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0.50 KB
- 2021-05-07 发布
2020高中生物专题复习训练卷
专题九 生物技术实践
第1讲 微生物的利用和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
1.甲、乙、丙是三种微生物,下表中Ⅰ、Ⅱ、Ⅲ是用来培养微生物的三种培养基。甲、乙、丙都能在Ⅲ中正常生长繁殖;甲能在Ⅰ中正常生长繁殖,而乙和丙都不能;乙能在Ⅱ中正常生长繁殖,而甲和丙都不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Ⅰ
Ⅱ
Ⅲ
粉状硫 10 g
+
+
+
K2HPO4 0.4 g
+
+
+
FeSO4 0.5 g
+
+
+
蔗糖 10 g
+
-
+
(NH4)2SO4 0.4 g
-
+
+
H2O 100 mL
+
+
+
MgSO4 9.25 g
+
+
+
CaCl2 0.5 g
+
+
+
A.甲、乙、丙都是异养型微生物
B.甲、乙都是自养型微生物、丙是异养型微生物
C.甲是异养型微生物、乙是固氮微生物、丙是自养型微生物
D.甲是固氮微生物、乙是自养型微生物、丙是异养型微生物
2.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果醋发酵阶段应封闭充气口,防止杂菌进入
B.腐乳制作过程中,前期发酵温度过低,腐乳“皮”不易形成
C.研究人类某遗传病的发病率,在人群中随机取样调查
D.酵母菌计数时,应先盖上盖玻片再用滴管吸取培养液,从盖玻片边缘滴入计数室
3.以下有关生物技术实践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测定某土壤浸出液中活菌数目时,测定值可能比实际值小
B.制备果酒过程中,每隔一段时间拧松瓶盖,目的是向瓶中通气保证发酵顺利
C.测定发酵过程中样品的亚硝酸盐含量时,需要与标准显色液进行比色
D.以尿素为唯一氮源并加入酚红指示剂的培养基可分离并鉴定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
4.在果酒、果醋和腐乳的制作过程中,都要防止微生物污染,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果醋发酵阶段应封闭充气口,防止杂菌进入
B.腌制腐乳的卤汤中应含有12%左右的酒精以抑制细菌的增殖
C.利用自然菌种发酵果酒时,将封有葡萄汁的发酵瓶进行高压灭菌
D.将长满毛霉的豆腐放在瓶中,并逐层加盐,接近瓶口部分的盐要铺薄一些
5
5.某学者欲研究被石油污染过的土壤中细菌数量,并从中筛选出能分解石油的细菌。下列操作错误的是 ( )
A.利用平板划线法对细菌进行计数
B.以石油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筛选
C.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分离菌种
D.称取和稀释土壤时应在火焰旁
6.关于制作果酒和果醋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在变酸的果酒液面观察到的菌膜,一般是由醋酸菌大量繁殖形成的
B.酵母菌和醋酸菌的发酵过程均需在密闭的容器中进行
C.在果酒制作过程中无需接种酵母菌,只需控制适宜的温度即可
D.果酒的酒精度越高,接种醋酸菌后得到的果醋酸度就越高
7.在蒸馏过程中,要提高产品质量,应该采取的措施是 ( )
A.提高蒸馏温度,延长蒸馏时间
B.提高蒸馏温度,缩短蒸馏时间
C.降低蒸馏温度,缩短蒸馏时间
D.严控蒸馏温度,延长蒸馏时间
8.(2012·新乡调研)回答下列Ⅰ、Ⅱ题:
Ⅰ.传统发酵技术与现代生活依旧很贴近,下面是两则实例,请分析回答:
(1)人类酿酒的历史已有5 000年,但是直到19世纪,法国的巴斯德才发现葡萄汁变酒是________________(填微生物)的发酵作用。葡萄酒制作是否成功,发酵后需用________________来鉴定,在________条件下,该物质与酒精反应呈现__________色。
(2)早在公元5世纪的北魏古籍中,就有关于腐乳生产工艺的记载。在腐乳制作过程中,有多种微生物参与了豆腐的发酵,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________________。
Ⅱ.生产实践中应用的菌种主要来自土壤,从土壤中分离微生物的实验流程如下:土壤取样→选择培养→梯度稀释→鉴别培养。
从土壤中分离纤维素分解菌,最好选择树林中多年落叶形成的腐殖土作为样品,使用的培养基应以__________作为唯一碳源。在纤维素分解菌培养过程中,对培养基和接种环常采用的灭菌方法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从自然界微生物中筛选某菌种的一般步骤是:采集菌样→富集培养→纯种分离→性能测定。
(1)富集培养指创设仅适合待分离微生物旺盛生长的特定环境条件,使其群落的数量大大增加,从而分离出所需微生物的培养方法。对产耐高温淀粉酶微生物的富集培养应选择____________的培养基,并在____________条件下培养。
(2)接种前要对培养基进行____________处理。在整个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在________________条件下进行。
(3)不同微生物的生存环境不同,获得理想微生物的第一步是从适合的环境采集菌样,然后再按一定的方法分离、纯化。如培养噬盐菌的菌样应从______________环境中采集。
5
(4)上图是采用纯化微生物培养的两种接种方法接种后培养的效果图,请分析接种的具体方法。
获得图A效果的接种方法是____________,图B效果的接种方法是______________。某同学在纯化土壤中的细菌时,发现培养基上的菌落连成一片,最可能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Ⅰ.豆腐乳是一种二次加工的豆制食品,是人们常见的佐菜,或用于烹调。其制作过程中所用的微生物主要是______________,豆腐表面往往有一层致密的“皮”,这层皮实际上是微生物的______________,它对人体是无害的。在多种微生物的______________作用下,豆腐就转变成了风味独特的腐乳。为防止腐乳变质,加盐腌制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生活饮用水已经过沉淀、过滤、加氯消毒等处理,含微生物很少,但当水源不洁净或处理达不到要求时,仍然会含相当量的微生物甚至含有致病性微生物。供水管道破损及二次供水等环节也可能导致生活饮用水的污染。因此生活饮用水的微生物安全性日常检测是很重要的。我国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GB5749—85)中规定生活饮用水中细菌总数不得大于100个/mL,总大肠菌群不得大于3个/L。
(1)检验大肠杆菌的含量时,通常将水样进行一系列的梯度稀释,然后将不同稀释度的水样用涂布器分别涂布到琼脂固体培养基的表面进行培养,记录菌落数量,这种方法称为______________。
(2)用该方法统计样本菌落数时是否需要设置对照组?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别取0.1 mL已稀释102倍的水样分别涂布到四个琼脂固体培养基的表面进行培养,培养基记录到大肠杆菌的菌落数分别为11、155、158、170,则每升原水样中大肠杆菌数为________________。
(4)纯化大肠杆菌时使用的培养基一般用____________法灭菌,________(可/不可)用加入抗生素的方法防止杂菌感染。
(5)如果要测定水中的病毒种类,可以用__________技术使其遗传物质扩增,然后用________________技术进行鉴定。
11.请回答下列与实验室提取芳香油有关的问题:
(1)植物芳香油的提取可采用的方法有压榨法、________和____________。
(2)芳香油溶解性的特点是不溶于____,易溶于________,因此可用____________作为提取剂来提取芳香油。
(3)橘子果实含有芳香油,通常可用____________作为材料提取芳香油,而且提取时往往选用新鲜的材料,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对材料压榨后可得到糊状液体,为除去其中的固体物获得乳状液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
(5)得到的乳状液加入氯化钠并放置一段时间后,芳香油将分布于液体的____层,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加入氯化钠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6)从乳状液中分离得到的芳香油中要加入无水硫酸钠,此剂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如图是用水蒸气蒸馏法从薄荷叶中提取薄荷油的装置图,请据图补充完整下面的实验并回答有关问题。
Ⅰ.实验步骤:
(1)安装好如图所示的装置,特别要注意将冷凝器夹好。
(2)将薄荷叶尽量剪碎,取适量的薄荷叶放入______瓶内。
(3)向____瓶内加水,至容积的____左右,为防止出现水碱,可加入数滴稀硫酸。还应向瓶中放入几粒__________以防暴沸。
(4)向冷凝器中通入________。
(5)放好连接管,将连接管的出口放在接收瓶中。接收瓶口上盖一小块铝箔或牛皮纸。
(6)将蒸气发生器加热,至瓶中的水沸腾,然后调节火的大小,以维持水稳定的沸腾温度。
(7)当接收瓶内漂在水上的油状物(即精油)不再增多时即可停止实验。
Ⅱ.回答有关问题:
(1)A蒸馏瓶通入B蒸馏瓶中的连接管为什么插入B蒸馏瓶底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冷凝器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接收瓶口上盖一小块铝箔或牛皮纸,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答案
1.D 2.A 3.B 4.B 5.A 6.A 7.D
8.Ⅰ.(1)酵母菌 重铬酸钾溶液 酸性 灰绿 (2)毛霉 Ⅱ.纤维素 高压蒸汽灭菌 灼烧灭菌
9.(1)以淀粉为唯一碳源 高温 (2)高压蒸汽灭菌 无菌
(3)(海滩等)高盐 (4)稀释涂布平板法 平板划线法 菌液浓度过高(土壤溶液稀释不够)
10.Ⅰ.毛霉 匍匐菌丝(或基内菌丝) 协同 抑制微生物生长
Ⅱ.(1)稀释涂布平板法 (2)需要,因为需要判断培养基是否被污染 (3)1.61×108 (4)高压蒸汽灭菌 不可 (5)PCR DNA分子杂交
11.(1)蒸馏法 萃取法 (2)水 有机溶剂 有机溶剂 (3)橘子皮 新鲜材料中芳香油含量较高 (4)过滤 (5)上 油层的密度比水层小 增加水层密度,使油和水分层 (6)吸收芳香油中残留的水分
12.Ⅰ.(2)B (3)A 2/3 沸石或碎玻璃、碎砖瓦 (4)自来水
Ⅱ.(1)让水蒸气自下而上进行蒸馏 (2)使混合气体冷凝
(3)薄荷油具有挥发性,以减少薄荷油的散 。
5
相关文档
- 【生物】2021届一轮复习人教版9-42021-05-07 14:35:5914页
- 2020-2021学年高中地理新教材中图2021-05-07 14:34:599页
- 2020年学校党委书记民主生活会对照2021-05-07 14:34:2315页
- 2019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练习:分层2021-05-07 14:34:135页
- 音乐(心得)之谈高中电脑音乐创作教学2021-05-07 14:34:024页
- 江苏专版高考英语总复习微专题训练2021-05-07 14:32:389页
- 2021年中考数学专题复习 专题13 一2021-05-07 14:30:218页
- 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A版第六单元 2021-05-07 14:27:053页
- 高中地理第五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2021-05-07 14:25:5614页
- 2018高中语文8文章长短随君意训练2021-05-07 14:23:45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