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1.50 KB
- 2021-05-09 发布
www.ks5u.com
高一政治
第Ⅰ卷(选择题 48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的答案,每小题2分,24小题,共48分)
1、下列有关“按劳分配”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是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
B.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
C.它在我国所有分配方式中占主体地位
D.是由我国现实的经济条件决定的
2、某农民承包本村土地15亩,经过科学种植,获得丰厚的收入。该农民的收入属于( )
A.按土地要素分配所得 B.按劳分配所得
C.按管理要素分配所得 D.按技术要素分配所得
3、小张在一家国有企业工作,年薪5万元,岗位津贴1万元;他还利用业余时间搞一些技术发明,一年的技术转让所得为1万元;在这期间炒股获得收益3万元。小张的上述收入中,按劳分配和按资本要素分配取得的收入分别为( )
A.5万元、4万元 B.6万元、3万元
C.6万元、4万元 D.6万元、3万元
4、甲在国有企业工作,年薪4万元;甲利用空闲时间在民营企业兼职,年薪1万元;甲购买股票,年终分得红利1万元,甲出租住房,年收入1万元。甲一年的劳动收入为( )
A.4万元 B.5万元 C.6万元 D.7万元
5、收入分配公平主要表现为( )
A.收入分配上的相对平等 B.消灭分配上的差距
C.收入分配上的平均主义 D.收入分配上实行按劳分配
6、为促进我国收入分配公平提供重要制度保证的是( )
A.建立健全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
B.正确处理好初次分配和再分配过程的效率与公平关系
C.充分发挥市场调节在个人收入分配过程的决定性作用
D.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7、在我国的收入分配中,兼顾效率与公平就应当正确处理先富和共富的关系。假如你是先富起来的个人,应该做到( )
A.通过个人高消费来缩小与其他社会成员的收入差距
B.停止个人投资与创业活动,在精神追求上下工夫
C.在个人创业致富的同时,带动和帮助后富,发扬奉献精神,回报社会
D.遵纪守法,个人先富后要等待国家调节缩小与其他社会成员的收入差距
8.“事不公则心不平,心不平则气不顺,气不顺则难和谐。”在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必须深入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正确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这就要求我们做到( )
①既要落实分配政策,又要提倡奉献精神 ②既要鼓励创业致富,又要倡导回报社会
③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反对收入差距 ④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强调公平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9、微信是腾讯公司推出的即时通讯服务软件,具有不受时空束缚、成本低等特点,现已逐渐成为大众喜爱的平台,微阅读、微购物、微转账等正改变着人们的生活。这说明( )
A.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和方式 B.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
C.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 D.消费是生产的目的和动力
10、消费对生产具有重要的反作用,主要表现为( )
①消费能够促进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②消费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
③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提高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
④消费所形成的新的需要,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导向作用
A.①③ B.②④ C.③④ D.②③
11、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这是因为,大力发展生产力( )
①是保持商品价格长期稳定的需要
②是解决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需要
③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需要
④是推动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相适应的需要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12、小王是某企业的会计,他经常面对“产品制造成本”“工人工资”“税款”“批发价”等关键词。这些“词”所对应的经济活动环节分别是( )
A.生产、分配、分配、交换 B.生产、分配、交换、消费
C.分配、交换、分配、消费 D.生产、分配、分配、消费
13、高铁领域,中国国企用5年时间走完发达国家40年的路;航天领域,中国国企铺就了38万千米的漫漫奔月路;能源领域,中国国企攻克煤直接液化等一系列战略储备技术,为国家能源安全未雨绸缪……这表明( )
A.我国国有经济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B.国有资产在我国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C.我国经济增长主要依靠生产投资拉动
D.我国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得到完善
14、公有制经济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居于主体地位,下列说法表述错误的是( )
A.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有量的绝对优势
B.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既有量的优势,又有质的提高
C.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D.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发展方向、经济运行的整体态势和控制国家重要的稀缺资源的能力不断提高
15、被经济学家称为“草根经济”的中小型企业、城乡个体工商户、创业者和农户,近年来发展迅速,是社会经济发展中不可忽视的因素。“草根经济”是指( )
①个体经济 ②私营经济 ③外资经济 ④国有经济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16、改革开放40多年来,民营企业在改善民生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截至2019年3月,民营经济对GDP的贡献超过60%,解决就业超过80%,纳税超过50%。这表明非公有制经济( )
①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 ②在增强我国经济实力方面具有关键作用
③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④在增加税收、扩大就业方面有重要作用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7、“十三五”期间,国家财政向改善民生倾斜,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实现全覆盖,1.3亿60岁以上老人按月领取养老金。这表明,国家财政( )
A.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B.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
C.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
D.能够促进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的平衡
18、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国家应采取的措施有( )
①降低存贷款基准利率 ②扩大经济建设支出
③完善结构性减税政策 ④增加税收收入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19、在税收体制及政策不变的情况下,财政收入会随着经济繁荣、税收增加而增加,随着经济衰退、税收减少而减少。这说明( )
①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财政收入的基础性因素 ②税收是影响财政收入的主要因素
③国家分配政策直接影响财政收入 ④税收是财政收入的最重要的来源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济南市财政工作紧紧围绕“加快科学发展、建设美丽泉城”这一中心任务,切实增收节支,有效生财、聚财、用财、管财,确保了全市各项工作任务的完成。据此回答20~21 题。
20、“生财”之道的根本在于( )
A.调整分配政策,提高财政收入在GDP中的比重
B.增加税收收入
C.减少财政支出,增发国债
D.发展生产,促进经济增长
21、“聚财”之度在于( )
A.财政收入的增幅与国民收入同步
B.财政收入的增幅应高于国民收入的增幅
C.财政收入的增长应与企业生产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相适应
D.避免财政赤字的出现
22、唐代著名诗人杜荀鹤在《山中寡妇》中写道:“任是深山更深处,也应无计避征徭。”这句诗主要强调了税收的( )
A.无偿性 B.强制性 C.固定性 D.法制性
23、如图漫画《孙老板开公司》所讽刺的违反税法行为是( )
A.偷税 B.欠税 C.骗税 D.抗税
24、近几年来,无论经济环境是好是坏,GDP增长是快是慢,我国财政收入一直保持高速增长,影响到了民众生活水平的稳步提高。对此民众要求减税的呼声一度高涨。民众要求减税的合理性在于( )
①减税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促进社会分配公平 ②税收是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
③税收应该做到“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④税收过多不利于消费水平提高和经济发展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第Ⅱ卷 非选择题 (52分)
25、近几年,我国政府重点推进六大消费工程:一是信息消费;二是绿色消费;三是稳定住房消费;四是提升旅游消费;五是挖掘教育、文化、体育的消费潜力;六是适应中国老龄化需求的相关消费。
运用生产与消费的关系的有关知识分析,国家为什么要着力扩大居民消费需求?(20分)
26、2018年12月19日至21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会议总结2018年经济工作,分析当前经济形势,部署2019年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宏观政策要强化逆周期调节,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适时预调微调,稳定总需求;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实施更大规模的减税降费,较大幅度增加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规模;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松紧适度,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改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提高直接融资比重,解决好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会议指出,打好脱贫攻坚战,要一鼓作气,重点解决好实现“两不愁三保障”面临的突出问题,加大“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和特殊贫困群体脱贫攻坚力度,减少和防止贫困人口返贫,研究解决那些收入水平略高于建档立卡贫困户的群体缺乏政策支持等新问题。
结合材料,说明应如何发挥财政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16分)
27、纵观这么多年党代会的报告,十三大是“在促进效率提高的前提下体现社会公平”;十四大是“兼顾效率与公平”,十五大是“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十六大则进一步发展为“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注重公平”;到了十七大就已经变成“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十八大发展到“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顾效率与公平,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从提法的变迁很容易看出,收入分配改革的核心就是解决公平问题。十九大强调要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增加低收入者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坚持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实现居民收入同步增长、在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同时实现劳动报酬同步提高;拓宽居民劳动收入和财产性收入渠道。
结合收入分配的相关知识说明我国解决公平问题的措施。(16分)
高一政治参考答案
1—5BBBBA 6—10DCAAC 11—15CAAAA 16—20BCDCD 21—24CBAA
25、20分
(1)消费对生产具有重要的反作用。着力扩大居民消费需求,有利于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发展。
(2)生产出来的产品被消费了,这种产品的生产过程才算最终完成(或消费是生产的目的)。着力扩大居民消费需求,有利于实现生产的目的。
(3)消费所形成的新的需要,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着力扩大居民消费需求,有利于推动我国经济结构优化升级。
(4)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着力扩大居民消费需求,提高人们的消费能力,培育新的消费热点,有利于培育和促进新兴产业发展。
(5)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着力扩大居民消费需求,提高人们的消费能力,有利于提高劳动力的质量,提高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
26.16分
①国家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通过实施积极财政政策,适时预调微调,稳定总需求,促进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保持基本平衡,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②国家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通过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力提效,实施更大规模的减税降费,较大幅度增加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规模,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③国家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通过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大扶贫资金投入,缩小收入差距,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促进社会公平和稳定。
27、16分
①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为我国实现社会公平、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证。
②增加居民收入,着重保护劳动所得,鼓励勤劳守法致富,坚持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实现居民收入同步增长、在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同时实现劳动报酬同步提高,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
③要促进收入分配更合理、更有序,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增加低收入者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要履行好政府再分配调节职能,要健全以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机制,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缩小收入分配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