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7.00 KB
- 2021-05-06 发布
第二框 政治权利与义务:参与政治生
活的基础
1.了解公民的政治权利与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2.知道选举权
与被选举权的含义。3.理解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及权利与义务的关系。4.运
用实例说明如何正确行使权利、履行义务,如何积极参与政治生活。重点:1.公
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2.公民参与政治生活遵循的基本原则。难点:公民参与政
治生活遵循的基本原则。
基础·初探]
一、神圣的权利 庄严的义务
1.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
(1)含义:公民依法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表达意
愿的权利和自由。
(2)具体内容
①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基本的民主权利,行使这个权利是公民参与管
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和标志。
②政治自由:包括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是人民行
使当家作主权利的重要方式,是社会主义民主的具体表现。
③监督权:包括批评权、建议权、申诉权、控告权和检举权等。
2.公民的政治义务
(1)含义:公民对国家、社会应承担的政治责任。
(2)具体内容
①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是我国顺利进行社会
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也是实现公民的政治权利和其他权利的重要保证。
②遵守宪法和法律:宪法和法律是公民根本的行为准则。
③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重要保证,是公
民爱国的表现,是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职责。
④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是公民的光荣义务。
二、参与政治生活 把握基本原则
1.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
(1)内容:我国公民平等地享有权利,平等地履行义务,平等地适用法律。
(2)要求:国家在保护公民的合法权利和依法实施处罚方面,对任何公民一
律平等。
2.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
(1)关系:在我国,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是统一的,二者不可分离。权利与义
务在法律关系上是相对应而存在的,都是实现人民利益的手段和途径。权利的实
现需要义务的履行,义务的履行确保权利的实现。
(2)要求:一方面,要树立权利意识,珍惜公民权利;另一方面,要树立义
务意识,自觉履行公民义务。
3.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1)关系:在我国,国家与公民个人的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国家尊重和
保障公民个人的合法权益。
(2)要求:把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结合起来。当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发生矛
盾时,个人利益要服从国家利益。
预习·提升]
1.判断
(1)我们的政治生活,是以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义务为基础的。( )
(2)监督权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社会的基础和标志。( )
(3)我国公民根本的行为准则是宪法和法律。( )
(4)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就是说公民的任何权利都受到保
护。( )
(5)公民受教育程度越高,享有的权利也就越多。( )
(6)在我国,国家与公民个人的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 )
【答案】 (1)√ (2)× (3)√ (4)× (5)× (6)√
2.连线
先思考再核对答案
1.教材 P8 探究问题
【提示】 (1)“选民投票选举人大代表”反映的是公民在依法行使选举权;
“抗议北约轰炸中国驻南斯拉夫联盟大使馆的示威游行”反映了我国公民拥有
行使游行、示威的政治自由;“通过网络进行举报”反映了我国公民依法行使监
督权;“公民应征入伍”反映了我国公民要履行服兵役的义务;“各族人民共植
‘团结树’”反映了我国公民履行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义务;“学法守法,
健康成长”反映的是公民履行遵守宪法和法律的义务。
(2)我国公民政治权利、义务与政治生活的关系:公民只有享有广泛的政治
权利、认真履行政治义务,才能更好地参与政治生活;政治生活的全部内容,是
以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义务为基础的,依法行使政治权利、依法履行政
治义务,是政治生活的基本内容。
2.教材 P9 探究问题
【提示】 该观点错误。自由并不意味着可以不受任何约束,想说什么就说
什么,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自由是相对的,政治自由也不例外。世界上没有脱离
法律的绝对自由。法律是自由的体现和保障,自由与法律是对立统一的。因此,
公民必须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行使政治自由,只要不超出法律所规定的范围,就
不受任何非法干预。
3.教材 P10 探究问题
【提示】 (1)第 4、5、6、8 条属于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第 1、2、3、
7、9、10、11 条属于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
(2)如在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方面,我们坚决反对暴恐分子破坏民族团
结、社会稳定;在维护国家荣誉方面,我们要对新中国成立 60 周年、改革开放 30
周年取得的伟大成就有充分的认识,树立民族自豪感、自尊心和自信心。
(3)示意图略。
4.教材 P11 探究问题
【提示】 不相同。观点一在一定程度上正确揭示了权利与义务的辩证关系,
观点二是错误的。在我国,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是统一的,二者不可分离。权利与
义务在法律关系上是相对应而存在的,权利与义务都是实现人民利益的手段和途
径。公民在法律上既是权利的主体,又是义务的主体。权利的实现需要义务的履
行,义务的履行确保权利的实现。
学生分组探究一 公民享有的政治权利和自由
第 1 步背景——鲜活材料,审清细节
根据宪法和有关法律的规定,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到 2018 年 3 月任
期届满,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于 2018 年 1 月选出。做好全国人大代
表选举工作,对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保障人民当家作主,加强国家政权建
设,长期坚持、全面贯彻、不断发展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
理能力现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 2 步探究——分层设问,破解疑难
1.选举人大代表表明我国公民享有哪项政治权利?如何认识这一权利?
【提示】 选举人大代表表明我国公民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这是公民基
本的民主权利,行使这一权利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和标志。
2.除此之外,我国公民还享有哪些政治自由和权利?它们的内容分别有哪
些?
【提示】 政治自由: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
监督权:批评权、建议权、申诉权、控告权和检举权等。
第 3 步结论——自我总结,素能培养
1.正确理解公民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1)享有的条件:我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除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
人之外,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2)核心内容:我们所说的公民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指公民依法享有的选
举和被选为国家权力机关代表(人大代表)的权利。其他的选举,比如村(居)民委
员会的选举、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或国家领导人等的选举,都不是公民的选举权和
被选举权的内容,属于广义的民主选举的范围。
(3)重要地位:我国公民不能直接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可以通过选举自己
满意和信赖的代表组成国家权力机关,代表人民行使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权力。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基本的民主权利,行使这个权利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
管理社会的基础和标志。
2.正确理解公民的政治自由
公民拥有政治自由,并不意味着可以不受任何约束,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自
由是相对的,政治自由也不例外。世界上没有脱离法律的绝对自由,法律是自由
的体现和保障,自由与法律是统一的。因此,公民必须在法律的范围内行使政治
自由。
第 4 步巧练——习题印证,落实强化
1.在我国,既是公民最基本的民主权利,又是公民参与国家管理的重要标
志的是( )
A.生存权和劳动权
B.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C.言论、集会等自由权利
D.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监督权利
【答案】 B
2.有人说:“我的微博我做主,我们可以不受限制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和观
点。”这种观点( )
A.正确。政治自由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和标志
B.正确。我国公民在互联网上的言论都受法律保护
C.错误。自由必须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行使
D.错误。必须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
【答案】 C
学生分组探究二 参与政治生活 把握基本原则
第 1 步背景——鲜活材料,审清细节
2017 年 3 月 12 日上午,最高人民检察院办公厅主任、新闻办主任兼新闻发
言人王松苗说:“日前,中央反腐败协调小组国际追逃追赃工作办公室宣布启动
‘天网 2017’行动,最新一季的中国“反腐败大戏”拉开了大幕。自开展天网
专项行动以来,已从 37 个国家和地区遣返、劝返外逃职务犯罪嫌疑人 164 人,
其中“百名红通人员”27 人,涉案金额 18.48 亿元人民币。”
第 2 步探究——分层设问,破解疑难
1.自开展天网专项行动以来,多名外逃职务犯罪嫌疑人被遣返回国,这对
我们有何启示?
【提示】 启示:①我国公民平等地享有权利,平等地履行义务,平等地适
用法律。②国家在保护公民的合法权利和依法实施处罚方面,对任何公民都是一
律平等的。③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2.外逃职务犯罪嫌疑人回国接受制裁提醒我们要正确处理权利与义务的关
系,它们的关系是怎样的?
【提示】 在我国,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是统一的,二者不可分离。权利与义
务在法律关系上是相对应而存在的,权利与义务都是实现人民利益的手段和途径。
公民在法律上既是权利的主体,又是义务的主体。权利的实现需要义务的履行,
义务的履行确保权利的实现。
第 3 步结论——自我总结,素能培养
1.理解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应注意以下几点
(1)这种平等,是指法律实施上的平等,不是指立法上的平等。
(2)这种平等,不是指绝对的平均主义。
(3)这种平等,反对一切特权。
(4)这种平等,是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权利的平等,现实生活中仍然存在着不
平等。
2.正确把握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原则
(1)相互关系
(2)理解公民政治权利与义务要做到三警惕
①权利和义务都是法定的,不存在扩大与缩小的问题,只存在有或没有的问
题,认为“扩大或缩小公民的政治权利”的观点是错误的。
②某些权利可以放弃,但义务必须履行。
③公民的政治权利与政治义务都是法律规定的,要依法行使、履行。不能以
行使公民的政治权利为由,不履行政治义务,侵犯他人正当的、合法的权利。
第 4 步巧练——习题印证,落实强化
3.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这表明( )
①我国公民平等地制定法律 ②我国公民平等地适用法律 ③公民的权利
和义务都不能放弃 ④我国公民平等地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
A.②③ B.②④
C.③④ D.①④
【答案】 B
4.网络让普通网民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享受到畅所欲言和自由表达的快感。
但与此同时,一些网民自律意识不强,使得大量违反社会公德和法律的低俗内容
在网上传播,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A.在网络世界,公民可以为所欲为,不受任何限制
B.只有在网络中,公民才能平等地享有言论自由权
C.科学技术的发展决定着人们的生存和生活方式
D.健康的网络环境需要网民坚持权利和义务的统一
【答案】 D
网信办发布的《即时通信工具公众信息服务发展管理暂行规定》强调,即时
通信工具服务使用者应承诺遵守法律法规、社会主义制度、国家利益、公民合法
权益、公共秩序、社会道德风尚和信息真实性“七条底线”。网信办发言人解释,
“七条底线”并非对网民行为的最高要求,而是遵循“底线思维”,提出的最基
本的要求,是管理的底线,是国家、社会和公民利益的最大公约数。
——————————————先对接知识]————————————
材料信息 知识对接
法律法规底线 宪法和法律是公民根本的行为准则
国家利益底线;国家、社会和公民
利益的最大公约数
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坚持个人利益
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公民合法权益底线 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
——————————————再演练应用]————————————
1.“七条底线”是对网民行为的最基本的要求,是管理的底线,是国家、
社会和公民利益的最大公约数。这说明,作为网民,我们应该坚持( )
A.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
B.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
C.始终把个人利益放在第一位
D.充分表达自己的意愿
【答案】 B
2.根据“七条底线”的要求,公民在网络上( )
①可以直接行使管理国家事务的权利 ②可以扩大生活中的政治权利与义
务 ③有发布信息、言论自由的权利 ④有表达的自由,也需承担表达的责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 D
3.从公民权利与义务关系的角度,分析网民应如何实现国家、社会和公民
利益的最大公约数。
【答案】 ①要正确认识和处理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在我国,公民的权利与
义务是统一的。上网时要明确自己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
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从而实现国家、社会和公民利益的最大公约数。②
上网时要提高个人的文明修养,做文明使者,树立良好的网民形象,维护国家、
社会的利益,为净化网络环境承担社会责任。
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