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22.50 KB
- 2021-04-29 发布
化学试卷
时量:90分钟 满分:10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Li-7 C-12 N-14 O-16 F-19 Na-23 Mg-24 Al-27 Si-28 P-31 S-32 Cl-35.5 K-39 Ca-40 Mn-55 Fe-56 Cu-64 Zn-65 Br-80 Ag-108 I-127 Ba-137 第Ⅰ卷(选择题 共48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关于化学能与其他能量相互转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图1所示的装置能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
B.图2所示的反应为吸热反应
C.中和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比生成物的总能量低
D.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化学键的断裂与形成
2. 某学生的实验报告所列出的下列数据中合理的是( )
A.用10 mL量筒量取7.13 mL盐酸
B.用广泛pH试纸测得某溶液的pH为2.3
C.用25ml酸式滴定管量取21.70 mLKMnO4溶液
D.用托盘天平称量25.20 g NaCl
3. 为保护地下钢管不受腐蚀,可采取的措施( )
①直流电源负极相连 ②铜板相连 ③锌板相连 ④直流电源正极相连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4. 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
A. 甲烷的燃烧热为890.3 kJ·mol-1,则甲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
CH4(g) + 2O2(g) === CO2(g) + 2H2O(g);ΔH=-890.3 kJ·mol-1
B.500℃、30MPa下,将0.5mol N2和1.5mol H2置于密闭的容器中,充分反应
催化剂
生成NH3(g),放热19.3kJ,其热化学方程式为:
500℃、30MPa
N2(g) + 3H2(g) 2NH3(g);ΔH=-38.6 kJ·mol-1
C.稀盐酸与稀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其热化学方程式为:
H+(aq) + OH-(aq) === H2O(l);ΔH=-57.3 kJ·mol-1
D.1 mol H2完全燃烧放热142.9 kJ,则氢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2H2(g) + O2(g) === 2H2O(l);ΔH=+285.8 kJ· mol-1
5.下列过程一定不能自发进行的是( )
A.2N2O5(g)===4NO2(g)+O2(g) ΔH>0
B.2H2(g)+O2(g)===2H2O(l) ΔH<0
C.(NH4)2CO3(s)===NH4HCO3(s)+NH3(g) ΔH>0
D.2CO(g)===2C(s)+O2(g) ΔH>0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升高温度能使化学反应速率增大,主要原因是增大了反应物分子中的活化分子百分数
B.等质量的锌粉和锌片分别与等体积等浓度的盐酸反应,反应速率相等
C.用铁片与硫酸反应制备氢气时,用浓硫酸可以加快产生氢气的速率
D.催化剂不影响反应的活化能,但能增大单位体积内的活化分子百分数,从而增大反应速率.
7. 各可逆反应达平衡后,改变反应条件,其变化趋势正确的是( )
CH3COOHH++CH3COO- FeCl3+3KSCNFe(SCN)3+3KCl
N2(g)+3H2(g) 2NH3(g) CH3OCH3(g)+3H2O(g) 6H2(g)+2CO2(g) ΔH>0
,,
A. 向100mL 0.1mol/L醋酸溶液中逐渐加入醋酸钠晶体过程中溶液pH的变化趋势图。
B. 向FeCl3溶液和KSCN溶液混合后反应达平衡后, 向混合液中逐渐加入固体KCl过程中c(Fe3+)的变化趋势图。
C. 密闭容器中进行N2(g)+3H2(g) 2NH3(g)反应达到平衡后,保持恒温恒压条件下,逐渐通入稀有气体Ar的过程中H2的转化率变化趋势图。
D. 密闭容器中进行CH3OCH3(g)+3H2O(g) 6H2(g)+2CO2(g) ΔH>0达到平衡后,保持恒压条件下,逐渐升高温度过程中CH3OCH3的转化率变化趋势图。
8. 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一定能在指定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
A.使酚酞变红色的溶液中:Na+、Al3+、SO42﹣、Cl﹣
B.水电离的c(H+)=1×10﹣13 mol•L﹣1的溶液中:K+、Na+、AlO2﹣、CO32﹣
C.Kw/c(H+)=1×10﹣13mol•L﹣1的溶液中:NH4+、Ba2+、Cl﹣、NO3﹣
D.与Al反应能放出H2的溶液中:Fe2+、K+、NO3﹣、SO42﹣
9. 在一定条件下,将3mol A和1mol B两种气体混合于固定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3A(g) + B(g) xC(g) + 2D(g)。2min末该反应达到平衡,生成0.8mol D,并测得C的浓度为0.2mol·L-1。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x=1 B.B的转化率为50%
C. 2min内A的反应速率为0.3mol·L-1·min-1
D.若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则表明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10. 2018年10月23日,港珠澳大桥正式开通,研究金属桥墩腐蚀及防护是跨海建桥的重要课题,下列有关判断中正确的是( )
A、用装置①模拟研究时未见a上有气泡,说明铁没有被腐蚀
B、②中桥墩与外加电源正极连接能确保桥墩不被腐蚀
C、③中采用了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保护桥墩
D、①②③中海水均是实现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电解质
11.某温度下,在一个2 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4 mol A和2 mol B进行如下反应:
3A(g)+2B(g) 4C(s)+2D(g),反应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测得生成1.6mol
C,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是K=
B.此时,B的平衡转化率是40%
C.增大该体系的压强,化学平衡常数增大
D.增加B,B的平衡转化率增大
12.0.1mol/L的K2S溶液中,有关粒子的浓度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
A.c(K+) + c(H+) = c(S2-) + c(HS-) + c(OH-) B.c(K+) + c(S2-) = 0.3mol/L
C.c(K+) = c(S2-) + c(HS-) + c(H2S) D.c(OH-) = c(H+) + c(HS-) + 2c(H2S)
13. 吸附了氢气的纳米碳管等材料制作的二次电池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充电时,阴极的电极反应为Ni(OH)2+OH--e-===NiO(OH)+H2O
B.放电时,负极的电极反应为H2-2e-+2OH-===2H2O
C.放电时,OH-移向镍电极
D.充电时,将电池的碳电极与外电源的正极相连
14. 下列有关电解质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将Ca(ClO)2、Na2SO3、FeCl3溶液蒸干均得不到原溶液
B.保存氯化亚铁溶液时,在溶液中放少量铁粉,以防止Fe2+水解
C.室温下,向0.1mol·L-1的CH3COOH溶液中加入少量水溶液显碱性的物质,CH3COOH的电离程度一定增大
D.NaCl溶液和CH3COONH4溶液均显中性,两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相同
15.在t℃时,AgBr在水中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图所示。又知t℃时AgCl的Ksp=4×10-1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在t℃时,AgBr的Ksp为4.9×10-13
B.图中a点对应的是AgBr的不饱和溶液
C.在t℃时,AgCl(s)+Br-(aq)AgBr(s)+Cl-(aq)
的平衡常数K≈816
D.在AgBr饱和溶液中加入NaBr固体,可使溶液由c点变到b点
16.今有室温下四种溶液,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序号
①
②
③
④
pH
11
11
3
3
溶液
氨水
氢氧化钠溶液
醋酸
盐酸
A.③和④中分别加入适量的醋酸钠晶体后,两溶液的pH均增大
B.②和③两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中c(H+)>c(OH-)
C.分别加水稀释10倍,四种溶液的pH:①>②>④>③
D.V1L④与V2L①溶液混合后,若混合后溶液pH=7,则V10。恒温,恒容密闭容器中,下列说法中能说明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
A.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 B.容器内的压强不再变化
C.N2、O2、N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2 D.氧气的百分含量不再变化
(2)为减少SO2的排放,常采取的措施有:
①将煤转化为清洁气体燃料。已知:H2(g)+ 1/2O2(g) =H2O(g) △H=-241.8kJ·mol-1
C(s)+1/2O2(g) =CO(g)△H =-110.5kJ·mol- 1 ②洗涤含SO2的烟气。
写出焦炭与水蒸气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
(3)车辆排放的氮氧化物、煤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是导致雾霾天气的“罪魁祸首”之一。活性炭可处理大气污染物NO。在5L密闭容器中加入NO和活性炭(假设无杂质)。一定条件下生成气体E和F。当温度分别在T1℃和T2℃时,测得各物质平衡时物质的量(n/mol)如下表:
物质
温度/℃
活性炭
NO
E
F
初始
3.000
0.10
0
0
T1
2.960
0.020
0.040
0.040
T2
2.975
0.050
0.025
0.025
①写出NO与活性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②计算上述反应T1℃时的平衡常数K1=______________;若T1<T2,则该反应的△H 0
(填“>”、“<”或“=”)。
③上述反应T1℃时达到化学平衡后再通入0.1molNO气体,则达到新化学平衡时NO的转化率为________;
19. (10分) 氯化铜晶体(CuCl2•2H2O)中含有FeCl2杂质,为制得纯净的氯化铜晶体,首先将其制成水溶液,再按下图所示的操作步骤进行提纯。
请参照下表给出的数据填空。
氢氧化物开始沉淀时的pH
氢氧化物沉淀完全时的pH
Cu2+
Fe2+
Fe3+
4.7
7.0
1.9
6.7
9.0
3.2
(1)操作I加入X的目的是 。(2)下列物质都可以作为X,最适合本实验的X物质可以是(填选项) 。
A.KMnO4 B.H2O2 C.NaClO D.Cl2
(3)操作II的Y试剂为(填化学式) ,并调节溶液的pH在 范围。
(4)操作III的程序依次为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自然干燥、得到CuCl2•2H2O晶体。
(5)实验室在配制CuCl2溶液时需加入少许盐酸的理由是(文字叙述并用有关离子方程式表示): 。
20.(10分)如图所示,某同学设计一个甲醚(CH3OCH3)燃料电池并探究氯碱工业原理和粗铜的精炼原理,其中乙装置中X为阳离子交换膜。
(1)写出负极的电极反应式 。
⑵ 石墨电极(C)的电极反应式为 。
(3)反应一段时间后,乙装置中生成NaOH主要在 (填“铁极”或“石墨极”)区。
⑷如果粗铜中含有锌、银等杂质,丙装置中先于金属铜放电进入溶液,反应一段时间,硫酸铜溶液浓度将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⑸若在标准状况下,有2.24L氧气参加反应,则在乙装置中铁电极上生成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 .
21.某学生欲用已知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来测定未知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时,选择酚酞作指示剂。请填写下列空白:
(1)滴定终点的判断:溶液由 。
(2)下列操作中可能使所测NaOH溶液的浓度数值偏低的是( )
A.酸式滴定管未用标准盐酸润洗就直接注入标准盐酸
B.滴定前盛放NaOH溶液的锥形瓶用蒸馏水洗净后没有干燥
C.酸式滴定管在滴定前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
D.读取盐酸体积时,开始仰视读数,滴定结束时俯视读数
(3)若滴定开始和结束时,酸式滴定管中的液面如图所示,则所用
盐酸溶液的体积为 mL。
(4)某学生根据3次实验分别记录有关数据如表:
滴定
次数
待测NaOH溶液的体积/mL
0.1000 mol/L盐酸的体积/mL
滴定前刻度
滴定后刻度
平均耗用盐酸
体积/mL
第一次
25.00
0.00
26.15
①V=__________
第二次
25.00
0.56
30.30
第三次
25.00
0.20
26.35
②依据上表数据计算该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________ (计算结果取4位有效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