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9.50 KB
- 2021-05-08 发布
永安一中 2019—2020学年上学期第一次月考
高一生物试题
(考试时间90分钟 总分: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1-30每小题1分;31-35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美国细胞生物学家威尔逊(E・ B.Wilson)曾经说过:“每一个生物科学问题的答案都必须在细胞中寻找”。他作这一结论的理由最可能是
A.细胞内能发生一切生命活动
B.有些生物是由一个细胞构成的
C.各种生物的生命活动是在细胞内或细胞参与下完成的
D.细胞是一切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2.在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中,既是细胞层次,也是个体层次的是( )
A. 水母 B. 心肌细胞 C. 大肠杆菌 D. 卵细胞
3.下列关于生命系统结构层次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细胞是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
B. “太湖中所有的鱼”属于生命系统研究的一个结构层次
C. 病毒不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D. 蛋白质和核酸不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4.用显微镜观察某标本时,已知目镜的放大倍数为10×,物镜的放大倍数为40×,则物像的放大倍数为( )
A. 长度和宽度均放大400倍 B. 面积放大400倍
C. 长度或宽度放大40倍 D. 体积放大400倍
5.使用显微镜时,将低倍物镜转成高倍物镜后,发现视野中物像模糊,此时应该进行的操作一般是( )
A. 将平面反光镜换成凹面反光镜 B. 使用细准焦螺旋调节焦距
C. 使用粗准焦螺旋调节焦距 D. 移动临时装片选择另外视野
6. 下列有关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蓝藻和水绵细胞中都含有核糖体
B. 它们都有染色体
C.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遗传物质都是DNA
D. 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在结构上具有统一性
7.细胞学说的建立者是 ( )
A.虎克 B.列文虎克 C.魏尔肖 D.施旺和施莱登
8.关于细胞学说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细胞学说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动物和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来的
B. 它揭示了动植物细胞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C. 新细胞是从老细胞中产生的
D. 是多位科学家在探索中开拓感者可引起心肌炎、肺、继承、修正和发展而建立的
9.组成细胞的化学元素,无一不存在于无机自然界。但在细胞内和无机自然界里的含量
差别很大,这一事实说明( )
A. 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具有统一性 B. 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具有物质性
C. 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具有统一性和差异性 D. 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具有差异性
10.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多发生于婴幼儿,可引起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疱疹,个别水肿、无菌脑膜脑炎等并发症。引发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和(型),以下关于肠道毒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肠道病毒的核酸组成与大肠杆菌是相同的
B.肠道病毒虽然能引起传染病,但是它没有细胞结构
C.肠道病毒的生活是利用自身物质和能量的
D.可用含水、无机盐的培养基培养肠道病毒
11. 生物体内的蛋白质千差万别,其原因不可能是( )
A. 组成肽键的化学元素不同 B. 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种类和数量不同
C. 氨基酸排列顺序不同 D. 蛋白质的空间结构不同
12.下列有关肽键写法中,不正确的是( )
13.鸡蛋煮熟后,蛋白质变性失活,这是由于高温破坏了蛋白质的
A. 肽键 B. 肽链 C. 空间结构 D. 氨基酸
14.原产于热带非洲地区的光棍树,树形奇特,无刺无叶,它茎干中的白色乳汁可以制取“石油”。光棍树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 )
A. 水 B. 脂质 C. 蛋白质 D. 糖类
15. 脂肪鉴定实验中,切片做好后应进行的操作步骤依次是( )
A. 制片―染色―洗浮色―观察 B. 染色―洗浮色―制片―观察
C. 制片―观察―染色―洗浮色 D. 染色―制片―洗浮色―观察
16.某氨基酸分子中含有两个氨基,其中一个氨基和羧基连在同一个碳原子上,则另一个
氨基的部位应是( )
A.在羧基上 B.和羧基连在同一个碳原子上 C.在R基上 D.在氨基上
17.组成高粱和HIV体内核酸的核苷酸和碱基的种类分别是( )
A.8、5;8、5 B.8、5;4、4 C.4、4;4、4 D.4、5;4、5
18. 下图是由3个圆所构成的类别关系图,其中Ⅰ为大圆,Ⅱ和Ⅲ分别
Ⅰ
Ⅱ
Ⅲ
为大圆之内的小圆。符合这种类别关系的是( )
A.Ⅰ五碳糖、Ⅱ核糖、Ⅲ脱氧核糖
B.Ⅰ生态系统、Ⅱ种群、Ⅲ群落
C.Ⅰ脱氧核糖核酸、Ⅱ核糖核酸、Ⅲ核酸
D.Ⅰ原核生物、Ⅱ蓝细菌、Ⅲ衣藻
19. 下列各项中不是蛋白质所具有的功能的一项是( )
A. 调节作用 B. 免疫作用 C. 运输作用 D. 遗传作用
20. 下列化合物中,属于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是( )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 D.②④
21. 细胞干重和细胞鲜重中主要的化学元素有( )
A. C,H,O,N,P,Fe B. C,H,O,S,N,P
C. H,O, K,S,P,Mg D. N,P,K,Ca,S,Zn
22.下列多肽片段充分水解后,产生的氨基酸有( )
A. 2种 B. 3种 C. 4种 D. 5种
23.蛋白质在消化道内的消化过程为:,在此过程中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反应的物质是( )
A.多肽 氨基酸 B.蛋白质 氨基酸 C.蛋白质 多肽 D.只有蛋白质
24. 鱼体内的遗传物质彻底水解后,可得到( )
A. 4种脱氧核苷酸 B. 5种含氮碱基 C.1种五碳糖 D.8种核苷酸
25.在生物体内,作为生命活动的体现者、遗传信息的携带者,依次分别为( )
A.糖类,脂类 B.蛋白质、磷脂 C.蛋白质、糖类 D.蛋白质、核酸
26.甲基绿使DNA呈现绿色,吡罗红使RNA呈现红色,下列与吡罗红甲基绿染色剂用法相似的是( )
A. 碘液 B. 双缩脲试剂 C. 斐林试剂 D. 苏丹Ⅲ染液
27.下列关于“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基绿和吡罗红对DNA和RNA的亲和力不同,实验中应分别加入甲基绿和吡罗红
B. 盐酸能够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
C. 该实验用口腔上皮细胞而不用叶肉细胞,是因为叶肉细胞不含RNA
D. 盐酸有利于染色质中的DNA与蛋白质分开,不利于DNA与染色剂结合
28. 谷胱甘肽(分子式C10H19O6N3S)是存在于动植物和微生物细胞中的一种重要的三肽,它是由谷氨酸(C5H9NO4)、甘氨酸(C2H5NO2)和半胱氨酸缩合而成,则半胱氨酸可能的分子式为
A. C3H3NS B. C3H5NS C. C3H9O2NS D. C3H3O2NS
29.下图为a,b和c构成了核苷酸m。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在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中,b有2种 B. HIV体内c有4种
C. 若c为U,则b为核糖 D. 大肠杆菌体内的m有8种
30.下图表示生物体内两种重要化合物的化学组成关系,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大分子B为蛋白质 B. a的种类约20种,b的种类为8种
C. a与a之间通过“—NH—COOH—”相连接D. HIV的遗传信息储存在大分子B中
31.“超级细菌”是一种对绝大多数抗生素不再敏感的细菌,它的产生与人们滥用抗生素有关。“超级细菌”不具有的结构或物质是( )
A.DNA B.细胞壁 C.核糖体 D.成形细胞核
32. 将刚刚萌发、带有小芽的大麦充分研磨后,过滤得到组织样液。在组织样液中加入
下列试剂后振荡均匀,有关实验现象及结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加入苏丹Ⅲ染液,溶液呈红色,证明发芽的大麦中含有脂肪
B. 加入斐林试剂并水浴加热,溶液呈砖红色,说明发芽的大麦中含有麦芽糖
C. 加入碘液,溶液呈蓝色,说明发芽的大麦中含有淀粉
D. 加入双缩脲试剂,溶液呈蓝色,说明发芽的大麦中含有蛋白质
33. “面色苍白、身体消瘦、撕心裂肺的咳嗽”这是鲁迅的小说《药》中提及的“痨病,
它是由结核杆菌侵入肺部引起的一种传染病。下列物质和结构中结核杆菌细胞具有的是
①细胞壁 ②细胞核 ③染色体 ④DNA ⑤细胞质 ⑥核糖体 ⑦细胞膜
A. ①④⑤⑥⑦ B. ①②③④⑤⑥⑦ C. ①②③⑥⑦ D. ①②⑤⑦
34. 某研究人员对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T2噬菌体(病毒)、乳酸菌、酵母菌等样品进行化学成分分析。以下分析结果正确的是( )
A. 含有水、DNA、RNA、蛋白质等成分的样品可能是小白鼠组织
B. 只含有蛋白质和DNA成分的样品是乳酸菌
C. 含有水、DNA、RNA、蛋白质、纤维素等成分的样品是玉米组织和乳酸菌
D. 既有DNA,又有RNA的只有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
35.丙氨酸的R基为―CH3,谷氨酸的R基为―C3H5O2,它们缩合形成的二肽分子中,C,H,O的原子比例为( )
A. 7∶16∶6 B. 7∶14∶5 C. 8∶12∶5 D. 8∶14∶5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60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60分)
36.(16分)如图是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几种细胞或组织图像(A为口腔上皮细胞,B为蓝藻细胞,C为小麦叶肉细胞,D中细胞取自猪的血液,E为细菌细胞),据图回答:
(1)科学家依据 将细胞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2)图中属于原核细胞的是 (填标号)。此类细胞的DNA主要存于 中。
能表示生命系统个体层次的是 (填标号)。
(3)在上述五种细胞中,它们都有的结构有 、细胞质、核糖体和遗传物质DNA,
这体现了不同种类细胞之间的统一性。
(4)蓝藻细胞能进行光合作用,蓝藻能进行光合作用的原因是其内含有 。
(5)生活在湖水中的蓝藻,当水质富营养化时会形成 现象;衣藻、颤藻、念珠藻中属于蓝藻的是 。
37.(12分)Ⅰ
.肉毒梭菌(厌氧性梭状芽孢杆菌)是致死性最高的病原体之一,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肉毒梭菌的致病性在于其产生的神经麻痹毒素,即肉毒类毒素。它是由两个亚单位(每个亚单位由一条链盘曲折叠而成)组成的一种生物大分子。下图是肉毒类毒素的局部结构简式:
请据此回答:
(1)组成肉毒类毒素的基本单位的结构通式为_________________。
(2)由上图可知,该片段含有_______种氨基酸,形成该片段化学反应被称为
_______________,该片段脱去______分子水,相对分子质量减少了 _______。
(3)高温可使肉毒类毒素失活的主要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8.(14分)如图是某核苷酸与核苷酸链示意图,据图回答问题:
(1)已知分子结构式的左上角基团为碱基---腺嘌呤,请观察图一后回答下列问题:
①该核苷酸的名称是___________;②该核苷酸是构成_________的原料。
(2)图二为一条_____________ ,图中所示2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
(3)在观察DNA和RNA分布的实验中_________使DNA呈现绿色,_________使RNA呈现红色,一般这两种染色剂要 使用将细胞染色。
39.(18分)根据所学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某厂商宣传其生产的“炸薯条”是富含蛋白质和多种维生素的营养食品,特别适合青少年和儿童食用,对青少年和儿童身体的生长发育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交给你的任务是根据下述相关资料判定这则广告的真假。
相关资料:①薯条在油炸之前含量最多的有机物是淀粉;在油炸后,含量最多的有机物是脂肪。②高温会对维生素等营养成分造成破坏。请回答下列问题:
(1)鉴定油炸之前的薯条中含量最多的有机物时,常用的试剂是: _______;若在晾干的薯条上滴加这种试剂,薯条会呈_______色。
(2)鉴定“炸薯条”中含量最多的有机物时,使用的是: _________染液;染色后呈______色。
(3)鉴定“炸薯条”、薯条、豆类食品中是否富含蛋白质时,使用的是: _______试剂;反应后呈现______色。
(4)如果需鉴定“炸薯条”中是否含有还原糖,则需使用的是: _______其实验原理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
(5)根据生活经验和所学的生物学知识,该厂商的这则广告是_______(真实,虚假)。
2019-2020高一生物第一次月考答案
1-5 C C B A B 6-10 B D B C B 11-15 ADC A B
16-20 CB AD B 21-25 B B C C D 26-30 C B C A D
31-35 D C A A D
36(1)有无核膜为边界的细胞核
(2)BE(不全给1分,答错不得分)拟核 BE(不全给1分,答错不得分)
(3) 细胞膜
(4) 藻蓝素和叶绿素(不全给1分,答错不得分)
(5) 水华 颤藻 念珠藻(不全给1分,答错不得分)
37(1)
(2)5 脱水缩合 4 72
(3) 高温改变了肉毒类毒素的空间结构。
38(1)腺嘌呤核糖核苷酸; RNA;
(2) 脱氧核苷酸长链(片段) 脱氧核糖
(3) 甲基绿 吡罗红 混合
39(1)碘液 蓝
(2) 苏丹Ⅲ或苏丹Ⅳ 橘黄色或红色
(3)双缩脲试剂 紫
(4)斐林试剂 还原糖与斐林试剂在水浴加热下生成砖红色沉淀
(5)虚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