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4.00 KB
- 2021-05-08 发布
第二单元 易错集训
1、雅典民主制保障了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积极自由,却剥夺了他们拥有不受国家干预的私人
空间的消极自由。其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
A.多数人暴政的弊端 B.轮番而治的危害 C.奴隶主专制的本质 D.小国寡民的特征
2、格罗斯《希腊史》指出:“执政官不仅主持行政,而且执行司法权,判断曲直、 解决纠
纷、审讯罪案……五百人大会也是如此。”作者意在表明( )
A.雅典民主已实现了分权制衡 B.雅典政治的重心是执政官
C.雅典具体民主实践较为简单 D.雅典民主具有法制的保障
3、某位哲学家指出:“至于雅典人的政制,他们选择的政体类型或者模式,就其选择照顾卑
贱者而不是良善者来说, 我是不赞成的。”这说明他对雅典民主的基本认识是( )
A.少数人的民主 B.非自由的民主
C.排斥精英的民主 D.奴隶制民主
4、公元前 5 世纪初,雅典出现了一个新词 isegoria,意思是“言论自由”,但这一“自由”只意味着
在所有公民的集会上就最重要问题拥有发言权,而不是“拥有不可剥夺的权利”。这说明古代
雅典( )
A.公民言论自由权被剥夺
B.倡导公民关注公共事务
C.直接民主制度存在弊端
D.缺乏对公民权利的保障
5、雅典民主制度的基础是独立存在的“公民”。在梭伦改革中,有利于巩固这一基础的措施是
( )
A.废除债务奴隶制度 B.鼓励发展农工商业
C.确立财产等级制度 D.设立公民陪审法庭
6、《西方文明史》称:“梭伦以智慧和公正著称,他用取消债务的方式解救贫困者,又以成立
新政府并陚予富裕者以巨大政治权利的办法平息富人的不满。……梭伦甚至使雅典政府引进
了新的民主原则……”梭伦在改革中引入的 “民主原则”体现在( )
A.颁布“解负令”
B.实施陶片放逐法
C.组成四百人议事会
D.成立十将军委员会
7、公元前 483 年,雅典城邦公民在陶片投票时,一个陌生的市民来到贵族阿里斯提德面前,要
他帮自己在陶片上写上“阿里斯提德”。阿里斯提德照办后询问为什么要放逐这个人,他做错
了什么。这个市民回答说,他没做错什么,自己甚至不认识这个人,他只是讨厌人们到处都称赞
阿里斯提德“正义”。就这样,阿里斯提德被陶片法驱逐。材料说明陶片放逐法( )
A.体现了公民人人平等的理念 B.沦为雅典政客打击政敌的工具
C.容易导致权力的滥用和误用 D.成为平民反对贵族统治的武器
8、古希腊的“陪审法庭”原意是“作为法庭的公民大会”,五百人的公民议事会在一起作司法裁
决,没有职业法官,公民直接参与司法审判。由此可知,“陪审法庭”( )
A.有利于促进审判过程的公平、公正 B.培养了民众的权利意识和法律意识
C.审判的依据是习惯法和各类习俗 D.直接影响了现代西方的陪审制度
9、“我但愿你们天天注视着宏伟的雅典,这会使你们心中逐渐充满对她的热爱。当你们为她
那壮丽的景象倾倒时 ……你们要明白自己的职责并有履行职责的勇敢精神, 直至为她慷慨
地献出生命。”伯利克里这段演讲强调的是( )
A.公民意识 B.平民政治 C.权力制约 D.法律至上
10、《十二铜表法》中规定,在进行财产交易时,当事人要说出规定的套语,至于这种套语的言
辞是否反映了当事人的真实意思,法律不予过问。只要交易的仪式符合要求,即使当事人的交
易协议是在受欺骗情况下达成的,也不影响法律效力。这说明当时在罗马( )
A.公民法不重视对私有财产的保护 B.经济领域容易出现法律漏洞
C.对法律的随意解释影响司法公正 D.公民法具有形式主义的特征
11、罗马共和国早期,当罗马遭受外族进攻时,平民曾多次将自己组织的队伍撤离罗马,拒绝
作战,迫使贵族在政治上做出让步。《十二铜表法》的制定就是这种斗争的成果之一。可见
当时( )
A.贵族逐步丧失制定法律的主导地位 B.平民采取有效方式争取自身权益
C.贵族让步在法制发展中起决定作用 D.平民与贵族的政治诉求日趋一致
12、“市民法亦称公民法,是罗马国家早期的法律……罗马法采用属人主义而非属地主义,
就是说凡是罗马公民均受法律的保护,而不论其居住地区如何。”据此判断,建国之初(公元
前 5 世纪早期以前)的罗马( )
A.公民在外邦活动时受公民法保护
B.公民在外邦活动时受万民法保护
C.公民在本邦活动时受成文法保护
D.居民在本邦活动都受公民法保护
13、罗马法规定,某人未经同意将尸在别人的土地上,虽然侵犯了土地所有人的权利,但因
为属于低级的神,所以不经大祭司或皇帝发布挖掘令,土地人不得搜自将尸体掘走。材料表
明古罗马( )
A.宗教凌驾于罗马法之上 B.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精神
C.财产所有权是受限制的 D.顽强维护中央集权制度
14、“法典化来源于对法律的普遍性和系统性的追求的冲动, 这种追求的成功实现的前提在
于人们承认人本身具有相当程度的理性,依据它人类能够认识、解决法律中的问题,从而最终
获致法律的完美状态。”这最适合于评价( )
A.《卡拉卡拉敕令》 B.《十二铜表法》
C.阿奎里亚法 D.《査士丁尼民法大全》
15、《查士丁尼法典》的序言中说:“皇帝的威严、光荣不但依靠兵器,而且须用法律来巩固。
这样,无论在战时或平时,总是可以将国家治理得很好。”这句话表明( )
A.罗马法可以消除罗马社会矛盾
B.罗马法是皇帝制定政策的唯一依据
C.法律是治国的重要手段之一
D.罗马法对欧洲乃至世界影响深远
16、所谓“要式买卖”是罗马法移转所有权最古老的方式。采用“要式买卖”时,当事人(主
要是罗马市民)必须亲自到场,并由已达婚龄的市民五人出场作证,另由一已达婚龄的市民为
司秤人。买卖时,由司秤人持秤,买受人一手持标的物或其象征物,一手持铜块说:“依照罗马法
律,此物应归我所有,我是以此铜块和秤买来的”。说毕,以铜块击秤,随即交给出卖人,买卖就
告成立,买受人立即取得所有权。材料表明,罗马法的特征是( )
A.保护私有财产 B.注重形式规则 C.最早的成文法 D.保护贵族利益
17、战国李悝《法经》是战国以后中国历代封建王朝制订法律的蓝本。有《盗》《贼》《网》
《捕》《杂律》《具律》六篇。而罗马《十二铜表法》的内容有:传唤、审理、执行、家长权、
继承权和监护权、所有权和占有权、土地和房屋、私法、公法、宗教法及补充条款。若将这
两者比较。罗马法( )
A.能更有效的解决社会矛盾维护统治
B.重视证据和程序的实施确保司法公正
C.能更有效地保障人民的民主权利
D.蕴含法律至上人人平等的自然法精神
18、古罗马时代,罗马元老院通过了废除债务奴隶的法案:“除犯有罪行等待交付罚款者外,
不得拘留任何人或施以镣铐枷锁;债务人应以物品而不以人身作为借款之抵押品。”下列有
关该材料的表述正确的是( )
A.该法案是梭伦“解负令”的具体表现
B.罗马元老院注重保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
C.该法案说明罗马法注重形式、程序繁琐
D.罗马法有利于缓和社会阶层之间的矛盾
19、在罗马鼎盛时期,法学家就是皇帝立法文件的起草者。从奥古斯特大帝开始, 赋予某些
著名法学家以“法律解答权”,宣布五大法学家的解答和著作具有法律效力。这说明罗马法
的制定( )
A.主要体现个人意志 B.重视法学家的作用
C.旨在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 D.突出法律的实用主义功能
20、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当工业和商业进一步发展了私有制……的时候,详细拟定的罗马
私法便立即得到恢复并重新取得威信。……即使在英国,为了私法……的进一步发展,也不得
不参照罗马法的诸原则。”材料说明( )
A.罗马法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动力
B.罗马法具有资本主义的性质
C.罗马法对近代西方立法的影响
D.近代英国非常重视法制建设
答案以及解析
1 答案及解析:
答案:A
解析: “保障了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积极自由”指的是雅典的抽签选举和轮番而治等保障
了雅典每个公民都能参与城邦的政治活动;“剥夺了他们拥有不受国家干预的私人空间的消
极自由”指的是在政治自由中没有个人是独立的,个人必须服从集体。所以,这从本质上体
现了多数人暴政的弊端。故答案是 A。
2 答案及解析: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古代雅典的民主政治制度。从材料“执政官不仅主持行政,而且执行司法权”
可以看出,雅典并没有实现分权制衡,故 A 项错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执政官的主要作
用是践行和维护雅典的民主,雅典政治的重心是公民大会, 故 B 项错误;根据材料“执政
官不仅主持行政,而且执行司法权”可知,雅典民主实践较为简单,没有考虑权力集中所带
来的弊端,故 C 项正确;材料主要阐述的是雅典民主政治较为简单,行政权和司法权都掌
握在执政官手中,并没有反映民主与法制之间的关系,故 D 项错误。
3 答案及解析:
答案:C
解析:本题疑难之处是对雅典民主政治的弊端认识不清。“就其选择照顾卑贱者”说明他认
为雅典民主不是少数人的民主,故 A 项错误;材料中没有反映出“非自由”的信息,故 B
项错误;“其选择照顾卑贱者而不是良善者”说明他认为雅典民主是排斥精英的民主,故 C
项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出雅典民主政治的阶级属性,故 D 项错误。
4 答案及解析:
答案:B
解析:由材料可知雅典公民在集会上拥有言论自由权,故 A 项错误;雅典“言论自由”特指公民
在集会上就最重要问题拥有发言权,意在倡导公民关注公共事务,故 B 项正确;雅典直接民主
制会导致民主权利的滥用,从而导致政治腐败与暴民政治,但材料对此并无体现,故 C 项错误;
材料仅体现了雅典肯定公民在集会上拥有言论自由权,体现不出雅典缺乏对公民权利的保障,
故 D 项错误。
5 答案及解析:
答案:A
解析:梭伦改革废除债务奴役制,公民不会再因为债务问题而沦为奴隶,保证了公民群体的数
量,为民主政治的建立和发展奠定了阶级基础。
6 答案及解析:
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梭伦改革。梭伦改革时期组成“四百人会议”,由四个部落各
选 100 人组成,前三个等级的公民均可参加,使第四等级的公民获得了参政议政的
机会。它提高了公民大会的地位,打破了贵族对国家权力的垄断,是公民大会的常
设机构,体现了“民主原则”,C 项正确。A 项只符合材料中“他用取消债务的方式
解救贫困者”的要求,不符合“民主原则”的要求。B,D 两项均是克利斯提尼改革
时期的政策。
7 答案及解析:
答案:C
解析:市民仅仅因为讨厌人们到处称赞阿里斯提德“正义”,就通过陶片放逐法想将之放逐,这
恰恰说明陶片放逐法并没有达到其最初的目的,而是成了公民滥用权力实现自身欲望的一种
工具,故选 C;题干仅仅反映的是一个公民与阿里斯提德之间的关系,没法体现人人平等的理
念,故排除 A;题干没有提到政客利用这个公民来打击阿里斯提德,故 B 不符合题意,所以排除;
题干中的市民没有说是贵族还是平民,故 D 的说法也不符合题意,所以排除。
8 答案及解析: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陪审法庭”的成员可以以公民的身份直接参与司法审判,没
有职业法官,这不利于审判过程的公正、公平,故排除 A 项,“陪审法庭”有利于民众参与雅典民
主政治,这有利于培养公民的权利意识和法律意识,故 B 项正确。习惯法是罗马成文法形成之
前罗马人调整社会关系的依据,故 C 项不符合题意。“陪审法庭”对现代西方的陪审制度有一
定的影响,但不等同于有直接影响,故 D 项不符合题意。
9 答案及解析: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关键信息“雅典”“伯利克里”“你们要明白自己的职责并有履行职责的勇
敢精神,直至为她慷慨地献出生命”并结合所学可知伯利克里强调的是雅典公民的公民意识,
故 A 正确,B、C、D 错误。
10 答案及解析:
答案:D
解析:从材料信息看,《十二铜表法》的这一规定注重形式而非注重法律的内容,这说明罗马
公民法具有形式主义的特征,故选 D 项。A 项与史实不符,排除;材料信息强调《十二铜表法 》
注重交易的形式,B 项与材料信息主旨不符,排除:《十二铜表法》 颁布后,执法有法可依. 贵
族不能随意解释法律,故 C 项错误。
11 答案及解析: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十二铜表法》产生的背景。A 项本身不符合史实,贵族依然在法律制定中
占主导地位;材料说明平民采取了有效的方法争取自身的权益,故答案为 B 项;推动法制建
设的决定因素是经济的发展,而非不同阶层间的相互妥协,故 C 项错误;贵族与平民的政治
诉求不可能一致,故排除 D 项。
12 答案及解析:
答案:A
解析:公元前 5 世纪早期以前的罗马为罗马共和国时期,当时实行的是公民法,结合题中“凡
是罗马公民均受法律的保护,而不论其居住地区如何”,公民在外邦活动时受公民法保护,故
A 项正确;万民法要到罗马帝国时期才实行,不符合题意,故 B 项错误;材料中不能体现公
民在本邦活动时受成文法保护,故 C 项错误;公民有一定的条件限制,居民并不等同于公民,
故 D 项错误。
13 答案及解析:
答案:C
解析:根据题目中“虽然侵犯了土地所有人的权利…… 土地所有人不得擅自将尸体掘走”得
出财产所有权是受限制的,故 C 项正确。
14 答案及解析:
答案:D
解析:抓住材料中的关键信息“法典化”“普遍性和系统性”“最终获致法律的完美状态”
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6 世纪东罗马帝国皇帝査士丁尼组织法学家,把历代的罗马法加以系
统化和法典化,汇编成《査士丁尼民法大全》,罗马法体系最终完成。故答案是 D。
15 答案及解析: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罗马法。从材料信息看,通过法律能够巩固“皇帝的威严、光荣能够把国家
治理得很好,这说明法律是治国的重要手段之一,故 C 项正确。A 项中的“消除”过于绝
对;B 项中的“唯一”表述过于绝对且与材料信息不符;题干并没有提到罗马法对世界的影
响,故 D 项错误。
16 答案及解析: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査罗马法的特点。从材料信息看,罗马法对买卖双方的交易有严格的程序规定,
这体现了罗马法注重形式规则,维护交易的公平有序,故 B 项正确;材料信息与保护私有
财产无直接关系,排除 A 项;仅从材料信息无法推测其是否出自最早的成文法《十二铜表
法》,故 C 项错误;这一规定维护的是买卖双方的利益,而不是贵族的利益。故 D 项错误。
17 答案及解析:
答案:D
解析:分析材料信息可见,罗马法突出了公民的各项权利,包括继承权、监护权、所有权和占
有权、财产所有权等,体现了法律至上、人人平等的自然法精神,故选 D 项。李悝的《法经》
和罗马法内容均较广泛、全面,均能有效地解决社会矛盾维护统治,故 A 项错误;B 项在材料中
未体现,故排除;罗马法并不能反映主权在民思想,故 C 项错误。
18 答案及解析: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罗马法。A 项,“解负令”是古代雅典时期梭伦改革的措施。与题干中古罗
马时期废除债务奴隶的法案无关,故 A 项错误;B、D 项,材料强调的是通过废除债务奴
隶的法案来缓和奴隶主与奴隶之间的矛盾,说明罗马法有利 于缓和社会阶层之间的矛盾,
而不是保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故 B 项错误,D 项正确;C 项,材料未涉及罗马法注重形
式、程序繁琐的内容,故 C 项错误。
19 答案及解析:
答案:B
解析:A项,题干信息表明,法学家是立法文件的起草者,但没有说明在法律制度的具体流
程上是由某一个人来制定和决断,不能推断出罗马法的制定主要体现个人意志。故 A项错
误;从题干中“法学家就是皇帝立法文件的起草者” “宣布五大法学家的解答和著作具有
法律效力” 可以看出,法学家是立法文件的起草者,同时部分法学家的解答和著作具有法
律效力,表明罗马法的 制定十分重视法学家的作用,故 B 项正确;C、D 项,题干反映的
主要是对于古罗马法学家的重视,并不能体现罗马法的制定旨在维护统治阶级 的利益,也
无法说明突出法律的实用主义功能。故 C、D 项错误。
20 答案及解析:
答案:C
解析:材料反映出西方资本主义社会只是参照罗马法的诸原则制定法律,不能说明罗马法是
资本主义发展的动力,故 A 项错误;罗马法是维护奴隶主阶级利益的法律体系,不具有资
本主义的性质,故 B 项错误;材料反映了罗马法对近代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立法的影响,故 C
项正确;材料只是反映近代英国参照罗马法制定法律,不能体现出其“非常重视法制建设”,
故 D 项错误。
相关文档
- 部编版一年级上册第4课 口耳目 预2021-05-08 23:04:504页
- 2019-2020学年新培优人教版高中生2021-05-08 23:02:2513页
- 七年级英语上册Unit4Wheresmyschoo2021-05-08 23:02:047页
- 2020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讲练测专题2021-05-08 23:00:0511页
- 【地理】吉林省白城市第四中学20192021-05-08 22:56:1616页
- 【生物】云南省红河州2020届高三第2021-05-08 22:54:3613页
- 小学语文部编版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2021-05-08 22:54:063页
- 六年级下册语文试题—第三单元综合2021-05-08 22:49:337页
- 2019秋生物高中人教版必修1检测:第52021-05-08 22:49:227页
- 山东省东营市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下2021-05-08 22:39:442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