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93.83 KB
- 2021-05-10 发布
第
2
课时 地球自转
(2
)
——
地方时、区时及日期
思维导图
-
3
-
地球自转的意义
(
二
)——
产生时差
(1)
原因
:
由于地球
自西向东
自转
,
同纬度的甲、乙相比
,
乙地
相对位置偏东
,
乙地
时刻较早。
-
4
-
(2)
地方时
①
含义
:
因经度不同而不同的时刻
,
称为
地方时
。经度每隔
1
°
,
地方时相差
4
分钟。
②
判断
:
图中甲、丙位于同一条经线上
,
地方时
相同
。
③
计算
:
图中甲与丁经度相隔
60
°
,
地方时相差
4
小时
,
按
“
东加西减
”
原则计算
,
若丁地地方时为
6
时
,
则甲地为
2
时。
-
5
-
(3)
时区与区时
①
时区的划分
在地球上经度每隔
15
°
划分为一个时区
,
全球共分为
24
个时区。以本初子午线为基准
,
从
7.5
°
W
到
7.5
°
E
划分为一个时区
,
叫
中时区
或
零时区
。在中时区以东
,
每隔
15
°
划分为一个时区
,
依次为东一区至东十二区
;
在中时区以西
,
每隔
15
°
划分为一个时区
,
依次为西一区至西十二区。东西十二区各跨
7
.
5
°
,
合为一个时区。
-
6
-
②
区时
:
每个时区
中央经线的地方时
为该时区的区时。相邻的两个时区区时相差
1
小时。
(4)
日期范围
①
新的一天
:
从
0
时所在经线向
东
到
180
°
经线。
②
旧的一天
:
从
0
时所在经线向
西
到
180
°
经线。
-
7
-
以日期变更示意图来理解日期的分布及
变化
-
8
-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地方时与区时
【典题示例】
我国
“
嫦娥三号
”
月球探测器于北京时间
2013
年
12
月
2
日
1
时
30
分
,
在四川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发射时刻的国际标准时间
(
世界时
)
是
2013
年
12
月
(
)
A.1
日
17
时
30
分
B.1
日
21
时
30
分
C.2
日
1
时
30
分
D.2
日
9
时
30
分
答案
解析
解析
关闭
北京时间是
120°E
的地方时
(
东八区区时
),
国际标准时间是中时区的区时
,
与北京时间相差
8
个小时
,
根据
“
东加西减
”
的原则
(
中时区在东八区西侧
),
北京时间减去
8
小时就是国际标准时间
,
即
1
日
17
时
30
分。
答案
解析
关闭
A
-
9
-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方法提升
1
.
地方时的计算
地方时的计算依据
:
地球自转
,
东早西晚
,1
度
4
分
,
东加西减。求地方时的步骤与规则如下
:
-
10
-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如已知甲地
(30
°
W)
地方时为
5
时
,
求乙地
(75
°
E)
的地方时。
-
11
-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2
.
区时的计算
确定时区
—
某地经度数
÷
15
°
,
所得商
“
四舍五入
”
保留的整数位即为该地所在时区
(
东经度所求结果为东时区
,
西经度所求结果为西时区
)
↓
计算时间
—
计算方法与地方时的计算方法相同
特别提醒
①
区时也是地方时
,
只是把时区中央经线作为整个时区的区时。
②
区时与地方时转化时
,
注意两者的经线的不同
,
如北京时间
(
东经
120
°
)
与北京地方时区别
(
东经
116
°
)
。
③
在进行地方时、区时的计算时
,
尽量要按照东
(
经度或时区
)
早、西
(
经度或时区
)
晚的原则
,
尽可能不跨越日界线
;
在跨越日界线时
,
一定要注意日期的变化。
-
12
-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3
.
有关行程时间的计算
一架飞机某日某时从
A
地起飞
,
经过
m
小时飞行
,
降落在
B
地
,
求飞机降落时
B
地的时间。这类问题若能建立下列关系
,
也就不难解答了。
因此
,
计算公式为
:
降落时
B
地时间
=
起飞时
A
地时间
±
时差
+
行程时间
(m
小时
)(
注意
:
正负选取原则
——
东加西减
)
。
-
13
-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日期范围的确定方法
【典题示例】
假设一架客机于北京时间
6
月
22
日
12
时从北京
(40
°
N,116
°
E)
起飞
,7
小时后途经
a
地
(67
°
N,165
°
W)
上空
,14
小时后抵达芝加哥
(42
°
N,87.5
°
W)
。客机抵达芝加哥时
,
属于
6
月
22
日的地区范围约占全球的
(
)
客机飞行路线示意图
A.1/4 B.1/3
C.1/2 D.3/4
答案
解析
解析
关闭
日期范围的确定有一个简单可行的方法
,
即根据已知条件计算出
180°
经线的地方时
,
以
180°
经线的地方时确定新旧两天的范围
(
注
:180°
经线与国际日界线并不完全重合
)
。
180°
经线以西总是全球新的一天
(
即今天
),
以东是昨天
,
因此
,180°
经线的地方时是
N
时
,
进入新的一天的区域所占时间就是
N
个小时。本题中已知客机出发时北京时间为
6
月
22
日
12
时
,
此时
180°
经线的地方时为
6
月
22
日
16
时
,
客机
14
小时后抵达芝加哥时
,180°
经线的地方时为
6
月
23
日
6
时
,
此时
6
月
22
日为旧的一天
,
可见
,
新的一天
(6
月
23
日
)
约占全球范围的
1/4,
那么旧的一天
(6
月
22
日
)
占全球的范围约为
3/4
。
答案
解析
关闭
D
-
14
-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方法提升
日期范围的确定方法
①
180
°
经线和
0
时所在经线的判断方法
顺着地球自转方向
(
自西向东
),
日期增加一天的界线为
0
时所在经线
,
日期减少一天的界线为日界线即
180
°
经线
,
如下图中过
OA
向东日期自然加一天
,
则
OA
为地方时
0
时经线
;
过
OB
向东日期人为减一天
,
则
OB
为国际日期变更线
,
即
180
°
经线。
-
15
-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②
日期范围的确定方法
方法一
:180
°
经线的地方时是几时
,
进入新的一天的区域所占时间就是几个小时
;
反过来
,
全球进入新的一天的区域所占时间是几个小时
,180
°
经线的地方时就是几时。这样在确定新的一天的范围时
,
只要根据材料所提供的条件
,
计算出
180
°
经线的地方时
,
再除以
24
小时后得到的结果就是全球新的一天的范围
,
其余的范围就是旧的一天。例如
,
若
180
°
地方时为
6
时
,
则新的一天占全球的
1/4,
旧的一天占全球的
3/4
。
方法二
:
新的一天的范围是从
0
时所在经线向东到
180
°
经线
,
旧的一天的范围是从
0
时所在经线向西到
180
°
经线。例如
,
当北京时间为
12
时时
,
与北京属于同一日期的范围为
60
°
W
向东至
180
°
,
跨
240
个经度
,
占全球的
2/3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求出
0
时所在经线并科学绘图
(
如下图所示
)
。
-
16
-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
17
-
下图为北印度洋
(
局部
)
洋流图。读图
,
完成第
1~2
题。
1
.
当新的一天的范围正好占全球的四分之三时
,
图中
①
地的区时为
(
)
A.7
时
B.19
时
C.9
时
D.21
时
2
.
如果图中虚线
L
为晨昏线
,
则此时北京时间为
(
)
A.8
时
B.22
时
C.18
时
D.20
时
答案
解析
解析
关闭
第
1
题
,
结合新旧日期比例知
,90°W
的地方时为
0
时或
24
时
,
根据地方时计算方法可得
45°E
的地方时为
9
时
,
即①地的区时为
9
时。第
2
题
,
根据图中洋流流向判断
,
印度洋洋流是顺时针方向。此时为北半球夏季
,
昼长夜短
,
如果虚线为晨昏线
,
根据晨昏线与经线的夹角判断
,
虚线为昏线
,
所以昏线与赤道的支点即
60°E
的地方时为
18
时
,
据此可计算
120°E
的地方时为
22
时
,
即北京时间为
22
时。
答案
解析
关闭
1.C
2.B
-
18
-
2017
年
1
月
15—18
日
,
习近平总书记对瑞士进行国事访问。下表是汉莎航空公司某次航班时间表
(
表中时间均为当地区时
)
。据此完成第
3
题。
3
.
该航班从北京到日内瓦
(
东一区
)
的飞行时间约为
(
)
A.5
小时
55
分
B.18
小时
55
分
C.13
小时
55
分
D.12
小时
55
分
答案
解析
解析
关闭
从表中可以看出
,
该航班出发时间为北京时间
11
时
30
分
,
到达时间为当地时间
17
时
25
分
,
日内瓦时间为东一区区时
,
北京时间为东八区区时
,
两地相差七个时区
,
时间相差七个小时
,
该航班从北京到日内瓦的飞行时间约为
12
小时
55
分
,
因此
D
项正确。
答案
解析
关闭
D
-
19
-
下图为以极点为中心的部分地区投影图
,
图中阴影部分为
m
日
,
空白部分为
(m+1)
日。读图
,
完成第
4~5
题
。
4
.P
点的经度和地方时分别为
(
)
A.90
°
E,6
时
B.90
°
W,6
时
C.90
°
E,18
时
D.90
°
W,18
时
5
.
此时北京时间为
(
)
A.m
日
22
时
B.m
日
16
时
C.(m+1)
日
14
时
D.(m+1)
日
8
时
答案
解析
解析
关闭
第
4
题
,
日界线有自然日界线
(0
时经线
)
和人为日界线
(180°
经线
)
两条。自东十二区
(180°
经线西侧
)
向东进入西十二区
(180°
经线东侧
)
减
1
天
,
图中阴影部分比空白部分晚一天
,
则判断图示地球呈顺时针自转
,P
点位于
90°E,
位于
0
时经线以东
90
个经度
,
时间早
6
个小时。第
5
题
,
由上题知
90°E
为
(m+1)
日
6
时
,
则北京时间
(120°E
地方时
)=(m+1)
日
6
时
+(120°-90°)÷15°/
时
=(m+1)
日
8
时。
答案
解析
关闭
4.A
5.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