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4.50 KB
- 2021-05-06 发布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1
课时规范练 29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1.2017 年 11 月 17 日,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王沪宁在表彰大会上讲话指出:在新
时代抓好精神文明建设,要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重中之重是加强习
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习教育和宣传阐释。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必须( )
①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②充分调动人民群众参与精神文明建设的积极性 ③
坚持以人为本,完全由市场主导 ④把城市建设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①③
2.党的十九 大报告指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
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
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这对文艺工作者的启示是
( )
①增强辨别不同性质文化能力,自觉抵制落后腐朽文化 ②坚持多元指导,推广多元文化 ③要树
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④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3.2017 年 12 月 2 日是“全国交通安全日” ,主题为“尊法守规明礼、安全文明出行”。这种在全
国范围内组织的主题活动,使 122“全国交通安全日”的公众认知度不断提升,带动社会各界共同关
注,推动机动车路口主动礼让制度化、常态化。这项活动( )
①是我国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可以推动社会文明进步 ②是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体现,能够
培育文明风尚 ③有利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公民文明素养 ④表明加强公民思想道德
修养,能够促进科学文化修养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4.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提高人民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深入
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激励人们向上向
善、推进诚信建设和志愿服务制度化,强化社会责任意识、规则意识、奉献意识。我国重视思想道
德建设是因为它( )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2
①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
②能提供精神动力和正确价值观,决定社会发展进程和方向 ③体现了先进文化性质和前进方向,
有利于培育“四有”新人 ④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持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5.微公益强调全民参与并创造价值,它充分利用了互联网自上而下的大众性、草根性、迅速传播性,
实现了公益的平民化、常态化,不仅推动了平民公益事业的发展,更传递了一种人人公益的理念。
提倡和弘扬微公益( )
①是培育文明风尚的需要 ②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③是当代中国青年成长和成才
的必由之路 ④有利于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A.②④ B.①② C.②③ D.①③
6.农产品滞销正需被“带走”,求扩散;“爱心书屋”为山区孩子捐书倡议,求转发。如今,这种以
网络为载体的微公益展现出强大的力量,为人们带来“人人皆可公益”的新体验。这种“微公
益”( )
①能够满足人们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 ②丰富了群众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形式 ③体现了社会
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 ④能使我们在科学文化的陶冶中提高思想道德修养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7.近年来,我国对外文化交流、文化传播和文化贸易统筹发展,文化“走出去”力度空前加大、成
果非常丰硕,国家形象显著提升。由此可见( )
①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②我们坚持文化自信是有充分理由的 ③文化软实力是由文化传播
决定的 ④世界文化是丰富多彩的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8.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推进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的指导意见》指出,到 2020 年,在
全国范围的乡镇(街道)和村(社区)普遍建成集宣传文化、党员教育、科学教育、普法教育、体育
健身等功能于一体的基层综合性公共文化设施和场所。这一做法( )
①是我国文化发展道路的根本标识 ②有利于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 ③是加快发展我国
文化产业的有益探索 ④有利于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A.②④ B.①② C.①③ D.③④
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
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
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
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材料二 济南市某校高二(1)班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时,就我国实现“文化强国梦”的问题,
展开热烈讨论:
甲同学认为,我国有五千年的中华文化积淀,要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立足于继承
中华传统文化。同时我们要积极借鉴世界各民族的优秀文化成果,为我所用。
乙同学认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人人有责,我们要积极响应,提升素质。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3
丙同学认为,我国的主要矛盾已经成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
间的矛盾,所以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要让人民享有健康丰富的精神文化生
活。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所学知识,谈谈甲、乙、丙三位同学的观点对我们如何实现文化强国梦
的启示。
(2)请就学校如何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提两条建议。
〚导学号 45490038〛
参考答案
课时规范练 29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1.A 本题可采用排除法。由市场主导的观点错误,③排除;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根本任务是培
育“四有”新人,故④错误,正确答案为 A 项。
2.D ①的观点是对公民的要求,排除;指导思想是一元的,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排除②。
3.C ①说法错误,思想道德建设是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②③符合题意,“全国交通安全日”是开
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体现,能使公众认知度不断提升,带动社会各界共同关注交通安全问题,能够
培育文明风尚,也有利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公民文明素养;④与题意不符。
4.C 思想道德建设不起决定作用,排除②;思想道德修养提供的是精神动力,科学文化修养提供的
是智力支持,排除④。
5.B 投身于社 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是当代中国青年成长和成才的必由之路,③应排除;微公益
与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无关,④与题意无关。
6.C ①不符合题意,“微公益”与人们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无关;②③符合题意,“微公益”丰
富了群众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形式; 也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④不符合题意,材料未涉
及两个修养之间的关系。故本题选 C 项。
7.A 材料中,我国文化“走出去”,而且成果丰硕,国家形象提升,可以看出文化既是民族的也是世
界的,我们可以坚持文化自信;③表述错误,文化是由经济、政治决定的;材料也没有体现出世界文
化的丰富多彩,④排除。所以正确答案选 A 项。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4
8.A ①不符合题意,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内核,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凝魂聚气、强基固
本,是我国文化发展道路的根本标识;②符合题意,建成基层综合性公共文化设施和场所有利于保障
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③不符合题意,公共文化设施和场所不是文化产业而是公益性文化事业;
④符合题意,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要求大力发展教育、科学和文化事业,保障人民公益性文
化权益。故本题选 A 项。
9.答案 (1)①与时代精神相结合,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②继承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
③学习、借鉴世界优秀文化成果,不断创新和发展中华文化,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④发挥人民
群众在文化创新中的主体作用。⑤每个公民都要自觉承担文化复兴使命,不断提高自身素质。⑥以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坚持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2)略。
相关文档
- 2019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人教版必修2021-05-06 15:01:5516页
- 高考政治大二轮复习直面大题四2021-05-06 14:44:299页
- 2019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人教版必修2021-05-06 14:39:1711页
- 2019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人教版必修2021-05-06 14:36:5810页
- 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A版高考政治总2021-05-06 14:35:3512页
- 2021高考政治一轮复习专题五日益重2021-05-06 14:30:366页
- 2020高考政治攻略大二轮浙江专用讲2021-05-06 14:23:4930页
- 2019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人教版必修2021-05-06 14:11:149页
- 高考政治总复习第二单元生产、劳动2021-05-06 13:51:313页
- 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A版专题22如何2021-05-06 13:39:28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