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9 MB
- 2021-05-08 发布
实验九 描绘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
(对应学生用书第 148 页)
一、实验目的
1.描绘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
2.分析伏安特性曲线的变化规律.
二、实验原理
1.用电流表测出流过小灯泡的电流,用电压表测出小灯泡两端的电压,测出多
组(U,I)值,在 IU 坐标系中描出各对应点,用一条平滑的曲线将这些点连起
来.
2.电流表外接:因为小灯泡的电阻较小,如果电流表内接,误差明显较大;滑
动变阻器采用分压式,使电压能从零开始连续变化.
3.滑动变阻器两种接法的对比:
方式
内容
限流接法 分压接法 对比说明
两种接法电路图 串、并联关系不同
负载 R 上电压调节范围 RE
R+R0
≤U≤E 0≤U≤E 分压电路调节范围大
负载 R 上电流调节范围 E
R+R0
≤I≤E
R 0≤I≤E
R
分压电路调节范围大
闭合 S 前触头位置 b 端 a 端 都是为了保护电路元件
4. 两种接法的选择:
(1)限流式接法适合测量阻值小的电阻(跟滑动变阻器的总电阻相比相差不
多或比滑动变阻器的总电阻还小).
(2)分压式接法适合测量阻值较大的电阻(一般比滑动变阻器的总电阻要
大).
(3)三种必须用分压接法的情况.
①若限流式不能保证安全,即若滑动变阻器阻值调到最大时,待测电阻上
的电流(或电压)仍超过电流表(或电压表)的量程,或超过待测电阻的额定
电流(或电压),则必须选用分压式接法.
②若 Rx≫R 滑,以致在限流电路中,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从一端滑到另一端
时,待测电阻上的电流或电压变化范围不明显,此时,应改用分压电路.
③若实验中要求电压从零开始调节,则必须采用分压式电路.
5.两种电路均可使用的情况下,应优先采用限流式接法,因为限流式接法电路
简单、耗能低.
三、实验器材
小灯泡(3.8 V,0.3 A)或(2.5 V,0.6 A)一个、电压表(0~3 V~15 V)与电流表
(0~0.6 A~3 A)各一个、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 20 Ω)一个、学生低压直流
电源(或电池组)、开关一个、导线若干、坐标纸、铅笔.
四、实验过程
(一)实验步骤
1.确定电流表、电压表的量程,采用电流表外接法,滑动变阻器采用分压式接
法,按图实91 中的原理图连接好实验电路.
图实91
2.把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调节到图中最左端,接线经检查无误后,闭合开关 S.
3.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位置,测出 12 组左右不同的电压值 U 和电流值 I,并将
测量数据填入表格中,断开开关 S.
(二)数据处理
1.在坐标纸上以 U 为横轴,以 I 为纵轴,建立坐标系.
2.在坐标系上描出各组数据所对应的点(坐标系纵轴和横轴的标度要适中,以使
所描图线充分占据整个坐标纸为宜).
3.将描出的点用平滑的曲线连接起来,就得到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
(对应学生用书第 149 页)
考点一| 实验原理与操作
要描绘一个标有“3 V 0.6 W”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灯泡
两端的电压需要由零逐渐增加到 3 V,并便于操作.已选用的器材有:
电池组(电动势 4.5 V,内阻约 1 Ω);
电流表(量程为 0~250 mA,内阻约 5 Ω);
电压表(量程为 0~3 V,内阻约 3 kΩ);
开关一个,导线若干.
(1)实验中所用的滑动变阻器应选下列中的________(填仪器前的字母).
A.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 20 Ω,额定电流 1 A)
B.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 1 750 Ω,额定电流 0.3 A)
(2)实验的电路图应选用下列的图________.
(3)根据你所选择的电路图分析,在闭合开关之前,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
片移到最________(填“左”或“右”)端;闭合开关,移动滑片,使电表
的示数逐渐________(填“增大”或“减小”).依次记录电流及相应的电
压.
[答案](1)A (2)B (3)左 增大
(2018·茂名一模)现要用伏安法描绘一只标值为“2.5 V,0.6 W”小灯泡的
IU 图线,有下列器材供选用:
A.电压表(0~3 V,内阻 3 kΩ;0~15 V,内阻 10 kΩ)
B.电流表(0~0.6 A,内阻 0.5 Ω;0~3 A,内阻 0.1 Ω)
C.滑动变阻器(10 Ω,2 A)
D.滑动变阻器(100 Ω,1.0 A)
E.蓄电池(电动势 6 V,内阻不计)
(1)为了减小测量误差,图甲中的 S1 应接________(选填“M”或“N”),
滑动变阻器应选用________(用序号字母表示).
(2)根据你选择的电路,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在图乙中将实物连接成实验所
需电路图.
(3)开关 S 闭合之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该置于________端(选填
“A”“B”或“AB 正中间”).闭合开关后,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电
压表示数变化明显,但电流表示数始终为 0,则电路故障为________.
[解析](1)由电路图可知,电路采用了滑动变阻器分压接法;因灯泡内阻较
小,故电流表采用外接法;故 S1 应接在 M 点;因采用分压接法,故滑动
变阻器采用小电阻,应选用 C.
(2)根据实验原理图画出实物图如图所示:
(3)为了保证实验安全,开始时灯泡两端的电压应为最小,故滑动变阻器
的滑片应在 A 端;由题意可知,电压表示数变化明显,说明电压表与电源
相连,且滑动变阻器连接正常,而电流表没有示数说明电路是断开的,由
电路图可知,只能是灯泡发生了断路故障.
[答案](1)M C (2)见解析 (3)A 小灯泡断路
考点二| 数据处理与误差分析
(2018·苏州高三调研)一实验小组用某种导电材料制作成电阻
较小的线状元件 Z,并通过实验研究该元件中的电流随两端电压从零逐渐
增大过程中的变化规律.
(1)该小组连成的实物电路如图实92 所示,其中有两处错误,请在错误的
连线上打“×”,并在原图上用笔画出正确的连线.
图实92
(2)在实验中应选用的滑动变阻器是________.
A.滑动变阻器 R1(0~5 Ω 额定电流 5 A)
B.滑动变阻器 R2 (0~100 Ω 额定电流 0.5 A)
(3)实验测得元件中的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如下表所示,试在方格纸中画出
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图线.
U(V) 0 0.40 0.50 0.60 0.70 0.80 1.00 1.20
I(A) 0 0.20 0.30 0.40 0.55 0.75 1.25 1.80
(4)本实验中带来误差的电表是________,导致被测电阻的 R 测
________R 真(选填“>”“=”或“<”).
[答案](1)如图甲所示 (2)A (3)如图乙所示 (4)电压表 <
在“描绘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的实验中,可供选择的器材及代号如
下:
A.小灯泡 L(3 V、5 Ω);
B.滑动变阻器 R(0~10 Ω,额定电流 1.5 A);
C.电压表 V1(量程:0~3 V,RV 约 5 kΩ);
D.电压表 V2(量程:0~15 V,RV 约 10 kΩ);
E.电流表 A1(量程:0~0.6 A,RA 约 0.5 Ω);
F.电流表 A2(量程:0~3 A,RA 约 0.1 Ω);
G.铅蓄电池、开关各一个,导线若干;
实验中要求加在小灯泡两端的电压可连续地从零调到额定电压.
(1)为了减少误差,实验中应选电压表________,电流表________;
(2)选出既满足实验要求,又要减小误差的实验电路图________.
甲 乙
丙 丁
(3)请按电路图连接好图中的实物图.
(4)根据所得到的小灯泡的相关数据描绘的伏安特性曲线如图所示,若将
该小灯泡接在电动势为 3.0 V,内阻是 5.0 Ω的电池两端,小灯泡的实际功
率为________(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解析](1)灯泡的额定电流为 I=U
R
=3
5 A=0.6 A,故电流表选择 E 即可,电
压表选 C;
(2)因电压表内阻远大于待测灯泡的内阻,故采用电流表外接电路,滑动
变阻器用分压电路,故图丙正确;
(3)根据给出的原理图可得出对应的实物图如图所示;
(4)在表示小灯泡的 IU 图象中画出表示电源的 IU 图象如图所示,读出两
图线交点坐标为:U=1.3 V,I=0.34 A,所以小灯泡消耗的功率为:P=
UI=1.3×0.34 W=0.44 W.
[答案](1)C E (2)丙 (3)见解析 (4)0.44 W
考点三| 实验拓展与创新
视角 1:实验目的改变
以实验原理及实验方法为基础,探究小电珠功率与电压的关系.
视角 2:实验对象的变迁
视角 3:数据处理方式的改进
采用“DIS”数字化实验系统进行实验数据的采集和处理.
创新点 1 结合电表的改装和电源的 IU 图线分析
1.(2017·全国Ⅰ卷)某同学研究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所使用的器材有:小灯泡 L(额
定电压 3.8 V,额定电流 0.32 A);电压表 (量程 3 V,内阻 3 kΩ);电流表
(量程 0.5 A,内阻 0.5 Ω);固定电阻 R0(阻值 1 000 Ω);滑动变阻器 R(阻值
0~9.0 Ω);电源 E(电动势 5 V,内阻不计);开关 S;导线若干.
(1)实验要求能够实现在 0~3.8 V 的范围内对小灯泡的电压进行测量,画
出实验电路原理图.
(2)实验测得该小灯泡伏安特性曲线如图图实93(a)所示.
(a) (b)
图实93
由实验曲线可知,随着电流的增加小灯泡的电阻________(填“增
大”“不变”或“减小”),灯丝的电阻率________(填“增大”“不变”
或“减小”).
(3)用另一电源 E0(电动势 4 V,内阻 1.00 Ω)和题给器材连接成图(b)所示的
电路,调节滑动变阻器 R 的阻值,可以改变小灯泡的实际功率.闭合开关
S,在 R 的变化范围内,小灯泡的最小功率为________W,最大功率为
________W.(结果均保留 2 位小数)
[解析](1)小灯泡的电压要求从 0 开始调节,滑动变阻器采用分压式接法,
小灯泡的额定电压超出电压表的量程,需与 R0 串联后接入电路.电路图
如图所示.
(2)IU 图象中随着电流的增大,图线的斜率变小,小灯泡的电阻增大.根
据电阻定律 R=ρL
S
,得灯丝的电阻率增大.
(3)当 R=0 时,电源路端电压与电流的关系图象如图线甲所示.此时小灯
泡功率有最大值.
当 R=9 Ω时,将 R 看作电源内阻,则等效电源内阻为 10 Ω,其路端电压
与电流的关系图象如图线乙所示.此时小灯泡功率有最小值.
取图线甲与小灯泡伏安特性曲线交点:
U1=3.66 V,I1=0.319 A,
小灯泡的最大功率 P1=U1I1≈1.17 W.
取图线乙与小灯泡伏安特性曲线交点:
U2=1.77 V,I2=0.222 A,
小灯泡的最小功率 P2=U2I2≈0.39 W.
[答案](1)实验电路原理如图所示.
(2)增大 增大 (3)0.39 1.17
某实验小组为了测定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选取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器
材.待测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 3.2 V,要求测量范围尽量大一些,并描绘
出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
(1)选取电源的电动势 4.0 V,电源内阻不计.同学们为了精确测量电压,
需要将量程 1.0 V 的电压表改装为量程 4.0 V,已知 1.0 V 电压表的内阻
为 1.2 kΩ,需要给电压表________(选填“串联”或“并联”)一个 R0=
________kΩ的定值电阻.
(2)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仪器实物图按实验要求连接好.
(3)同学们正确实验后描绘出小灯泡伏安特性曲线如图乙所示,由伏安特
性曲线可知,当小灯泡两端电压增大、灯丝温度升高时,电阻________(选
填“增大”“不变”或“减小”).正常工作时灯丝电阻等于________Ω,
额定功率是________W(均取两位有效数字).
(4)将实验时所用的电源串联上一个 R′=10 Ω的电阻,再与这个小灯泡直
接串连在一起,则小灯泡的实际功率是________W(取两位有效数字).
[解析](1)根据改装原理,要将电压表量程扩大,应串联一个电阻,根据串
并联电路规律可知,应串接的电阻为:R= U
Ug
Rg
-Rg=
4
1
1.2×103
-1.2×103
Ω=3.6×103 Ω=3.6 kΩ;
(2)本实验要求电压由零开始调节,故滑动变阻器采用分压接法,同时因
灯泡内阻较小,故应采用电流表外接法,如图甲所示;
(3)IU 图象中图象的斜率表示电阻的倒数,则由图可知,电阻随电压的升
高而增大;当电压为 3.2 V 时,电流约为 0.31 A,则电阻为:R=U
I
= 3.2
0.31
Ω=10.3 Ω;
额定功率为:P=UI=3.2×0.31 W=0.99 W;
(4)电源的电动势为 4 V,接入电阻为 10 Ω,将其等效为电源内阻,在灯泡
伏安特性曲线中作出等效电源的图象,如图乙所示;灯泡实际电压为 1.7
V,电流为 0.23 A,则其功率:P=UI=1.7×0.23 W=0.39 W.
[答案](1)串联 3.6
(2)
(3)增大 10.3 至 10.5 0.97 至 0.99
(4)0.40(或 0.39)
创新点 2 分析二极管的 IU 图象
2. 2014 年 10 月 7 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2014 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发明了蓝
色发光二极管(LED)的日本科学家,以表彰他们为提高人类生活品质所做的
卓越贡献.如图实94 为一个蓝色发光二极管(LED)的示意图,杭州少年科学
院的“少年科学家”们对它的电学特性进行系列研究.
图实94
(1)因蓝色发光二极管(LED)未标明极性,“少年科学家”们利用多用电表
的________(选填“欧姆挡”“电压挡”或“电流挡”)探测二极管的极
性.请你写出正确的判断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探究蓝色发光二极管(LED)的伏安特性、测绘它的伏安特性曲线,
“少年科学家”们得到科学探究实验室老师的帮助,通过实验,测得发光
二极管两端电压 U 和通过它的电流 I 的数据如下表:
U/V 0 1.50 1.80 1.90 2.00 2.08 2.19 2.33
I/mA 0 0 0.01 0.02 0.04 0.06 0.09 0.20
U/V 2.43 2.51 2.56 2.62 2.70 2.82 2.87
I/mA 0.50 0.80 1.00 3.00 5.00 9.00 11.01
①请在图实95 中以笔画线代替导线,按实验要求将实物图中的连线补充
完整.
图实95
②请你根据“少年科学家”实验时收集到的数据,在图实96 所示的坐标
纸中画出该蓝色发光二极管(LED)的伏安特性曲线(IU 图线).
图实96
(3)若将该蓝色发光二极管(LED)与一个电池组(电动势为 E=3 V、内阻不
计)、阻值 R=150 Ω的电阻相串联,则该蓝色发光二极管(LED)的发光功
率约为________W.(结果保留 2 位有效数字)
[解析](1)由于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可运用多用电表的欧姆挡测试正向、
反向电阻,确定二极管的极性.多用电表(欧姆表)的黑、红表笔分别接表
内电源的正、负极.将调零后的多用电表的红、黑表笔分别接二极管的 a、
b 端,若测得电阻几乎为零,则 b 为正极,若测得电阻较大,则 a 为正极;
(2)由于需要二极管两端电压从零开始增加,滑动变阻器应采用分压式接
法,电路连接如图甲所示.由表中数据作出二极管的伏安特性曲线如图乙
所示.将与二极管串联的电阻 R 视为电池组的内阻,在二极管的伏安特性
曲线坐标系中再作出闭合电路的 IU 图象(电源的伏安特性曲线),两图象
的交点坐标(2.62 V,2.6×10-3 A),为二极管两端的电压 U 和通过的电流 I,
则二极管的功率约为 P=UI=0.006 8 W.
[答案](1)欧姆挡 将红、黑表笔短接进行欧姆调零后,将红表笔接 a 端、
黑表笔接 b 端时,若多用电表的指针偏转角较小,而红、黑表笔反接时指
针偏转角较大,说明 a 端是该发光二极管正极;反之,则 b 端是该发光二
极管正极
(2)①连线如下
甲
②IU 图线如下
乙
(3)0.006 2~0.007 3
创新点 3 研究小灯泡的 P U2 图线
3.为探究小灯泡的电功率 P 和电压 U 的关系,小明测量小灯泡的电压 U 和电流
I,利用 P=UI 得到电功率.实验所使用的小灯泡规格为“3.0 V 1.8 W”,
电源为 12 V 的电池,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 10 Ω.
(1)准备使用的实物电路如图实97 所示.请将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正确
位置.(用笔画线代替导线)
图实97
(2)现有 10 Ω、20 Ω和 50 Ω的定值电阻,电路中的电阻 R1 应选________Ω
的定值电阻.
(3)测量结束后,应先断开开关,拆除________两端的导线,再拆除其他
导线,最后整理好器材.
(4)小明处理数据后将 PU2 描点在坐标纸上,并作出了一条直线,如图实
98 所示.请指出图象中不恰当的地方.
图实98
[解析](1)连线如图所示.
(2)小灯泡电阻大约为 5 Ω,当滑动变阻器阻值最大时,小灯泡与滑动变阻
器的并联电阻值约为 3.3 Ω,则 12 V-3 V= 3 V
3.3 Ω
×R1,解得 R1=9.9 Ω,
所以 R1 应取 10 Ω的定值电阻.
(3)实验结束,断开开关,拆除电池两端导线,以防电源短路.
(4)在坐标纸上描出的点并不是在一条直线上,图线应为曲线;横坐标的
标度值取得太大,应适当减小.
[答案](1)见解析图 (2)10 (3)电池 (4)图线不应画为直线;横坐标的标
度不恰当
[随堂训练]
1.在探究小灯泡的伏安特性实验中,所用器材有:灯泡 L、量程恰当的电流表
A 和电压表 V、直流电源 E、滑动变阻器 R、电键 S 等,要求灯泡两端电压
从零开始变化.
(1)实验中滑动变阻器应采用________接法(填“分压”或“限流”).
(2)某同学已连接如图实99 所示的电路,在连接最后一根导线的 c 端到直
流电源正极之前,请指出其中仅有的 2 个不当之处,并说明如何改正.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图实99
[解析](1)因为灯泡两端的电压要从零开始调节,故滑动变阻器只能采用分
压接法.
(2)在电路接好并检查是否正确连线之前,电键应处于断开状态,以免因
接线错误而导致仪表损坏;接为分压电路时,待测部分电路的电压应从零
开始调节,故滑片应先处于 b 端.
[答案](1)分压 (2)电键 S 闭合,应处于断开状态 滑动变阻器滑动触头位
置不当,应将其置于 b 端
2.在“描绘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的实验中,除标有“6 V 1.5 W”的小灯
泡、导线和开关外,还有下列器材:
A.直流电源(6 V,内阻不计)
B.直流电流表(0~3 A,内阻 0.1 Ω以下)
C.直流电流表(0~300 mA,内阻约为 5 Ω)
D.直流电压表(0~10 V,内阻约为 15 kΩ)
E.滑动变阻器(10 Ω,2 A)
F.滑动变阻器(1 kΩ,0.5 A)
实验要求小灯泡两端的电压从零开始变化并能进行多次测量.
(1)实验中电流表应选用________,滑动变阻器应选用________.(均用序
号表示)
(2)画出实验电路图.
[解析](1)由 I 额=1.5
6 A=250 mA 可知电流表应选 C;因为要求小灯泡两
端的电压从零开始变化,所以滑动变阻器应采用分压接法,故应选小阻值
的 E.
(2)实验电路图如图所示.
[答案](1)C E (2)如图所示
3.某同学通过实验研究小灯泡的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可用的器材如下:电源、
滑动变阻器、电流表、电压表、不同规格的小灯泡两个、电键、导线若干.
甲
乙
图实910
(1)通过实验、作图得到了小灯泡 L1 的 UI 图象如图实910 甲中的图线Ⅰ,
则可知小灯泡 L1 的电阻随电压增大而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
“不变”).
(2)为了得到图甲中的图线Ⅰ,请将图乙中缺少的两根导线补全,连接成
合理的实验电路(其中电流表和电压表分别测量小灯泡的电流和电压).
(3)换小灯泡 L2 重做实验、作图,得到其 UI 图象如图甲中的图线Ⅱ.若将
小灯泡 L1、L2 并联使用.请根据Ⅰ、Ⅱ两条图线,在图甲中做出两小灯
泡并联的图象.
(4)现将这两个小灯泡并联接在电动势 3 V、内阻 6 Ω的电源两端,则此时
电源两端的电压为________V;两小灯泡消耗的总功率为________W.
[解析](1)由图象根据欧姆定律 R=U
I
知,小灯泡的电阻随电压的增大而增
大;
(2)由于小灯泡的电阻远小于电压表的内阻,电流表应用外接法;又电流
与电压从零逐渐增大,故滑动变阻器应用分压式接法,实物图如图:
(3)如图:
(4)电动势为 3 V,内阻为 6 Ω,则短路电流 I 短=3
6 A=0.5 A,在小灯泡的
UI 图象中,连接 U=3 V 与 I=0.5 两点,画出表示电源的 UI 图象,如
图所示:
要使两灯泡并联后接在电源两端,应符合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则电源的输
出电压与两灯泡电压相等,且路端电压与内电压之和等于电动势;由上图
可知,输出电压应为 0.6 V,
此时灯泡 L2 的电流为 0.15 A,则其功率:P2=U2I2=0.6×0.15 W=0.09 W,
此时灯泡 L1 的电流为 0.25 A,则其功率:P1=U1I1=0.6×0.25 W=0.15 W,
则:P=P1+P2=0.15 W+0.09 W=0.24 W.
[答案](1)增大 (2)图见解析 (3)图见解析 (4)0.6 0.24
相关文档
- 高考第一轮复习物理22匀速直线运动2021-04-28 19:09:4212页
- 高三一轮复习物理第5章《机械能及2021-04-27 18:19:156页
- 高三一轮复习物理第9章《电磁感应2021-04-27 11:24:587页
- 高考一轮复习物理单元检测九 电磁2021-04-26 01:20:227页
- 高三一轮复习物理第9章《电磁感应2021-04-19 22:06:5311页
- 高三一轮复习物理第3章《牛顿运动2021-04-19 20:02:534页
- 高三一轮复习物理第2章《相互作用2021-04-19 18:03:473页
- 高三一轮复习物理第4章《曲线运动2021-04-17 11:37:4312页
- 高三一轮复习物理第2章《相互作用2021-04-14 23:30:063页
- 高三一轮复习物理第3章《牛顿运动2021-04-14 21:41:49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