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6 MB
- 2021-05-07 发布
PART 3
第三单元
专题十二 常见有机物及其应用
高频考点探究
命题考向追踪
教师备用习题
·
·
·
考纲展示
1.了解有机化合物中碳的成键特征。
2.了解有机化合物的同分异构现象,能正确书写简单有机化合
物的同分异构体。
3.掌握常见有机反应类型。
4.了解甲烷、乙烯、苯等有机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及应用。
5.了解乙烯、苯的衍生物等在化工生产中的重要作用。
6.了解乙醇、乙酸的结构和主要性质及重要应用。
7.了解糖类、油脂、蛋白质的组成和主要性质及重要应用。
8.了解常见高分子材料的合成及重要应用。
9.以上各部分知识的综合应用。
高频考点探究
1.有机物的重要物理性质
(1)常温常压下,分子中碳原子个数不多于4的烃是气体,烃的密度都比水小。
(2)烃、烃的卤代物、酯类物质均不溶于水,低级醇、酸溶于水。
(3)随分子中碳原子数目的增多,各类有机物的同系物熔点、沸点升高。同分异构
体的支链越多,熔点、沸点越低。
【核心透析】
考点一 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 有机反应类型
物质 结构特点 主要化学性质
烃
甲烷 只有C—H键,正四面体分子 在光照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
乙烯 平面分子,官能团是
与X2、H2、H2O、HX加成;被酸性KMnO4溶液或酸性
K2Cr2O7溶液氧化;发生加聚反应
苯 平面分子,碳碳键性质相同
在催化剂存在下:与X2、HNO3发生取代反应;与H2发生
加成反应
烃的
衍
生物
乙醇 官能团为—OH
与活泼金属发生置换反应;被催化氧化生成酸;与羧酸发
生酯化反应
乙酸 官能团为—COOH 具有酸的通性;能与醇发生酯化反应
2.有机物的结构特点及主要化学性质
物质 结构特点 主要化学性质
基本
营养
物质
葡萄糖 官能团是—CHO、—OH
具有醇的性质、能与银氨溶液反应得到银镜、与新制
Cu(OH)2悬浊液反应生成砖红色固体
纤维素
与淀粉
均能水解,水解的最终产物为葡萄糖
油脂 官能团为—COOR
在酸(或碱)催化下水解生成丙三醇和高级脂肪酸(或高级
脂肪酸盐),碱性水解又称皂化反应
蛋白质
能水解(最终产物为氨基酸);遇硝酸变黄色;烧焦时有烧
焦羽毛气味
3.重要有机物反应
反应类型 反应部位、反应试剂或条件
加成反应
与X2(混合即可反应);碳碳双键与H2、HBr、H2O, 以及
与H2均需在一定条件下进行
加聚反应 单体中有 或碳碳三键等不饱和键
取
代
反
应
烃与卤素单质
饱和烃与X2反应需光照
苯环上氢原子可与X2(催化剂)或HNO3(浓硫酸催化)取代
酯水解 酯基水解成羧基和羟基
酯化型 按照“酸失羟基、醇失氢”原则,在浓硫酸催化下进行
反应类型 反应部位、反应试剂或条件
氧
化
反
应
与O2(催化剂) —OH(—CH2OH氧化成醛基、 氧化成羰基)
酸性K2Cr2O7、酸性
KMnO4溶液
、苯环上的烃基、—OH、—CHO都可被氧化
银氨溶液、新制Cu(OH)2
悬浊液
—CHO被氧化成—COOH
燃烧型 多数有机物能燃烧,完全燃烧生成CO2和水
置换反应 羟基、羧基可与活泼金属反应生成H2
【典例探究】
例1 [2017·全国卷Ⅱ] 下列由实验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实验 结论
A 将乙烯通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溶液最终变为无色透明 生成的1,2二溴乙烷无色,可溶于四氯化碳
B 乙醇和水都可与金属钠反应产生可燃性气体 乙醇分子中的氢与水分子中的氢具有相同的活性
C 用乙酸浸泡水壶中的水垢,可将其清除 乙酸的酸性小于碳酸的酸性
D 甲烷与氯气在光照下反应后的混合气体能使湿润的石蕊试纸变红 生成的氯甲烷具有酸性
【答案】 A
【解析】溴的四氯化碳溶液为红色,乙烯与溴反应生成的1,2二溴乙烷为无色,溶
于四氯化碳形成无色溶液,A项正确;钠与水反应比钠与乙醇反应剧烈,是因为水中
羟基氢原子比乙醇中的羟基氢原子活泼,B项错误;水垢的主要成分是碳酸盐,能与
乙酸反应生成可溶性物质,因此乙酸的酸性大于碳酸的酸性,C项错误;甲烷与氯气
在光照下反应除了生成氯代甲烷外,还生成了HCl,HCl遇水生成的盐酸能使石蕊试
纸变红,D项错误。
变式1 扁桃酸是有机合成的重要中间体,
结构简式如下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分子式为C8H6O3
B.乙醇和乙酸在一定条件下均可与扁桃酸发
生酯化反应
C.1 mol扁桃酸可与4 mol H2发生加成反应
D.1 mol扁桃酸与NaOH溶液反应最多消耗
2 mol NaOH
【答案】B
【解析】根据结构简式可知扁桃酸
的分子式为C8H8O3,A项错误;
扁桃酸中含有羧基、羟基,所以乙
醇和乙酸在一定条件下均可与扁桃
酸发生酯化反应,B项正确;扁桃
酸中只有苯环能和氢气加成,1
mol扁桃酸可与3 mol H2发生加成
反应,C项错误;羧基能和氢氧化
钠反应,1 mol扁桃酸与NaOH溶
液反应最多消耗1 mol NaOH,D
项错误。
变式2 [2015·浙江卷改编] 下列说法
正确的是( )
A.己烷共有4种同分异构体,它们的熔
点、沸点各不相同
B.在一定条件下,苯与液溴、混酸(浓硝
酸和浓硫酸)作用生成溴苯、硝基苯的反
应都属于取代反应
C.油脂皂化反应得到高级脂肪酸与甘油
D.聚合物(
)可由单体
CH3CH=CH—CH=CH2加聚制得
【答案】B
【解析】己烷有5种同分异构体,A
项错误;溴原子、硝基、磺酸基均
可以取代苯环上的H,发生取代反
应,B项正确;油脂在碱性条件下
的水解反应为皂化反应,生成的产
物为高级脂肪酸盐和甘油,C项错
误;
的单体为CH3CH=CH2和CH2=CH2
,D项错误。
规律小结
(1)检验乙烯和甲烷,可以用溴水或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但除去甲烷中的乙烯,应用
溴水或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而不能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因为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会将
乙烯氧化为CO2,引入新的杂质。
(2)苯能够与溴发生取代反应,条件为FeBr3作催化剂。苯不能与溴水反应,但是能够
萃取溴水中的溴而使溴水褪色。
(3)油脂是高级脂肪酸甘油酯,但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淀粉、纤维素和蛋白质是天
然高分子化合物。
(4)并不是所有的糖类物质都能水解,如葡萄糖和果糖为单糖,不能发生水解。
(5)葡萄糖和果糖互为同分异构体,蔗糖和麦芽糖互为同分异构体,但淀粉和纤维素
尽管化学式均
为(C6H10O5)n,但二者不是同分异构体关系。
(6)同系物在组成上相似,能发生同类化学反应。
(7)可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物质
①烃类:烯烃、炔烃、部分苯的同系物
②衍生物:醇、酚、醛、甲酸类
③其他:裂化汽油、植物油、还原性糖
(8)可使溴水褪色的物质
①加成类:烯烃、炔烃、裂化汽油、植物油
②氧化还原类:醛、甲酸类、还原性糖
③取代类:酚
【核心透析】
考点二 同分异构体的书写及数目判断
1.同分异构体的书写方法与规律
书写有机物的同分异构体时一般的思路为类别异构→碳链异构→位置异构。
(1)判类别
根据有机物的分子组成判定其可能的类别异构。
(2)写碳链
根据有机物的类别异构写出各类别异构的可能的碳链结构(先写最长的碳链,依次
写出少一个碳原子的碳链,把余下的碳原子连到相应的碳链上去)。
(3)移官位
一般是先写出不带官能团的烃的同分异构体,然后在各条碳链上依次移动官能团
的位置,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官能团时,先连一个官能团,再连第二个官能团,
依此类推。
(4)氢饱和
按“碳四键”的原理,碳原子剩余的价键用氢原子去填充饱和,就可得所有同分
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2.同分异构体的数目判断
要求 方法 解读
一元
取代物
基元法
将有机物视为由烃基(—R)与相应官能团(—A)构成(R—A),烃基(—R)的数目就是该有机物
的同分异构体数目。简单烷基的同分异构体:甲基、乙基各有一种、丙基两种、丁基四种、
戊基八种;如丁基有四种,丁醇(C4H9—OH)、C4H9—Cl分别有四种
等效
氢法
分子中等效H原子种数就是一元取代物的数目。
①分子中同一个碳上的H原子等效;②同一个碳的甲基H原子等效;③分子中处于镜面对称
位置(相当于平面镜成像时)上的H原子等效
二元
取代物
定一
移二法
先利用对称性原则确定有几种定法,待一个取代基的位次确定后,再依次移动另一个取代基
进行逐一取代。如分析C3H6Cl2的同分异构体,C3H8只有一种碳架结构,有两种定法,先固
定其中一个Cl的位置,移动另外一个Cl,共有4种
要求 方法 解读
多元
取代物
换元法
将有机物分子中的不同原子或基团进行换位思考,一种烃如果有m个氢原子可被
取代,那么它的n元取代物与(m-n)元取代物种类相等。
如:乙烷分子中共有6个H原子,若有二个H原子被Cl原子取代所得二氯乙烷有两
种结构,则四氯乙烷也有两种结构
酯类 组合法 饱和一元酯(R1COOR2),R1—有m种,R2—有n种,共有m×n种酯
烯烃 插入法
先根据给定的碳原子数写出烷烃的同分异构体的碳链骨架,再将官能团(碳碳双
键)插入碳链中,注意辨别由对称性引起的相同结构
例2 [2017·全国卷Ⅰ] 化合物
(b)、
(d)、 (p)的分子式均为C6H6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b的同分异构体只有d和p两种
B.b、d、p的二氯代物均只有三种
C.b、d、p均可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
应
D.b、d、p中只有b的所有原子处于同一
平面
【典例探究】
【答案】D
【解析】b的同分异构体有多种,除
d和p两种外,还可以是含有两个碳
碳三键的链烃,A项错误;b的二氯
代物有邻、间、对3种,d的二氯代
物有6种,p的二氯代物有3种,B项
错误;b、p不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发生反应,C项错误;d、p中均含有
只通过单键与其他原子相连的碳原子,
类比甲烷结构知,该碳原子与所连接
的4个原子一定不能共面,只有b是
12原子共面的平面分子,D项正确。
变式1 [2016·全国卷
Ⅱ] 分子式为C4H8Cl2的
有机物共有(不含立体异
构)( )
A.7种 B.8种
C.9种 D.10种
【答案】C
【解析】由题意可知,C4H8Cl2是C4H10的二氯代物,
C4H10的一氯代物有4种结构,且这4种一氯代物的等效
氢共有12种,分别为 、
、
、 ,当第二个
氯原子分
别取代②和⑤、③和⑧、⑩和⑫的氢原子时,均只得到
一种物质。因此分子式为C4H8Cl2的有机物共有12-3=
9种,C项正确。
变式2 芳香化合物C8H8O2属
于酯和羧酸的同分异构体的数目
分别是( )
A.4和5 B.5和4
C.4和6 D.6 和4
【答案】D
【解析】芳香化合物C8H8O2属于酯时,分子中
含有苯环和酯基,可能含有1个侧链—
COOCH3或
—OOCCH3或—CH2OOCH,有3种同分异构
体;若含有2个侧链,—CH3和HCOO—,有邻、
间、对3种结构,因此属于酯的芳香化合物共有
6种同分异构体。若为羧酸,则含有苯环和羧基,
可能含有1个侧链
—CH2COOH,也可能含有2个侧链,—CH3和
—COOH,有邻、间、对3种结构,因此属于
羧酸的芳香化合物共有4种同分异构体。
变式3 (1)分子式为C4H10O并能与金属钠反应放出H2的有机化合物有__________种。
(2)与化合物C7H10O2互为同分异构体的物质不可能为__________。
A.醇 B.醛 C.羧酸 D.酚
(3)与 具有相同官能团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
(4)分子式为C5H10的烯烃共有(不考虑顺反异构)____种。
【答案】 (1)4 (2)D(3)CH2=CHCH2COOH、CH3CH=CHCOOH (4)5
【解析】 (1)分子式为C4H10O并能与Na反应放出H2,符合饱和一元醇的通式和性质特
点,应为一元醇C4H9OH,因—C4H9有4种,则C4H9OH也有4种。(2)C7H10O2若为酚
类物质,则应含有苯环,7个C最多需要8个H,故不可能为酚。(3)该化合物中有
和—COOH两种官能团,由于官
能团不变,只将官能团的位置移动即可得其同分异构体:CH2=CHCH2COOH、
CH3CH=CHCOOH。(4)分子式为C5H10的烯烃有CH2=CHCH2CH2CH3、
CH3CH=CHCH2CH3、 、
和 ,共5种。
解题策略
芳香族类有机物同分异构体数目判断
(1)苯环上取代基的位置一定、种类不确定时,同分异构体数量由取代基的数量决定。
(2)苯环上取代基种类一定但位置不确定时,若苯环上只有两个取代基,其在苯环上
有“邻、间、对”三种位置关系;当有三个取代基时,其在苯环上有“连、偏、匀”
三种位置关系( ,
, ,R表示取代基,可以相同或不同)。
1.[2017·全国卷Ⅰ] 下列生活用品中主
要由合成纤维制造的是( )
A.尼龙绳 B.宣纸 C.羊绒衫 D.棉
衬衣
命题考向追踪
【历年动态】
【答案】A
【解析】尼龙绳的主要成分是聚酯
类合成纤维,A项正确;宣纸的主
要成分是纤维素,羊绒衫的主要成
分是蛋白质,棉衬衣的主要成分是
纤维素,纤维素和蛋白质都不是合
成纤维,B、C、D项错误。
2.[2017·全国卷Ⅲ]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植物油氢化过程中发生了加成反应
B.淀粉和纤维素互为同分异构体
C.环己烷与苯可用酸性KMnO4溶液鉴
别
D.水可以用来分离溴苯和苯的混合物
【答案】A
【解析】植物油中含有不饱和键,
可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俗称油脂
的氢化或硬化,A项正确;淀粉和纤
维素的化学式都为(C6H10O5)n,但
二者的n值不同,不互为同分异构体,
B项错误;环己烷和苯都不与酸性高
锰酸钾溶液反应,且密度都小于酸
性高锰酸钾溶液的密度,无法鉴别,
C项错误;溴苯和苯互溶,且二者都
不溶于水,故用水无法分离苯和溴
苯,D项错误。
3.[2017·江苏卷] 萜类化合物广泛存在
于动植物体内,关于下列萜类化合物的说
法正确的是( )
A.a和b都属于芳香族化合物
B.a和c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均处于同一平
面上
C.a、b和c均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D.b和c均能与新制的Cu(OH)2反应生成
红色沉淀
【答案】C
【解析】 a分子中不存在苯环,不
属于芳香族化合物,A项错误;a和
c分子中均存在饱和碳原子,所以所
有碳原子不可能处于同一平面内,B
项错误;a分子中存在碳碳双键,b
分子中存在与苯环相连的甲基,C分
子中存在醛基,均能被酸性KMnO4
溶液氧化,C项正确;b分子中不存
在醛基,不能与新制Cu(OH)2反应
生成红色沉淀,D项错误。
4.[2016·全国卷Ⅱ] 下列各组中的物质
均能发生加成反应的是( )
A.乙烯和乙醇 B.苯和氯乙烯
C.乙酸和溴乙烷 D.丙烯和丙烷
【答案】B
【解析】含有不饱和键的有机物能
发生加成反应,乙醇是饱和一元醇,
不能发生加成反应,A项错误;苯能
与H2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加成反应,
氯乙烯含碳碳双键,能发生加成反
应,B项正确;乙酸中的C=O键不
能发生加成反应,溴乙烷无不饱和
键,不能发生加成反应,C项错误;
丙烯含碳碳双键,能发生加成反应,
丙烷为饱和烃,不能发生加成反应,
D项错误。
5.[2016·全国卷Ⅰ] 下列关于有机化合
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2甲基丁烷也称异丁烷
B.由乙烯生成乙醇属于加成反应
C.C4H9Cl有3种同分异构体
D.油脂和蛋白质都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答案】B
【解析】 2甲基丁烷又称异戊烷,A
项错误;乙烯与水发生加成反应生
成乙醇,B项正确;C4H9Cl可看成
C4H10中有1个H被1个Cl取代得到的
产物,C4H10有CH3CH2CH2CH3和
CH3CH(CH3)2两种同分异构体,对
应的一氯代物各有2种,即C4H9Cl有
4种同分异构体,C项错误;油脂不
属于高分子化合物,D项错误。
6.[2016·全国卷Ⅲ] 已知异丙苯的
结构简式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异丙苯的分子式为C9H12
B.异丙苯的沸点比苯高
C.异丙苯中碳原子可能都处于同
一平面
D.异丙苯和苯为同系物
【答案】C
【解析异丙苯中苯环为—C6H5,取代基为
,故异丙苯的分子式为C9H12
,A项正
确;异丙苯的相对分子质量比苯大,分子间
作用力大,故沸点比苯高,B项正确;苯分
子中的碳原子处于一个平面,异丙基
中均为碳
碳单键,碳原子不可能都处于同一平面,C
项错误;异丙苯和苯的分子式相差3个CH2
,互为同系物,D项正确。
7.[2016·北京卷] 在一定条件下,甲苯可生成二甲苯混合物和苯。有关物质的沸点、
熔点如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反应属于取代反应
B.甲苯的沸点高于144 ℃
C.用蒸馏的方法可将苯从反应所得产物中首先分离出来
D.从二甲苯混合物中,用冷却结晶的方法可将对二甲苯分离出来
对二甲苯 邻二甲苯 间二甲苯 苯
沸点/℃ 138 144 139 80
熔点/℃ 13 25 47 6
【答案】B
【解析】据题意,特定条件下可发生如下反应:
。从结构简式可知该反应是取代反应,A项正确;甲苯的相对分子质量小于二甲苯,
故沸点低于二甲苯,B项错误;四种物质中苯的沸点最低,蒸馏时苯先被分离出来,C
项正确;由于二甲苯混合物中对二甲苯的熔点最低,故可用冷却结晶的方法将对二甲
苯分离出来,D项正确。
8.[2015·全国卷Ⅱ] 某羧酸酯的分
子式为C18H26O5,1 mol该酯完全
水解可得到1 mol羧酸和2 mol乙醇,
该羧酸的分子式为( )
A.C14H18O5 B.C14H16O4 C
.C16H22O5 D.C16H20O5
【答案】A
【解析】 1 mol该酯完全水解生成2
mol CH3CH2OH,即1 mol酯水解消
耗2 mol H2O,根据酯水解反应化学
方程式C18H26O5+2H2O―→羧酸+
2CH3CH2OH,由原子守恒可确定羧
酸的分子式为C14H18O5。
9.[2015·全国卷Ⅱ] 分子式为
C5H10O2并能与饱和NaHCO3溶液
反应放出气体的有机物有(不含立体
异构)( )
A.3种 B.4种 C.5种 D.6种
【答案】B
【解析】能与饱和NaHCO3溶液反应
放出气体,则该物质属于羧酸类。符
合条件的结构有
CH3CH2CH2CH2COOH、
CH3CH2CH(CH3)COOH、
(CH3)2CHCH2COOH和
(CH3)3CCOOH四种。
10.有机物甲、乙的结构如下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甲、乙互为同分异构体
B.甲、乙都能与溴的单质发生加成
反应
C.一定条件下,甲、乙均能发生取
代反应
D.甲、乙都能与金属钠反应生成氢
气
【答案】D
【解析】根据有机物甲、乙的结构判断
二者的分子式均为C4H6O2,结构不同,
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A正确;甲、乙
分子中都含有碳碳双键,都能与溴的单
质发生加成反应,B正确;甲分子中含有
羧基,乙分子中含有酯基,一定条件下,
甲、乙均能发生取代反应,C正确;甲
分子中含有羧基,能与金属钠反应生成
氢气,而乙分子的官能团为碳碳双键和
酯基,与金属钠不反应,D错误。
【2018预测】
11.黄樟脑(结构简式如下)可作为洋茉莉
和香兰素的原料,能除肥皂的油脂臭,常
作廉价的香料使用于皂用香精中。下列有
关叙述正确的是( )
A.黄樟脑属于酯、烯烃、芳香化合物
B.黄樟脑分子中最少有9个碳原子共面
C.黄樟脑与H2、Br2均能发生加成反应
D.与黄樟脑互为同分异构体且含苯环、
羧基及一个支链的结构有3种
【答案】C
【解析】黄樟脑含有碳碳双键、苯环
和醚键,属于烯烃、芳香化合物、醚
类,A错误;苯环和碳碳双键均是平
面形结构,则黄樟脑分子中最少有7
个碳原子共面,B错误; 含有碳碳双
键,黄樟脑与H2、Br2均能发生加成
反应,C正确; 与黄樟脑互为同分异
构体且含苯环、羧基及一个支链的结
构满足C6H5—C3H4COOH,相当于
是丙烯或环丙烷分子中的两个氢原子
被苯环和羧基取代,共计有10种,D
错误。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纤维素、蔗糖、葡萄糖和脂肪在一
定条件下都可发生水解反应
B.油脂都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
色
C.石油分馏、煤的干馏均为物理变化
D.提纯鸡蛋白中的蛋白质时,可向鸡
蛋清溶液中加入浓硫酸铵溶液,然后将
所得沉淀滤出,经洗涤即得到较纯净的
蛋白质
教师备用习题
【答案】 D
【解析】葡萄糖是单糖,不能发生水解反
应,A项错误;油脂是油和脂肪的统称,液
态的油中含有不饱和的碳碳双键,能使溴
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B项错误;石油分馏
是根据组分沸点的不同而进行的分离操作,
属于物理变化,煤的干馏是将煤隔绝空气
加强热,使其分解的过程,是化学变化,C
项错误;提纯鸡蛋白中的蛋白质时,可向
鸡蛋清溶液中加入浓硫酸铵溶液,然后将
所得沉淀滤出,经洗涤即得到较纯净的蛋
白质,D项正确。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酒越陈越香与酯的水解反
应有关
B.乙烷、丙烷和丁烷都没有
同分异构体
C.乙烯和聚氯乙烯都能使溴
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D.甲烷与足量氯气在光照下
反应可生成难溶于水的油状
液体
【答案】 D
【解析】乙醇被氧化成乙酸,乙醇和乙酸发生
酯化反应,即CH3CH2OH+
CH3COOH⇌CH3COOCH2CH3+H2O,与酯
化反应有关,A错误;乙烷和丙烷没有同分异
构体,丁烷存在同分异构体,即正丁烷和异丁
烷,B错误;乙烯中含有碳碳双键,能使溴的
四氯化碳溶液褪色,聚氯乙烯中不含碳碳双键,
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C错误;甲烷
和氯气发生取代反应,生成CH3Cl、CH2Cl2、
CHCl3、CCl4,CH2Cl2、CHCl3、CCl4常温下
为难溶于水的油状液体,D正确。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向鸡蛋清的溶液中加入浓的硫酸钠溶液或福尔
马林,蛋白质的性质发生改变并凝聚
B.将牛油和烧碱溶液混合加热,充分反应后加入
热的饱和食盐水,上层析出甘油
C.氨基酸为高分子化合物,种类较多,分子中都
含有—COOH和—NH2
D.淀粉、纤维素、麦芽糖在一定条件下可和水作
用转化为葡萄糖
【答案】 D
【解析】加入硫酸钠时是发生
盐析,A错误;加入热的饱和
食盐水发生盐析,高级脂肪酸
钠析出,B错误 ,氨基酸不是
高分化合物,C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