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6.00 KB
- 2021-05-06 发布
2018-2019学年江西省上饶县中学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统招班)化学试题
时间:90分钟 总分:100分
相对原子质量:H :1 C:12 N:14 O:16 S:32 Ar:40 Na:23 Cl:35.5 Mg:24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8小题,1-6小题每题2分,7-18题每题3分,共48分)
1.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碘易升华,所以碘要保存在棕色细口瓶中
B.液溴应保存在磨口玻璃塞试剂瓶中,并加少量水进行水封
C.能使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的气体一定是氯气
D.碘易溶于酒精,所以用酒精从碘水中萃取碘
2.根据元素周期律和原子结构理论可以预测未知元素的相关性质,科学家们发现了原子序数为114的元素,下面关于它的原子结构和性质预测正确的是
A.该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6 B.其常见价态为+2、+3、+4
C.它的金属性比铅强,具有放射性 D.它的原子半径比铅小
3.二氧化硫和氯气都具有漂白性,若将等体积(同温、同压)的这两种气体同时作用于潮湿的有色物质可观察到有色物质
A.立刻褪色 B.慢慢褪色
C.先褪色,后复原 D.颜色不褪
4.法国里昂科学家最近发现一种只由四个中子构成的粒子,这种粒子称为“四中子”,有人称之为“零号元素”。有关“四中子”粒子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粒子不显电性
B.在周期表中与氢元素占同一位置
C.该粒子质量数为4
D.一个该粒子质量比一个氢原子质量大
5.被誉为“光纤之父”的华人科学家高锟曾荣获诺贝尔化学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CO2与SiO2都能跟H2O反应生成相应的酸
B.SiO2与CO2都属于酸性氧化物,都不能与酸反应
C.SiO2与CO2(干冰)都能够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D.水晶的主要成分是SiC
6.我国城市环境中的大气污染主要是
A.CO2、Cl2、N2、酸雨 B.SO2、CO、NO2、烟尘
C.NH3、CO、NO2、雾 D.SO2、HCl、N2、粉尘
7.已知氨气和氯化氢都是能用来作喷泉实验的气体,若在同温同压下用等体积的烧瓶各收集满氨气和氯化氢气体,喷泉实验后(假设溶液充满整个烧瓶,且溶质不扩散)两个烧瓶中溶液的关系是
A.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相同,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同
B.溶质的质量分数相同,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同
C.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和溶质的质量分数都不同
D.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和溶质的质量分数都相同
8.制备氯化物时,常用两种方法:①用金属与氯气直接化合制得;②用金属与盐酸反应制得。用以上两种方法都可以制得的氯化物是
A.FeCl2 B.CuCl2 C.FeCl3 D.AlCl3
9.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稀硫酸中加入铜粉,铜粉不溶解,再加入Cu(NO3)2固体,铜粉仍不溶解
B.某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该气体的水溶液一定显碱性
C.铜与稀硝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Cu+8H++2NO3-===3Cu2++2NO↑+ 4H2O
D.HNO3→NO→NO2,以上各步变化均能通过一步实现
10.对下列事实的解释正确的是
A.二氧化硫气体能用浓硫酸干燥,是因为二氧化硫无还原性
B.医疗上可用硫酸钡作X射线透视肠胃的内服药,是因为硫酸钡不溶于酸
C.向50 mL 18 mol·L-1的H2SO4溶液中加入足量的铜片加热充分反应后,被还原的H2SO4的物质的量等于0.45 mol
D.常温下,浓H2SO4可以用铝制容器贮存,说明铝与浓H2SO4不反应
11.用化学用语表示Cl2+H2OHClO+HCl中的相关微粒,其中正确的是
A.Cl-的结构示意图: B.HClO的电子式:
C.H2O的结构式:H—O—H D.中子数为18的氯原子:
12.已知①硫酸比氯酸稳定;②高氯酸是比硫酸更强的酸;③S2–比Cl–易被氧化;④HCl比H2S稳定;⑤铜与盐酸不反应,与浓硫酸能反应。可说明氯比硫非金属性强的是
A.只有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全部
13.共价键、离子键、范德华力和氢键都是微观粒子之间的不同作用力。有下列物质:①Na2O2 ②冰 ③金刚石 ④碘单质 ⑤CaCl2 ⑥白磷,其中只含有两种作用力的是
A.①④⑥ B.①③⑥ C.②④⑤ D.①②③⑤
14.已知A、B、C、D、E是短周期中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5 种主族元素,其中A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2倍,元素B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3倍,D与A为同主族元素,元素C与E形成的化合物CE是厨房常用调味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C>D>B>A
B.A、D、E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增强
C.只含B元素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来源:学*科*网]
D.化合物C2AB3的水溶液显碱性,可用于洗去铜片表面的油污
15.下列实验中,对应的现象以及结论都正确且两者具有因果关系的是
选项
实验
现象
结论
A
炭粉中加入浓硝酸并加热,导出的气体通入少量澄清石灰水中
有红棕色气体产生,石灰水变浑浊
有NO2和CO2产生
B
加热盛有NH4Cl固体的试管
试管底部固体消失,试管口有晶体凝结
NH4Cl固体可以升华
C
向含I﹣的无色溶液中滴加少量新制氯水,再滴加淀粉溶液
加入淀粉后溶液变成蓝色
氧化性:Cl2 >I2
D
蔗糖中滴加浓硫酸并不断搅拌
产生黑色蓬松多孔固体
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和强氧化性
X
Y
M
Z
N
16.元素X、Y、Z、M和N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所示,其中M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Y原子核外电子数的两倍,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元素最高化合价:Z>M>X
B.简单离子半径(r):r(N)>r(M)>r(Z)
C.M可与氢元素形成化合物H2M2
D.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Z强于N
1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Na2O与Na2O2所含化学键的类型完全相同
B.NaHSO4溶于水只需要克服离子键
C.碘晶体受热转变成碘蒸气,克服了共价键和分子间作用力
D.晶体熔沸点由高到低的顺序为:金刚石>氯化钠>水
18.甲、乙、丙、丁为中学常见物质,其中甲、乙为单质,丙为氧化物,它们之间存在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甲、乙元素是同主族元素,根据元素周期表推测,此时乙单质可能是Si
B.若甲、乙均为金属单质,则丁所属的物质类别一定是碱性氧化物
C.若甲为金属单质,乙为非金属单质,则甲只能是Mg
D.若甲、乙元素是同周期元素,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一定为:2F2 + 2H2O=4HF + O2
二、填空题(本大题包括四大题,每空2分,共52分)
19.(12分)(Ⅰ)物质的类别和核心元素的化合价是研究物质性质的两个基本视角。请根据下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W的浓溶液与铜单质在加热条件下可以发生化学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2)欲制备Na2S2O3(硫代硫酸钠),从氧化还原反应角度分析,合理的是_______(填序号)。
A.Na2S+S B.Na2SO3+S C.Na2SO3+Na2SO4 D.SO2+Na2SO4
(3)将X与Y混合,可生成淡黄色固体,该反应的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质量之比为________。
(Ⅱ).依据图中氮元素及其化合物的转化关系,回答问题:
(1)图中,X的化学式为_______,将X转化为HNO3属于______________反应(填“氧化还原”或“非氧化还原”)反应。
(2)若要将NH3→N2,从原理上看,下列试剂可行的是________(填序号)。
A.O2 B.Na
C.NH4Cl D.NO2
20.(14分)X、Y、Z、L、M五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Y、Z、L是组成蛋白质的基础元素,M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
回答下列问题:
(1)M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为___________;五种元素的原子半径从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用元素符号表示)。
(2)Z、X两元素按原子数目比l∶3和2∶4构成分子A和B,A的电子式为______,B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Z、X两种元素形成的一种既含离子键又含共价键的物质名称为:____________;
(3)硒(se)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与L同一主族,Se原子比L原子多两个电子层,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与足量烧碱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由Se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分析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
A.热稳定性:PH3>H2S>H2Se B.还原性:H2Se>HBr>HCl
C.离子半径:Se2->Cl->K+ D.酸性:HClO4>HBrO4>H2SeO4
21.(12分)(Ⅰ)某化学实验小组的同学为探究和比较SO2和氯水的漂白性,设计了如下的实验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①反应开始一段时间后,观察到B、D两个试管中的品红溶液出现__________的现象(填选项序号,下同)。
A.品红溶液都褪色 B.品红溶液都不褪色
C.B中品红溶液褪色, D中不褪色 D.D中品红溶液褪色,B中不褪色
②停止通气后,再给B、D两个试管分别加热,两个试管中的溶液呈现的颜色分别为________。
A.无色、红色 B.无色、无色 C.红色、红色 D.红色、无色
(2)C烧杯中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某学生往一支试管中按一定的顺序分别加入下列几种物质(一种物质只加一次):
A. KI溶液 B.淀粉溶液 C.NaOH溶液
D.稀H2SO4 E.氯水
发现溶液颜色按如下顺序变化:①无色→②棕黄色→③蓝色→④无色→⑤蓝色。依据溶液颜色的变化,回答下列问题:
(1)加入以上药品的顺序是(写序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溶液由棕黄色变为蓝色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③→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14分)氯化铵俗称卤砂,主要用于干电池、化肥等。某化学研究小组设计如下实验制备卤砂并进行元素测定。
I.实验室用NH3和HCl气体在A中制备卤砂,所需装置如下。
(1)装置接口连接顺序是____________→a(制HCl); ___________→b(制NH3)。(装置可重复选用)
(2)D装置盛装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用上述装置制备氨气的一组试剂:_____________________。
II.测定卤砂中Cl元素和N元素的质量之比。
该研究小组准确称取ag卤砂,与足量氧化铜混合加热,充分反应后把气体产物按下图装置进行实验。收集装置收集到的气体为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其体积换算成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VL,碱石灰增重bg。
(4)E装置内的试剂为__________,卤砂与氧化铜混合加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5)卤砂中Cl元素和N元素的质量之比为__________________(用含b、v的式子表示)。
上饶县中学2021届高一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
化 学 答 案(统招班)
一、 选择题(1-6小题每题2分,7-18题每题3分,共48分)
题目
1
2
3
4
5
6
7
8
9
答案
B
C
D
B
C
B
A
D
A
题目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答案
B
C
B
A
D
C
D
D
A
二、 填空题(共52分,每空2分)
19. (1) Cu+2H2SO4(浓)CuSO4+SO2↑+2H2O B 2∶1
(2)N2O5 非氧化还原 AD
20.第三周第ⅢA族 Al>C>N>O>H N2H4 氢化铵 H2SeO4+2NaOH=Na2SeO4+2H2O BCD
21、A D 吸收过量的SO2和Cl2,防止污染空气
A→E→B→C→D 生成的I2遇到淀粉变成蓝色 I2+2NaOH===NaI+NaIO+H2O
22.c→f→g c→d→e 浓硫酸 浓氨水和碱石灰(或其他合理答案) 浓硫酸 2NH4Cl+3CuO3Cu+N2↑+2HCl↑+3H2O (或等其他合理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