本质决定的。由于我国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和国际政治地位的不断提高,中美经济交流日益扩大。
- 2 -
相关文档
- 三年高中生活的自我鉴定2021-05-10 13:58:122页
- 高中老师实习总结2021-05-10 13:57:589页
- 高中数学人教a版必修三 第一章 算2021-05-10 13:56:487页
- 2020-2021学年高中英语课时分层作2021-05-10 13:56:376页
- 【新教材】2020-2021学年高中生物2021-05-10 13:56:297页
- 高中数学人教a版选修2-3练习:2-3-22021-05-10 13:56:207页
- 高中数学必修3教案:2_3变量间的相关2021-05-10 13:56:195页
- 高中物理人教选修11单元检测电场电2021-05-10 13:56:105页
- 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2(练习)3_1_2 烷2021-05-10 13:51:3714页
- 高中生物第2章第2节同步练习2021-05-10 13:51:03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