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46 MB
- 2021-05-08 发布
湖南省湘西市古丈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
学习质量检测地理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大湖效应指的是冷空气遇到大面积未结冰的水面,从中得到水蒸气和热能,然后在向风的湖岸形成降水的现象,通常是以雪的形式出现。冬季在日本的本州岛和北海道的西海岸,经常产生大量的降雪。下图为大湖效应原理和日本区域图,据此完成1~2题。
1. 与大湖效应产生的降雪过程原理类似的天气系统是 ( )
A. 气旋 B. 反气旋
C. 暖锋 D. 冷锋
2. 下列地区冬季大雪与日本西海岸冬季暴雪类似的是 ( )
①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冬季暴雪 ②山东半岛北部冬季大雪
③天山北侧冬季大雪 ④美国五大湖区沿岸冬季大雪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火地岛是拉丁美洲最大的岛屿,西部和南部山地为安第斯山脉余脉。东部和北部为平缓低地,覆盖第四纪冰川沉积和火山灰砾,多湖泊和沼泽湿地。图甲为火地岛及其周边区域图。岛上雪线高度仅500~800米,有很多树木,树冠形状奇特,当地称作“醉汉树”(图乙)。据此回答3~5题。
3. 关于火地岛叙述正确的是
① 东部沿岸寒流减湿,西部沿岸暖流增湿
② 山脉大致呈南北向,由于山脉阻挡,形成西部多雨区和东部雨影区
③ 岛上湖泊多为冰川作用形成
④ 地处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碰撞挤压处,多火山地震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4. 造成火地岛上雪线高度仅500~800米的主要因素是
A. 纬度 B. 海拔 C. 海陆位置 D. 地形
5. 据图推测“醉汉树”树冠朝向
A. 西北 B. 西南 C. 东北 D. 东南
图示沙漠是世界上最干燥的地区之一,平均年降水量不到1mm,被称为世界的“旱极”。然而,“旱极”却并不缺“水”,只是它以雾的形态呈现在人们的眼前。在该地某海滨小村,有200余天被大雾笼罩。当地人还立了很多大网。据此完成6~7题。
6. 图中当地人立网的作用是 ( )
A. 捕鸟 B. 取水 C. 遮阳 D. 防沙尘
7. 当地常年被大雾笼罩的原因是 ( )
①东部高大山脉阻挡,大气稳定 ②寒流流经,形成稳定的逆温层
③位于热带,气温高蒸发强 ④冬季西风吹拂带来大量水汽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橡胶树原产于巴西亚马逊河流域马拉岳西部地区,现已布及40多个国家和地区。种植面积较大的国家有:印度尼西亚、泰国、马来西亚、中国、印度、越南等。泰国从1991年起取代马来西亚成为世界最大的天然橡胶生产国和出口国。读东南亚局部图,据此完成8~10题。
8. 泰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天然橡胶生产国,橡胶种植属于( )
A. 种植园农业 B. 热带农业
C. 商品谷物农业 D. 混合农业
9. 泰国天然橡胶总产量超越马来西亚,主要是因为泰国( )
A.气候条件较优越 B.技术力量较雄厚
C.种植面积广大 D.品种优良,单产高
10. 中南半岛大城市的主要分布特点是 ( )
A. 沿海分布 B. 沿山脉分布
C. 分布在高原上 D. 沿河流分布
小明暑假到埃及研学旅游,其日记中记载着:“当地虽气候炎热干旱,但是看到很多当地人依旧身着宽松的白衣长袍。为了充分开发利用和改造河流,人们在许多河流上建起了大坝......”据此完成11~12题。
11.气候炎热干旱,但是依旧身着宽松的白衣长袍的原因不可能是 ( )
A 白色对太阳辐射反射强 B.长袍利于汗液大量散发
C.避免太阳辐射直接灼伤 D.减轻风沙对皮肤的伤害
12.阿斯旺大坝的修建对河流下游区域产生的影响有 ( )
①土壤肥力增加 ②河流流量变率加大
③三角洲盐渍化加重 ④河口外海域的沙丁鱼数量减少
A. ①③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世界蛋白石(猫眼石)之都”库伯佩地始建于1915年,从地表看非常荒凉,实际上这个小镇有3 500名居民,其中的大多数生活在地下的洞穴。小镇的水特别珍贵,要靠一根水管从几十千米以外引水,引来的水经脱盐处理后才能使用。下图示意库伯佩地位置。据此完成13~15题。
13.1915年,库伯佩地吸引人口聚集的主要原因是 ( )
A.开荒种地 B.草原辽阔
C.修建铁路 D.开发矿产
14.库伯佩地的气候特征是 ( )
A.降水稀少,气温年较差大 B.终年温和湿润
C.夏季降水集中,多暴雨 D.夏季高温少雨,冬季温和湿润
15. 推测当地饮用水源来自于 ( )
A. 南部海洋 B. 东部河流
C. 内陆地下水 D. 冰川融水
二、 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5分)
16.(14分)塞拉利昂是世界最不发达国家之一,森林覆盖率仅约4%,经济以农业和矿业为主,沿海红树林广布。红树林是指生长在热带和亚热带海湾、河口等风浪较小的浅海沙洲滩涂上,受周期性潮水浸淹的潮滩湿地生物群落。下图分别为塞拉利昂示意图和甲地气候资料。
(1)描述甲地降水特征并分析原因。(8分)
(2)说明该国沿海红树林广布的原因。(6分)
17.(14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欧洲西部局部地区示意图。
材料二:英吉利海峡有丰富的潮汐能资源,南岸尤为丰富,圣马洛湾沿岸建有世界上最早的潮汐能发电站。
(1)简述开凿甲、乙两条运河的不同地理意义。(4分)
(2)简要回答法国在圣马洛湾沿岸建设潮汐能发电站的优势区位条件。(4分)
(3)简述西欧乳畜业发达的原因。(6分)
18.(12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可可树属热带作物。1847年英国人利用可可生产出第一块固体巧克力,此后欧洲和北美成为世界上最主要的可可加工地区。20世纪80年代以来,印度尼西亚人采用可可树与椰子树间作种植模式,该国逐渐成为世界上重要的可可种植国和出口国,但可可加工业长期相对落后。
材料二:下图示意印度尼西亚苏拉威西岛位置和该岛某可可种植园椰树与可可树间作模式。
(1)简述苏拉威西岛可可种植园枯枝落叶覆盖层的作用。(4分)
(2)分析印度尼西亚可可加工业落后于欧洲和北美的主要原因。(4分)
(3)结合所学,分析印尼发展可可加工的有利条件。(4分)
19.(15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约1200万年前,黑海、里海、咸海都作为古海洋副特提斯海的组成部分与地中海相连,随着印度洋板块、非洲板块与亚欧板块持续碰撞,伊朗高原抬升,古海退缩,距中亚内陆更远,咸海分离;同时青藏高原强烈抬升,山地隆起,中亚干旱格局形成。下图为咸海所在区域自然地理环境图。
(1)描述咸海的形成过程。(3分)
(2)分析板块碰撞地形隆升加剧中亚气候干旱的原因。(6分)
(3)说明干旱气候对咸海水文特征的影响。(6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单项选择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D
C
A
D
B
C
A
C
D
题号
11
12
13
14
15
答案
B
D
D
A
C
二、 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5分)
16.(14分)
(1)特征:降水总量大;季节变化大,旱雨两季明显。 (4分)
原因: 雨季受西南风(赤道低压)影响、沿岸暖流增湿作用,降水量大;旱季受东北信风影响,盛行离岸风,降水少。 (4分)
纬度低,终年高温;海湾多,滩涂广;海岸曲折,风浪小;入海河流较多,带来营养
物质;暖流流经,利于种子传播扩散;人为破坏较少。 (任答三点得6分)
17.(16分)
(1)甲:沟通海域(北海和波罗的海),缩短海上航程;乙:沟通河流,组成四通八达的内河航运。(4分)
(2)①该地潮汐能资源丰富;②法国经济发达,而常规能源缺乏,对能源的需求大;③法国经济、技术发达,有建设潮汐能电站的资金、技术保障。 (任答两点得4分)
(3)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温和湿润,阴雨天多,不利于谷物的生长,利于多汁牧草的生长;平原地形平坦开阔;经济发达,城市化水平高,市场广阔。 (6分)
18.(12分)
(1)枯枝落叶覆盖层可以减少雨水对地表的冲刷,减少表土和养分的流失;降水较少的季节枯枝落叶覆盖层可以减少土壤水分的蒸发;高温条件下枯枝落叶的分解可以增加土壤养分。(任答两点得4分)
(2)欧洲、北美经济发达,且居民喜爱可可制品,可可制品消费市场广阔(印尼远离欧洲、北美等主要可可制品消费市场);欧洲、北美可可加工业技术领先,历史悠久(印尼可可加工业起步晚,产业基础和技术相对落后)。 (任答两点得4分)
(3)可可产区,原料丰富;劳动力丰富且廉价;市场广阔等。 (任答两点得4分)
19.(15分)
(1)地质历史时期,咸海为(是)海洋的一部分;随着板块持续碰撞,(陆地抬升)古海退缩,水域面积缩小,分裂成几个海域(水域);板块进一步碰撞,高原山地隆起,古海消失,咸海(与里海、黑海等)分离,成为内陆湖泊。(任答三点3分)
(2)高原山地隆升,海拔升高,使古海退缩,中亚深居于内陆地区;降水减少,使得中亚地表径流减少,加剧干旱;西部高原山地有效拦截西风环流带来的水汽;南部青藏高原海拔高,高原面积大,南亚季风无法深入,“雨影效应”增强。 (任答三点得6分)
(3)干旱气候下,咸海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水位季节变化明显,夏季冰雪融水多,水位高,冬季水位低;降水稀少,蒸发旺盛,湖泊无出水口,湖水盐度较高;中亚气候干旱,气候干旱,气温年较差大,冬季气温低,湖水有结冰期,结冰期较长。 (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