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30.00 KB
- 2021-05-09 发布
一棵“顽强”的小树
一、向地性
――
(根)
1
、向地性的解释
向地性是植物的某些部分对
地心吸力
所作出的生长反应。根会向着地心吸力的方向生长,因此根呈正向地性;茎则向上生长,因此茎呈负向地性。
2
、向地性重要性
植物的根呈正向地性,向着地心吸力的方向生长,能深入泥土中,巩固在地上的植物体,并能从泥土中吸收水分及矿物盐。植物的茎呈负向地性,背离重力向上生长,使叶能吸收阳光进行
光合作用
。
3
、产生向地性的内因
重力也能改变植物体内
生长素
分布,使植物体向地的一面分布多背地一面分布少,因为根对生长素敏感,因此根的向地面生长慢,背地面生长快,因而根表现出向地性
.
二、向光性
――
(茎、叶)
1
、定义
向光性是
向性
的一种,指生物的生长受光源的方向而影响的性质,植物生长器官受单方向光照射而引起生长弯曲的现象称为向光性。常见于植物之中。植物向光生长,有利于获得更大面积、更多的光照,有利于光合作用,维持植物更好的生长。
2
、分类
1
)正向光性
植物的上部分受光照影响引起生长趋向于光照一侧的现象。
2)
负向光性
实验与研究表明,根具有负向光性,且负向光性与
向重性
的控制机构相互独立存在。
3)
横向光性
植物器官与射来的光线垂直的特性。
3
、实例
植物的向光性以嫩茎尖、胚芽鞘和暗处生长的幼苗最为敏感。生长旺盛的
向日葵
、棉花等植物的茎端还能随太阳而转动。
燕麦
、小麦、玉米等禾本科植物的黄化苗以及豌豆、向日葵的上下
胚轴
,都常用作向光性的研究材料。向光性是植物的一种生态反应,如茎叶的向光性,能使叶子尽量处于吸收
光能
的最适位置进行
光合作用
三、向水性
――
(根)
1
、定义
向水性又叫向湿性。当土壤水分分布不均匀时,根趋向较湿的地方生长的特性。绝大多数高等植物的根都是正向水性。由于根系吸水,根系附近水分减少,而水在土壤中的移动是缓慢的,所以根从土壤中获得水分主要是通过根系不断生长。根的向水性有助于根系不断占据土壤中较湿的区域。当土壤水分过多,以致使土壤通气情况不良时,常可看到根朝相反方向生长。
总结:
1
、植物的根为什么是向下长的?
2
、植物的根为什么靠水的地方根系较密?
3
、植物的茎叶为什么是向上长的?
向光性
向地性
向水性
相关文档
- 数学计划总结之小学数学组集体备课2021-05-09 02:38:342页
- 小学语文部编版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2021-05-09 02:37:293页
- 英语(心得)之探究小学英语教学的“生2021-05-09 02:37:177页
- 中小学生语文必背经典古诗名句2021-05-09 02:36:3224页
- 语文(心得)之试论农村小学感性作文2021-05-09 02:35:085页
- 部编版 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课件18 2021-05-09 02:35:0046页
- 小学校2020年工作计划2021-05-09 02:33:004页
-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考试2021-05-09 02:33:004页
- 乡镇小学教师学年工作自我总结(通用2021-05-09 02:32:163页
- 小学国旗下演讲稿2021-05-09 02:31:24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