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98.50 KB
- 2021-05-08 发布
www.ks5u.com
人类活动地域联系的主要方式 交通运输布局
能力1 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
(2019·江苏高考改编)2019年,从安徽合肥发车,沿丝绸之路经济带发往中亚、欧洲的货运班列已突破百列。如图为“我国丝路班列出境与海上丝路出港部分线路示意图”,回答(1)、(2)题。
(1)与海上丝路货运方式相比,丝路班列 ( )
A.运输时效高 B.单次运量大
C.单位运价低 D.绕行路程远
(2)若合肥要进口荷兰的鲜花宜采用 ( )
A.海洋运输 B.铁路运输
C.公路运输 D.航空运输
【解析】(1)选A,(2)选D。第(1)题,铁路运输相对海运来说,速度较快,并且连续性较强,受天气影响较小;海运和铁路运输量都比较大,并且适合长距离运输,但是海运速度较慢,而且受海上天气影响较大,因此与海上丝路货运方式相比,铁路运输时效要更高,但是铁路运输单位运价要更高。第(2)题,鲜花保鲜时间短,合肥与荷兰之间距离遥远,因而适宜选择速度快的航空运输。
瞄准方向提高效率
【知识+方法突破】(勾选本题考查的知识和方法)
题号
考查的知识和方法
(1)
突破1
A.运量 B.运价
C.运速 D.连续性
(2)
突破2
A.交通运输方式的适用范围
B.交通运输方式的确定
C.交通运输方式的主要特点
D.交通运输的发展方向
答案:(1)BC (2)AB
突破1 五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比较
运输
方式
特 点
运量
运价
运速
灵活性
连续性
成本
水路
运输
大
↓
小
低
↓
高
慢
差
差
低
铁路
运输
较快
差
好
投资大,
占地广
公路
运输
较慢
好
好
短途运输
成本低
航空
运输
快
差
差
投资大
管道
运输
损耗小、平稳安全、管理方便
差
好
投资大
突破2 主要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
(1)各种交通运输方式适宜运输的货物。
(2)交通运输方式的确定。
本着“多快好省”的原则,根据货运的需要,先看距离是远还是近,再看运量是多还是少,运费是贵还是便宜,最终用优选法来确定运输方式。
(2020·台州模拟)读高铁对城市间人口迁移(箭头代表主要人口迁移方向,粗细代表迁移规模)影响示意图,完成1、2题。
1.高铁对沿线城市的影响正确的是 ( )
A.促进能源资源跨区域调配
B.加快城市间产业转移
C.加剧城市大气环境污染
D.抑制电子商务的发展
2.高铁影响图示城市间人口迁移,该因素属于 ( )
A.经济因素 B.社会文化因素
C.政治因素 D.自然生态环境因素
【解析】1选 B ,2选A。第1题,高铁具有速度优势,能够显著壮大旅游、商贸、房地产、文化教育等与人流聚集和速度有直接关系的现代服务业的发展,现代物流业会促进电子商务的发展。目前高铁主要用于客运,因此对促进能源资源跨区域调配影响不大;高铁主要采用电力做动力,因此不会加剧城市大气环境污染。第2题,经济因素包括经济发展水平、交通和通信、城市化水平、大型建设项目的布局等;政治因素包括政策、政治中心的变革、战争等;社会文化因素包括文化和家庭、婚姻等;自然生态环境包括气候、淡水、土壤和矿产等因素。
【加固训练】
下图为公路、高铁和航空三种交通运输方式在不同运输距离上的市场份额。读图,完成(1)、(2)题。
(1)图中公路与高铁两种运输方式市场份额竞争最激烈的运输距离在 ( )
A.50~150 km B.200~300 km
C.700~800 km D.950~1 050 km
(2)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高铁运输,航空运输应采取的应对措施有 ( )
①压缩、淘汰部分中、短途航线
②增加航运班次,节省候机时间
③长途航线采取直线飞行,减少成本,降低票价
④开发广大农村地区市场,大力建设航空港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解析】(1)选B,(2)选D。第(1)题,根据图中公路、高铁和航空三种交通运输方式在不同运输距离上的市场份额,可知①为公路,②为高铁,③为航空。读图可知,①公路和②高铁,在距离200~300千米所占比例最接近,说明在此运输距离两种运输方式的竞争最激烈。第(2)题,读图可知,高铁在400~800千米距离优势明显,所以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高铁运输,航空运输应采取的应对措施是压缩、淘汰部分中、短途航线,长途航线采取直线飞行,减少成本,降低票价,故①③正确;增加航运班次一方面会造成运力浪费,另一方面提高了运营成本,故②错误;
航空运输的市场在经济较发达的城市地区,故④错误。
能力2 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因素
(2016·北京高考)下图为马赛的地理位置及港区旧貌图。马赛三面被石灰岩山丘所环抱,气候宜人,拥有法国最大的海港。读图,回答问题。
简述马赛成为法国天然良港的条件。
【解析】马赛成为法国天然良港的条件,可以从地理位置、风浪小、港阔水深等方面回答。
答案:位于地中海沿岸;为基岩海岸,港阔水深;海湾风浪小,潮差小;靠近罗讷河口;腹地广阔。
瞄准方向提高效率
【知识+方法突破】(勾选本题考查的知识和方法)
题号
考查的知识和方法
突破2
A.交通运输线的区位因素
B.交通运输点的区位因素
C.交通运输对农业的影响
D.交通运输对工业的影响
答案:B
突破1 交通运输线的区位因素分析
(1)自然因素。
区位因素
影响分析
地形
平原
对线路的限制较小,选线时要尽量少占耕地,处理好与农田水利建设、城镇发展的关系
山地
线路尽量沿等高线修建,尽量避开地质条件复杂地区,在陡坡上修成“之”
字形弯曲线路或开凿隧道
水文
线路应避开沼泽地,尽量避免跨越河流,以减少桥涵总长度
地质
注意避开断层带和滑坡、泥石流多发区;特别是开凿隧道时,应从背斜部位穿过
气候
工程设计应特别注意沿线的暴雨、大风等恶劣气候出现的强度和频率,以及冻土、积雪的深度等,桥涵孔径大小、路基高低都要根据当地暴雨强度来设计
(2)社会经济因素。
区位因素
影响分析
经济因素
合理布局交通运输线,促进沿线地区经济发展;铁路和公路国道线基本方向以直达为主,并适当照顾沿线重要经济点,通过城市时应从城市边缘经过;省道等地方性公路,则以满足地方经济发展和居民的需要为主,可以通过当地的居民点、车站、码头等
社会因素
巩固国防、加强民族团结、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经济发展
技术因素
使运输网伸展到更广阔的范围,克服自然条件对线路建设的障碍,并减少其对车辆运行安全的威胁
突破2 交通运输点的区位因素分析
站点类型
港口
汽车站
航空港
水域条件要有利于航行、停泊;筑港条件影响港口的规划建设;平原地形利于港口的平面布置,但航道容易淤积
受自然因素影响较小,但要求地面开阔平坦、位置适宜
受地形、气候、地质、水文等影响较大
腹地范围及其经济发展水平影响港口的兴衰;城市为港口建设提供人财物的支持;另外,还需完善配套设施和高效率的运作服务
数量、密度、规模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
人口稠密、经济发达,人流、物流频繁地区最为有利
选址
要求
河港要求河宽水深,位于或靠近城市、陆路交通便利的地方;海港要求有背风、避浪、水深的港湾,与其他交通干线系统有方便的联系
与市内干道系统和其他对外交通相连
地形开阔平坦,坡度适当;低云、雾和少暴雨;风速较小;地势较高,地质条件较好;距离城市较远的地方
突破3 交通运输布局对生产活动的影响
(1)对农业的影响。
①交通线对商品农业的影响明显,商品农业一般沿交通线分布,
交通线的延伸扩大了商品农业的销售范围。
②乳畜业、园艺业等产品容易变质,需要及时运输,也要沿交通线分布。
③自给农业对交通线分布要求较低。
(2)对工业的影响。
①沿江、沿海港口和铁路、公路沿线、枢纽地区对工业布局具有很大的吸引力,高科技产业多建在高速公路与机场附近。
②交通便利的地区,便于原料、燃料、产品的运输,减少运输成本。
③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扩大了工业生产的原料、燃料的来源和产品销售市场,使以跨国公司为代表的工业生产可在全球范围内寻找最佳区位,实现工业生产的规模化、专业化、区域化。
(3)对商业贸易的影响。
商业贸易的发展离不开便利的交通,商业中心一般布局在交通干道沿线。海洋运输和跨国铁路(公路)有利于对外贸易的发展。
(4)对工程建设的影响。
便利的交通可以为工程建设提供物质保障。
(2019·全国卷Ⅲ)我国某公路长500多千米,南北贯穿了多冰川的山脉,并跨越了多条河流。公路南端海拔约1 070米,为山前洪积平原上的绿洲。该公路山区段每年9月底至次年5月底封路禁行。据此完成1、2题。
1.该公路位于 ( )
A.吉林 B.内蒙古
C.西藏 D.新疆
2.该公路山区段定期封路禁行主要是因为 ( )
A.洪水频发 B.路面积雪严重
C.泥石流多发 D.路面冻融沉降
【解析】1选D,2选B。第1题,该公路沿线有冰川分布,南部海拔约为1 070米,且有绿洲分布,因此确定经过的地区为天山山脉,该公路位于新疆。第2题,该公路穿越天山地区,冬季积雪严重,且坡度较大,影响通行,因此该公路山区段每年9月底至次年5月底封路禁行。
3.(2019·北京高考)某中学制作主题为“点亮中国”的宫灯。下图为学生手绘的设计图。甲面中绘有多座大桥,可以推断所示区域 ( )
A.建桥成本低
B.水运条件缺乏
C.交通需求量大
D.人口迁移频繁
【解析】选C。甲面所示区域为我国珠江三角洲,该地经济发达,人口众多,各地区之间联系密切,对交通的需求量大。
4.(2018·海南高考)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图示意我国某地区主要交通线和城镇的分布。
从地表形态影响的角度,概括甲乙两地间主要交通线的分布特点并简析原因。
【解析】结合图例可判断交通线南部为山地,北部为河流,因此图中主要交通线基本上沿山麓等高线分布,地处河谷平原与山地的过渡地带。地形对交通选线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工程量的大小以及水文、地质灾害等。
答案:分布特点:(主要交通线)基本上沿山麓等高线(河谷平原与山地的过渡地带)分布。
原因:南部为山地,北部为河流。沿山麓等高线修建交通线,工程量较小;(沿河谷平原与山地的过渡地带)既避开洪水,又少地质灾害的威胁。
相关文档
- 高中生物二轮复习专题练习4:细胞工2021-05-08 12:20:416页
- 国旗下讲话稿之高中国旗下讲话稿—2021-05-08 12:16:252页
- 2019-2020学年新培优人教版高中生2021-05-08 12:11:138页
- 2020版新素养同步人教版高中生物必2021-05-08 12:10:388页
- 高中数学人教版选修1-2课时提升作2021-05-08 12:10:196页
- 高中语文人教新课版 选修外国诗歌2021-05-08 12:09:062页
- 高中物理的直觉思维训练 22021-05-08 12:08:421页
- 高中物理第三章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2021-05-08 11:54:5848页
- 2020年浙江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模2021-05-08 11:54:2615页
- 2020版高中英语Unit3Traveljo练习 2021-05-08 11:54:10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