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4.00 KB
- 2021-05-08 发布
甲>丙 8.将等物质的量的A、B、C、D四种物质混合,发生如下反应:aA+bBcC(s)+dD,当反应进行一段时间后,测得A减少了n mol,B减少了 mol,C增加了n mol,D增加了n mol,此时达到化学平衡状态。 (1)该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为: 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 (2)若只改变压强,反应速率发生变化,但平衡不发生移动,该反应中各物质的聚集状态是:A________,B________,D________。 解析:(1)设A、B、C、D初始物质的量都为m mol,由可逆反应: 6 aA + bBcC(s)+dD 初始时物质的量/mol m m m m 转化的物质的量/mol n n n 因为参加反应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化学方程式中的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所以得a∶b∶c∶d=n∶∶n∶n=2∶1∶3∶2,即得a=2,b=1,c=3,d=2。(2)改变压强,反应速率发生变化,说明反应体系中有气态物质;而平衡不移动说明反应前后气态物质的体积相同V前=V后,即当A为气体,B为固体或液体,C为固体(题设条件),D为气体时合理。 答案:(1)2 1 3 2(2)气态 固态或纯液态 气态 9.反应mA(g)+nB(g)pC(g)在一定温度和不同压强下达到平衡时,分别得到A的物质的量浓度如表所示: 压强/Pa 2×105 5×105 1×106 c(A)/mol·L-1 0.08 0.20 0.44 分析表中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当压强从2×105 Pa增加到5×105 Pa时,平衡__________(填“向左”“向右”或“不”)移动,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 (2)当压强从5×105 Pa增加到1×106 Pa时,该反应的化学平衡_________(填“向左”“向右”或“不”)移动,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由==2.5,=2.5, 说明浓度的变化只与体积变化有关,化学反应对它无影响,即化学平衡不移动。 (2)由==2,==2.2, 说明p改变,化学平衡向生成A的方向移动,由(1)知n+m=p,故加压时,必然是B转化为液态或固态,逆反应方向变成为气体分子数减少的反应。 答案:(1)不 当p增大2.5倍时,c(A)增大2.5倍,说明平衡没有移动,即m+n=p (2)向左 当p增大2倍时,c(A)却增加了2.2倍,说明平衡向生成A的方向移动 增大压强时,B转化为液态或固态 6
相关文档
- 2018届高考一轮复习人教版化学反应2021-05-06 10:59:455页
- 2018届二轮复习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2021-04-29 02:46:2863页
- 高考热点专题测试卷:专题二 化学反2021-04-29 02:06:1210页
- 2019届二轮复习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2021-04-28 17:54:034页
- 广东省2021高考化学一轮复习专题七2021-04-25 16:48:0542页
- 2018届高考一轮复习人教版化学反应2021-04-25 15:42:5321页
- 2021高考化学人教版一轮复习规范演2021-04-22 20:30:0418页
- 2020版高考化学大二轮优选习题 专2021-04-22 18:17:408页
- 2020-2021全国高考化学化学反应速2021-04-22 00:31:5116页
- 2020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化学反应速2021-04-21 18:59:099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