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1.00 KB
- 2021-05-06 发布
第 6 章测评
(时间:45 分钟,满分:100 分)
一、选择题(共 15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60 分)
1.长在路边的小草一般不会引起人们的特别关注,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角度来看,它却有其存在的价
值,但不包括( )
A.它属于该地区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
B.它对生态系统中其他种群的生存有利无害
C.它可能含有对人类有重要价值的基因
D.它可能为某种害虫的天敌提供栖息地
解析小草为生产者,为其他生物提供食物。作为食物属于间接价值。小草的生长对和它具有竞争关
系的种群不利。不知道的基因价值属于潜在价值。为害虫天敌提供栖息地,属于间接价值。
答案 B
2.下列关于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煤、石油、天然气等的大量燃烧既可引起温室效应,又可产生酸雨
B.人造含氟制冷剂的大量排放是造成臭氧层空洞扩大的主要原因
C.开发新能源能缓解温室效应,但解决不了酸雨问题
D.种植大量吸收 SO2 的植物,可缓解酸雨问题
解析化石燃料中含有 C 和 S 元素,在燃烧过程中可以产生 CO2 和 SO2,既可以加剧温室效应,又可产生
酸雨。因此,开发的新能源若不含 C 和 S 元素或含量较少,就可以既缓解温室效应,又可以减少酸雨的
发生。
答案 C
3.黄顶菊原产于南美洲,生长和繁殖能力极强,后来在我国的天津、河北发现黄顶菊,由于没有动物取
食,黄顶菊迅速蔓延。试推测黄顶菊的迅速蔓延最可能会使这些地区( )
A.原有物种的生存受到威胁
B.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趋于复杂
C.物种多样性增加
D.基因多样性增加
解析没有天敌的外来物种入侵,可能使本地原有物种在竞争中处于劣势,生存受到威胁,破坏当地的物
种多样性。
答案 A
4.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城市水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建立人工湿地公园是解决城市水污染的一种有效
途径,如图是人工湿地处理城市污水的示意图。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挺水植物芦苇在湿地边沿随地势高低分布不同,属于群落的垂直结构
B.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要大于该系统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
C.绿藻、黑藻可吸收城市污水中的有机物,并用于自身的光合作用
D.人工湿地净化污水时,体现了该湿地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
解析此处挺水植物芦苇为一个种群,其中不存在群落的结构,A 项错误;植物只可利用 CO2 和 H2O 等
无机物进行光合作用,不可利用污水中的有机物进行光合作用,C 项错误;人工湿地生态系统净化污水
时,体现了该湿地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D 项错误。
答案 B
5.保护生物多样性是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下列对生物多样性的理解,正确的是( )
A.生物多样性的丰富程度与自然选择无关
B.群落演替过程中的生物多样性逐渐降低
C.物种多样性比较高的生态系统相对稳定
D.基因多样性较低的种群适应环境能力强
答案 C
6.下列属于生物多样性间接价值的是( )
A.“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激发人们文学艺术创作灵感
B.野生生物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共同维系生态系统的稳态
C.从金鸡纳树中提取奎宁用来治疗疟疾
D.生物多样性是培育农作物、家畜和家禽新品种不可缺少的基因库
解析“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激发人们文学艺术创作灵感,这属于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
值,A 项不合题意;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是指生物多样性的生态功能,如森林和草地保持水土、调节
气候的作用,野生生物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共同维系生态系统的稳态等,B 项符合题意;从金鸡纳树中
提取奎宁用来治疗疟疾,属于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C 项不合题意;生物多样性是培育农作物、家畜
和家禽新品种不可缺少的基因库,这也属于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D 项不合题意。
答案 B
7.江苏省徐州市多年来围绕“一城青山半城湖”理念,实施了一系列生态建设工程,生态效应逐渐显
现。下列有关该生态工程的分析评价不合理的是( )
A.使物种多样性程度显著提高
B.使生物群落的组成更为复杂
C.使生态系统的类型更为多样
D.其主要目的是提高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解析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徐州市实施一系列生态建设工程使物种多样
性显著提高,使生物群落的组成更为复杂,使生态系统的类型更为多样,其目的是提高生态系统的自我
调节能力,即提高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A、B、C 三项正确,D 项错误。
答案 D
8.下列措施符合保护物种多样性原则的是( )
A.为美化城市环境,随意从国外引进多种观赏类植物
B.为保护草场,减少沙漠化,要杀死所有危害草原的黄鼠
C.将东北虎迁入野生动物园繁育,并进行部分野外回归实验
D.为控制水葫芦在我国造成的严重灾害,应将其天敌引入我国
解析外来物种的入侵或引种到缺少天敌的地区,会导致侵入地或引种地区原有物种的生存受到威胁,
因此不能随意引进外来物种;对危害农、林、牧业的害虫或鼠类,从保护物种多样性原则出发,应加强
灭害工作,但不应彻底消灭,而是把数量控制在较低水平;将东北虎迁入野生动物园繁育,属于物种多
样性保护的措施之一,进行部分野外回归实验,是为了增强动物对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增加野生动物
的数量,目的是保护物种的多样性。
答案 C
9.建立青海湖鸟岛自然保护区保护斑头雁等鸟类;建立东北虎繁育中心保护东北虎;将捕杀藏羚羊者
绳之以法。以上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分别属于( )
A.就地保护、易地保护、法制管理
B.自然保护、就地保护、法制管理
C.自然保护、易地保护、法制管理
D.就地保护、自然保护、法制管理
解析建立自然保护区是将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陆地或水域划分出来加以保护,这是保护生物多样性
的主要措施,青海湖鸟岛自然保护区是为保护斑头雁等鸟类及其生存场所而设立的自然保护区,是一
种就地保护措施。建立东北虎繁育中心是将东北虎迁出原地进行易地保护。将捕杀藏羚羊者绳之
以法是对野生生物资源进行法制管理的措施。
答案 A
10.三峡库区蓄水后,有些生物的栖息地被破坏,为保护这些生物最好采取的措施是( )
A.将受到威胁的生物进行易地保护
B.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的科学研究
C.建立自然保护区就地保护
D.制定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法律和政策
答案 A
11.
由于人口增长会造成一系列环境问题,直接影响人体健康。所以如果人口增长得不到有效控制,则造
成( )
①水资源短缺 ②耕地面积大幅度减少 ③生物多样性锐减 ④环境污染加剧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解析人口过多和过快增长会直接影响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的生存需要一定空间,
同时也离不开食物,因此就需要耕地,人口增长往往促使人们过度利用耕地和开垦出更多的农田。所
以,人口过度增长会造成粮食供应不足、就业压力加大、教育经费短缺、环境污染加剧、森林资
源、水资源和能源短缺、生物多样性锐减等问题。
答案 D
12.“气候变暖将是一场灾难。”下列关于这句话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气候变暖导致海平面上升,将给人们带来无法估计的灾难
B.为防止气候变暖,人类要尽量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C.为防止气候变暖,人类要尽可能植树造林,保护植被
D.海水温度升高时,海水向大气释放的二氧化碳将减少,有利于阻止气温升高
答案 D
13.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态与保护的描述,错误的是( )
A.生物多样性是保持生态系统稳态的重要条件
B.保护生物多样性,关键是协调好人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C.保护大熊猫的根本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提高环境容纳量
D.在草原生态系统中,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不存在负反馈调节
解析负反馈调节在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它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
答案 D
14.1996 年华南虎被列为极度濒危的十大物种之一。到目前为止,在中国存活的圈养华南虎不足百
只。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华南虎濒临绝灭的原因完全是人类的乱捕滥猎
B.对华南虎的圈养属于就地保护的一种形式
C.华南虎与东北虎由于长期的地理隔离已成为两个不同的物种
D.保护包括华南虎在内的生物多样性,需在基因、物种和生态系统层次上保护
答案 D
15.我国生物多样性较低的西部沙漠地区生长着一种叶退化的药用植物锁阳,该植物依附在另一种植
物小果白刺的根部生长,从其根部获取营养物质。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锁阳与小果白刺的种间关系为捕食
B.该地区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较强,恢复力稳定性较高
C.种植小果白刺等沙生植物固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D.锁阳因长期干旱定向产生了适应环境的突变,并被保留下来
解析由题干可知,叶退化的锁阳从小果白刺的根部获取营养物质,可判断二者为寄生关系,A 项错误;
西北沙漠的生物多样性较低,营养结构简单,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较差,恢复力稳定性一般较高,B
项错误;种植小果白刺等沙生植物固沙,有利于维持生态平衡,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C 项正确;
突变是不定向的,定向的是自然选择,D 项错误。
答案 C
二、非选择题(共 40 分)
16.(10 分)
全球气候变暖主要与碳循环平衡被破坏有关。右图是某生态系统中碳循环及能量流动模式图,据图
回答下列问题。
(1)在这个生态系统中, 共同构成生物群落,它们种类越多,生态系统的 稳定
性就越高。
(2)碳循环的平衡是由于 与 的速率相同(用图中数字序号表示),而导致这一
平衡被打破的主要原因是 。
(3)若图中数字序号表示能量的流动途径,则一般情况下,② (填“>”“=”或“<”)③+⑤。
答案(1)A、B、C、E 抵抗力
(2)① ④⑤⑥⑦ 人类大量燃烧化石燃料
(3)>
17.(14 分)近年来,在每年的梅雨季节,巢湖都会不同程度地发生水华(蓝藻暴发)现象,下面是发生水华
现象时,巢湖生态系统中一些成分的关系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引发水华现象发生的环境因素主要有 ;水华现象发生
后,一般不会导致巢湖生态系统的崩溃,这是因为 。
(2)微囊藻是导致水华的主要生物之一。当湖水中的 N、P 等元素含量变化时,对微囊藻的环境容纳
量是否有影响? ,并说明理
由。
。
(3)图中 a、b 分别代表 。水华现象发生后,会导致
水体污染加重,这一调节方式是 。
解析(1)引发水华的因素有很多,主要是水体富营养化、温度较高、光照较强等。由于生态系统具有
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水华发生之后,一般不会导致巢湖生态系统的崩溃。(2)水中的 N、P 等元素是
植物需要的营养物质,N、P 等元素含量变化时,会影响微囊藻的环境容纳量。(3)水华现象发生后,会
导致水体污染加重,这属于正反馈调节。
答案(1)水体富营养化、温度较高、光照较强等 巢湖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
(2)有影响 在其他环境条件适宜、空间充裕等情况下,营养物质是限制生物环境容纳量的重要
因素(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3)水体中的溶解氧降低、有毒物质 (正)反馈调节
18.(16 分)湿地是地球上重要的生态系统,具有稳定环境、物种保护及资源供应等功能。
(1)某湿地由浅水区向陆地方向依次生长着芦苇、碱蓬、柽柳等,这体现了群落的 结构。
调查湿地中芦苇的种群密度常用 法。
(2)下图中甲、乙两条曲线分别表示湿地中两种生物当年的种群数量(Nt)和一年后的种群数量(Nt+1)之
间的关系,直线 p 表示 Nt+1=Nt。曲线甲上 A、B、C 三点中,表示种群数量增长的是 点;曲线乙
上 D、E、F 三点中,表示种群数量相对稳定的是 点;Nt 小于 a 时,甲、乙两条曲线中曲线
所代表的生物更易消亡。
(3)湿地生态系统被破坏后,生物种类贫乏。要恢复其生物多样性,在无机环境得到改善的基础上,生态
系统组成成分中首先应增加 的种类及数量。随着生物多样性和食物网的恢复,湿地
生态系统的 稳定性增强。为保护湿地的生物多样性,我国已建立多个湿地自然保护
区,这属于 保护。
解析(1)浅水区向陆地方向有不同生物种群的分布,体现了群落的水平结构。植物种群密度的调查通
常用样方法。
(2)曲线甲上,B 点纵坐标大于横坐标,种群数量增多;曲线乙上,F 点在直线 p 上,说明此时种群数
量不发生变化。a 点之前,曲线乙在直线 p 之上,种群数量增多,曲线甲在直线 p 之下,种群数量减少,因
此,曲线甲代表的生物更易消亡。
(3)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基石,恢复生物多样性应先恢复生产者数量。生物多样性增加,生态系统
抵抗力稳定性增强。建立湿地自然保护区属于就地保护。
答案(1)水平 样方 (2)B F 甲 (3)生产者 抵抗力 就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