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56.45 KB
- 2021-04-29 发布
2014 年甘肃省天水一中高考模拟地理
一、选择题
若不考虑地形和天气,甲地比乙地(0º,60ºE)总是先看到日出,△T 表示某日甲地与乙地日
出的时间差。下图示意△T 的年变化曲线,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甲、乙两地昼长相同的日期是( )
A.a
B.b
C.c
D.d
解析:乙地的地理坐标是(0º,60ºE),故乙地位于赤道上,而甲地比乙地总是先看到日出,
则甲、乙两地不在同一经线上,则甲乙两地昼长相同的日期只能是春、秋二分日。而据图中
可知,甲地最多早 3 小时,最少早 1 小时,而日出最早 a 时应为夏至,日出最晚 c 时应为冬
至,则春秋分应位于 ac 之间,且位于其中间的平分线处,而 b 恰好位于其平分处,故 b 处
是使甲、乙两地昼长相同的日期。故选 B。
答案:B
2.甲地的地理坐标可能是( )
A.30ºN,90ºE
B.30ºS,45ºE
C.20ºN,75ºE
D.20ºS,30ºE
解析:由于不考虑地形和天气,甲地比乙地总是先看到日出,则甲地经度较乙地偏东,甲地
比乙地日出早最少需 1 时,最多需 3 时,而乙地为 60ºE,则甲地经度范围在 75ºE 到 105ºE
之间, 而 B(30ºS,45ºE)、 D(20ºS,30ºE)不在这一范围之内,C(20ºN,75ºE)在这一
范围的边界上,不在范围之间,故只有 A(30ºN,90ºE)符合题意。故选 A。
答案:A
3.与乙地相比,a 日甲地( )
A.早 3 小时看到日落
B.晚 3 个小时看到日落
C.早 1 小时看到日落
D.晚 1 个小时看到日落
解析:此题的关键是时间上的早晚是看数值的大小,即 21 时比 20 时早 1 小时。乙地位于赤
道上,日出为 6 时,日落为 18 时。乙地的经度为 60ºE,甲地经度为 90ºE,当乙地日出时,
甲地为 8 时,当乙地日落时,甲地为 20 时。a 日甲地比乙地早 3 小时日出,故甲地日出时
间应为当地 3 时,而当地正午为 12 时,故甲地昼长 18 时,则甲地日落时间为 21 时,比 20
时早 1 时。故 a 日甲地比乙地早 1 小时看到日落。故选 C。
答案:C
下图为“我国某地局部降水(雪)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4.导致图中雨雪分界线在甲、乙两处发生弯曲的主要因素是 ( )
A.纬度
B.大气环流
C.地形
D.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解析:通过等压线判断,这是山地地形。甲乙两处分别位于山脉的迎风坡和背风坡。迎风坡
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故选 C。
答案:C
5.下列对甲、乙两地天气的叙述,正确的有 ( )
①甲地中雨,乙地中雪
②甲地小雪,乙地小雨
③甲、乙两地风向均为偏北风,乙地风力较强
④甲、乙两地风向均为偏南风,甲地风力较强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甲地位于四川盆地,海拔较低,气温较高,所以降雨,而乙地相反;风向可以根据等
压线的数值变化规律确定。故选 A。
答案:A
读我国某处风蚀蘑茹等高线图(实线为图上可见部分,虚线表示被上部遮盖的部分)。回答
下列各题。
6.图中 P 等值线的数值为( )
A.813 米
B.814 米
C.815 米
D.816 米
解析:由图可知,此图的等高距为 1 米,实线为图上可见部分,虚线表示被上部遮盖的部分,
而 814 米等高线为虚线,说明该处地形被 P 阻挡,P 海拔高于 814 米,所以 P 等值线的数值
为 815 米。故选 C。
答案:C
7.若用木条支撑以防止该景观悬空部位坍塌,则 P 处木条的长度约为( )
A.0.5 米
B.1.5 米
C.2.5 米
D.3.5 米
解析:风蚀柱常被蚀成顶部大,基部小,形似蘑菇的岩石,称风蚀蘑菇。根据风蚀蘑菇的特
点,用木条支撑以防止该景观悬空部位坍塌,支撑上部高度应为 P 的高度即 815 米,支撑下
部高度 h 为 813 米<h<814 米,两者相减,所以木条的长度约为 1 米到 2 米。故选 B。
答案:B
读北京市常住人口变化(预测)图及其某处郊区从业人员构成图,回答下列各题。
北京市常住人口变化图(单位:万人/年)
8.有关北京市人口的说法,正确的是( )
A.1949~1964 年比 1990~2000 年增长速度慢
B.北京人口增长模式属于传统型
C.建国后北京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不大
D.1990 年以后大量人口迁入
解析:1990 年以后,随着北京大力发展经济、建设城市,形成大规模就业需求和创业机会,
加上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北京外来人口增长和户籍迁移为主的人口激增。故选 D。
答案:D
9.根据图示信息可以判断,该处郊区( )
A.人口数量逐渐增加
B.人口增长数量逐渐缩小
C.男女性别比例失衡
D.从事粮食生产人口增多
解析:可以用排除法,A 人口数量是北京市人口数量增长,不是郊区变化。B 郊区人口在增
加。从图中可以看出男性人口数量远大于女性人口数量。D 从事粮食生产的人口减少。故选
C。
答案: C
某品牌企业在京津冀地区建有饮用瓶装水厂。读图,回答第下列各题。
10.瓶装水厂如此选址的主要原因是( )
A.利用优于授权地的水源
B.靠近技术发达地区
C.吸引高素质的劳动力
D.降低运输成本
解析:瓶装水是市场型,需要离市场近。瓶装水厂布局在大城市周边地区,如此选址主要是
为了降低运输成本。故选 D。
答案:D
11.瓶装水厂的建设使所在地( )
①就业岗位增加
②吸引大城市人口迁入
③承接品牌授权地区产业转移
④吸引相关企业集聚
⑤城市等级提升
A.①②⑤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②④⑤
解析:瓶装水厂的建设,有利于增加就业机会,承接品牌授权地区产业转移,吸引相关企业
聚集,但不会吸引大城市人口迁入,与城市等级提升没有多大关系。故选 B。
答案:B
二、综合题
12.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茶树适宜生长在温度为 10~35℃,年降水量在 800 毫米以上,空气湿度较大,坡度和缓,
排水条件良好的地区。
(1)图中所示甲、乙两地区,最适宜茶树生长的是 。你是依据图中哪些信息判断的?
请列举两条并说明。(6 分)
解析:根据材料提示“茶树适宜生长在温度为 10-35℃,年降水量在 800 毫米以上,空气湿
度较大,坡度和缓,排水条件良好的地区”,甲位于安徽淮北的平原地区,乙位于江南的丘
陵地区,属于亚热带湿润地区,所以乙地最适宜茶树生长的地区。
答案:(6 分)乙地。
乙地位于淮河以南,属于亚热带湿润地区;根据等高线特征判断,乙地地形为低山、丘陵。
近些年,在长江三角洲地区务工的外来人员约 30%来自安徽省(见下图)。
(2)请说明长江三角洲地区吸引大量安徽人前来务工的主要原因。(6 分)
解析:相对安徽省,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达,就业机会多,收入水平高,同时距离安徽省
近,因而吸引大量安徽人前来务工。
答案:(6 分)就业机会多(劳动需求量大);收入水平高(经济发展水平高);医疗、教育
等条件好;距离安徽近(交通成本低;地理环境接近)。
(3)根据上图所示信息,分析 2008 年以来图中服装产业转移的原因。(8 分)
解析:服装加工工地,需要大量廉价的劳动力,和土地,安徽省和广东省相比较的话,原材
料、劳动力、土地、水、能源供给充足。生产成本较低,具有这些优势。加之广东省结构升
级换代,生态环境压力增大,安徽对外交通日趋完善,市场广阔,国家政策的支持,等因素
的影响,所以服装加工工业向安徽省转移。
答案:(8 分)安徽与广东等省相比,原材料、劳动力、水、土地、能源供给充足,生产成
本低(也可以从广东等省生产成本高等角度分析);广东等省产业结构升级、生态环境压力
增大;安徽临近沿海发达地区对外交通日益完善,加工出口的运输成本大幅度下降;政策扶
持力度大。
(4)分析说明产业转移对安徽省未来人口迁移和城市化的影响。(6 分)
解析:考查产业转移的意义,产业转移有利于地区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就业机会增
加,收入水平提高;促进地区经济的发展,吸引大量人口的迁入。省内农村人口向城镇迁移
加快,城镇规模扩大,从而加大城市化进程,促使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
答案:(6 分)安徽的工业化进程加快,就业机会增加,收入水平提高;向发达地区迁出的人
口减少,人口迁入增加;省内农村人口向城镇迁移加快,城镇规模扩大,城市化水平不断提
高。
13.读下列一组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俄罗斯区域图
材料二:甲、乙两河径流量季节变化统计
河名
各季径流量占全年径流量的比例(%)
冬(12-2 月)
春(3-6 月)
夏(7-8 月)
秋(9-11 月)
甲
6
51
2 2
21
乙
4
27
50
19
(1)读材料一,简要分析图 10 中甲、丙两河流之间湿地的形成原因。(8 分)
解析:甲、丙两河都位于平原地区,地势低平,加上冬末春初时积雪融水和凌汛更容易积水。
本地区纬度较高,气温低,蒸发微弱。地势低平,排水不畅。纬度高,土壤多为冻土,不利
于地下水的下渗。
答案:地势低平,积雪融水和凌汛(只要答到一方面即可)时容易积水(2 分);纬度高,
气温低,蒸发弱(2 分);地势低平,流水不畅(排水不畅)(2 分);冻土层为层,不利于地
表水的下渗(2 分)
(2)读材料二,比较甲乙两河流径流季节变化突出差异并简要分析成因。(8 分)
解析:甲河在春季的时候径流量是 51%,说明甲河的汛期在春季,由于冬季降雪大,在春季
时,气温回升快,使得积雪融化,河流补给量大,形成春汛。乙河在夏季的时候径流量占
50%,说明夏季将流量大,在夏季受夏季风的影响,降水丰富。
答案:甲河流春季径流量大(以春汛为主)(2 分);冬季积雪多,春季气温升高,融雪补给
量大(2 分);乙河流夏季河流径流量大(以夏汛为主)(2 分);夏季受夏季季风风影响,降
水丰富(锋面雨带到达,带来大量降水)(2 分)
(3)在农业或交通中任选一个主题,说明全球变暖对俄罗斯的影响。(4 分)
解析:农业:俄罗斯纬度较高,气温限制了农业的发展,农业主要分布在南部较温暖的地区。
全球变暖会促进俄罗斯农业的发展,增加其农业的产量和耕地面积,并使其农作物的分布向
北扩展。
交通:俄罗斯现在的交通是在其温度低的情况下发展起来的,是在冻土上修建的,一旦全球
气候变暖的话,气温升高,会使冻土融化,会破会路基。但是对于河流和近海的水上交通来
说,会使封冻期变短,提高航运能力。
答案:农业:全球变暖会促进俄罗斯的农业发展,增加产量(2 分)和耕地面积(2 分)。(南
部的小麦,甜菜等种植区会向北部扩展(2 分),产量提高(2 分)。)
交通:对交通运输业会有负面影响,因为俄罗斯东部多冻土 ,一旦气温升高, 冻土溶化,
会破坏路基特别是铁路(2 分);河流和近海的封冰期变短,提高航运价值(2 分)。(其他言
之有理均可给分,两个均写取第一个为答案)
14.下图是我国南方某区域的一种特殊地貌类型的等高线图,该地貌是当地一种重要的旅游
资源。该地区旅游业发展迅速,国际与国内客源市场相当。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从自然地理角度分析该地旅游资源开发的限制性条件。(6 分)
解析:本地区位于我国南方地区,气候类型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集中于夏季且多暴雨,
容易发生洪涝灾害,影响旅游人数和地区接待能力。等高线密集,地表崎岖,地形复杂,降
水较多,容易发生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生态环境脆弱,旅游承载能力较小。
答案:夏秋季节降水集中,多暴雨天气,易造成洪涝灾害,影响游人数量和地区接待能力;
地表崎岖,地形复杂,多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生态比较脆弱,旅游环境承载量较小。
(2)当地为发展旅游业,建起了高尔夫球场,这是否合理?为什么?(4 分)
解析:不合理,从地形上判断,本地区的地貌没喀斯特地貌,渗水现象严重,地表水缺乏,
高尔夫球场需要大量的水来进行维护。
答案:不合理。因为该地为喀斯特地貌,渗水现象严重,地表水缺乏;高尔夫球场耗水量大
15.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北京时间 2013 年 1 月 5 日 16 时 58 分,美国阿拉斯加州克雷格以西海域发生里氏 7.7 级强
烈地震。据统计,阿拉斯加州几乎每年都有一次 7 级地震,每 14 年有一次 8 级或以上级别
的地震。
(1)运用板块构造学说说明阿拉斯加地区多地震的原因。(4 分)
解析:全球有环太平洋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山地震带两大地震带,前者它围绕着太平
洋分布,从南美洲的南端开始,沿西海岸向北延伸,到北美洲阿拉斯加,折向西经阿留申群
岛、堪察加半岛、千岛群岛到日本。阿拉斯加地区位于美洲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地
壳运动活跃,故多地震。
答案:阿拉斯加地区位于美洲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故多地震。
(2)该地 7.7 级地震来袭时,克雷格地区的居民应如何防御?(6 分)
解析:在人员密集地区,应组织人员疏散到空旷的地区;在街上行走时,应用皮包等物品护
住头部,到开阔、平坦的广场或平地躲避;在室内时,应躲避在墙角处或者是桌子下面。
答案:在人员密集地区,应组织人员疏散;在街上行走时,应用皮包等物品护住头部,到开
阔、平坦的广场或平地躲避;在室内时,应躲避在墙角处。
16.读“年降水量、森林覆盖率与土壤侵蚀关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土壤侵蚀和年降水量的关系是什么?(4 分)
解析:从第一幅图上可以看出,在 300 毫米以下和 600 毫米以上的时候,土壤侵蚀曲线是 0
并且还是一条直线,说明土壤侵蚀不明显。300 毫米到 450 毫米时,土壤侵蚀逐渐增大,而
在 450 到 600 毫米的时候,土壤侵蚀逐渐减小。在 450 毫米时,土壤侵蚀达到了最大值。
答案:年降水量在 300mm 以下和 600mm 以上时,土壤侵蚀不明显;年降水量在 300-600mm
时,土壤侵蚀程度先增大后减小,450mm 左右土壤侵蚀程度达到最大。
(2)结合图示和所学知识,说出还有哪些因素可能影响土壤侵蚀。(2 分)
解析:在地形崎岖的地区和地势坡度大的地区,土壤侵蚀厉害。当土壤质地疏松的时候,土
壤侵蚀能力增强。此外在植被稀少的地区,土壤侵蚀能力增强。
答案:地形、土质等。
(3)简析山东半岛地区应如何防治土壤侵蚀。(4 分)
解析:山东半岛地形以丘陵为主,地势起伏较大,坡度较大,所以要加大地表植被的覆盖率,
保持水土。在山东半岛地区,地形较为复杂,所以要合理安排土地资源,要因地制宜发展。
答案:恢复植被,合理利用土地资源。
相关文档
- 专题08 选修3-3-2017年高考题和高2021-04-29 02:11:028页
- 专题14化学反应原理综合高考题和高2021-04-28 20:37:0624页
- 2020年高考真题+高考模拟题 专项版2021-04-28 18:15:527页
- 2020年高考真题+高考模拟题 专项版2021-04-28 12:11:4112页
- 2020年高考真题+高考模拟题 专项2021-04-27 20:18:2721页
-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变化高考模2021-04-27 20:11:587页
- 高考真题与高考模拟题分项汇编专题2021-04-27 20:10:5511页
- 2020年高考真题+高考模拟题 专项版2021-04-27 19:53:3518页
- 2020年高考真题+高考模拟题 专项2021-04-27 15:11:1018页
- 2020年高考真题+高考模拟题 专项2021-04-27 11:30:404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