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25.21 KB
- 2021-05-10 发布
高中生物选修 2 第 2 章章末综合检测
一、选择题(本题共 20 小题,每题 2.5 分,满分 50 分)
1.下列增加个体的方式中,属于有性生殖范畴的有( )
①蕨类植物的孢子生殖 ②蟾蜍未受精的卵细胞经人工刺激后发育成新个体 ③蜜蜂的孤
雌生殖 ④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 ⑤克隆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③⑤
解析:选 B。蕨类植物的孢子生殖属于无性生殖。②和③虽然没经过受精作用,但生殖细胞
有性别之分,属于有性生殖。克隆是无性繁殖。有些同学对蕨类植物的生殖方式不清楚,但
并不影响解答此题,只要把其他各项弄清楚了也能解答。
2.下列关于试管家畜技术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运用该技术繁育后代的过程属于无性生殖类型
B.运用该技术繁育后代的过程属于有性生殖类型
C.试管家畜技术是利用体细胞繁育后代的技术
D.试管家畜技术培育动物的过程全部在体外进行
解析:选 B。试管家畜技术是有性生殖过程,因为受精卵的产生是经过减数分裂形成的精子
与卵子通过受精作用形成的。试管家畜技术是在体外完成受精,再将发育正常的早期胚胎移
植到受体(代孕母体)子宫内着床,妊娠、发育直至分娩。
3.胚胎分割移植属于( )
A.无性生殖 B.单性生殖
C.有性生殖 D.细胞融合
解析:选 A。胚胎分割技术就是用机械方法将早期胚胎分割成 2 份、4 份或更多份,经体内
或体外培养植入代孕母体内,从而获得同卵双生或多生后代;实质是克隆。
4.关于牛体外受精胚胎的工厂化生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精子和卵子受精形成受精卵后即可移入母牛子宫
B.采集的卵细胞应立即与精子共同放入培养液才能形成受精卵
C.成熟卵子与收集来的精子相遇形成的受精卵,需培养到一定阶段才可移植
D.体外受精胚胎的工厂化生产即胚胎发育和受精过程,只需在体外进行
解析:选 C。卵母细胞要在体外经人工培养成熟后,才能与获能的精子受精,受精卵发育到
桑椹胚或囊胚阶段才能移植,移植入体内后继续发育形成幼体产出。
5.西瓜是夏天防暑降温的佳品,它最早是引自非洲,现在已在我国许多地区种植,并培育
出许多新品种,这在生物育种上属于( )
A.引种驯化 B.选择育种
C.诱变育种 D.杂交育种
解析:选 A。本题考查生物育种技术。引自非洲的西瓜,现在已适应我国许多地区的环境,
并培育出许多新品种,这是引种后长期驯化的结果。
6.英国克隆羊“多利”的产生、“抗虫棉”的培育、“马铃薯—番茄”的创造、单克隆抗
体的制备、抗生素的生产依次是下列哪项生物技术取得的成果( )
①基因工程 ②细胞工程 ③发酵工程 ④酶工程
A.①②②③④ B.②①②②③
C.①②④③③ D.①②①③②
解析:选 B。本题考查有关生物技术的原理。
7.科学家将小鼠和人已分化的体细胞通过细胞融合的方法成功地转变成了类胚胎干细胞。
有关类胚胎干细胞的形成及其分化的体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二者基因组相同,且表达的基因相同
B.类胚胎干细胞的形成说明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C.类胚胎干细胞的形成需要胰蛋白酶
D.类胚胎干细胞能够分化成多种细胞
解析:选 A。类胚胎干细胞与体细胞所含基因组相同,由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表达的基因
不同。
8.下列不属于生物农药的是( )
A.苦参 B.DDT
C.性外激素 D.农抗 120
解析:选 B。生物农药是利用生物或生物成分制成的农药,包括植物源农药如苦参,动物源
农药和性外激素,微生物源农药如农抗 120。DDT 是化学农药。
9.自然生态系统中,“往往有虫不成灾”,其根本原因是( )
A.昆虫的繁殖能力
B.食物的限制
C.天敌的捕食
D.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
解析:选 D。生态系统内部都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能够抵抗外界干扰并使自身的结构
和功能保持原状,自然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取决于“林木→植食害虫→食虫鸟类”这条
食物链。
10.在疫情大发生时,对患病的畜禽进行焚烧或深埋,这样做的目的是( )
A.控制传染源 B.切断传播途径
C.保护易感人群 D.包括 A、B、C 三项
解析:选 A。患病的畜禽含有相应的病原体,属于传染源,焚烧或深埋则是控制传染源。
11.疫病预防和扑灭工作应坚持的方针是( )
A.治疗为主 B.预防为主
C.疫苗接种为主 D.加强饲养管理为主
解析:选 B。我国关于疫病的预防和扑灭工作坚持的方针是以预防为主,防止传染病的流行
和爆发。
12.绿色食品与普通食品相比具有的三个显著特征是( )
①良好的生态环境 ②产品的全程质量控制 ③生理感官要求 ④纯天然食品 ⑤依法实行
标志管理
⑥绿色标准
A.①②③ B.①②⑤
C.②④⑥ D.①②④
答案:B
13.发展绿色食品、避免“白色污染”、增强环保意识是保护环境、提高人类生存质量的重
要措施。绿色食品是指( )
A.在生产和加工过程中无污染、安全、优质的食品
B.绝对不用化肥和农药的产品
C.含叶绿素较多的绿色蔬菜
D.不包括肉、蛋、奶等食品
解析:选 A。绿色食品并非指“绿颜色”的食品,是指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
14.下列对绿色食品的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多选)( )
A.绿色食品就是绿颜色的产品
B.绿色食品就是有机食品
C.获得绿色食品标志可终身使用
D.绿色食品就是无公害农产品
解析:选 ABCD。此题考查绿色产品、无公害食品、有机食品三者之间的区别。无公害农产
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都是指符合一定标准的安全食品,无公害农产品保证人们对食品质
量安全最基本的需要,是最基本的市场准入条件;绿色食品达到了发达国家的先进标准,满
足人们对食品质量安全的更高要求;有机食品则又是一个更高的层次,是一种真正源于自然、
高营养、高品质的环保型安全食品。这三类食品像一个金字塔,塔基是无公害农产品,中间
是绿色食品,塔尖是有机食品,越往上要求越严格,它们之间的区别有三点:质量标准不同、
认证体系不同、生产方式不同。获得绿色食品标志可使用 3 年,无终身制。
15.为避免蔬菜和水果受到各种污染,并保护生态环境,生产中可采取的有效措施是( )
①采用无土栽培(水培法) ②使用绿肥等有机肥
③使用高效化肥 ④使用农药防治虫害 ⑤采用生物防治虫害
A.①②③ B.①②⑤
C.②③④ D.③④⑤
解析:选 B。使用化肥后,大约只有 30%左右被作物吸收利用,其余绝大部分进入土壤,随
降雨等流入河流、湖泊和海洋,造成水体富营养化,出现水华或赤潮现象。使用农药防治害
虫,随着害虫抗药性的增强,农药的使用量逐渐加大,在杀死害虫的同时造成环境污染。采
用生物防治虫害、使用绿肥等有机肥和采用水培法种植,都可以避免蔬菜和水果受到各种污
染,并保护生态环境。
16.现代农业生产技术的投入提高了农业生产力,提高了粮食产量,缓解了急剧增长的人口
对农产品的需求,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但大量燃烧石油和无节制地使用化肥和农药带来
了严重的环境和生态问题,概括起来主要表现在( )
A.石油燃烧和农药、化肥造成的空气、土壤与水污染问题
B.农药的使用破坏了天敌与有害生物之间的平衡,而且由于广谱杀虫剂的普遍使用,使许
多生物类群受到毒害,生物多样性降低
C.土壤结构破坏,农产品质量下降
D.以上几点均正确
解析:选 D。化肥的大量使用改变了土壤的理化性质,使其肥力下降,土层变薄。化肥、促
生长剂的使用虽然可缩短作物生长期,提高产量,但也使其丧失了原有的风味,营养价值下
降,甚至会积聚对人体有害的物质。目前生物多样性日趋降低与农药的大量使用有密切的关
系,因其在杀死农业害虫的同时也毒杀了害虫的天敌,甚至通过生物富集作用毒害其他生物,
导致物种多样性的急剧减少。
17.随着传统农业生产力的限制和石油农业暴露出的弊端越来越严重,世界各国都在寻找新
的农业出路。实践证明,生态学理论是指导农业生产的重要基础。因此,现代农业正逐步向
有机农业的方向发展。下列关于有机农业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是一种完全不用化学肥料、化学药剂、植物生长调节剂、畜禽饲料添加剂等合成物质的
生产体系
B.其核心是建立和恢复农业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和良性循环,以维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C.土壤肥力的主要来源是农作物的秸秆、畜禽粪便、豆科作物、绿肥和有机废弃物
D.控制杂草和病虫害的主要手段是使用除草剂和各种杀虫剂
解析:选 D。现代农业要达到系统功能结构最优化,保持稳定、高效和可持续发展的潜力,
就必须以生态学、生态经济学原理为理论基础来建设有机农业。有机农业是以农业资源的合
理利用、农业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为目标的高效、低耗、无污染的农业发展模式。
18.下列措施中,可以提高农作物光合作用效率的是( )
A.增加光照强度 B.通风透光
C.大量施用化肥 D.轮作和间作
解析:选 B。环境因素中,有许多因素影响农作物的光合作用过程,包括养分、水分、大气、
温度、光照等。但本题结合题干要具体分析:A 项在大田中不能实行;C 项措施不当;D 项
间作能提高光合面积,不能提高光合效率。
19.你认为农业生产过程中,下列哪项措施是不正确的( )
A.施肥后适量灌溉对农作物的生长是非常有利的
B.夏天用井水灌溉有利于降低植物的温度,防止高温伤害植物
C.施肥后及时松土,有利于植物对矿质元素的吸收
D.用适宜浓度的化肥溶液喷洒在植物的叶片上实施根外施肥,具有用量少见效快的特点
答案:B
20.在严寒的冬天,利用温室大棚种植蔬菜、花卉、水果,既可以调剂市场,又具有很高的
经济效益。下面列举了一些与此有关的生产措施,你认为合理的是( )
①温室的设计应尽量提高采光效率,减少热量的散失
②若使用简易的塑料大棚,最好能在入冬前给土壤施足有机肥,因为有机肥不但可以源源不
断地为植物提供矿质营养,还可以补充大棚内的 CO2
③温室蔬菜采用无土栽培技术,不但可以按植物的需求配给营养,还可以免除土壤中有毒有
害物质的污染
④温室往往无风少虫,使得风媒花和虫媒花传粉困难,“花而不实”,萘乙酸可以帮助人们
解决这一难题
A.只有①②③合理 B.只有①②④合理
C.只有②④合理 D.全都合理
解析:选 D。影响温室大棚的生态因子,有非生物因子和生物因子。非生物因子有阳光、温
度、CO2 浓度、矿质养料等,生物因子为害虫。严寒冬天对温室大棚要提高采光率,保温;
施有机肥利于补充 CO2;大棚内缺风需人工传粉;若是风媒花,可用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果实
的发育。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 4 小题,满分 50 分)
21.(10 分)阅读下列资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 1:东亚飞蝗一年可发生 2~4 代,交配后可产卵多次,一生平均产卵总数为 300~400
粒。
材料 2:东亚飞蝗能孤雌生殖,其成虫可交配产卵或继续孤雌生殖。
材料 3:东亚飞蝗食料植物有 20 多种,一生食量约 60~80 g,成虫期食量为蝻期的 3~7 倍。
材料 4:蝻群可做短距离扩散,成虫可做长距离迁飞。
材料 5:我国古籍记载表明,几千年来,飞蝗与干旱同年发生率(或相关性)最大。其次是前
一年干旱以后,再先涝后旱,蝗虫就会成片出现。
材料 6:全球气候变暖,春季气温回暖早,夏季炎热,冬季又是暖冬,会使蝗卵越冬死亡率
低,蝗蝻发生期普遍提早。
(1)通过材料 1、材料 2 分析可以得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材料 3 分析可以得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材料 3、材料 4 可以知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材料 5 中可以得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从材料 6 中你能知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从材料 1、材料 2 中,可以得出蝗虫繁殖快。
从材料 3 中可以得出蝗灾危害严重。
从材料 3、材料 4“蝻群可短距离扩散”“成虫期食量是蝻期的 3~7 倍”“成虫可做长距离
迁飞”,可以理解应尽早防治的道理。
从材料 5 中可以得出蝗灾发生是有规律可循的。
从材料 6 中可以知道,环境变暖使防治蝗灾变得更复杂了。
答案:(1)蝗虫繁殖快
(2)蝗灾危害严重
(3)蝗灾应尽早防治
(4)蝗灾的发生有规律可循
(5)环境变暖使防治蝗灾变得更困难了
22.(14 分)科学家设法将生长激素基因导入其他生物体(细胞)内,从而获取大量的生长激素,
应用于侏儒症的早期治疗,如下图所示。请据图回答问题。
(1)过程①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过程②之前需用________________处理目的基因和质粒。
(2) 过 程 ③ 需 事 先 对 大 肠 杆 菌 用 ________ 处 理 , 使 其 处 于 感 受 态 , 接 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完成转化过程。
(3)过程④动物细胞培养中使用的酶是____________,与植物组织培养的培养基相比,动物
细胞培养液中通常需加入________________。
(4)过程⑤一般先将生长激素基因导入奶牛的________,然后进行________________,再进
行胚胎移植,生下转基因牛犊。
解析:(1)由 mRNA 得到基因是逆转录。过程②是目的基因与质粒结合,需用同一种限制酶
切割,得到相同的黏性末端。
(2)过程③需事先对大肠杆菌用 Ca2+处理,使其处于感受态,将重组表达载体溶于缓冲液与
感受态细胞混合,在一定温度下促进感受态细胞吸收 DNA 分子。
(3)过程④动物细胞培养中要用胰蛋白酶将组织块分散成单个细胞。动物细胞培养要加入动
物血清或血浆。
(4)目的基因导入动物细胞,一般用受精卵做受体细胞,然后对受精卵进行早期胚胎培养,
再将早期胚胎进行胚胎移植。
答案:(1)反(逆)转录 同一种限制酶
(2)Ca2+ 将重组表达载体溶于缓冲液与感受态细胞混合,在一定温度下促进感受态细胞吸
收 DNA 分子
(3)胰蛋白酶 动物血清、血浆
(4)受精卵 早期胚胎培养
23.(16 分)长期以来,优良种畜的繁殖速度始终是限制畜牧养殖业发展的瓶颈,近年来发展
起来的细胞工程和胚胎工程技术为优良种畜的快速繁殖带来了无限生机,请据图完成下列问
题。
(1) 在 试 管 牛 和 克 隆 羊 的 培 育 过 程 中 都 必 须 用 到 的 生 物 技 术 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写出两项)。
(2)超数排卵技术的处理措施是对供体母牛注射__________________;冲卵实质上是用特定
装置,将供体母牛子宫内的________冲冼出来。
(3)从 A 到 E 中,适宜于牛的胚胎移植时期有________;图中标号 3 为____________,它将
来可发育为胎膜和胎盘。
(4)动物的早期胚胎移植到同种且________与供体相同的动物体内,使之继续发育为新个体
的技术叫做胚胎移植。用某染料鉴定胚胎细胞是否为活细胞时,发现活胚胎细胞不能被染色,
其原因是活细胞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试 管 牛 E 的 性 别 为 ________ , 克 隆 羊 多 利 的 性 状 和 ________ 最 接 近 , 原 因 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在试管牛和克隆羊的培育过程中都必须用到的生物技术就是动物细胞培养、胚胎移植
等。促性腺激素在胚胎移植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包括超数排卵和同期发
情处理。从 A 到 E 中,分别是受精卵、二细胞胚胎、四细胞胚胎、桑椹胚和囊胚,适宜于
牛的胚胎移植时期有桑椹胚和囊胚。动物的早期胚胎移植到同种且生理状态与供体相同的动
物体内,使之继续发育为新个体的技术叫做胚胎移植。生理状态相同更有利于胚胎的存活。
克隆是无性繁殖,所以其子代的雌雄取决于所取的雌雄个体的供体细胞。
答案:(1)动物细胞培养、胚胎移植
(2)促性腺激素 (早期)胚胎
(3)D、E 滋养层细胞
(4)生理状态 对物质的吸收具有选择透过性
(5)雌性或雄性(不能确定) 白面绵羊 克隆羊多利的细胞核来自于白面绵羊,生物体的性状
主要是由细胞核基因控制的
24.(10 分)请回答关于绿色食品和设施农业的问题:
(1)下列有关绿色食品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绿色食品是无污染、安全和优质的食品
B.绿色食品产业应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
C.绿色食品是用绿色植物加工成的食品
D.绿色食品可分为 A 级和 AA 级
(2)依据绿色食品生产技术标准,在生猪饲养过程中使用添加“瘦肉精”的饲料,违反了生
产资料使用准则中的________使用准则。长期食用由这种生猪加工成的食品会影响人体健康,
原因是“瘦肉精”可沿着________传递,并在人体内逐渐________,从而造成危害。
(3)设施农业主要包括设施栽培和________两部分,其优点之一是打破了生产地域和________
的“自然限制”。养鸡生产中,可通过相关设施来控制环境因素,提高养殖效率。如在孵化
期主要通过控制________以保证孵化成功;在产蛋期主要通过增加________时间以提高产蛋
量;在夏季可通过各种降温措施以减少鸡的________率。
解析:(1)绿色食品是指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按照特定生产方式生产,经专门机构认定,
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无污染的完全、优质、营养类食品。绿色食品并不是指由绿色植物
加工成的食品。绿色食品可分为 A 级和 AA 级。(2)生猪饲养过程中使用“瘦肉精”违反了
饲料添加剂使用准则。瘦肉精会通过食物链在人体内逐渐积累,对人体造成伤害。(3)设施
农业从种类上分,主要包括设施栽培和设施养殖两部分。其优点是可以打破地域限制和季节
限制。设施养殖可通过控制温度来提高鸡的孵化率;通过延长光照时间来提高产蛋率;在夏
季通过各种降温措施来减少鸡的死亡率。
答案:(1)C (2)饲料添加剂 食物链 积累
(3)设施养殖 季节 温度 光照 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