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9.50 KB
- 2021-05-08 发布
(时间:30 分钟,满分 58 分)
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得分:___________
一、选择题(每题 3 分)
1.整理一批图书,由一个人做要 40h 完成,现计划有一部分人先做 4h,然后增加 2 人与他们一起做 8h,
完成这项工作,假设这些人的工作效率相同,具体应先安排多少人工作?如果设安排 x 人先做 4h,下列四
个方程中正确的是( )
A. + =1
B. + =1
C. + =1
D. + =1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由一个人做要 40 小时完成,即一个人一小时能完成全部工作的 ,就是已知工作的速度.本题
中存在的相等关系是:这部分人 4 小时的工作+增加 2 人后 8 小时的工作=全部工作.设全部工作是 1,这部
分共有 x 人,就可以列出方程.
解:设应先安排 x 人工作,
根据题意得: + =1
故选 B.
考点:由实际问题抽象出一元一次方程.
2.(2015 秋•武安市期末)甲、乙两人练习赛跑,甲每秒跑 7m,乙每秒跑 6.5m,甲让乙先跑 5m,设 x 秒后
甲可追上乙,则下列四个方程中不正确的是( )
A.7x=6.5x+5 B.7x+5=6.5x
C.(7﹣6.5)x=5 D.6.5x=7x﹣5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等量关系为:甲 x 秒跑的路程=乙 x 秒跑的路程+5,找到相应的方程或相应的变形后的方程即可
得到不正确的选项.
解:乙跑的路程为 5+6.5x,
∴可列方程为 7x=6.5x+5,A 正确,不符合题意;
把含 x 的项移项合并后 C 正确,不符合题意;
把 5 移项后 D 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 B.
考点:由实际问题抽象出一元一次方程.
3.轮船沿江从 A 港顺流行驶到 B 港,比从 B 港返回 A 港少用 3 小时,若船速为 26 千米/时,水速为 2 千
米/时,求 A 港和 B 港相距多少千米.设 A 港和 B 港相距 x 千米.根据题意,可列出的方程是( )
A.
B.
C.
D.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轮船沿江从 A 港顺流行驶到 B 港,则由 B 港返回 A 港就是逆水行驶,由于船速为 26 千米/时,
水速为 2 千米/时,则其顺流行驶的速度为 26+2=28 千米/时,逆流行驶的速度为:26﹣2=24 千米/时.根据“轮
船沿江从 A 港顺流行驶到 B 港,比从 B 港返回 A 港少用 3 小时”,得出等量关系:轮船从 A 港顺流行驶到
B 港所用的时间=它从 B 港返回 A 港的时间﹣3 小时,据此列出方程即可.
解:设 A 港和 B 港相距 x 千米,可得方程:
= ﹣3.
故选 A.
考点:由实际问题抽象出一元一次方程.
4.A、B 两地相距 450 千米,甲、乙两车分别从 A、B 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已知甲车速度为 120 千
米/小时,乙车速度为 80 千米/小时,经过 t 小时两车相距 50 千米.则 t 的值是( )
A.2 B.2 或 2.25 C.2.5 D.2 或 2.5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应该有两种情况,第一次应该还没相遇时相距 50 千米,第二次应该是相遇后交错离开相距 50
千米,根据路程=速度×时间,可列方程求解.
解:设经过 t 小时两车相距 50 千米,根据题意,得
120t+80t=450﹣50,或 120t+80t=450+50,
解得 t=2,或 t=2.5.
答:经过 2 小时或 2.5 小时相距 50 千米.
故选 D.
考点: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
5.轮船沿江从 A 港顺流行驶到 B 港,比从 B 港返回 A 港少用 3 小时,若船速为 26 千米/时,水速为 2 千
米/时,求 A 港和 B 港相距多少千米.设 A 港和 B 港相距 x 千米.根据题意,可列出的方程是:
A. 32428
xx
B. 32428
xx
C. 326
2
26
2 xx
D. 326
2
26
2 xx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顺流速度=船速+水流速度=26+2=28,逆流速度=船速-水流速度=26-2=24,则根据题意得,
3.28 24
x x 故选 A.
考点: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
6.学校安排甲、乙两人去完成一项工作,若甲单独做需要 8 小时完成,若乙单独做需要要 12 小时完成,
现在两人合作,共需要( )小时完成.
A.4 B.4.8 C.5 D.6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将这项工作当做单位“1”,则甲、乙每小时分别完成这项工作的 、 ,根据等量关系:甲完成
这项工作的工作量+乙完成这项工作的工作量=单位“1”,依此列出方程求解即可.
解:设现在两人合作,共需要 x 小时完成,依题意有
( + )x=1,
解得 x=4.8.
答:现在两人合作,共需要 4.8 小时完成.
故选:B.
7.某同学骑车从学校到家,每分钟行 150 米,某天回家时,速度提高到每分钟 200 米,结果提前 5 分钟到
家,设原来从学校到家骑 x 分钟,则列方程为( )
A.150x =200(x+5)
B.150x =200(x-5)
C.150(x+5) =200x
D.150(x-5)=200x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根据题意可得等量关系为:来回时的路程相等.去学校的路程为:150x 米,回家的路程为:
200(x-5)米,则 150x=200(x-5).
考点: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
8.一条山路,某人从山下往山顶走 3 小时还有 1 千米才到山顶,若从山顶走到山下只用 150 分钟,已知下
山速度是上山速度的 1.5 倍,求山下到山顶的路程.设上山速度为 x 千米/分钟,则所列方程为( )
A.x-1=5(1.5x)
B.3x+1=50(1.5x)
C.3x-1= (1.5x)
D.180x+1=150(1.5x)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上山速度为 x 千米/分钟,则上山速度为 1.5x 千米/分钟,根据山路的长度不变,根据题意可得:
180x+1=150×1.5x.
考点: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
9.某车间原计划 13 小时生产一批零件,后来每小时多生产 10 件,用了 12 小时不但完成任务,而且还多
生产 60 件,设原计划每小时生产 x 个零件,则所列方程为( )
A.13x=12(x+10)+60
B.12(x+10)=13x+60
C. 60 1013 12
x x
D. 60 1012 13
x x
【答案】B.
【解析】
试题解析:设原计划每小时生产 x 个零件,则实际每小时生产(x+10)个零件.
根据等量关系列方程得:12(x+10)=13x+60.
故选 B.
考点:由实际问题抽象出一元一次方程.
二、填空题(每题 3 分)
10.某中学库存若干套桌椅,准备修理后支援贫困山区学校.现有甲、乙两木工组,甲每天修理桌椅 16 套,
乙每天修桌椅比甲多 8 套,甲单独修完这些桌椅比乙单独修完多用 20 天.设该中学库存 x 套桌椅根据题意
列方程是 .
【答案】
【解析】
试题分析:通过理解题意可知本题的等量关系,即甲单独修完这些桌凳的天数=乙单独修完的天数+20 天,
列方程求解即可.
解:设该中学库存 x 套桌凳,由题意得: ,
故答案为:
考点:由实际问题抽象出一元一次方程.
11.A、B 两地相距 450 千米,甲、乙两车分别从 A、B 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已知甲车的速度为 120 千
米/时,乙车的速度为 80 千米/时,t 时后两车相距 50 千米,则 t 的值为 .
【答案】2 小时或 2.5 小时.
【解析】
试题分析:设 t 时后两车相距 50 千米,分为两种情况,两人在相遇前相距 50km 和两人在相遇后相距 50 千
米,分别建立方程求出其解即可.
解:设 t 时后两车相距 50 千米,由题意,得
450﹣120t﹣80t=50 或 10t+80t﹣450=50,
解得:t=2 或 2.5.
故答案为:2 小时或 2.5 小时.
考点: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
12.A、B 两地相距 450 千米,甲、乙两车分别从 A、B 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已知甲车速度为 120 千
米/时,乙车速度为 80 千米/时,相遇前经过 小时两车相距 50 千米.
【答案】2
【解析】
试题分析:首先设相遇前 x 小时两车相距 50 千米,然后根据甲车所行驶的路程+乙车所行驶的路程+50 千米
=总路程列出方程,进行求解得出答案.
考点: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
13.从甲地到乙地,某人步行比乘公交车多用 3.6 小时,已知步行速度为每小时 8 千米,公交车的速度为
每小时 40 千米,设甲乙两地相距 x 千米,则列方程为 .
【答案】 6.3408
xx
【解析】
试题分析:设甲乙两地相距 x 千米,先利用路程公式 s=vt,分别求得步行和乘公交车所用的时间,再根据
等量关系列方程得 6.3408
xx .
考点:一元一次方程
14.一队师生共 328 人,乘车外出旅行,已有校车可乘 64 人,如果租用客车,每辆可乘 44 人,那么还要
租用多少辆客车?如果设还要租 x 辆客车,可列方程为 .
【答案】44x+64=328.
【解析】
试题分析:由客车每辆可乘 44 人以及已有校车可乘 64 人,可得出等量关系,再由此列出方程.
解:设还要租 x 辆客车,则:
已有校车可乘 64 人,所以还剩 328﹣64 人,
∵客车每辆可乘 44 人
∴还需租(328﹣64)÷44 辆车
∴x=(328﹣64)÷44
∴可列方程:44x+64=328
故答案为:44x+64=328.
三解答题
15.(8 分)一个自行车队进行训练,训练时所有队员都以 35 千米/时的速度前进,突然一号队员以 45 千米
/时的速度独自行进 10 千米后掉转车头,仍以 45 千米/时的速度往回骑,直到与其他队员会合,一号队员从
离队开始到与队员重新会合,经过了多长时间?
【答案】15 分钟
【解析】
试题分析:若设一号队员从离队开始到与队员重新会合,经过了 x 小时.从离队开始到与队员重新会合,
显然相当于他们合走的路程是 10 千米的 2 倍.
解:设一号队员从离队开始到与队员重新会合,经过了 x 小时,
由题意得:45x+35x=2×10,
解得:x= .
小时=15 分钟.
故一号队员从离队开始到与队员重新会合,经过了 15 分钟.
考点: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
16.(8 分)两个工程队共同参与一项筑路工程,甲队单独施工 1 个月完成总工程的
3
1 ,这时增加了乙队,
两队共同工作了半个月,总工程全部完成.哪个队的施工速度快?
【答案】乙队的施工进度快.
【解析】
试题分析:如果设乙的工作效率为 x.先由“甲队单独施工 1 个月完成总工程的三分之一”可知甲的工作效率
为
3
1 ,再由“两队又共同工作了半个月,总工程全部完成”,可得等量关系:(甲的工作效率+乙的工作效率)
× 1
2
=1-
3
1 ,列出方程,求解即可.
试题解析:设乙的工作效率为 x.
依题意列方程:(
3
1 +x)× 1
2
=1-
3
1 .
解方程得:x=1.
∵1>
3
1 ,
∴乙效率>甲效率,
答:乙队单独施工 1 个月可以完成总工程,所以乙队的施工进度快.
考点: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
相关文档
- 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1-5的认识2021-05-08 17:07:3410页
- 2020年广东省广州市从化区中考数学2021-05-08 17:07:1822页
- 疫情期间初中数学个人教学工作计划2021-05-08 17:07:107页
-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2021-05-08 17:06:5518页
- 人教版语文上册二年级期末专项复习2021-05-08 17:06:4714页
- 2021高考数学新高考版一轮习题:专题2021-05-08 17:06:167页
- 江西省南昌市进贤县第一中学2020届2021-05-08 17:06:1116页
- 数学(心得)之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渗透2021-05-08 17:05:465页
- 一年级上册数学课件 - 32021-05-08 17:05:4610页
- 【数学】2018届一轮复习北师大版函2021-05-08 17:05:30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