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74.00 KB
- 2021-05-07 发布
定远育才学校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三次月考
高一实验班政治试卷
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低收入家庭在购买高档耐用品时,往往会考虑再三,经过反复比较,最终会选择“价廉物美”的商品。从材料可以看出,影响消费的主要因素是( )
①居民收入 ②商品的质量 ③价格 ④商品的性能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下图表示两种互不关联商品需求曲线的变动情况(D1为甲商品的需求曲线,D2为乙商品的需求曲线)。在不考虑其他因素条件下,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①通货膨胀状态下平民家庭对衣食住行需求的变化符合F1到F2的变动方向
②某国进口关税提高引起该国对进口甲商品需求的变化符合F1到F2的变动方向
③替代品涨价引起国内对乙商品需求的变化符合 D2到D2′的变动方向
④人民币持续升值背景下欧洲游客对我国入境旅游需求的变化符合D2到D2′的变动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3.国人大肆抢购奢侈品成为当下话题。在一个远未达到富裕的国度,众多人抢购奢侈品,并把它当成炫耀的资本。尤其是一部分80后,每月工资不超过3 700元,尽管如此他们还是省吃俭用,用积蓄去买一两个上万元的名牌手袋。对此的正确认识是( )
A.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 B.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
C.求实心理主导的消费 D.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
4.随着我国迈向现代化的步伐加快,对人才素质不断提升的要求促使人们开始新的“充电”热潮。一股自上而下同时也是自下而上的学习热潮正在我们的身边涌动。人们的这种消费趋势( )
A.懂得物质消费和精神消费要协调发展
B.是量入为出的适度消费
C.看到了知识就是力量,是发财致富的根本途径
D.是从众心理的体现,具有盲目性
5.下列措施中,有利于从初次分配层面促进农民增收的是( )
①继续增加农业生产补贴资金的规模
②提高农民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比例
③建立健全农民工最低工资保障制度
④增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助标准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6.收入(Y)和消费(C)存在如图所示的关系。不考虑其他因素,由该图可推断出( )
①恩格尔系数会随着居民收入不断提高而逐步增大
②个人收入增量中消费增量所占比重会呈递增倾向
③增加A点左边人群的收入有利于逐步缩小贫富差距
④增加A点左边人群的收入有利于提高总体消费水平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
7.某外资企业工程师小张年薪为8万元,转让一项专利技术获得5万元收入,炒股获得收入0.5万元。材料中小张获得的收入依次为( )
A.按劳分配、按技术要素分配、按资本要素分配
B.按劳分配、按劳动要素分配、按资本要素分配
C.按劳动要素分配、按劳分配、按资本要素分配
D.按劳动要素分配、按技术要素分配、按资本要素分配
8.为了解决因自然灾害和经营不力导致经营主体“跑路”、土地流转租金无法兑现等问题,某地创新试点土地流转履约保证保险,给农民流转的土地办理土地流转保险。该地这一做法旨在( )
①维护土地流转农户的基本权益
②增加土地流转农户的财产性收入
③降低土地流转的风险
④优化土地资源的配置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9.漫画启示我们在分配体制改革中,应做到( )
A.理顺分配关系,规范分配秩序
B.积累大于消费,努力扩大生产
C.缩小收入差距,更加注重效率
D.坚持效率优先,不断拉开差距
10.《礼记》中描绘过,“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的“大同社会”。下列措施中,有助于实现“大同社会”的有( )
①加大对西部地区的扶贫和对口支援,缩小区域发展差距
②实现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增加科技人员收入
③将人民健康融入相关政策,使广大人民群众共享基本医疗公共服务
④完善产权保护制度,对不同所有制经济的产权进行平等保护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11.财政政策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国家对经济的调控能力。下列符合扩张性财政政策的是( )
A.经济增长滞缓时,增加税收,刺激社会总需求
B.经济增长滞缓时,降低税率,增加建设支出,刺激总需求
C.经济过热时,增加税收,减少财政支出,抑制总需求
D.经济过热时,增加建设支出,刺激总需求
12.针对网民反映有关影视从业人员签订“阴阳合同”中的涉税问题,国家税务总局已责成江苏等地税务机关依法开展调查核实。如发现违法行为,将严格依法处理。由此可知( )
①公民应以主人翁的态度关注税收的征管
②严格依法处理维护了税法的尊严
③材料中影视从业人员的行为是骗税行为
④我国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13.如今,电视晚会、视频直播、VR等娱乐互动元素与无人机、无人仓等科技元素的加入,让“双十一”的营销早已不再是送折扣券低价竞争的套路,越来越多的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运用,俨然已成为电商发展的最重要动力。这表明( )
①科技创新是影响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②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和水平
③消费能够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发展
④消费方式的改变可以改变商品的价值
A.①④ B.③④ C.①② D.②③
14.国有资本、集体资本、非公有资本等交叉持股、相互融合的混合所有制经济,是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实现形式。混合是手段,共进是目的。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有利于( )
①国有资本放大功能、保值增值、提高竞争力
②实现不同所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平等地位
③各种所有制资本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④充分发挥国有经济的主体作用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15.2018年5月,专营有机食品生产的阡陌生态农业股份有限公司在G市揭牌成立。下列对该公司表述正确的是( )
①可以通过发行股票筹集资金
②股东大会是公司决策机构
③股东按出资比例行使表决权
④其资本必须划分为等额股份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16.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发展总会出现周期性波动。根据下图,企业在不同阶段可以采取的对策是( )
①衰退段:加大投入,降价促销抢市场
②谷底段:多元发展,降低成本渡危机
③扩张段:缩减产能,提高价格增利润
④顶峰段:提高品质,创新技术树品牌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②③
17.网络时代,网上开店、创业成为热门话题,无数年轻人跃跃欲试,渴望体验创业的激情。从个人角度讲,实现网上开店创业必须( )
①培养自主创业意识,树立创业理想
②全面提升自身素质,具备良好心态
③加强就业指导,完善市场就业机制
④树立正确就业观念,适应市场需求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18.由于银行储蓄存款利率较低,银行理财产品受到更多人青睐。某商业银行推出的一款期限为73天的理财产品,预期年化收益率为3.6%。老王购买了8万元该理财产品,其预期收益约为( )
A.576元 B.360元 C.175元 D.35元
19
.一般而言,在通货膨胀温和上升时,股市往往处在上升趋势中。而当通货膨胀突破一定的临界点之后,则会引发货币政策的收缩,从而带来股市的拐点。等到通货膨胀回落至较低水平时,货币政策再度松动,股市又迎来转好契机。在不考虑其他情况的条件下,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银行加息时,股市上扬;银行减息时,股市下跌
B.提高税率时,股市下跌;降低税率时,股市上扬
C.银行加息时,股市下跌;银行减息时,股市上扬
D.提高税率时,股市上扬;降低税率时,股市下跌
20.2018年,我国大学毕业生有820万人,堪称“史上更难就业季”。另一方面,成都、武汉、西安和长沙等二线城市纷纷“放大招”,送户口、送房、送钱,提出了留住或者吸引百万大学生就业创业的计划。解决上述问题需要( )
①大学生转变观念,树立正确的就业观与择业观
②统筹区域发展,下大力气改善相关城市就业环境
③进一步完善我国就业政策,充分发挥市场调节作用
④政府把扩大就业放在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1.近五年来,我国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由54.9%提高到58.8%,品位消费成为消费的主流,服务业比重从45.3%上升到51.6%,成为经济增长主动力。这意味着( )
①我国的经济结构不断趋于优化
②服务业已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根基
③消费对经济的发展起基础性作用
④第三产业日益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①②
22.P2P金融是指借助电子商务平台实现个人与个人间的小额借贷交易,近年来发展迅速。但因为经营不善导致资金链断裂,选择跑路、停业的平台也不断增多。下列对P2P金融的认识正确的是( )
①扩大了人们的投资渠道,可以保障投资人的资金安全
②为借贷双方搭建交易平台,提高了融资效率
③提高了资金利用率,带动了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④投资者既要关注投资的回报率,又要警惕投资的风险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3.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就是要不断提升广大人民群众的存在感、获得感和幸福感。下列措施的组合顺序,与“存在感、获得感和幸福感”对应正确的是( )
①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增加居民收入
②积极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③提高基本医疗水平,延长国民寿命
④完善休假制度,满足休闲需要
A.①—②—③ B.②—①—④ C.③—①—④ D.②—③—①
24.随着我省垃圾分类工作的深入推进,将有更多的小区安装智能垃圾分类设备。一条涵盖智能垃圾分类设备研发、生产、销售、安装、维护等领域的全新产业链正在形成。这说明( )
A.新的消费需要能决定生产的调整和升级
B.新的消费热点能带动产业的出现和成长
C.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和方式
D.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
25.在春节长假中,文化消费成为“黑马”。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在假日中饮食类商品一枝独秀的时代已经不复存在,而与文化消费、精神消费有关的商品则日益畅销。由此可见( )
①我国正在进入享受型社会
②居民家庭消费逐步向高层次发展
③生存资料消费将被发展资料消费所取代
④我国居民的消费结构日趋合理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二、非选择题(共50分)
26.目前,我国制造业大而不强,突出表现在缺少核心技术、缺少创新设计等方面。作为制造业大国,在500多种主要工业品中,中国有220多种产量世界第一。然而,值得骄傲的成绩背后却是无法回避的尴尬:在世界制造业品牌百强中,至今没有中国品牌入围。如今人们已经从对实物的简单需求,转向对品质、品牌的体验需求,要求生产企业也要向这方面转型,实现创新发展,这是中国制造由大到强必须练就的内功。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说明制造企业如何补短板,实现创新发展。(12分)
27.随着汽车保有量(是指一个地区拥有汽车的数量,一般是指在当地登记的汽车)的增加,城市交通拥堵现象越来越严重,环境污染问题也日益突出。针对汽车发展带来的社会问题,A市出台了相应措施。
措施1
增加公交站点和公交车,开展公交运营秩序整治行动
措施2
取消燃油汽车购置税优惠政策,对燃油机动车征收环保税
措施3
对购买新能源汽车给予一次性补贴,推动高品质电动车销售
措施4
开展节能减排、低碳出行月宣传活动
结合材料,运用影响消费的因素的知识,分析A市政府治理汽车拥堵、环境污染措施的经济学依据。(18分)
2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0分)
材料一 蔬菜是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品,蔬菜价格关系居民生活水平,面对日益上涨的蔬菜价格,市民们各有各的买菜经验。
买菜经验
经济学依据
低价多购菜莫迟缓
①
网上购菜更划算
②
大量上市菜便宜
③
优质价廉多买取
④
避开节日高价期
⑤
(1)请说明上表中买菜经验的经济学依据。(10分)
材料二 中国居民“勤劳而不富裕”凸显出我国收入分配结构的不合理。从社会和政府角度看,财富不断向政府集中,近几年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不断上升。从劳动者和企业角度看,劳动报酬占GDP比重持续下降,我国劳动报酬总额占GDP的比重从53.4%下降到39.7%,而大部分国家这一比重基本上都在60%以上。
(2)结合材料二,说明我国应该如何调整收入分配结构,促进社会公平。(10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C 2. B 3. B 4. A 5. B 6.D 7.D 8.A 9.A 10.C 11. B 12. A 13. C 14. B 15. D 16.C 17.D 18.A 19.C 20.A 21. A 22.C 23.B 24.B 25.C
二、非选择题(共52分)
26.答案 (1)依靠科技创新,掌握核心技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2)依靠管理创新,实现提质增效,形成竞争优势。
(3)立足市场消费需求,进行产品创新,提高产品质量和竞争力。
(4)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找准市场定位和增长点,及时调整战略。
27.答案 (1)消费者对既定商品的需求,受相关商品的需求和价格的影响。公共汽车、新能源汽车是燃油汽车的替代品,增加公交车、鼓励购买新能源汽车,会导致燃油汽车需求量减少。
(2)价格影响消费。通过取消燃油汽车购置税优惠政策,加征环保税,会增加购车成本,从而导致燃油汽车需求量减少。
(3)消费观念影响消费行为。通过宣传活动,可引导人们树立保护环境、绿色消费观念,减少燃油汽车的使用,购买新能源汽车。
28.答案 (1)①价格影响需求,价格低,需求多。②流通成本降低,菜价便宜。③价格与供给成反比,供给多,价格低。④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⑤需求影响价格,需求多,价格高。
(2)①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为我国实现社会公平、形成合理有序的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证。②增加居民收入,着重保护劳动所得,鼓励勤劳守法致富,坚持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实现居民收入同步增长、在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同时实现劳动报酬同步提高,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③要促进收入分配更合理、更有序,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增加低收入者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要履行好政府再分配调节职能,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缩小收入分配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