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20 MB
- 2021-04-29 发布
专题
16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专题
16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600
分基础 考点
&
考法
考点
42
能源资源的开发
考点
43
流域的综合开发
考点
42
能源资源的开发
应试基础必备
考法
1
区域能源资源综合开发评价思路
应试基础必备
1.
新能源资源概述
2.
山西煤炭资源开发优势区位条件
考法
1
区域能源资源综合开发评价思路
该部分内容在近几年高考中考查越来越多,主要是以区域图为背景,考查能源资源的开发利用。回答资源问题,关键是掌握这一类问题的思维方法,即分析资源的类型、分布状况→评价资源开发条件→分析存在的问题→分析可持续发展策略。
1.
区域能源资源开发与可持续发展的分析方法
(
2
)评价区域能源资源开发条件:主要从地理位置、能源资源特点、交通、市场、技术、资金等方面,分析其区位开发的条件,注意应从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
1
)分析区域能源资源类型、分布状况:主要是分析区域的背景条件,包括区位条件(包括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能源资源的结构、地理环境状况等。
(
3
)分析区域能源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在区域能源资源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传统工业区,例如英国中部工业区、美国东北部工业区、中国东北老工业基地大多有过衰落经历,原因大体相同,即产业结构单一、传统产品成本上升或市场需求量下降、技术落后、设备老化、环境污染严重,加上新技术革命的冲击等。
(
4
)区域能源资源开发利用中的可持续发展策略主要有两个:①调整产业结构,对能源资源进行深加工和综合利用,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②进行环境保护和治理。
能源结构统计图是反映区域能源消费总量和不同能源所占比重的一种结构统计图,它与土地利用结构统计图、产业结构统计图等相似,都是通过给出不同地理事物的比例,来描述整体与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定量关系。
2.
能源结构统计图的判读
(
1
)柱状能源结构统计图
通过柱子的长短反映某种能源结构组成之间的比例关系。例如,下图为
2007
年法国、意大利和西班牙发电构成图。
判读方法:图中横轴表示各种发电类型所占的比重,总量是
100%
,从每一个柱形的图例构成可以读出每种发电类型在某个国家所占的比重。例如,西班牙的发电构成中,热电约占
62%
,核电约占
18%
,风电和水电各约占
10%
,说明西班牙以热电为主;比较三个国家,西班牙的风电比重最大,意大利的热电比重最大,法国的核电比重最大。注意既要进行横向比较,也要进行纵向比较。
(
2
)曲线(折线)能源结构统计图
常见的曲线图是动态曲线图,用来显示和比较能源结构随时间发展变化的情况。这种图一般横坐标代表时间,纵坐标代表能源结构的动态水平。判读方法如下:
①思考横坐标与纵坐标所反映内容之间的关系。
③对曲线的不同变化段进行分析、评价。
②对曲线的变化过程进行分析。递减段表示纵坐标内容与横坐标内容之间呈负相关关系,递增段表示横纵坐标内容呈正相关关系;曲线斜率大的表示变化幅度大,曲线斜率小的表示变化幅度小。
如下面的世界能源结构变化图:
图中横坐标表示时间,纵坐标表示各种能源所占百分比,各种能源是指煤炭、石油、天然气、水能、核能。然后分析每种能源在各年的消费构成状况。不能简单地以读出的纵坐标值
70%
作为
1989
年石油的消费比重,而应该根据
1989
年石油消费比重所占的纵坐标段范围值,计算出
1989
年石油消费比重约占
40%
。根据不同时间各种能源所占纵坐标范围大小,可以读出各种能源所占比例互为消长的动态变化。最后得出结论:在图示时间段内,世界能源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
【
例
1】
[课标全国Ⅲ2016·37](24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为建设生态文明,我国大力开发风能等清洁能源。风电建设成本高于煤电、水电,2009年5月,甘肃酒泉有“陆上三峡”之称的1000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建设项目获国家批准,其中的80%集中在被称为“世界风库”的瓜州县。下图示意瓜州等地年大风(≥8级)日数。
考例剖析
考法
1
区域能源资源综合开发评价思路
(1)分别与煤炭、水能相比,指出开发风能的优势。(6分)
(4)为保障电网的稳定性,还规划在瓜州建设规模较大的热电站作为调节电站。试解释为大型风电场配建调节电站的原因。(4分)
(3)分析瓜州建设大型风电场的不利区位条件。(8分)
(2)说明瓜州建设大型风电场有利的自然条件。(6分)
【解析】(1)本题考查风能开发与煤炭、水能开发的比较优势。煤炭是不可再生能源,且有较重的废气、废渣污染;风能和水能都属于清洁无污染可再生能源,但水能开发尚有淹没土地、移民安置等问题。
【答案】
(1)与煤炭相比,风能为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3分)与水能相比,开发风能不产生库区淹没等问题。(3分)
【
解析
】
(2)本题考查风电场建设的区位条件。风电场建设一般需要考虑资源、市场、建设条件(占地、交通、基础设施、资金技术)等方面。由材料可知,该地丰富的风能是决定性条件,风电场占地面积较大,而图示该地土地丰富,平坦开阔,且为农业上难利用的戈壁,作为建设用地极其有利。
【
答案
】
(2)有风:风能资源丰富(有“世界风库”之称),年大风日数多(近70天)。(3分)
有地:可供建风电场的土地广阔(充足)或戈壁(难利用土地)广布,地形平坦。(3分)
【
解析
】
(3)本题考查风电场建设的区位条件。瓜州风电场建设的不利条件主要为市场和建设本身的困难。我国虽能源市场巨大,但当地经济落后,需求小,而距离东部市场又较远;从建设条件来看,当地经济落后,基础设施不完善,运输大型设备困难,电网并网困难,资金技术力量不足,需国家支持才能建成。
【
答案
】
(3)当地(经济落后,人口稀少)电能需求少;(2分)离东部(用户)较远(需长距离输电);(2分)当地基础设施(如电网等)不足;(2分)建设成本高(投资大),当地资金不足。(2分)
【
解析
】
(4)本题考查风力发电特点。风力发电不稳定,风力较小的季节需要其他电力补充,了解该特点可以较轻松作答。
【
答案
】
(4)风电极不稳定,配建热电站可以调节、控制,以使电网输电平稳(当风力减弱时以热电站补充电量,当风力强劲时减少热电站发电量)。(4分)
【
例
2】
[江苏单科
2015·25
~
26
](双选)图甲为
1971—2008
年世界及部分国家人均碳排放与人均
GDP
变化率,图乙为
1971
、
2008
年世界及部分国家单位
GDP
碳排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
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美、日、德三国人均
GDP
变化率均低于人均碳排放变化率
B.
美、日、德三国人均
GDP
与人均碳排放同步增长
C.
美、日、德三国单位
GDP
碳排放最大的是美国
D.1971—2008
年单位
GDP
碳排放下降量最大的是中国
(
2
)下列措施中能有效降低单位
GDP
碳排放的是( )
A.
控制人口数量
B.
加快发展新能源
C.
加强科技创新
D.
缩减生产规模
【
解析
】
(
1
)两图分别是
1971—2008
年世界及部分国家人均碳排放与人均
GDP
变化率和
1971
、
2008
年世界及部分国家单位
GDP
碳排放图,读图可以看出,美、日、德三国单位
GDP
碳排放最大的是美国,中国是
1971—2008
年单位
GDP
碳排放下降量最大的国家,故选
C
、
D
。
【
答案
】
(
1
)
CD
【
解析
】
(
2
)加强科技创新可以提高能源的利用率,能有效降低单位
GDP
碳排放,太阳能、潮汐能、风能等新能源不排放碳,所以加快发展新能源能有效降低单位
GDP
碳排放,缩减生产规模和控制人口数量可以有效减少碳排放总量,但不能减少单位
GDP
碳排放,故答案选
B
、
C
。
【
答案
】
(
2
)
BC
考点
43
流域的综合开发
应试基础必备
考法
2
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分析方法
1.
流域
地面集水区和地下集水区的总称。
2.
流域开发
——
自然条件决定河流的利用方式和开发方向
应试基础必备
2.
流域开发
——
自然条件决定河流的利用方式和开发方向
3.
治理措施
根据流域存在的问题确定流域的治理措施:
(
1
)要对一条河流进行综合开发利用,首先要分析河流的水文特征。
要掌握一条河流的水文特征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并提出合理的开发和整治措施,首先要认识到河流是地形和气候综合作用的产物,然后从地形、气候特征等方面,分析河流以下方面特征:
考法
2
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分析方法
1.
某一条河流的开发利用
①流向:由地势决定。
⑥水能蕴藏量:取决于河流水量和地势落差两方面。
⑤含沙量:与植被覆盖状况、河流补给、流域内人类活动有关。
④结冰期:长短、有无由气温决定。
③流量:与降水、地形和流域面积有关。
②汛期:与河流补给、降水类型、降水量均有关。
(
2
)进一步分析该河流对流域内人类生活的影响,可从以下方面展开:
①供水:包括生活用水和工农业用水,从河流流量大小及季节分配情况和水质方面分析。
②航运
③发电:从河流流量和地势落差说明,河流水量大且地势落差大更有利于发电。
⑤旅游:与河流和周边自然景观及文化景观搭配情况有很大关系。
④水产养殖:重点考虑水域面积及水质状况。
(
3
)对某条河流治理一般从以下几个方面说明:
③流域内污染治理工作:保护水质、安全供水。
②流域内水土保持工作:可减少河流含沙量,提高防洪能力。
①修建水利工程:效益从防洪、发电、航运、供水、水产养殖等方面说明,对航运的有利影响是通过水利工程使上游水深增加,水流变平缓且流量季节变化小而实现的。
④在河流的不同河段,开发利用水资源的侧重点不同。一般情况下,中上游地势起伏大、河流流量大的地区主要开发水能资源;中下游地形平坦、水流平缓、河道宽阔、流量稳定的地区主要开发内河航运。
流域的综合开发是一项复杂的、系统的工程,应从流域的整体性考虑。首先应当根据材料分析流域在开发前的状况,如区域面积、资源状况(土地、矿产、旅游资源等)、气候特征、流域内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等,初步掌握流域内发展的限制因素、可开发的条件;然后在开发条件、限制因素和环境保护之间寻找最大的平衡点,努力取得最好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
2.
流域的综合开发
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分析总体思路为:
(
1
)河流开发利用要考虑河流特点和流域整体性特征;
(
2
)流域的自然条件决定了河流利用方式和开发方向;
(
3
)流域开发以河流利用与治理为核心。
总体结构如图所示:
(
1
)开发重点
在分析河流利用方式和流域开发方向的时候,既要结合流域的自然背景,也要依据流域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
——
因地制宜,发挥优势,注重环保。
3.
流域开发的方向选择
一条河流,或某一河段的水能资源是否丰富,主要看两方面:①河流的水量。水量越大,径流越稳定,水能资源越丰富。②河流的落差。落差越大,水流越急,水能资源也越丰富。据此可知,不同河段的开发重点如下:
(
2
)具体开发方式
①水能资源的开发
分析时可从开发条件(河流水量大小、落差大小、结冰期长短、地形地质条件是否适合开发)、开发需求(本地区用电需求、经济发展程度、输电技术水平)等方面入手。
②内河航运的开发
分析时可从影响河流航运的因素,如径流量、水位季节变化、河道特点(宽、深)、通航里程、地势起伏、干支流分布与水系的发达程度、通航时间长短(结冰期有无、长短)、经济腹地的大小及经济的发达程度、联运条件等方面入手。
③水资源利用
解决季节性用水不足主要靠修建水库蓄水;解决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主要靠跨流域调水或修建引水工程;解决水质型缺水主要靠水污染整治与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④产业发展与城市布局
对农业来说,流域开发能为中下游平原提供灌溉水源;对工业来说,可提供水源和运输条件;对城市布局来说,可提供供水与水运条件。
(
1
)治理措施
流域的综合治理是依据流域存在的各种问题而进行的。这些问题有些是自然发生的,有些是人为触发的,要对其进行治理,就要分析其形成原因和形成过程,对症下药进行综合整治。
4.
流域综合治理措施与利弊评价
①流域自然灾害的治理
如洪涝灾害的防治对策:
②流域环境问题的治理
如不同河段的生态治理:
(
2
)利弊评价
梯级开发是流域开发的核心,通过开发实现防洪、养殖、灌溉、航运、发电、旅游等综合效益,促进了三大产业的发展,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统一。一般分析模板为:
(
1
)水资源紧张的原因及解决措施的答题思路
目前,缺水已成为全球性问题,一般可分为资源型缺水和水质型缺水两种类型。导致水资源短缺的原因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其原因与解决措施具体如下表所示:
【
知识拓展
】
①南方地区:工业废水、农业废水、生活污水→水体富营养化、水质恶化、水资源减少→水质型缺水(太湖、巢湖、滇池治理)。
②北方地区:水资源短缺,黄、淮、海河流域最严重→河流断流、地面沉降、湖泊干涸、土壤盐碱化→资源型缺水。
③西北地区:水资源无序利用,上游引水过多,植被破坏→内陆河下游生态问题→绿洲萎缩、湖泊消失、荒漠化加剧。
(
2
)我国水资源的常见问题及分析思路
④面对水资源不足问题,应开源节流
(
3
)长江流域的开发与整治
【
例
3】[
课标全国
Ⅱ2016·36
(
2
)~(
4
)
]
(
15
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罗讷河发源于瑞士境内的冰川,在法国境内的流域面积占流域总面积的94%,历史上曾是一条“野性”河流,经常洪水泛滥。19世纪以来,法国对罗讷河进行多次整治,并于1931年成立“国立罗讷河公司”,作为罗讷河综合整治和开发的唯一授权机构。下图示意罗讷河流域的地形。
考法
2
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分析方法
考例剖析
(1)下表列出罗讷河整治不同阶段的主要措施。请在下列整治和开发目标中进行选择,完成下表。请将选出的各整治和开发目标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5分)
整治和开发目标:
防洪 改善水质
发电 增加生物多样性
土地开发 开采河沙 改善航运条件
(2)说明法国为整治和开发罗讷河而成立“国立罗讷河公司”的原因。(4分)
(3)说明“恢复弯曲河道及河道分汊”对恢复河流生态的作用。(6分)
【解析】(1)本题考查河流整治的目标。本题可以依据整治的主要措施进行分析回答。整治河道、裁弯取直能够加宽河道、减少河道泥沙淤积,利于航运和洪水下泄;进行梯级开发有利于改善河流落差大地区的航运条件,同时能发电和防洪。整理河谷滩地则利于土地开发。
【答案】
(1)①改善航运条件 防洪 ②发电 改善航运条件 土地开发(防洪)(每空
1
分)
(2)本题考查在合理开发整治中成立专门机构的原因。本题解答时可以参照田纳西河的治理。罗讷河流经法国多个行政区,各行政区各自为政会出现争水、争电和航运、土地开发等多方面的利益争夺,只有成立独立的专门的治理机构,进行全流域的统一调度、综合整治才能避免争端,以实现整治效益最大化。
【答案】
(2)因为河流跨多个行政区,涉及水资源利用、航运、防洪、发电、土地利用等多方面的利益,由国家唯一授权机构才能协调各行政区、各部门的利益,并从河流整体进行综合整治,以实现整治效益最大化。(4分)
【
解析
】
(3)本题考查河流生态的保护。恢复弯曲河道及河道分汊,首先能延长河道的长度,弯曲的河道能降低河流流速,河道分汊能容纳部分洪水,降低洪峰峰值;其次,河流恢复到自然状态,会恢复原有的湿地和河流生态系统,增加生物的多样性;最后随着原有河流湿地的恢复,河流生产力和河流自净能力增强。
【答案】
(3)恢复河流的自然状态(自然河道、沿岸湿地等),扩展河道宽度,延长河流长度,降低河流流速和洪水峰值;恢复河流生态系统,增加生物多样性;增强河流的自然生产力和对污染的净化能力。(6分)
【
例
4】
[经典题](
6
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塞内加尔河是一条国际河流,发源于素有“西非水塔”之称的富塔贾隆高原。该河中下游地区干湿季变化明显,水资源短缺问题突出。下图为塞内加尔河流域及河口三角洲前缘的沙洲示意图。
说明富塔贾隆高原被称为“西非水塔”的原因。(
6
分)
【
解析
】
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根据所学知识从图中获取有效信息,可从降水量和地势两方面作答。富塔贾隆高原以南为热带雨林气候区,北部为热带草原气候区,热带雨林气候终年多雨,热带草原气候夏季多雨;该高原为塞内加尔河、尼日尔河等河流的发源地。
【
答案
】
年降水量多;西非众多河流的发源地(地势高)。(
6
分)
相关文档
- 2020版高考新创新一轮复习地理:课时2021-04-28 15:49:205页
- 2019届高三一轮复习地理:13-2中国地2021-04-28 09:35:5879页
- 高考同期声通用版高考地理大一轮复2021-04-27 14:04:2514页
- 【人教版】2019届高考一轮复习地理2021-04-27 12:18:1245页
- 【人教版】2019届一轮复习地理课件2021-04-25 21:21:2146页
- 【人教版】高考一轮复习地理课件:区2021-04-25 16:37:5844页
- 【人教版】高考一轮复习地理课件:区2021-04-21 17:40:4739页
- 2020届一轮复习地理人教版课时跟踪2021-04-21 16:43:435页
- 2020版高考新创新一轮复习地理:课时2021-04-20 17:20:145页
- 2020版高考新创新一轮复习地理:课时2021-04-20 16:15:324页